湯姆森衝鋒鎗,在中國為何不是作為「衝鋒鎗」使用?為何被稱作「手提機槍」?

2021-03-02 華興春秋

在抗戰神劇橫行的時代,也有一些優秀的影片動人心弦。由陸柱國先生督拍的《太行山上》便是這樣一部好片子。

《太行山上》用一個超長的鏡頭,展示了山西忻口會戰中郝夢齡將軍以「我死國存」的精神血拼1300高地,戰死陣前的經過。這位將軍在得知獨立第五旅旅長鄭廷真在攻擊高地時陣亡的消息後,果斷地戴上了鋼盔,親自率隊衝鋒。影片用一個震撼的鏡頭拉開了這次衝鋒的序幕 – 在部下的苦苦勸阻中,郝夢齡軍戴上德式鋼盔,伸出手對衛士喝道:「湯姆槍!」接過一支烏黑的衝鋒鎗,率先撲向了敵陣。將軍身後,中國軍隊如洪流衝向山頂。

郝夢齡軍長使用的這種湯姆森衝鋒鎗,其兇狠的火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令人印象深刻,更是美國黑社會的寵兒。

手持湯姆森衝鋒鎗的美軍戰士,注意其使用的彈鼓

美國戰爭募捐海報上的傘兵手持的便是湯姆森衝鋒鎗

抗戰打響之後,湯姆森衝鋒鎗卻一度在正面戰場上銷聲匿跡了。而且,如果查中國兵工廠的記錄,會發現衝鋒鎗的生產被放置於極不重要的位置。有意思的是日軍也不怎麼喜歡這種武器,即便繳獲也往往配給偽軍使用。

對日軍來說不喜歡湯姆森衝鋒鎗道理很簡單,因為它的作戰特點本身就是排斥衝鋒鎗的。日本資源匱乏,一直反對裝備衝鋒鎗這樣的燒子彈大戶,倒是積極研究如何在機槍上裝刺刀。

最原始的湯姆森衝鋒鎗,沒有槍託的版本

使用湯姆森衝鋒鎗的敵後根據地遊擊隊

湯姆森衝鋒鎗在中國此前的戰鬥中並不是作為「衝鋒鎗」使用,它通常被稱作「手提機槍」,也就是在機槍不足的時候作為一種替代武器使用的。二三十年代中國國內的戰爭中,兵員素質和訓練水平普遍較差,往往要縮短交戰距離後才能發揮武器性能,射程較短的湯姆森充當機槍幾乎沒有問題。而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的九二式重機槍和三八式步槍都以在遠距離射擊準確著稱,加上其前期兵員訓練水平較高,雙方的戰鬥常常在六百米或更遠的距離上進行,連漢陽造步槍在這個交戰距離上都感到吃力,湯姆森衝鋒鎗更是只能坐視對方逞威風。中國軍隊還有一款非常好的機槍 –重量輕,火力強,可靠性好的捷克造ZB-26輕機槍。湯姆森衝鋒鎗由於射程的原因很難與它競爭。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張晶,林小靜,金玲芝

相關焦點

  • 為一戰研製的湯姆森衝鋒鎗,為何卻在20年後才走向二戰戰場?
    到1941年8月,不列顛之戰爆發時,各盟國政府訂購的湯姆森衝鋒鎗總數高達318900支。原本為一戰研製的衝鋒鎗終於要在20年後走向戰場了,作為最早把湯姆森衝鋒鎗用於二戰戰場的英國人,雖然接受這樣一種「黑幫武器」,對他來說多少有些尷尬,但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卻毫不在意,他甚至通過拍攝一些擺弄湯姆槍的照片來激發英國人的鬥志,而通過實戰的檢驗,英國士兵也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火力威猛的「芝加哥打字機」。
  • 中國特色的AK47—56式自動步槍,為何我國卻長期稱為56式衝鋒鎗?
    很幸運,這次中國沒有落後太多。借著中蘇合作的東風,我國從蘇聯引進了大名鼎鼎的AK-47突擊步槍,並於1956年仿製成功了我們自己的自動步槍,這就是56式自動步槍。56式自動步槍,當時定型時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簡稱「56衝「。作為AK-47的國內仿製型號,56式與原版AK-47自動步槍的性能基本一致,只是外形上略有區別。
  • 【衝鋒鎗】這款就是湯姆森衝鋒鎗的簡化版嗎?成為二戰後美國輸出的明星武器!
    M1卡賓槍,M1加蘭德步槍和湯姆森衝鋒鎗是美軍班組中絕對的火力支柱,有人說還有M3「黃油槍」呢,由於M3是在戰爭後期才大量使用,真正伴隨美軍步兵打滿全場的就是上面這哥仨,因此,這三款槍械在美國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幾乎是無法動搖的,尤其是湯姆森衝鋒鎗,雖然重量不輕,但是設計穩定性好,精度也不錯,而且射速要比德軍使用的MP40衝鋒鎗要高可將其壓制,所以多出的那點重量對人高馬大的美國兵來說也屬於可以忍耐的範圍
  • 衝鋒鎗——湯普森衝鋒鎗
    gun)、芝加哥小提琴(Chicago Violin)、芝加哥鋼琴(Chicago Piano),壓死驢衝鋒鎗,以及中國早期稱之為「手提機槍」、「衝鋒機關槍」等,是美國二戰期間生產的最著名的衝鋒鎗。M1921式主要針對民用市場,因其火力威猛、壓制力強,曾被美國黑幫大量使用,為予應對,美國郵政系統的保安部門、美國各地警局以及聯邦調查局等機構也隨之進行了批量裝備。  中國是最早裝備並大批仿製湯普森衝鋒鎗的國家之一,甚至早於美軍和英國遠徵軍。1924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時,隨行的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曾配裝了18支湯普森衝鋒鎗。
  • 為什麼美軍一開始看不上湯姆森衝鋒鎗?是因為黑澀會名聲壞嗎?
    早期湯姆森衝鋒鎗複雜的可調表尺湯姆森M1921衝鋒鎗投產後試圖引起美國軍方的注意,但當時的美國軍隊認為訓練有素的步兵應當使用射程遠、威力大、射擊精確的步槍,湯姆森衝鋒鎗這樣只能近距離噴射手槍彈的武器性價比太低
  • 盤一盤抗日劇中亂入的兩種衝鋒鎗,M3衝鋒鎗和斯登衝鋒鎗
    抗戰劇中,最常見的兩種衝鋒鎗就是美國的M3衝鋒鎗和英國的斯登衝鋒鎗了,今天咱們來簡單聊一聊這兩個衝鋒鎗,聊聊它們是怎麼誕生的,聊一聊他們是怎麼來到中國的。咱們按照時間順序開始聊吧,先看斯登衝鋒鎗。英國佬的斯登衝鋒鎗其實並不是英國人自己研發的,而是抄襲的德國人的MP-28衝鋒鎗。
  • 二戰經典的4把衝鋒鎗:第2把又醜又便宜,僅售9美元
    導語:二戰經典的4把衝鋒鎗:第2把又醜又便宜,僅售9美元1. 湯姆森衝鋒鎗:湯普森衝鋒鎗由於開槍的聲音嗒嗒嗒地似打字機,還被稱為「Chicago Typewriter」,即芝加哥打字機,此外還有芝加哥小提琴,壓死驢衝鋒鎗的稱呼。
  • 難解之謎:俄羅斯軍事博物館收藏一支古怪的湯姆森衝鋒鎗
    這支M1928A1湯姆森衝鋒鎗實驗樣槍,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炮兵工程兵信號兵軍事歷史博物館中的陳列品。
  • 中國戰爭中的MP18衝鋒鎗
    MP18衝鋒鎗  對有些槍來說,巷戰不是它的主戰場。
  • 二戰武器:德軍MP38/40衝鋒鎗
    這種新戰術要求突擊隊員要有良好的機動性和猛烈的火力,但當時輕型機槍的技術並不成熟,馬克沁這樣的重機槍又很笨重,最終一種可以在近距離猛烈射擊的單兵武器問世,這就是曾經被稱為「手提機關槍」的衝鋒鎗。▲直型彈匣的MP18衝鋒鎗這種「手提機關槍」就是由設計師雨果.施邁瑟(Hugo Schmeisser)設計,由伯格曼兵工廠生產的MP18以及其改型MP28,雖然它並不是世界上第一支衝鋒鎗,但卻是世界上第一支實用的衝鋒鎗。該槍在塹壕戰中非常有效,德軍突擊隊士兵把它稱為「Kugelspritz」(子彈噴射器)。
  • 湯姆遜衝鋒鎗
    湯普森衝鋒鎗由於開槍的聲音嗒嗒嗒地似打字機,還被稱為「Chicago Typewriter」,即芝加哥打字機,此外還有芝加哥小提琴(Chicago Violin),壓死驢衝鋒鎗的稱呼。中國早期稱之為「手提機槍」或「衝鋒機關槍」等。
  • 二戰經典武器,德軍MP38/40衝鋒鎗
    這種新戰術要求突擊隊員要有良好的機動性和猛烈的火力,但當時輕型機槍的技術並不成熟,馬克沁這樣的重機槍又很笨重,最終一種可以在近距離猛烈射擊的單兵武器問世,這就是曾經被稱為「手提機關槍」的衝鋒鎗。▲直型彈匣的MP18衝鋒鎗這種「手提機關槍」就是由設計師雨果.施邁瑟(Hugo Schmeisser)設計,由伯格曼兵工廠生產的MP18以及其改型MP28,雖然它並不是世界上第一支衝鋒鎗,但卻是世界上第一支實用的衝鋒鎗
  • 【槍】世界上第一支被貼上「衝鋒鎗」標籤的武器!
    又稱湯米衝鋒鎗、湯姆遜機關槍、芝加哥小提琴、芝加哥鋼琴,壓死驢衝鋒鎗,以及中國早期稱之為「手提機槍」、「衝鋒機關槍」等,是美國二戰期間生產的最著名的衝鋒鎗。在1910年代結束時設計,一戰爆發後,湯普森將軍的設計小組針對美國遠徵軍白朗寧自動步槍不適合塹壕和鐵絲網間作戰的特點,放棄了複雜的導氣式結構,轉而採用了結構簡單、運動部件少的自由槍機結構的自動武器設計。
  • 總統的保鏢為何拎著「公文包「?不是裝門面,用途僅次於核手提箱
    普京身為俄羅斯的總統自然有很多國家和勢力想要除掉他,所以在普京身邊總是會有很多保鏢,這些保鏢大都攜帶有一個像公文包的手提箱用於保護普京。那麼總統的保鏢們為何都拎著「公文包 」,裡面都裝著什麼?真不是裝門面,用途僅次於核手提箱。實際上世界各國總統保鏢攜帶手提箱非常正常,在手提箱內他們會裝備一款微型衝鋒鎗,甚至有一款手提箱本身就是衝鋒鎗。
  • 中國版「AK-47」56式衝鋒鎗
    56式衝鋒鎗是蘇聯AK-47突擊步槍的中國版本。正式名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在1956年生產定型。與56式自動步槍同一年定型的還有仿製SKS的56式半自動步槍和仿製RPD的56式輕機槍,是為56式槍族。
  • 這支抗戰劇裡頻頻出現的衝鋒鎗,根本就沒來過抗戰戰場
    ·海德(George Hyde),此前他設計過海德33試驗衝鋒鎗和M2衝鋒鎗,其中M2衝鋒鎗一度被美軍列為備選制式武器,作為湯姆森衝鋒鎗的補充,但因為生產環節出了一些問題,最終該槍沒有投產。M3衝鋒鎗的研製背景是美軍參加二戰後,對衝鋒鎗的需求量大增,雖然採購了湯姆森M1928A1衝鋒鎗和簡化的M1、M1A1衝鋒鎗,但湯姆森衝鋒鎗生產工藝複雜,成本太高,作為一種僅在近距離噴射手槍彈頭的自動武器實在是不划算。
  • 月產衝鋒鎗900支,裝備領先世界20年
    ——這是唐代詩人李賀在《南園十三首》中寫下的兩句詩,吳鉤便是士兵所使用的武器。古時候,將士們所使用的武器都是冷兵器,直到唐朝末年,火器開始投入實戰,冷兵器漸漸退出了戰爭舞臺。在現代戰爭中,步槍和衝鋒鎗成了普通士兵使用最多的兩種武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種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不斷被投入戰場,作戰方式也在升級換代。
  • 1956年式衝鋒鎗,簡稱「56衝」,但它真的屬於衝鋒鎗嗎?
    56式自動步槍(Type 56 assault rifle),是中國生產的蘇制突擊步槍AK-47的仿製型,於1956年定型生產,故名。本槍亦是中國第一支量產型的自動步槍,但在很多媒體都以AK-47相稱。1956年,解放軍定型了56式槍族並開始量產。
  • 二戰時期日軍使用的百式衝鋒鎗,即使在戰場被美軍繳獲也無人敢用
    ,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殘酷的巷戰讓德軍更喜歡用繳獲蘇軍的衝鋒鎗,來提高火力上不足,因為蘇聯的PPSh41衝鋒鎗如果使用彈鼓的話容彈量達到了驚人的71發左右,在戰場混戰中如果因為子彈的不足而被敵人擊敗,甚至喪命這是最讓人不甘心的。
  • 湯姆遜衝鋒鎗得名「黑幫槍」「芝加哥打字機」,德軍的最愛
    德軍為何喜歡用波波沙衝鋒鎗?因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國內大量黑幫組織使用過該槍,因此湯姆遜衝鋒鎗得名「黑幫槍」「芝加哥打字機」等等綽號,在一段時間內聲名狼藉,因為只要其出現就勢必會和犯罪等扯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