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關於追訴時效延長制度是什麼,怎麼規定的?

2020-12-24 騰訊網

追訴時效制度是刑法的一項基本制度。追訴時效制度存在的意義在於促使犯罪人在沒有受到國家刑事責任追究的情況下,悔罪自新、重新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那麼刑法關於追訴時效延長制度是什麼,怎麼規定的?

網友諮詢:

刑法關於追訴時效延長制度是什麼,怎麼規定的?

江西泰方律師事務所鄭燁律師解答:

刑法關於追訴時效延長制度的規定根據《刑法》第88條的規定,我國追訴時效延長分為兩種情況:

1、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犯罪人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江西泰方律師事務所鄭燁律師解析:

追訴時效的起算,是指追訴時效從哪天開始計算。追訴時效的計算,應依刑法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追訴時效的計算違反刑法的規定都是無效的。

追訴時效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即成犯,從犯罪成立之日起計算;

2、行為犯,從犯罪行為實施之日起計算;

3、危險犯,從實施危險並造成險害後果之日起計算;

4、結果犯,從犯罪結果之日起計算;

5、預備犯、未遂犯、中止犯,從犯罪預備、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之日起計算;

6、犯罪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終了之日起計算;

7、在追訴期限內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訴起算中斷,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後,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追訴時效的中斷,也稱追訴時效的更新,是指在時效進行期間,因發生法律規定的事由,而使以前所經過的時效期間歸於無效,法律規定的事由終了之時,時效重新開始計算。

相關焦點

  • 過了追訴時效,就不再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看看刑法怎麼規定
    過了追訴時效,就不再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責任?看看刑法怎麼規定在我國法律中,很注重時效性,比如工傷認定時效、判決申訴時效、勞動仲裁訴訟時效等,過了對應的時效,就無法主張權利。於是很多人好奇犯了罪,出去隱姓埋名躲個十年八年,再回來就相安無事了?
  • 本案對被告人追訴是否超過追訴時效
    根據該規定,朱某屬於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司法機關不應再追究其刑事責任。第二種觀點認為,因被告人朱某與高某等系共同犯罪,對共同犯罪中參與人的追訴時效期限應按照主犯所犯罪行的量刑幅度來確定追訴時效期限。高某因非法拘禁使用暴力毆打被害人致其死亡,法律擬制為故意傷害罪,刑法規定犯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應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
  • 新京報:保姆偷子案「過刑法追訴時效」,不代表不能追責
    6月11日,重慶警方回應稱,何某某投案自首時已過刑法追訴時效,因此未立案。   即便能追責,也是適用拐騙兒童罪   公安機關所言的追訴時效制度,的確關涉那些陳年舊案是不是還要抓人追責的問題。但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的規定,也不是僅僅根據時間一刀切的,還需要依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 28年前的「南醫大姦殺案」是否已過20年追訴時效,罪犯將不被追訴
    28年前的案件如今告破,是否已過追訴時效?犯罪嫌疑人麻某某是否將逃脫《刑法》制裁?這需要看一下我國關於刑事案件追訴時效的規定。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司法機關追究犯罪人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過法定追訴時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予起訴,或者宣告無罪。
  • 觀劇 | 韓國電影《信號》:追訴時效,焦慮與困惑
    世界各國的刑法,都設有公訴時效(訴訟時效)制度。通說認為,犯罪人經過時效期限不再犯罪,表明其已改惡從善,沒有社會危害性;被害人親屬的傷痛已經減弱,被破壞的社會秩序已經修復;證據滅失或者汙染,查清事實很困難,進行偵查、起訴和審判會浪費司法資源。對於普通民眾來說,這些刑法共識難以令人信服。
  • 南醫大殺人案告破,追訴時效竟然超過了?
    時隔28年重大命案終於告破實屬幸事,但若檢察機關以故意殺人罪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需要討論的問題是,該案是否已經超過20年的最長追訴時效?問題的解答需要回到追訴時效這個刑法術語。追訴時效指的是刑法規定的,對犯罪人進行刑事追訴(立案、偵查、起訴等)的有效期限。
  • 前後罪系同一罪名、或又犯任何一新罪的追訴時效期限起算正解
    《刑法》第八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這種情況,一般稱之為追訴時效期限的中斷。法律設置追訴時效制度,就是行為人經過一段時間已經改邪歸正了,沒有再追訴的必要性。
  • 犯罪嫌疑人逃跑25年後落網,是否超過追訴時效?
    編輯:楊琴導語:刑法上規定了犯罪人收到刑事追究的有效期限,我們稱為追訴時效。如果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已經超過刑法規定的追訴時效期限的,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如果已經被追究了刑事責任,該案件應當予以撤銷。那這個追訴時效的期限是多久呢?
  • 《殺人回憶》原型案件調查結果公布,嫌犯已過追訴時效
    此時距離華城連環殺人案首起案件發生,已有34年,李春宰的罪行已過追訴時效。網絡上很多人對於殺人者最後不能受到應有的懲罰而感到氣憤,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刑事案件追訴時效,追訴時效是多久以及追訴期限的計算方法有幾種。
  • 嫌疑人藏匿十年,犯罪是否已過追訴時效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三十三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5000元以上的; (二)
  • 南醫大兇殺案思考:已過追訴時效的兇殺,法為何還要管
    事件到此,從一個法律人的角度去思考,第一眼想到的或許並不是麻某鋼應該受到什麼樣的處罰,而是刑法的追訴時效問題。我國《刑法》第87條第4項規定,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的不再追訴。這也很自然讓我們想起韓國著名電影《殺人回憶》,麻某鋼的案子似乎是這部電影的翻版。
  • 刑事案件追訴時效是多長時間? 過了追訴期還會判刑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十七條規定了刑事案件的追訴時效期限,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
  • 刑事案件追訴時效若干問題思考
    問題1:何謂刑事案件追訴語境下的「立案偵查」,是專門對人立案還是既對人立案又包括對事立案?設立追訴時效制度是出於促使公權與私權(權力與權利)的及時行使,確保刑事案件及時辦理,維護刑事法律的權威和社會秩序的穩定。
  • 震驚韓國的連環殺手被找到,卻過了追訴時效…如果在中國,兇手會怎樣?
    廣強律師事務所網絡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周筱贇表示,各國刑法其實都存在追訴時效的規定。這是因為從法律的角度一般認為,經過長時間不再犯罪,行為人已經主動自我矯正,體現刑法的謙抑性和保障人權的精神。謙抑性:刑法的謙抑性主要發生當出現刑罰無效果、可以他法替代、無效益等情況時才會使用。據悉,中國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一樣,《刑法》都有明確的訴訟時效規定。
  • 韓國電影《殺人回憶》原型嫌疑人找到了,追訴時效到期不再追訴?
    對於吃瓜的法學生來說,華城連環殺人案還有一個追訴時效的問題值得探究一番: 根據案發時韓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針對「殺人罪」的追訴時效是15年,而兇手最後一次犯案在1991年,早在2006年就過了追訴時效,兇手再也不能被追究刑事責任了。
  • 《殺人回憶》兇手原型找到了,卻過了追訴時效...如果在中國,兇手會怎樣?
    《殺人回憶》兇手原型獄中照片曝光中國的「訴訟時效」怎麼算?↓按照韓國法律規定,2007年之前發生的案件的公訴時效是15年,而華城連環殺人案的最後一起案件發生在1991年4月3日,現在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
  • 追訴期限問題詳解
    我國刑法在規定追訴期限時,已經充分考慮了犯罪分子利用時效制度逃避法律制裁的可能性,因此對於不同嚴重程度的犯罪分別規定不同的追訴期限,同時還規定了追訴期限重新計算和不受追訴期限限制的情況。經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被告人林少欽受賄請示一案的答覆》,追訴期限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立案偵查時的法律規定予以認定。本案中,偵查機關對上訴人李某涉嫌受賄行為立案偵查的時間亦為201年3月8日,故應按此時刑法的規定確定追訴期限。
  • 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關於行政處罰「兩年追訴時效...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提請明確對行政處罰追訴時效「二年未被發現」認定問題的函的研究意見(法工委復字〔2004〕27號)司法部:你處送來的關於提請明確對行政處罰追訴時效「二年未被發現」行政處罰法規定,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這是行政處罰法關於時效的規定。
  • 職務犯罪追訴期限截止到何時?
    追訴時效的刑法相關規定追訴時效,是刑法規定的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的有限期限。超過規定期限,司法機關不能再追究刑事責任。國家設立追訴時效,不是放縱犯罪,而是為了集中有限的司法力量,維護現有的社會生產關係,防止追訴權的無限擴大與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