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人都愛致敬李小龍?

2020-09-10 不朽的東方傳奇


1973年7月20日的一天,無數香港市民自發湧上街頭,一時間人潮湧動,密密麻麻的人群裡傳來了陣陣啜泣。

這一天,是年僅32歲的李小龍的追悼會。他的隕落讓全球為之嘆息。

▲嘉禾電影公司專門拍攝了記錄片《李小龍的生與死》,全程記錄他的追悼會

李小龍,一個讓所有年輕人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生前與死後所引領的功夫潮流,早已物化為一個不朽的文化符號。

黃色連體衣是最直觀的「龍的標誌」,穿上它就仿佛金鐘罩護體,不僅能殺死比爾,還能讓夏洛體驗一把返老還童。

▲《殺死比爾》

▲《夏洛特煩惱》

雙節棍這種兼具魔幻與帥氣的武器,讓星爺對馬桶抽進行了一番哲思,嫩得能捏出水的周董也靠它火遍神舟大地。

《賭俠》

▲《雙節棍》

人們都在致敬李小龍,然而李小龍到底是幹嘛的?他到底有多牛逼?

當晚年的葉問坐在藤椅上回憶一生時,他一定不會忽略教授李小龍的那段時光。

沒人想到這個叫李振藩的弟子,不僅是葉問的驕傲,後來也成了中國的驕傲。

出生在美國唐人街的李振藩英文名Bruce Lee,父親是名路子很野的粵劇演員,李振藩三個月時就在粵語劇《金門女》中露天,實現首次「觸電」,從此開啟了童星之路,藝名「李小龍」。

▲李小龍在《細路祥》中的劇照(1950年)

李小龍1歲時全家搬回香港,戰火中混亂的香港街頭,他有一個街頭霸王的夢想,每天放學回家後,總是第一時間脫掉校服換上唐裝,跑到街上找對手。

直到13歲的李小龍遇見了葉問,他才真正走進了功夫的殿堂,後來他在回憶師父時,曾這樣說:「一般的老師均對我起不了任何啟蒙作用,直至碰上了葉問師父,我才知道了什麼叫老師。我已完全沉浸在這個獨特的詠春拳世界裡了。」

▲葉問與李小龍

以能打聞名的李小龍逐漸樹敵過多,父母不得已為他買了一張去美國的船票,這一年李小龍19歲。

1962年,他在西雅圖唐人街一間地下室成立了第一間「振藩國術館。」一名叫琳達·愛莫斯的姑娘慕名而來,跟隨李小龍學習功夫,一年後,她成了李小龍的妻子。

▲李小龍一家四口

隨著在各種格鬥比賽中亮相,這個亞洲小夥子靈敏迅捷的身段和他的功夫表演一鳴驚人,電影公司開始向他伸出了橄欖枝。

憑藉在電視劇《青蜂俠》中飾演助手加藤,李小龍收穫了在美國的第一批影迷,這也是亞洲面孔在美國影視作品中第一次出演孔武有力的形象。

▲《青蜂俠》劇照

在李小龍生命的最後兩年裡,他的成就十分驚人。1971年,李小龍回到闊別已久的香港,正式加盟嘉禾影業,籤約了《唐山大兄》與《精武門》。

作為李小龍新式功夫電影的開山之作,《唐山大兄》上映3周票房320萬元港幣,創下香港電影最高票房紀錄。而《精武門》則以440萬元港幣再次打破紀錄。

▲《唐山大兄》

▲《精武門》

隨後,李小龍全方位展現了自己的電影才能,帶領團隊遠赴羅馬,拍攝一部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猛龍過江》,以530萬港幣票房打破所有東亞地區的票房紀錄,實現香港電影的500萬大關,開啟了港片的黃金時代。

好萊塢與李小龍合作的《龍爭虎鬥》拍攝結束後,未等到電影上映,李小龍就在緋聞女友丁佩家猝然去世,《龍爭虎鬥》最終以全球2億美元票房,成為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龍爭虎鬥》

《龍爭虎鬥》不僅有著令人瞠目結舌的票房,還讓全世界颳起了一股「功夫熱」,美國幾乎每個街角都有一間武館,從東海岸到西海岸,美國青年打架前都得大喊一聲,全世界所有男人都想成為李小龍。

▲麥可·傑克遜與李小龍

到底是怎樣的寶藏男孩能讓全世界為他癲狂?

作為一枚明明可以靠臉,卻非要靠才華吃飯的寶藏男孩,李小龍非說自己讀書少。

其實李小龍不僅讀書多,還有高學歷,畢業於華盛頓大學的他,不僅獲得了戲劇與哲學雙學位,還常常被其他學校邀請講授中國哲學,而將哲學融入到功夫裡的操作,更是使他達到了高超的人生境界。

崇尚「水之奧義」的李小龍,自己也像水一樣輕盈,可以說是史上最靈活的男人,他不僅擅長功夫,還是一名出色的舞者,曾獲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

▲李小龍跳恰恰

不僅有靈活度,李小龍的速度與力量也非同一般。1964年李小龍應邀擔任「國際空手道錦標賽」的表演嘉賓,展示了他超人般的體力,我們常在網絡上看到的二指伏地挺身,就來自這次表演。

▲二指伏地挺身

▲寸拳

憑藉自己的體能優勢,李小龍也開啟了香港功夫電影的新時代,儘量追求真實性打鬥場面,減少威亞與特效的使用,這是對花拳繡腿的功夫片的一次大改革。

成龍在李小龍電影裡跑龍套

除了發達的四肢,李小龍還有一顆文藝青年的心,創作詩歌是他的一項業餘愛好,《我是誰?》被譽為李小龍生平最重要、最富啟迪性的詩作。

我是人群中的巨人,

俯視蒼生的豪傑,

還是封閉自感的庸碌之輩?

我是功成名就,信心十足的紳士,

一呼百應的天生領袖,

還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

動輒驚心的弱者?

在強裝的笑顏後面,

是一顆瑟瑟發抖的心,

如同在漆黑森林裡迷路的小小少年。

我是人群中的巨人,

俯視蒼生的豪傑,

還是封閉自感的庸碌之輩?

我是功成名就,信心十足的紳士,

一呼百應的天生領袖,

還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

動輒驚心的弱者?

在強裝的笑顏後面,

是一顆瑟瑟發抖的心,

如同在漆黑森林裡迷路的小小少年。

李小龍還曾寫過一篇著名的預言《我的明確目標》,立志成為全美最高薪金的超級巨星,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

▲《我的明確目標》

憑藉著堅定的決心信心與強大的執行力,李小龍時刻嚴格要求自己。

李小龍堅持每天進行大量體能鍛鍊,為了更完美的熒幕形象,他靠自學成一位不折不扣的營養專家,自製高蛋白飲料,日常飲食十分節制,這種強大的自制力不僅造就了他強悍的體魄,還成就了完美的腹肌與驚人的背闊肌。

當然,和大多數直男不同,李小龍不僅不是個穿搭無能,還是個時尚弄潮兒,所到之處一片尖叫,如果那時候有網購,「李小龍同款」絕對是每日熱搜。

▲潮男李小龍

年僅32歲的李小龍,達到了別人330歲也達不到的人生巔峰,在最耀眼的時刻留給了所有人一聲嘆息。

然而李小龍留給世界的,除了惋惜,更多的是改變。

1842年,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落後就要挨打的弱肉強食社會下,中國人從此被稱為「東亞病夫」。在中國大陸戰火紛飛的年代,許多華人取道香港移民歐美,給西方本土工人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壓力。

當華人的鴉片館重新回到英國本土,19世紀末極端民族主義的「黃禍論」便發芽生根,離家的這群中國人,雖然逃離了戰火,卻再也找不回尊嚴。

▲19世紀末,美國社會排華之聲四起,這幅畫諷刺政府容許華人存在是「養虎為患」

在李小龍成名前,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國人形象就是傅滿洲,這個奸詐陰險的中國惡棍滿足了西方人對黃種人的全部臆想。

▲小說《神秘的傅滿洲博士》主人公傅滿洲

當時好萊塢最有名的華人女演員黃柳霜,也只能出演妓女、奴隸等低微角色。

直到20世紀60年代,李小龍開始闖蕩好萊塢,他拒絕出演任何負面角色及帶辮子的形象,經歷過多次打擊與挫折後,《龍爭虎鬥》終於成為世界級電影,此時李小龍雖已去世,卻把第一位亞洲英雄形象留在了熒幕上。

李小龍的崇拜者,饒舌歌手James Told Smith說:「身為非裔美國人,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不是白種人的英雄。」不僅對中國人,對非西方霸權社會的人民來說,一位黃種英雄意味著民族平等和自由。

當《精武門》裡李小龍踢碎東亞病夫的匾額,當《猛龍過江》裡李小龍打敗西方格鬥家,中國人的自豪再次被喚起,人們紛紛擠進電影院尋找那份失落已久的文化自信。

▲精武門劇照

李小龍所引領的功夫熱,更是成為了華人的標誌,他們在異國的土地上第一次感受到中華龍帶給自己的力量。

而除了龍的精神,龍的成就也影響著各個領域。

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作為一種目的性與效率性極高的格鬥術,被眾多人所學習,他的武道哲學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武者;李小龍主張的「全接觸式」對抗逐漸改變了格鬥擂臺的形式;李小龍創新的電擊刺激肌肉的健身法,如今成為一種前衛的技術;中國風濃厚的功夫說唱成為嘻哈屆的一股強勢潮流……

▲李小龍的截拳道

當代中國所有功夫演員,洪金寶、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周星馳,都是李小龍的忠實粉絲。在外國,李小龍更是粉絲無數,許多大導演都對他的電影如數家珍,NBA運動員們更是把他看成「精神導師」。

李小龍的傳奇因時代背景而更顯偉大,他所傳遞的自強不息的品格卻歷久彌新。

龍雖逝,戰鬥不息,精神不朽。

相關焦點

  • 都以為李連杰的《精武門》是在向李小龍致敬?實際上這部電影才是
    不過他們都是後繼者了,最早的當屬李小龍,他是中國武術的先驅者,也是他將武術推廣到了世界,他在武術上的造詣和成就是前所未有的。即便他已經離世了40多年,但他的名字依舊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裏面,致敬他的電影或者電視劇從未斷過。
  • 《殭屍先生》——為什麼人人都愛林正英?
    香港大大小小的山頭上從早到晚都是蹦蹦跳跳在拍戲的殭屍大軍。而為殭屍片這一片種打開市場大門的,正是洪金寶主演的《鬼打鬼》與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在上一期我們提到,《鬼打鬼》為殭屍片打下了群眾基礎,而《殭屍先生》則直接開啟了「林正英宇宙」,為殭屍片帶來近10年的繁榮。《殭屍先生》是如何一炮打響的?為什麼我們都愛林正英?
  • 深讀 為什麼人人都愛劉德華
    聽來簡單,卻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可能正是因此,劉德華才像個最大公約數,無論持怎樣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傾向,人人都愛他。今天推薦703期【封面故事】《「港人」華仔》之《為什麼人人都愛劉德華?》,由本刊記者萬佳歡採寫。為什麼人人都愛劉德華?
  • 讓音符代表懷念,用音樂向李小龍致敬
    致敬的一首歌。當所有標籤都加在了李小龍一個人身上,則令人無法不直視他的偉大。1.武術家李小龍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各國的很多武術高手都雲集美國,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這裡邊有歐美的拳擊和格鬥高手,有日本的柔道和空手道高手,有韓國的跆拳道高手,還有泰拳高手等等,卻唯獨沒有中國武術。李小龍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
  • 《好萊塢往事》「醜化」李小龍?導演昆汀:是在向他致敬
    《好萊塢往事》,侮辱還是致敬李小龍非常尊敬拳王阿里,且工作態度非常職業,在片場不可能與人私鬥。導演昆汀解釋,這一情節安排僅僅是為了塑造布拉德·皮特的角色形象,並非對李小龍不敬。麥克·毛也稱,想通過這一段戲向心中偶像李小龍致敬。不過在李小龍的親朋好友看來,這段無中生有的情節是對李小龍的侮辱。「昆汀在故意取笑我父親,並且把他描繪成可笑的笨蛋」——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如此表示,並對昆汀拍攝之前完全沒有與自己或其他親人商量表達不滿。
  • 為什麼人人都討厭周星馳?
    「李小龍風」。周星馳不愛說話,從小沉默寡言,他更喜歡用行動代替語言。他曾在電影中展現出身為人父的愛,可能是對他童年缺少父愛的一種嚮往。有一年,周星馳看了李小龍的電影《唐山大兄》,在那之後便視李小龍為偶像。
  • 李小龍誕辰80周年,向功夫巨星致敬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
  • 「致敬狂魔」周星馳:對李小龍復刻到極致,《功夫》融合多種經典
    細數周星馳電影中那些致敬的鏡頭。 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 非要在這份愛上加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段話事實上是致敬了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的經典橋段
  • 電影《龍之誕生》致敬李小龍誕辰75周年
    ,致敬這位最具全球影響力之一的華人功夫巨星。周杰倫創作說唱歌曲《雙截棍》向李小龍致敬,歌曲紅透兩岸三地,是個人都能唱幾句「哼哼哈嘻」~迅速擴大的影響力,促使了李小龍和美國華納電影公司直接合作影片《龍爭虎鬥》。
  • 大尺度與暴力齊飛,致敬李小龍的這部美劇令人血脈沸騰
    這部美劇也被看作向李小龍致敬,在編劇一欄直接註上了李小龍,這可不是現代社會裡同名同姓之人,是真正的國人熟悉的李小龍了。作為向李小龍致敬的美劇,打鬥的場景非常過癮,如同李小龍倡導的: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是為武術最高境界!
  • 嘴炮曬合體海報致敬李小龍:古有李小龍 今有我嘴炮
    日前,The Mac Life製作了一張嘴炮&李小龍合體海報:「吸收有用的,摒棄沒用的,增加唯你所用的。」康納熱衷於李小龍的名言,從自己的經歷和經驗中學習,你會不斷成長。作為李小龍的超級粉絲,嘴炮曾多次在採訪中提及李小龍的名字
  • 龍珠:向李小龍致敬?悟空在冒險途中偶遇李小龍模仿者,誰更強?
    龍珠中有很多向中國文化致敬的部分,或者說借鑑中國文化的部分。比如龍珠有很多靈感都來自於西遊記,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龍珠中還出現過類似李小龍的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天,小悟空一個人走到城鎮中,發現一個角落裡有個人在擺擂臺。走近一看,是一個帶著拳套的選手。
  • 甄子丹新片致敬李小龍,我卻想起25年前的《精武門》,那才是經典
    ,無疑是向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致敬。 《肥龍過江》中甄子丹對李小龍致敬,不過是一次不完美的致敬,個人更喜歡他1995年主演的電視劇《精武門》,這才是致敬偶像的正確打開方式。
  • 中國功夫打怪獸,《澤塔奧特曼》致敬李小龍
    中國功夫打怪獸,《澤塔奧特曼》致敬李小龍
  • 「死亡的遊戲」後,那些向李小龍致敬的遊戲們丨觸樂盤點
    馬歇爾·羅馬歇爾·羅是《鐵拳》初代就加入的可操作角色,設定上和李小龍一樣是美國華裔,也是截拳道道館的館主,除了標誌性的戰吼,遊戲中的一招一式,都能和李小龍在電影中的表現一一對應。或許是為了向電影《猛龍過江》中,李小龍在餐館擊退黑幫的那一幕致敬。類似的致敬還出現在另一款3D格鬥遊戲《死或生》系列中。這款最初以「會乳搖的女性角色」作為賣點的遊戲,同樣在初代,加入了以李小龍為原型的角色——李劍,也同樣上演了餐館打流氓。在背景故事中,李劍正是因為幼時看了李小龍的電影,視其為人生偶像,才開始學習截拳道,並參加死或生格鬥大會。
  • 《怪你過分美麗》致敬張國榮、李小龍、高以翔,有心劇組太暖人
    《過分美麗》劇組可以說是真正的良心劇組,開播後光是致敬的人物都可以列出來一個名單。首先就是致敬高以翔,《過分美麗》是演員高以翔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算是告別作,有粉絲非常捨不得,覺得他只是退圈了,而不是真正的離開了大家,所以很多人都是懷著複雜的心情追這部劇。
  • 周星馳在電影裡模仿李小龍的片段,模仿神情、動作和片段致敬偶像
    我們對周星馳星爺,第一印象就是喜劇之王,無釐頭,其實星爺也是學過武功的,而且李小龍就是它的偶像,所以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演的電影裡模仿李小龍,致敬自己的偶像!星爺在他自己演的很多電影裡都有模仿李小龍的片段,模仿李小龍的深情、動作等等、、、下面列舉幾部經典的電影!
  • 韓國人有多崇拜李小龍,特意拍了部電影致敬,還深含政治隱喻
    李小龍,可以說是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名的武打明星,在亞洲,特別是東亞尤甚。韓國就曾經特意拍過一部電影來向李小龍致敬。這部電影名叫做《馬粥街殘酷史》(2004年)。3、關於致敬李小龍:整部電影中的一條暗線是李小龍。無論是鉉洙的父親,還是鉉洙,抑或江慕高中裡的這些少年,他們心中的偶像都是那個時代中國的當紅武打明星——李小龍。影片中的很多情節和畫面、雙截棍的元素,都體現著對於李小龍的致敬,甚至電影開頭的畫面就是李小龍的《精武門》的片段。
  • 討厭,為什麼人人都愛伏地魔
    為什麼人人都愛伏地魔?因為這屆觀眾不好帶了,高大全的主角已經吸引不了我們的興趣。最好嗑的人設還是:美強慘的反派。毫無疑問,伏地魔佔全了這三條討喜定律。在討論他的美貌之前,小萬想先質問一下首個把「Voldemort」翻譯為「伏地魔」的人:您……是怎麼想的呢?
  • 昆汀的《殺死比爾》處處致敬李小龍,烏瑪瑟曼的衣服是很好的證明
    導語:歡迎來到楓潔影評,昆汀的《殺死比爾》處處致敬李小龍,烏瑪瑟曼的衣服是很好的證明 《殺死比爾》是我最愛的昆汀電影第二名(第一是《被解救的姜戈》),我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對於比爾的結局我一直心存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