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公開道歉!
這次是英國《每日郵報》
這次因為是在《每日郵報》頭版道歉
也紛紛吸引了很多外媒的關注
美國《紐約時報》也在第一時間轉發
更多媒體也加入轉發行列
道歉
這一消息也從袁先生朋友圈得到證實
《每日郵報》(英語:Daily Mail),是總部在英國的老牌報刊,於1896年首次印刷發行,這是英國的第二大報章。
道歉原文是:
2020年5月2日,《澳大利亞每日郵報》在澳大利亞《每日郵報》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有關袁祖文(理察·袁)的文章,
標題為「揭露:從武漢飛往雪梨的波音747神秘的'慈悲航班'的真相,由冠狀病毒傳播中心運來急需的醫療物資, 所有貨物原機被退回」。
文章說,袁先生在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早期階段試圖向澳大利亞政府出售一批醫療用品。
袁先生已向《澳大利亞每日郵報》(Daily Mail Australia)表示,他並非試圖從貨運中獲利,而是打算將其捐贈給當地社區。
《澳大利亞每日郵報》接受了這種說法,並毫無保留地向袁祖文(理察·袁Richard Yuan)道歉認錯,並撤回了該文章中針對他的所有指控。
道歉連結: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8650841/amp/Apology-Mr-Richard-ZuwenYuan.html#aoh=15980508383108&_ct=1598050843584&csi=1&referrer=https%3A%2F%2Fwww.google.com&_tf=From%20%251%24s
這是繼澳洲主流媒體7號臺Seven News在6月24日首次為抹黑華商抗疫慈善活動向袁祖文主席公開道歉後,
又一大英文主流媒體的公開道歉
這是澳洲華人社區對
近年來澳洲主流媒體肆無忌憚地
抹黑華人的有力還擊!
這是2020年澳洲華人社區反抹黑
反歧視的重大勝利和重要歷史事件!
目前,據袁祖文先生透露,繼澳媒和英媒道歉後,目前法律程序仍然進行當中,對那些當初為了「蹭熱點、帶節奏」以及惡意抹黑報導的其他媒體,將同樣追責。一些美國、印度等媒體也將因為他們毫無根據的報導和惡意轉載而陸續道歉。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何西方媒體在報導時,明知這種報導毫無根據、毫無客觀事實可言,明知道冒著巨大法律風險和道德瑕疵,為何仍然對這類事件樂此不疲?此前,澳洲媒體APAC News的作者Marcus Reubenstein曾經復盤了當時的細節:據袁所說,5月1號星期五,凱莉·伯克(澳媒記者)聯絡了他,在7 NEWS發布這篇報導的一個小時內,伯克打過電話給他。
伯克來到了他雪梨的辦公室,該處已因新型冠狀病毒封鎖而關閉。前門上關於辦公室關閉的告示中包含袁的私人電話號碼。
這對伯克來說應該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她可能錯了——因為不誠信的商人不會將他們的電話號碼公布在告示上。
伯克在兩天前給袁發了郵件,但不是他的商務或者私人郵箱地址,而是一個網站上的普通郵箱,該網站與他作為移民經紀和在線中文新聞出版商的主要業務沒有關係。
事實是,伯克沒有做任何合理的嘗試去聯絡袁,當她聯絡到袁的時候,沒有給他機會去思考她的指控,也沒有給他時間去提供詳細的答覆。
這是典型的小報「奪眼球」新聞,伯克對袁可能要說什麼毫不關心。她只需要說她和他聯繫是為了讓她的報告合法化。
(來源:APAC.NEWS)
APAC NEWS作者指出:這篇文章的作者和編輯應該很清楚,作者沒有認真地試圖去聯絡袁先生,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存在不法行為。
相反,作者撰寫了一篇報導,其中包含了一些赤裸裸的事實,有些與之無關,另一些只有些微聯繫。然後作者把袁的名字放在旁邊,強烈地表示他的行為不當。
(來源:APAC NEWS)
這位在西方話語體系中浸淫多年的資深媒體人說出了西方媒體記者對待中國或者華人的普遍態度:
有一種非常真實且廣為流傳的可能性是,負責該出版物的編輯看到一個澳籍華裔商人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安排發運個人防護裝備,就立刻斷定他在做壞事。
因為與人為善,儘量不公開與人爭辯是中國人的本性,當受到攻擊時也不去反擊,忍氣吞聲,所以媒體會繼續攻擊他們。
(來源:APAC NEWS)
媒體有一種假設,認為澳籍華人很容易與不法行為或者企圖代表中國企業,採取不當行為聯繫在一起。
這種態度在主流媒體中太常見了,這不僅帶有偏見,還帶有種族主義。
通過以上事實可以看到,所謂新聞自由的西方媒體在報導中往往善用套路去實現一個目的:他們不是瞎,是壞
回顧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吧:
今年4月8日,武漢「解封」後,在澳洲鄺遠平、袁祖文、楊東東等著名僑領和愛心企業和人士的共同斡旋、協調和努力下,
武漢「解封」後首架商務航班作為抗疫包機滿載著醫療救援物資飛赴雪梨,希望幫助和支援澳洲抗疫。
5月1日,澳媒7號臺「7 News」在不去了解實情的前提下,用新聞拼接和毫無根據的臆測,發表了抹黑文章,講述所謂的「航班背後的真實情況」。
這篇報導發布於2020年5月1號,標題為Cash, Coronavirus and baby formula: The truth about Wuhan’s mercy flight to Australia(現金、新型冠狀病毒和嬰兒配方奶粉:武漢愛心航班的真相)。
文章將武漢航班滿載口罩等救援物資飛到雪梨這一事件,描述為華人牟取暴利的行為。
(雪梨受捐贈部分醫院)
在這架抗疫包機航班回國時,組織者還接受了澳洲當地一切愛心企業捐贈的成人奶粉,這些奶粉按照捐贈企業的意願,將捐獻給武漢醫院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學校和慈善機構使用。
然而這一愛心行為,也被這篇文章污衊為華人「掃貨」帶走大量嬰幼兒奶粉,企圖帶節奏激起很多當地人的民族情緒。
同時,文中通過各種新聞拼接、影射和捏造,無端抹黑澳洲華商抗疫慈善行動,點名抹黑澳中慈善協會、抹黑協會主席袁祖文以及澳中企業家俱樂部。
7號臺Seven News並不是唯一對澳洲華商抗疫捐贈善行、對袁祖文進行抹黑的媒體,一些媒體和網站也跟進了不實報導。
這些網站就包括了每日郵報澳洲版、NEWS.com.au、Sound Health,印度等英文媒體。非常令人痛心的是,這裡還有一些澳洲,美國和其他國家華人媒體也參與其中。
這些抹黑文章引起了一些澳洲當地人對中國、對澳洲華人,甚至是對亞裔的誤解和憤怒,不必要的為澳洲華人製造了很多矛盾和不便。常年致力於搭建澳中商務平臺的澳中企業家俱樂部也「躺槍」,遭受了經濟損失。
一些常年致力於反對中國和反對華人社區的投機分子,紛紛藉助文章開始大放厥詞,也蒙蔽了很多不明真相的華人群眾,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
在疫情期間,西方媒體發表這些莫須有指責文章,抹黑中國抗疫行動,抹黑華人社區抗疫行動,尤其在澳洲街頭出現歧視華人現象的特別時期,這樣的文章可以說成功「蹭了熱點」、「帶了節奏」。
面對毫無事實的污衊和帶節奏,澳中慈善協會沒有像過往很多被抹黑的機構和華人一樣忍氣吞聲,而是支持袁祖文先生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將澳媒這一惡意抹黑造謠的行為訴諸法律。
袁祖文先生從文章發表開始,就聘請了經驗豐富的律師,指導收集證據起草文件,將「7 News」、《每日郵報》等媒體告上了法庭,同時附帶民事賠償以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這次他的成功也給了我們一些信心:
證據非常重要。
毫無事實的指控,毫無根據的臆測,惡意拼湊新聞帶節奏,這樣的文章從一開始惡意發表出來,就註定了它損人不利己和必定失敗的結局。
在委託律師啟動訴訟程序一個多月後,澳媒7號臺首先頂不住壓力,與袁祖文先生的律師聯繫庭外和解, 同時附帶民事賠償,並在媒體的顯著位置向袁祖文先生公開道歉。
今天,《每日郵報》澳洲版又在周末版頭版的顯著位置向袁祖文主席公開道歉,這不僅是袁祖文個人的勝利,更是澳洲華人社區的又一次重大勝利!
這一勝利相信會極大鼓舞了很多海外移民,在自身利益受到損失時,勇敢的挺身而出,捍衛自身的正當權益,與抹黑和造謠者堅決鬥爭。
在澳大利亞這樣的傳統移民國家,多元文化成為澳洲人引以為豪的自由價值觀的一部分,然而,現實中的移民群體尤其是華人族裔,卻往往會有意被帶上一些惡意的標籤或者節奏,成為被攻擊和歧視的對象。
華人社區作為澳洲最大的海外移民群體,作為連接祖籍國和住在國民眾、民間友誼傳播和維護兩國友好不可或缺的群體,常常遭受到當地媒體的肆意攻擊以及一些人的歧視和誤解。
華人社區因為特殊的生活環境和身份受到委屈和不公平對待,而媒體的推波助瀾將更會讓這一群體的處境更加艱難。
在這一情形下,華人社區需要有人主動站出來,主動發聲,主動抗爭,與造謠、污衊、種族歧視等一切不法行為作鬥爭,維護澳洲自由、多元的價值觀,也是維護移民群體的切身利益。
因為對華人社區華人代表肆意抹黑不是自由國家的主流聲音,也不被崇尚多元文化的大多數澳洲人所接受。
袁祖文先生運用法律武器,勇敢地對無端抹黑華人的主流英文媒體說NO,這一勝利也極大鼓舞了很多海外移民,
在自身利益受到損失時
勇敢的挺身而出,捍衛自身的正當權益
與抹黑和造謠者堅決鬥爭
這並不是我們華人反歧視反抹黑維權的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袁祖文先生已經做出表率,他將繼續起訴幾家常年造謠攻擊海外移民的不良媒體,要求他們公開道歉,維護華人社區的正面形象。
我們希望有識之士和一直在關心關注海外移民生活的朋友們,能夠支持幫助這一正義的法律維權行動,維護華人社區和華人華商的正當權益。
據了解,袁祖文先生作為ABC環球集團總裁,擁有20年專業移民代理的經驗,特別是在投資移民業務上,幫助無數海外投資人和商務精英實現了在澳洲投資和獲取身份。
因忙於客戶業務,袁先生拒絕了我們的採訪,不過他藉助本平臺鼓勵更多受到不公待遇的朋友們,可以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袁祖文先生也承諾,那些在移民、留學,特別是投資移民業務中,遭遇到困難、不公和遇到申請障礙和不順的朋友,他都願意傾力相助。
袁祖文特別提出,一些在移民案件中涉及到上訴和出庭的申請,袁祖文先生願意以自己多年的出庭經驗和移民勝訴案例,在合適的案件中出庭幫助客戶維護權益。
信息來源:公眾號「這裡是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