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虧錢公募近700隻,國泰商品虧剩2毛成「虧損王」,除了原油類...

2020-12-24 財聯社

財聯社(深圳,記者 沈述紅)訊,2020年上半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已經過去。在一片漲聲中,上證指數報再次向3000點發起進攻;創業板也一舉創下四年半新高。不過,比這更為搶眼的是公募的成績單。

相對滬深300指數,主動權益類基金再度斬獲約18%的的超額收益,醫藥、科技等主題基金表現優異,最賺錢基金暴漲83%,上半年收益超過50%的基金也多達100多隻。

儘管如此,在公募整體業績一路高歌猛進背後,仍有部分績差生落榜。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在全部基金產品(A/C分列)中,2020年上半年回報率為負值的基金共計有673隻。

特別是整體表現欠佳的QDII基金裡,原油主題基金幾乎全軍覆沒。國泰商品、易方達原油、南方原油年內跌幅均超五成,過去三年連年虧損並在同類排名中始終墊底的華寶標普油氣年內跌幅也超過30%。

熱鬧背後的落榜生

2020年上半年,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一批重倉醫藥股的基金業績突出。讓不少投資者感慨,買股不如買基金。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年內主動型股票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達到24.45%,偏股型混合基金平均收益達18.19%。

從業績榜單看,上半年收益率超過50%的主動偏股基金數量多達100隻,公募基金整體呈現了較好的超額收益。醫藥主題基金更是強勢霸榜,前20強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絕大多數為醫藥主題基金。其中,皮勁松管理的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行業以83.17%的收益率,摘得今年主動權益類基金中考「冠軍」,廣發醫療保健A、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分別以77.94%、75.84%收益率分居二、三名。

非醫藥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廣發新經濟、萬家行業優選、富國互聯科技、金鷹策略配置等也斬獲60%以上的收益。與此同時,醫療主題指數基金、創業板相關指數基金和泛科技指數基金等指數類產品也帶來了較強的賺錢效應。

然而,在行業熱鬧背後,由於業績差強人意,不少基金卻淪為了局外人。Wind數據顯示,在全部基金產品(A/C分列)中,2020年上半年回報率為負值的基金共計有673隻。其中上半年表現最差的為國泰商品。截至6月30日,該基金年內跌幅達59.88%,淨值僅剩2毛錢,成為9764隻基金產品裡的「虧損王」。

從該產品一季報情況來看,國泰商品一季度末基金投資倉位為66.81%,還有逾三成資產為為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在其一季度末持有的十大重倉基金裡,有6隻原油ETF基金。其中合計佔該基金資產淨值比例逾55%的前四大重倉基金均為原油ETF基金。

2020年以來,疫情導致原油需求銳減,油價大幅下跌,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季度分別收跌65.8%和65.5%,上述原油基金也全軍覆沒無一倖免,直到5月份油價稍稍挽回頹勢,但相關原油主題基金目前仍難以回天。

若把時間線拉長,這隻產品的整體市場表現依舊不如人意。從2012年5月份成立至今,國泰商品跌幅近8成。具體而言,該基金僅有2019年和2016年兩個年份實現正收益,其餘6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該產品共經歷四任基金經理。繼崔濤、邱曉華和白海峰三任管理者後,2015年7月,吳向軍開始擔任上述產品的基金經理,並管理至今。公開資料顯示,吳向軍曾在美國Guggenheim Partners任職研究員、高級研究員、投資經理,而後於201該1年5月起加盟國泰基金,並在2013年開始正式擔任基金經理管理產品,目前為國泰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

有意思的是,除去國泰商品,吳向軍還「一拖多」,管理了11隻產品(A/C分列),包括國泰恒生港股通、國泰境外高收益、國泰全球絕對收益(美元現鈔、美元現匯)、國泰納斯達克100,同時與徐成城共同管理國泰納斯達克100ETF,與陳雷共同管理國泰中國企業信用精選(下屬三隻基金)。

華南一家公募高管告訴記者,基金爆發式增長、基金管理人才捉襟見肘,是「一拖多」出現的主要原因。「如果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為同一風格且策略類似,影響不大;但如果管理多產品屬於不同風格,那就有可能拖累產品業績了。」

「但目前市況下完全規避『一拖多』並不現實,最重要的還是看工作量是否超過基金經理能力上限。」上述高募高管說。

不僅僅是國泰商品投資者心中涼意蔓延,其他原油主題基金持有人今年的日子也不好過。上半年,易方達原油、南方原油年內跌幅均超五成,嘉實原油、諾安油氣能源、信誠商品、廣發石油、石油基金跌幅亦超過20%。

其中,過去三年連年虧損並在同類排名中始終墊底的華寶標普油氣年內表現依舊「涼涼」。截至上半年末,華寶標普油氣人民幣和華寶標普油氣美元年內回報率分別為-34.54%和-35.40%,在同類排名中分別位列倒數第三和第二,淨值僅錄得0.27元和0.04美元。從成立以來的回報看,上述兩隻基金成立以來的總回報分別為-72.77%和-67.92%。也就是說,基金持有人若一直持有至今的話,仍深陷虧損漩渦。

此外,在偏債混合型基金中,張永志擔任基金經理的兩隻產品同類排名中墊底。其中,張永志獨立管理的華商回報1號年內回報為-24.11%,居於同類排名末位;緊隨其後的華商雙翼由張永志和胡中原共同管理,該產品年內回報為-10.74%,位居同類排名倒數第二。

而在偏股型基金中,前海開源股息率50強以-13.14%的年內回報在同類排名裡墊底。

這些基金成立至今爆虧

儘管2020年公募行業在結構性行情中抓住了機會,一些抓住醫藥、科技等行業投資機會的基金賺得盆滿缽滿,但仍有不少基金成立至今仍讓持有人心涼。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成立以來累計虧損超過四成的基金共計有29隻。

除去暴跌的石油主題基金,在上述拖後腿的爆虧基金中,具體按產品分類的話,股票型基金以曾經的爆款基金——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位居虧損榜首席,其單位淨值目前僅剩0.53元。

公開資料顯示,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於2015年6月3日開始募集,兩天後,基金便火速募集了197.33億元,提前結束募集並宣布成立。不過在基金建倉期不久,市場便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彼時,該基金成立僅三個月後,淨值就遭遇腰斬。

在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基金運行的5年時間裡,先後經歷了5位基金經理,分別為劉天任、王爍傑、單文、黃安樂和張繼聖。在張繼聖擔任基金經理之前,該基金深陷連年虧損的泥潭。2015年至2018年期間,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年淨值增長率分別為-29.50%、-34.61%、-11.93%、-36.95%。

不過,張繼聖到來後這一現象有了明顯好轉。2018年12月19日,先後在友邦證券和統一證券任職的張繼聖被增聘上述產品基金經理,與黃安樂共同管理該基金。2019年1月24日,黃安樂離職,留下張繼聖獨守。在他開始管理這隻基金後的2019年,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便一舉創下了54.69%的淨值增長率。到了2020年上半年,該基金回報也達到了32.58%。根據張繼聖在一季報裡的描述,這一業績的達成與其重點配置當前的熱點題材如計算機、鋰電池設備、5G通訊用電路板及材料、化工行業龍頭、光伏行業龍頭,並搭配內需消費何醫療公司有很大關係。

然而,無論如何,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成立至今淨值跌幅依然超過三成。不少在2018年以前持有該基金的投資者依舊處於虧損狀態。至於張繼聖目前所取得的業績是憑實力,還是借市場東風,以及其未來能否繼續為持有人力挽狂瀾,都有待時間的檢驗。

同期,由代毅出任基金經理的長盛國企改革主題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也遠遠落後,總回報虧損近五成,為-49.80%,在靈活配置型基金裡墊底。該基金成立於還在股市高點的2015年6月4日,前後也經歷了四位基金經理,分別為田間、吳博文、喬培濤、代毅。2020年4月21日,由於公司內部崗位調整,代毅取代喬培濤接任該產品基金經理。

與工銀瑞信網際網路加類似,長盛國企改革主題基金在2015年至2018年也出現了連續虧損的現象,年淨值增長率跌幅分別達-35.6%、-27.48%、-0.21%、-20.82%,直至2019年這一頹勢才有所挽回。但整體而言,該基金成立至今依舊處於巨虧狀態。顯然,現任基金經理的「逆襲之路」道阻且長。

此外,財聯社注意到,被動指數型基金也成為了爆虧的重災區。這一爆虧不僅體現在年內,也體現在這一類基金成立以來的表現。2020年上半年,共有237隻被動指數型產品收益告負,包括匯添富中證能源ETF、上投摩根港股低波紅利、華寶滬港深中國增強、恒生前海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鵬華港股通中證香港在內的69隻基金年內跌幅則超過10%。

而從更長的時間來看,以廣發中證全指能源ETF、國聯安上證商品ETF、交銀中證環境治理、南方中證500工業ETF、國壽安保中證500ETF等為代表的13隻產品成立至今的總回報虧損率超過40%以上。其中,跌幅居首的廣發中證全指能源ETF成立至今跌幅為-48.22%。

從成立日期來看,共計有4隻基金都成立於2015年上半年。彼時,股市正處泡沫破滅前的鼎盛期。其餘產品成立時間在2010年至2016年不等。

「這說明公募應該保持冷靜,不能總跟著市場情緒走。雖然市場好時,對產品募集和規模擴大有幫助,但也要充分考慮投資者利益。」前述公募高管稱。

相關焦點

  • 最「差」基金榜:十年12隻公募基金仍在虧損
    10年還虧損的基金投資基金無疑是理財的一種不錯的方式。2018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指導發布的《公募基金成立20年專題報告》顯示,公募偏股型基金成立近19年的年化收益率為16.18%,超出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50個百分點,公募基金近20年內,有10隻基金平均累計分紅超過100億元。
  • 國泰航空上半年虧損已近百億,下半年「遠超百億」
    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國泰航空(00293)今年上半年已報98.65億港元巨額虧損,剛又預告下半年業績更差。國泰昨日在港股收市後發出盈利預警,連通10月時已公布的額外重組及減值支出,以及截至年底飛機減值,下半年虧損將大幅高於上半年。
  • 上半年虧損98.65億港元 國泰航空下半場該怎麼飛
    具體來看,根據中期報,國泰航空2020上半年應佔虧損98.65億港元,去年同期溢利13.47億港元;客運量方面,2020年上半年,國泰航空客運量共計44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76%;運載率亦大幅下降,由2019年上半年的84.2%降至67.3%,四月及五月份平均每日運載僅500位乘客左右。
  • 「石化雙雄」上半年日虧2.9億 挑戰「前所未有」
    原標題:「石化雙雄」上半年日虧2.9億,挑戰「前所未有」   30日下午,中國石化披露2020年半年度報告
  • 國際油價連續破位下跌 原油類QDII淨值「很受傷」
    數據顯示,國際原油兩大指標價格——WTI和布倫特原油價格自4月份以來的跌幅均超20%,基本回吐了今年一季度的大半漲幅。油價疲軟,也令原油QDII進入「艱難時刻」。據統計,二季度以來原油類QDII平均淨值下跌8%。2019年一季度,原油類QDII基金搭上油價上漲的「快車道」,一度漲勢喜人。國泰大宗商品、易方達原油A、南方原油A和嘉實原油等多隻產品的漲幅均超過20%。
  • 國泰產險與螞蟻金服關聯交易上限調至35億元 上半年保險類業務佔比...
    記者聯繫到國泰產險相關負責人,但對方表示關於上述協議不接受相關採訪。  但不管國泰產險與螞蟻金服2018年2月協定的關聯交易金額最終上限是19.58億元還是23.07億元,《協議1》中新擬定的未來2年關聯交易金額上限35億元較此前相比,都可以說出現了大幅增長。
  • 上半年巨虧528億!「兩桶油」讓人大跌眼鏡,中石油成「虧損王」
    在8月27日,中石油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國石油上半年的總營收為9890.45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比下降22.3%左右,虧損299.83億元,淨利潤同比下滑205.5%。其中一季度的虧損佔比最高,虧損金額高達162.83億元;二季度虧損較一季度環比收窄,經營趨勢穩步向好。
  • 國泰航空變賣飛機「求生」 2月虧損超過18億
    【財新網】(駐香港記者 尉奕陽)香港國泰航空(00293.HK)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今年2月單月已錄得虧損逾2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預計3月份情況會更糟糕。  國泰航空是香港最大的航空公司,受香港社會局勢和疫情影響,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虧損4.34億港元,並已預告今年上半年將嚴重虧損。(詳見財新網報導「香港國泰航空預計上半年嚴重虧損」)香港目前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達156宗。  國泰航空於3月16日披露2020年2月經營數據,客運收入、運載量和運載率腰斬。
  • 原油寶「穿倉」親歷者:爸媽養老錢都虧掉,要賣房才能還倒欠銀行的錢
    4月21日,中國銀行暫停原油寶產品在美國原油合約交易一天,並發布公告表示,在聯繫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確認價格的有效性。張曼麗一個帳戶上顯示虧損79萬,圖源受訪者 這段時間,原油價格起起落落,但波動其實不太大,下跌的時候虧幾萬塊錢,漲的時候大概也有賺10萬塊錢。
  • 快手招股書解析|上半年虧損63億元,主播收入分成近百億
    快手招股書解析|上半年虧損63億元,主播收入分成近百億 澎湃新聞記者 陳宇曦 2020-11-06 09:45 來源:
  • 「原油寶」大結局?中行負擔穿倉損失+20%保證金!帶你完整深扒...
    雖然油價暴跌,但全球各地的油井仍在源源不斷生產原油,因為關井停產的代價高於虧錢生產,這導致全球原油庫存壓力倍增。受疫情影響的美國、加拿大部分地區,生產商甚至寧願承擔運費,讓客戶把油運走。這一背景下,芝商所開始為負油價做準備。4月3日,芝商所通知,修改了IT系統的代碼,允許「負油價」申報和成交,4月5日生效。
  • 背靠「富爸爸」螞蟻金服 國泰產險緣何難以走出虧損「泥潭」?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羅葛妹即便有螞蟻金服這個「富爸爸」,國泰產險依舊未能走出虧損「泥潭」。償付能力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泰產險虧損0.21億元,成立11年來,累計虧損逼近10億元。累計虧損9.92億近日,國泰產險發布2019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下稱「報告」)。
  • 美國航司4巨頭上半年虧損148億美元 亞太航空現復甦曙光
    8月,國內外多家航空公司披露2020年上半年財報,全球航空業遭受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重創。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理事長兼執行長亞歷山大·德·朱尼亞克表示,「2020年將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平均每天損失2.3億美元。」該協會預測全球航空業2020年預期損失或超過840億美元(約合5932億元人民幣)。
  • 酒類平臺1919上半年營收下滑近三成 虧損放大
    來源:新京報酒類平臺1919上半年營收下滑近三成,虧損放大新京報新京報訊(記者 薛晨)8月31日晚間,壹玖壹玖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1919」)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1919實現營業收入17.16億元,同比下滑29.88%;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額較去年同期擴大,由虧損1323.5萬元,擴大至虧損1.43億元。具體來看,1919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中商品銷售收入16.0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7億元,減幅26.21%;報告期合併淨利潤虧損更達到1.51億元。
  • 公募基金交成績單 債基一枝獨秀 回報率最好基金收益近17%
    昨天一早,杭城資深投資者胡先生在他的投資交流群裡感嘆道,去年他的證券帳戶中,很幸運有2隻基金實現正收益,今年他爭取實現更好回報。  復盤2018公募基金,表現最好的是債券型基金,達到了4.16%的平均收益率,其中回報率最好的一隻基金收益率近17%。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投資者仍要精選優質基金品種,堅持價值投資。
  • 原油寶大劫案:我親歷的一夜「暴負」
    整體上,我虧損了4.8萬本金,還有6.9萬尚未確定繳納的追繳金。對我來說,這個虧損還可以承受。如果只虧本金,相當於虧掉兩個月工資,再加上補繳的,就是小半年的工資。幸虧我當時把絕大部分的錢都提出來了,不然按照現在的虧損,我可能需要去賣房賠。
  • No zuo no die,國泰航空有多少家底經得起折騰? | 風雲獨立評級
    從商業角度,風雲君只能一聲聲告誡,衝動是魔鬼,做生意的千萬別跟錢有仇——除非你的家底厚到根本不在乎錢。從風雲君的分析結果來看,國泰航空的家底離富可敵國,還有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的距離。2013-2018年,國泰、國航、南航和東航的CAGR分別為2%、7%、8%和6%,國泰遠遠落後於內地航司。其中,2015-2016年,國泰的營收連續兩年負增長。
  • 投資者欲集體訴訟中行原油寶,有幾成勝算?結果可能兩敗俱傷!
    都以為原油20年的低位是底部,誰知道原油還能跌到負值?估計這也是中行始料未及的,所以,中行期間暫停了一天的交易,像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求證原油負值問題,看是不是系統錯了。現在中行明白了,系統沒問題,在資本市場,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然後,在原油價格跌到負值的時候,持有中行原油寶倉位的客戶,不僅虧光了本金,還要倒欠中行一大筆錢。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還有7000億...
    93隻產品完成公募化改造在93隻淨值1500億的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券商集合產品中,華泰資管旗下的華泰紫金天天發貨幣市場基金以超過400億的總規模成為霸主。光證資管、國泰君安資管等公募化改造速度領先。自2019年取得第一隻公募化改造批文後,光證資管對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工作積極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