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專為臺灣弱勢攤販做的APP,沒有因為「城管」而放棄

2021-02-15 BottleDream


這是 BottleDream 第 358 次與你美好分享

「好事地圖」收錄了全臺灣250多個小攤,攤販是年邁的阿嬤、殘疾大叔、單親母親……­他們賣玉蘭花、雞蛋糕、雨傘、棉花糖這些平凡小物為生。APP 每天向數萬名用戶推送這­些小攤,幫助他們有尊嚴地改善生活。

BottleDream 曾在2月介紹過「好事地圖」(點擊此處閱讀《為什麼人在北京,我捨不得刪一個只能在臺灣用的APP?》),這款專為臺灣弱勢攤販做的手機應用感動了許多人的同時,也勾起了不少對其實際結果的疑問。比如,被推廣之後,會不會因為曝光了小攤販的位置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3月,「好事地圖」創始人陳淑慧來到了上海,出席「一席」演講,她親自訴說了「好事地圖」的故事,也回答了一些大家關心的問題。

陳淑慧在「一席」的演講

陳淑慧答觀眾問

逸yee:無法進行有效的食品安全監管,無法解決無證攤販的經營合法性和納稅問題,在幫助了非法攤販同時卻侵犯了依法納稅的正常商販的權利(在非法攤販處吃了午飯就不會去合法經營的餐廳,app 沒有合法的盈利模式。如果從攤販的收入中分成,就必須解決攤販的納稅問題)。好事 app 是一個烏託邦式的夢.

陳淑慧:如今天所說,好事地圖仍有許多許多待解決的難題。很多人告訴我們,為什麼政府無法好好安置身心障礙或年邁老人,好事地圖的出現其實凸顯了臺灣政府對弱勢族群照顧政策的失能。我們可以選擇樂觀,也可以袖手旁觀,並繼續抱怨政府而不作為。目前我們選擇前者。

死紅燒魚煩得很:請問lilila,在攤販數量不多的時候弱勢群體的故事真實性是可以把控的,但是一旦數量擴張,這個弱勢群體的真實性如何去把控呢?

陳淑慧:攤販信息真實性,我們持續徵求各地探訪員,協助我們前去確認信息真實性。若是大臺北地區,則我們內部人員會實地探訪,確認信息後才放進好事地圖裡。目前我們每月收到的新攤販信息約3-5則,仍在我們可負荷的範圍內。的確若攤販數一時增加太多,會有新的挑戰,但我們還是得保持先初步確認才列入的原則,以管控真實度。若探訪員志工不夠,則審核速度就無法那麼快。

 

Hudson_:請問好事地圖的創始人,你知不知道大陸有一個軟體叫餓了麼?

陳淑慧:是的,知道「餓了嗎」(現在也是真的有點餓了),謝謝告知提醒。好事地圖目前不是餐點外送服務,重要仍以協助使用者方便找到攤販為主。然而,我們之前小規模測試了一個攤販商品外送的項目(好事0距離),接下來可能會與臺灣類似「餓了嗎」這樣的餐飲外送平臺一起合作。

演講全文


2009年的時候我創立了 Brandsugar,它是一家數字創意廣告公司,對於一家廣告公司來說,創意是一個很重要的核心能力,所以我常常都在思考到底什麼是創意。

 

我覺得創意有三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解決問題的創意,第二個層級是可以打動人心的創意,最高層級的創意可以改善社會,甚至幫助社會進步。我很清楚,我們就是要做這樣子的創意。

跟每一家新創公司一樣,初創的時候跌跌撞撞,一開始我們首要的目標就是要先求生存。一直到2012年稍微穩定下來,我才有一些時間再來思考這件事,那時候我常常問自己,我是不是應該要等公司的規模更大,然後更有名氣、更多資源、有更多錢的時候,再來做這件事?但是我回頭又想,萬一我這一輩子就是沒有那個能力,讓我的公司可以達到一個成功的境界的話,那我是不是就沒有機會來實現這個理想。

我們家有一個家傳故事,曾祖父那個年代我們家非常窮,沒有白米飯,每天靠地瓜粥度日。儘管如此,有人到我們家來行乞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分食物給他們。曾祖父的想法是,雖然我們的能力很少,但是能幫一個是一個,有一頓就是一頓。

 

我就想,我也應該像曾祖父一樣,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能做一件就是一件。所以2012年下半年的時候,我就跟我的團隊說,那我們今年開始,就像 Google 一樣,我們花20%的工作時間,一起來做一些有趣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就這樣開始了。

團隊裡的小夥伴們開始觀察臺灣的社會問題,提出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值得關注的群體太多了,比如說像是盲人的小孩啊,有癌症病患的女性啊,或者是偏鄉兒童教育,其中之一就是關懷弱勢攤販。好事地圖是我同事 Tobey 的發想,這是 Tobey。 

Tobey 以前在高雄上大學的時候,學校旁邊有一個八十幾歲的老爺爺,他有一個中風的老婆,每天照料老婆婆,獨自承擔看護費用、水電費、房租……生活負擔非常重。老爺爺每天都推著攤子去賣地瓜球,一顆一塊錢臺幣,也就是說,人民幣一塊錢的話,可以買到五顆地瓜球。有時會想,這個老爺爺要賣多少地瓜球,才能挑起生活的重擔呢。

 

幸運的是,這個故事被一名網友發布到網絡上,馬上獲得了很多關注,很多人就特地找到這個爺爺的攤位買他的地瓜球。更多的年輕人輪流去幫忙爺爺搓地瓜球、炸地瓜球、賣地瓜球……他的生活真的開始好起來。

 

但是流動攤販這麼多,臉書搜索也很不方便,沒有一個網站或者應用可以直接搜索到這些流動弱勢攤販,流動攤販這個群體的生活福利很難改善。Tobey 突然有靈感,也許可以用我們的專長,讓更多的攤販的故事也可以被看見。

 

當時 Tobey 提出這個想法,我們整個團隊都非常喜歡,當時並沒有任何一個基金會或者是組織去關照這些弱勢攤販,所以我們就決定,好吧,那就我們開始來做吧。

剛開始,我們的構想是跟 Google 一起合作,因為當時 Google 臺灣剛好在推廣在地商店的 App,分門別類地把這些商店整理出來。我們就覺得他也可以用地圖去把這些弱勢攤販按遠近列出來,用戶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很可惜, Google 回復我們,目前還沒有計劃做這件事。

 

好吧,那我們就自己從零開始打造這麼一個 APP 吧。

從(hen)零(bu)開(kao)始(pu)的意思是……決定要做這個 APP 的時候,團隊裡還沒有一個能寫代碼的人。我們開始在網絡上散布這個訊息,希望有程序猿可以加入。陸續有很多朋友主動聯繫我們,他們很認同好事地圖這個理念,可是,他們會關注好事地圖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獲利,希望我們可以提出具體的獲利模式,但其實當時我們真的沒有想那麼多,我們每次就想說……生命總是會自己找到它的出口吧,但是首先我們得要先給它一個生命。

後來我們碰到了「熊」跟他的朋友「原味」。那天我們約在一個咖啡館,是一個冬天,飄著小雨,蠻陰冷的一天,但「熊」說了一句很暖的話,他說,其實平常,我真的很少會從這些攤販那買東西,但是如果寫程序可以幫助到他們的話,我何樂而不為呢。我們一拍即合,整個團隊的拼圖到這個時候也算是完(kao)整(pu)了。


我們花了2013年一整年的時間打造這個 APP,2014年農曆年,好事地圖正式上線了。

這只是第一步,其實一開始我們沒有很多用戶,我們就想要用拍影片的方式,讓更多攤販的故事被看見,也讓大家認識好事地圖。我們算了一下需要七八位專業攝影師,接著就很厚臉皮地,寫信主動去聯繫他們,預算不多,但沒想到這些攝影師都非常豪爽地一口答應,而且還說他們會再帶其他的攝影師朋友一起來支持我們。

 

我們沒有推廣的預算,可是很幸運,影片一發布,就被很多網友瘋狂轉載討論。媒體一直一直熱烈報導,好事地圖迅速躥紅了。傳到了大陸,甚至還有朋友特地寫長文介紹好事地圖,標題就叫做《為什麼我人在北京,卻捨不得刪一個在臺灣的APP》,所以好事地圖一下子在大陸這邊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

現在,地圖上收錄收錄了全臺灣250多個弱勢攤販,有單親媽媽,有身心障礙者,有年邁的爺爺奶奶……我們為他們寫了很多暖心的故事介紹。每個人都可以搜索身邊的弱勢攤販,根據定位前去買米粉湯、海芋、鍋貼、地瓜……真的有很多人看到他們的故事前去,以至於突然間生意火爆。

所以好事地圖它真的蠻幸運,不論網友還是媒體,臺灣或是大陸,都是壓倒性的一致好評。大家都覺得它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解決方法。老實說我們團隊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麼覺得,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跟每一個新創事業都一樣,開始一件事情是比較簡單的,很多問題總是在開始做了之後,它才會慢慢浮現。

有人問我,有了好事地圖,這些弱勢攤販的生活有沒有改善呢?其實很難說。比如剛剛說的生意火爆,大家都想當然,生意火爆當然就說明他們的生活改善啦,但這真的要打問號。母親節的時候我們希望拍攝一個小視頻,結果很多攤販都拒絕我們的拍攝,搞清原委才知道,他們很怕突然曝光後,太多人來打擾他們的正常生活,比如顧客突然爆棚了,這打亂了他們的生活節奏。

比如還有一個說越來越多人下載好事地圖之後,按照 APP 的地圖導引找了到攤販的位置,但是他們卻找不到攤販。一次撲空,兩次撲空……越來越多撲空後,你懂的,體驗不好就很想卸載。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其實即使在臺灣,攤販也會有被警察驅趕的困擾,被警察取締了,他就得要轉到其它巷弄裡面去。他不會為了這個 APP 一直老老實實呆在那個點,那就不叫流動攤販了嘛。

 

所以我們就要解決這個問題。討論了很多方法,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給每一個攤販都發一部智慧型手機,他們可以隨時定位他們新的位置,然後我們隨時更新系統,在 APP 上面顯示他們的實時位置,這樣就非常精確了。

 

但是這個看起來好像非常合理的方案,卻遭到攤販的拒絕。其實很多攤販他們沒有使用過智慧型手機,很多攤販是老爺爺老奶奶,要他們學會使用手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暫時還是只能靠志願者和使用者及時地上傳訊息。

 

比如還有一次,我們想要用代用餐的辦法更直接讓攤販們增收。所謂代用餐就是你可以一次付清十個人的錢,然後讓十個真正有需要的人(也許是遊民)到小攤直接取用食物。

 

這看起來也是超級棒的一個方案,我們甚至幫他們買白板,方便他們記下每一筆,可是後來攤販還是不喜歡。他們會覺得,超麻煩的!!!我還得記住已經收了多少人的代付款,然後去算有多少人來取過餐了。他們很怕算錯,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這個方案後來也是無疾而終。

 

所以後來我就在想,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太一廂情願地用自己的角度,或者是一味地想用創新的方式去幫攤販解決問題,但是卻忽略了最根本的——他們日常的習慣,還有他們真正工作的流程。

 

就這樣屢敗屢戰,我們一直試一直試,一直到了去年下半年的時候,我們終於找到一個好像看起來還不錯的方法。我們觀察到,很多朋友下載 APP 之後,並沒有真正去消費,因為上班時間跟攤販的出沒時間搭不起來,或者距離真的太遠了,很不方便。

 

那我們就開始推一個方案,叫「好事零距離」。也就是網友他可以在網絡下訂單,然後派送員去跟攤販取貨,到指定的地點交給訂貨的人。

 

初期我們先做小規模的測試,派送員都是我們的小夥伴。測試時,整個交易過程,我們都沒有預收款,都是送到之後一手交錢一首交貨,如果有人放鴿子就慘了。所以整個運作都是在考驗我們用戶的信用。

 

但也是蠻幸運的,每一個訂購者都是非常準時地,到指定地點來取貨,而且還有些用戶覺得好事零距離這個項目太棒了,表示也要加入其中,利用周末時間來協助我們送貨。

 

這是我們目前試過的種種方案中,攤販的接受度最高的,對用戶來講也是也最方便的,而且這是真正提升他們收入的方法。所以接下來我們希望跟臺灣的 O2O 餐飲外送去合作,讓這個「好事零距離」可以大規模地實現。

攤販待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好事地圖還能做很多事情,我們的速度到目前來看還是慢的,所以我們仍然很積極地向外尋求各種新的可能性,希望有更多夥伴可以加入我們,最理想的是,能找到一個可以百分之百投入好事地圖營運的團隊,來加速改善這些攤販的生活。

 

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們,好事地圖有沒有在大陸落地執行的可能,他們會提到攤販跟城管之間的矛盾。好事地圖的立意雖然很好,但是到了大陸,會不會變成這些城管的追蹤地圖。坦白說,好事地圖成立之前,也有很多朋友表達了同樣的疑慮,我朋友那時候就質疑我,這個 APP 最後會不會害了那些攤販?

其實我們對臺灣的警察認識是,臺灣警察不是那麼冷血、不近人情的,我就觀察到,臺北警察在取締攤販時,會先站在離攤販有一定距離的地方,讓這些攤販意識到警察來了,讓這些年老的攤販,或者是行動不便的攤販,有時間收拾好東西再離開。我每一次在臺北街頭看到這樣的景象,我心裡是很暖的,我也覺得這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

很多朋友非常好奇,好事地圖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讓我有這麼深的執念,一直投入在這件事情上。最近有一個朋友問起一模一樣的問題,尤其我告訴她,最近我們又決定要做一個同志權益的新公益項目,她就覺得我瘋了,然後很好奇。

當時我看到她身邊有一個價值十萬臺幣的漂亮包包,就指著她的包包說,對我來說,這些費神費力的公益項目,可能就像這個漂亮包包對於你的意義吧。我記得有一句話,真正的奢侈品是用錢買不到的,你擁有它的那一種滿足感,是不會隨著時間而退逝的。我覺得好事地圖對我來說,就是這種用錢買不到的奢侈品。

這裡面經歷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感動,都是我人生非常珍貴的收藏。我今天也帶來幾樣奢侈品,想要跟大家分享。首先要展示的是袁雄大哥的作品。

袁雄大哥他是一個街頭書法家,他雙手都不完美,可是他沒有向現實屈服,他每天日復一日靜靜地,一筆一划去體現他堅韌不拔的精神。

 

接下來我想給大家展示的是張大哥的手工傘。張大哥小時候有一次意外跌倒後,雙手有些缺陷,語言也不是那麼順暢。偶然有機會去學怎麼做手工傘,現在他在臺北街頭賣這些手工傘,每一支傘都是他一針一線親自縫製的。如果你們近看這支傘,就會覺得它的質感是很不錯的,裡面是格子紋花布。張先生的每一支傘都有它自己的專屬名字,背後還有意涵。這把傘是格子花布的,所以這支傘的名字叫做「人生的格調」,他說人有形形色色,顏色深淺不一,堅持自我格調,無需爭論對錯。


另一支傘是紅色漸成的花色,很漂亮。他堅持每一支傘都要又美觀又耐用,一般的傘是六支支架,但是它有十二根。

因為這一支傘是紅色的漸成花布,所以它的名字叫做是「漸入佳境」。他說,人只要肯努力肯付出,所有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一切都會漸入佳境。祝福大家。

*本文經「一席」授權轉載,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一席」。



為什麼人在北京,我捨不得刪一個只能在臺灣用的app?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在青島,我捨不得刪一個只能在臺灣用的app?
    一款APP上架一年多,下載量終於突破一萬。這個數字和那些動輒下載量幾十萬、幾百萬的APP一比,簡直像個笑話。項目零預算、最初團隊成員只有5個人,其中三個還是大學實習生。正是這樣一群人,正在做著改變臺灣社會的美好事情。先看個視頻。
  • 為什麼我捨不得刪一個只能在臺灣用的APP?丨Another Living
    一款APP上架一年多,下載量終於突破一萬。這個數字和那些動輒下載量幾十萬、幾百萬的APP一比,簡直像個笑話。項目零預算、最初團隊成員只有5個人,其中三個還是大學實習生。正是這樣一群人,正在做著改變臺灣社會的美好事情。他,96歲,靠做饅頭維生。
  • 為什麼人在臨沂,捨不得刪一個只能在臺灣用的app?
    App 整合網絡平臺上弱勢攤販的信息,用戶可以定位搜尋附近的攤販,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幫助他們。這也是她做這個 app 的最初動力。因為「好事地圖」是個公益項目,零預算。找到一個肯幫忙的 app 工程師不容易,不少工程師覺得這個點子很有趣,但是更關心未來有沒有盈利的可能。花了兩個月,陳彤萍終於找到了一個願意幫忙的工程師。工程師說:「我平時很少花錢向這些攤販消費,但是可以通過寫 app 程序來幫助他們,何樂而不為?」
  • 為什麼人在北京,我捨不得刪一個只能在臺灣用的app?
    當公司鼓勵員工開發公益項目時,她想到做一個叫「好事地圖」的app,就帶著公司裡幾名大學實習生開始製作。App整合網絡平臺上弱勢攤販的信息,用戶可以定位搜尋附近的攤販,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幫助他們。這也是她做這個app的最初動力。因為「好事地圖」是個公益項目,零預算。找到一個肯幫忙的app工程師不容易,不少工程師覺得這個點子很有趣,但是更關心未來有沒有盈利的可能。花了兩個月,陳彤萍終於找到了一個願意幫忙的工程師。工程師說:「我平時很少花錢向這些攤販消費,但是可以通過寫app程序來幫助他們,何樂而不為?」好事地圖的界面很簡單。
  • 活動|對話感動千萬網友的臺灣APP女性創始人
    LeanInHangzhou猴年活動第一彈:對話臺灣APP「好事地圖」女性創始人。只要在文章下方評論或給LeanIn Hangzhou後臺留言,就可以跟兩位創始人聊天啦!這是一個有關兩位女子企圖改變世界的故事。走在臺灣街頭,你只要用手機打開好事地圖App,就可以發現在附近的弱勢攤販。好事地圖仔細講述了每一個攤販背後那個或心酸或感人的故事。
  • 武漢釘子戶水果販拒不搬遷,和城管鬥智鬥勇,恩怨情仇《城市夢》
    ,這兩個極具本土特色的關鍵詞組合到一起,可以腦補出無數「恩怨情仇」的大戲。「惡人」形象出現,而地攤販因處於弱勢更易獲得人們的同情。憑藉多年的「鬥爭經驗」與城管軟磨硬抗,王天成成為這條街上名副其實的「地攤王」。
  • 被武漢城管官方力薦的紀錄片,顛覆城管與攤販強弱的刻板認識
    事實上,這不過是我國諸多城管與商販衝突事件中的一個小小案例。《生門》《好死不如賴活著》《請為我投票》等高分紀錄片的導演陳為軍,把他最新的作品鏡頭就對準了城管和擺地攤的商販。而故事的發生地,仍然是他最為熟悉的湖北武漢。《城市夢》劇照。
  • 好事地圖:不繁瑣,沒神力,只為暖心而設的APP 媒前沿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款APP和它背後的故事。「好事地圖」創始於2012年,如官方聲明裡寫道:「許多弱勢攤販為生活付出的努力,不亞於我們任何一個人。他們沒奢求什麼,僅希望靠自己微薄之力,為自己和家人賺取一頓溫飽。」創始人陳淑慧在開創初期和團隊商量:「從今年開始,我們就像Google一樣,花20%的工作時間,一起來做一些有趣有意義的事情。」
  • 佳能出了款幫「小白」學攝影的手機 app,但最終目的還是賣相機
    前幾天,佳能在上海發布了它們的下一款「重磅」產品——一個叫做「大影家」的手機 app,啥?!
  • 網傳長沙城管用腳踩碎攤販馬蹄,攤販一邊撿起一邊陪笑!
    【感謝諸位在茫茫文海中看到並且閱讀這篇文章,本文為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抄襲,侵權必究】據四川觀察報導,10月21日,有網友爆料,湖南長沙,城管用腳踩碎攤販售賣的馬蹄,而攤販一邊撿起地上的馬蹄,一邊陪笑。據爆料者謝女士稱,此事發生在長沙天心區的太平街,覺得他的行為比較過分。
  • 城管VS小攤販
    ,於是,《城市夢》也被一些人指責為「城管宣傳片」。攝影機時而跟隨城管們走入城管局的辦公室,時而深入王天成、王兆陽的家庭生活,不加評判地模擬出兩方陣營的視角,為各自的立場留下存在的空間。從這一角度而言,《城市夢》很好地在審查大方向的限制之下做到了客觀、公正、冷靜與真實。
  • 這款曾獲蘋果「效率蹭蹭上升獎」的 App,要為你...
    你用時間管理 app 做什麼?有的人是為了規劃工作進度,有的人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重要的事。通過「Shift+上下方向鍵」就可以快速多選;多選之後,使用「Command+上下方向鍵」就可以修改時間。;計劃: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務列表;列表:用於更精細的分類,比如工作任務、學習計劃、採購清單等;標籤:用來容納各個列表中的交叉項,比如你可以為工作任務中的培訓會打上「學習」的標籤,對採購清單裡的辦公用品打上「工作」的標籤。
  • 好事的臺灣人,用一個地圖App感動世界
    這大概正是臺灣好事地圖App出現的緣由吧。科技+慈善=隨時隨地做好事。好事地圖的創始人陳彤萍,是一個做研發的有心人,她用科技的方式解決了網絡信息亂流的局限,通過手機程序APP整合弱勢攤販的資料與故事,並結合地圖搜尋功能,方便消費者隨時支持離自己最近的擺攤者。
  • 臺灣好事地圖app 隨時隨地學雷鋒
    我們時常在社交平臺看到許多人分享轉貼有關弱勢攤販的故事,並看到網友們熱情回應與想採取行動的急切心意,然而資訊散布於各處。於是臺灣便有幾個青年開發了「好事地圖APP」,APP裡的資訊皆來自社交網站上分享,創始團隊期望通過系統性地整合訊息,讓人人都可以順手一滑,隨時隨地做好事。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弱勢攤販為生活付出的努力,不亞於我們任何一個人。
  • 新iPhone 的「第四顆攝像頭」怎麼用?這 3 款免費 App,能讓你掃描...
    你也可以點擊分享,將 3D 模型保存為「OBJ」等常見的模型格式,點擊最下方的「Sketchfab」,註冊登錄後,可以將模型上傳到官方網站中。在網站中,你依然可以對模型進行重新渲染,點擊分享生成模型的專屬地址,即使你的朋友沒有安裝《3D Scanner APP》這款 app、沒有註冊帳號,也可以通過生成的連結直接在瀏覽器中查看你掃描的 3D 模型。
  • 持刀追砍城管執法人員的攤販被逮捕了!
    21日上午,導報記者從龍海警方獲悉,持刀追趕龍海城管執法人員的攤販被逮捕。之前報導:據龍海警方提供的情況通報稱:2020年8月10日17時許,龍海公安局東園派出所接到東園鎮城管工作人員報警稱:有人在東園鎮厚境村橋頭路口持械鬧事。接報後,東園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處置。
  • 一夜爆火,這款換臉 App 可能會把你的臉「賣掉」
    一夜之間,一款叫做「ZAO」的換臉 app 火了。朋友圈的張三李四,突然都擁有了一張「明星臉」,還跟愛豆們在屏幕裡談情說愛。相信很多人對類似的換臉技術並不陌生,從將女明星變成小電影主角的 Deepfake ,到 B 站上朱茵變楊冪的換臉視頻,類似的技術已經多次登上過熱搜。
  • 城管與攤販,紀錄片《城市夢》28日全國公映
    城管與攤販,則是商業化社會裡的兩個不同工種,前者是城市的管理者,而後者可能包括了一些非法經營者,在過去十多年裡也一度產生了激烈衝突,成為社會輿論的焦點,近幾年則降溫了不少。 當武漢、城管、攤販這三者走到一起時,會發生怎樣的化學作用?
  • 這 5 款超有趣的 App,讓你的平板電腦秒增「創造力」
    別急,接下來我就會以手上的華為 MatePad Pro 為例,推薦 5 款可以激發創意的適用於 Android 平板的 app,讓你不僅提升「生產力」,還能加強「創造力」。    《Zen Brush 3》:人人都能成為書法家   無論是不是書法愛好者,你都會愛上這款 app。  這是一款專注於東南亞水墨筆,且非常具有特色的繪畫應用,可以用來進行書法、水墨畫創作,會帶給你極佳的視覺體驗。  不會寫也沒關係,隨手一畫也能直觀體會到書法的美妙。
  • 這5款超有趣的App,讓你的平板電腦秒增「創造力」
    別急,接下來我就會以手上的華為 MatePad Pro 為例,推薦 5 款可以激發創意的適用於 Android 平板的 app,讓你不僅提升「生產力」,還能加強「創造力」。    《Zen Brush 3》:人人都能成為書法家  無論是不是書法愛好者,你都會愛上這款 app。  這是一款專注於東南亞水墨筆,且非常具有特色的繪畫應用,可以用來進行書法、水墨畫創作,會帶給你極佳的視覺體驗。  不會寫也沒關係,隨手一畫也能直觀體會到書法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