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白毛女"相見恨晚 譚晶感嘆藝術無國界(圖)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日本著名的松山芭蕾舞團攜新版《白毛女》第13次來華訪問演出。10月13日,受舞團團長清水哲太郎先生和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邀請,中國新一代「喜兒」譚晶現身天橋劇場排練廳,並在掌聲和驚嘆聲中為遠道而來的演員們獻上一曲經典的《北風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63歲的日本「喜兒」森下洋子竟然情不自禁的合起舞蹈來,一曲結束兩位早就惺惺相惜的藝術家緊緊擁抱在一起,上演了一場感人至深的「戲外戲」。

中日友誼跨世紀 兩國「喜兒」互贈禮物有寓意

  56年前,發生在中國河北山村的白毛女故事被遠隔大海的東鄰日本藝術家改編成的世界上第一版的芭蕾舞劇《白毛女》後久演不衰。自1955年在東京的日比谷公會堂上首演後,松山芭蕾舞團已成功上演了三個版本,先後十三次攜《白毛女》來華訪問,曾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以《白毛女》為緣,松山芭蕾舞團開始了與我國持續半個多世紀的交流和往來,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中友好使者」。

  聽說中國新版歌劇《白毛女》不久前曾在北京上演,久聞新喜兒譚晶多時的松山芭蕾舞團團長清水哲太郎先生和舞蹈家森下洋子夫婦便萌生了與中國「喜兒」見面的心願。在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的理事、著名音樂人尹建平牽線下,中日兩國「喜兒」得以在北京相逢。

  中國歌唱家譚晶和日本舞蹈家森下洋子因「喜兒」而結緣,雖然是初次見面但格外親切,仿佛是多年未見的老友,兩人都悉心地為對方準備了禮物。譚晶送給森下洋子一尊以洋子本人「喜兒」形象製作的、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面人張」塑像,給洋子帶來了很大驚喜,連連致謝多次表示「太珍貴了,要好好珍藏!」洋子送給譚晶的是從日本帶來的一枚戒指,她希望中國喜兒能時刻感受到他們的友誼,而洋子本人也有一枚相同的戒指。

  譚晶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說,真不敢相信洋子已經63歲了,她跳舞時一直用眼睛和肢體和我交流,我能感受到她對這部戲的強烈情感,以她這樣的年齡還依然活躍在舞壇上的舞者屈指可數,讓我很震動。

譚晶為民族經典驕傲 堅信「越民族越國際」

  以「唱響和諧之聲,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的譚晶曾多次代表中國藝術家參與世界各地文化交流,2009年她跟隨中國民族歌劇《木蘭詩篇》訪問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由其主演的「花木蘭」廣受國外觀眾的喜愛,民族經典也可以無國界,這讓她越發意識到中國的文化價值和傳承民族經典的意義。

  經典歌劇《白毛女》自1945年延安首演並大獲成功,是中國新歌劇的裡程碑,在中國民族歌劇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為紀念建黨九十周年,籌備兩年之久的新版歌劇《白毛女》於今年七一建軍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在國家大劇院連演五場,新喜兒譚晶不負眾望,演出受到了觀眾和業內專家的一致好評,成為繼王昆、郭蘭英、彭麗媛之後新一代喜兒的代表。

  在回答記者在中國是否還有什麼心願時,松山芭蕾舞團的演員們通過翻譯回答說,希望譚晶和中國歌劇《白毛女》能有機會到日本去演出,白毛女的故事淨化了我們的心靈,很多日本人一定會買票觀看的。

  「《白毛女》是具有世界生命力的藝術題材,連外國藝術家都在演出中國的民族經典,我們自己要更加珍愛我們的民族經典,堅信越民族越國際,多走出國門,讓中國的藝術作品感染更多的人。」 深受現場熱烈氣氛感染的譚晶激動地說。

  活動最後,主辦方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為中日藝術家準備了,由兩位喜兒的舞臺形象合成的精美的照片讓中日兩國「喜兒」以藝術為橋梁跨海牽手走到了一起,半個世紀中日友誼鮮活在呈現出來,蘊意深遠。

  據悉,繼本月9、10日在上海成功舉行公演之後,松山芭蕾舞團新版《白毛女》即將於14日、15日亮相北京天橋劇場,屆時國家領導人和首都文藝屆代表將出席觀看。

相關焦點

  • 《故事裡的中國》講述《白毛女》背後的故事
    半個多世紀以來,松山芭蕾舞團多次訪華,用藝術溝通心靈,增進彼此信賴,並以《白毛女》為緣開創中日「芭蕾外交」先河,推動並見證著兩國交流的友誼史。此外,森下洋子女士還與中國芭蕾舞劇《白毛女》「喜兒」的扮演者石鐘琴老師,聯袂帶來了一段精彩的表演,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了跨越國界的芭蕾藝術之美。圖:森下洋子女士、石鐘琴老師與舞蹈演員們共同表演芭蕾舞版《白毛女》一部電影開啟「芭蕾外交」森下洋子夫婦講述芭蕾舞劇《白毛女》誕生故事 1952年9月,電影《白毛女》在日本公映。
  • 刷屏的日本芭蕾舞團內,藏著白毛女的「祖奶奶」?
    |作者:咖喱|編審:蘇睿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成立於1948年的松山芭蕾舞團,是第一個將中國電影《白毛女》改編為芭蕾舞劇的藝術團體,曾先後17次訪華演出,用藝術譜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中日「芭蕾外交史」。
  • 從《白毛女》到《義勇軍進行曲》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的中國情結
    其實,松山芭蕾舞團是中國的老朋友了,早在上世紀70年代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芭蕾外交」進程中,松山芭蕾舞團就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功不可沒。1952年,松山芭蕾舞團團長清水正夫和夫人松山樹子在東京的一家小禮堂,觀看了中國電影《白毛女》,非常感動,夫婦倆頓時成了「白毛女」迷。
  • 大魔王譚晶的藝術成就
    知道譚晶這個名字是在第二季《蒙面唱將猜猜猜》上,被尖耳朵的阿凡達妹妹給震撼到了,直到譚晶揭面後才知道中國有這麼厲害的一個致力於將民族、美聲、通俗唱法融會貫通並取得非常好效果的歌唱藝術家。後來在綜藝節目《歌手》上,譚晶再一次展示了她的專業功底以及在歌唱方面不斷創新的精神。來看幾首讓一眾歌星大腕膜拜的具有經典代表性的霸氣翻唱作品。
  • 【藝術無國界】
    號)【藝術無國界】總裁Xiaoyun Zhang在展覽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通向普遍復興之路》的演講,現場錄像:藝術無國界是一次思維實驗,是關於過去、時間與夢想的,是關於意識、身體與疆域的, 也是關於技藝、傳承與創新的。
  •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來華再演《白毛女》,68歲森下洋子演喜兒
    5月16日-24日,該團將第15次來華,分別於北京人民大會堂、上海大劇院演出《白毛女》。舞團團長、第二代白毛女的扮演者——68歲高齡的森下洋子將飾演喜兒一角。松山芭蕾舞團是世界上第一個將中國電影《白毛女》改編為芭蕾舞劇的藝術團體。舞團由清水正夫、松山樹子夫婦創建於1948年。
  • 音樂無國界 藝術共分享 2016海澱外國語中日音樂交流會紀實
    薩克斯男孩YouKi(右一) YouKi的表演結束後,學習管弦樂的同學們也摩拳擦掌,拿出自己的手鼓,架子鼓,長號,黑管…..和來訪樂團一起即興來了一場樂器大PK,將「音樂無國界,藝術共分享」音樂交流會推向了高潮。
  • 眾星送別"白毛女"王昆 陳佩斯滿臉悲傷現身(組圖)
    11月27日,原東方歌舞團團長、著名歌唱家王昆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舉行,朱明瑛、李玲玉、金兆鈞、宋祖英、李雙江、陳佩斯、譚晶、龔琳娜、郭峰等王昆生前親友、弟子以及社會各界群眾千餘人到場。在靈堂裡,弟子們唱起《白毛女》《北風吹》等王昆生前的代表作,用歌聲來送別恩師,音樂中有淚,場面令人動容。
  • 《白毛女》震撼回歸:60年來堅持完美,只為續寫不朽傳奇
    62年來,兩代人,15次訪華演出,松山芭蕾舞團先後被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中日邦交正常化更有「芭蕾外交」之美談。1978年鄧穎超和四位白毛女(從左到右:王昆、松山樹子、鄧穎超、森下洋子、田華)1978年,松山芭蕾舞團訪華,帶來劇目《天鵝湖》。在人民大會堂的招待會上,中日「白毛女」再度重逢,只不過這次赴約的不是周恩來,而是鄧穎超。她說:「恩來走了,我來代替他」。
  • 譚晶:可愛的女孩,《生命因你而美麗》
    「生命不能沒有你/可愛的女孩/世界不能沒有你/可愛的女孩/有了你/生命花常開/有了你/世界才精彩」3.8女神節又來,讓我們共同聆聽曾鳴、張楓作詞,黃國群作曲,譚晶演唱的
  • 「人生最好的時候,我跳了白毛女」——訪著名芭蕾舞演員石鐘琴
    排大型舞劇時,上海人藝院長黃佐臨任藝術指導。石鐘琴記得,黃導將楊白勞喝鹽滷自盡改為與逼債的黃世仁、穆仁智拼死反抗被打死,突出了農民反抗性形象,更加出彩的一筆是從喜兒到白毛女的發色之變。「整部舞劇的白毛女由四位女演員共同完成,分別扮演喜兒、黑毛女、灰毛女和白毛女。
  • 四海一家音樂無國界 快手音樂人為戰疫發聲
    歌唱家譚晶、著名歌手於文華等在快手發布了自己的音樂短視頻與用戶互動;陳逗逗、大歡、張展博阿等活躍在快手的音樂人們也都通過多元音樂作品積極參與戰疫活動,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與正能量。值得一提的是,親身參與到「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慈善音樂會中的鋼琴家郎朗,也在快手平臺內分享了自己的兩段演出視頻,讓大家一起感受到音樂無國界的獨特魅力。
  • 文化無國界的說法是否正確?
    文化無國界,是否正確,是否應該支持?這個說法就當前人類認知水平來說是錯誤的。一般我們也是說「藝術無國界,但是藝術家是有國籍的。」藝術屬於文化,並不能代指文化。藝術更多地是指人類在共情(親情、愛情、友情)之上的創作表達,而文化則涵蓋了脫離出生活的藝術和藝術的土壤——生活。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關鍵是搞清楚什麼是文化。
  • 日本和服大師於日使館召開展示會 稱文化無國界
    在中日關係處在「困難時期」的當下,富田在展示會中強調了「文化無國界」的理念。富田長期在日本國內及美國從事和服造型設計工作,和很多日本的一線演員合作,除了舞臺和雜誌,參與過的廣告、NHK連續劇、電視劇等節目超過2000個以上。出生於京都的他,從小便在和服女子翩翩而過的街頭長大,度過了被和服的美耳濡目染的少年時光後,他選擇進入京都室町的一家和服經銷社工作,在那裡積累了大量和服的專業知識。
  • 《時尚媽咪》全國首家「愛心無霾母嬰室」正式入駐大觀園,著名歌唱家譚晶親臨助陣!
    「愛心無霾母嬰室」正式入駐北京大觀園瀟湘館。(《時尚媽咪》愛心無霾母嬰室內部陳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譚晶提出了《關於城市公共場所建設和普及標準化母嬰室的建議》。作為本次《時尚媽咪》節目「為愛哺乳,讓愛更靠近」公益活動的愛心大使,譚晶通過自己身體力行推動城市母嬰室建設,提倡並見證了中國首家「愛心無霾母嬰室」的建成。譚晶還在在此次活動現場爆料8月份她將會聯手胡可、劉璇兩位明星辣媽共同拍攝母乳親子大片,並在線下巡展,引發現場陣陣熱議讓人期待不已。
  • 雷佳:在歌劇《白毛女》中成長
    歌劇《白毛女》中的這一畫面,和這段「紅頭繩」的唱段,是中國幾代觀眾的集體記憶。2015年是我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白毛女》在延安首演70周年,為傳承經典、培養藝術新人,文化部組織復排歌劇《白毛女》在全國巡演,近年來曾主演多部民族歌劇的雷佳接過「紅頭繩」 ,成為第四代白毛女的扮演者。加入這個團隊,雷佳稱,「感到特別榮幸」 。
  • 譚晶退賽真相揭開面紗
    譚晶原為正師級文職軍銜,這一轉代表團,也就意味著譚晶已經脫下了軍裝,不再是軍人。   3月3日,譚晶到雲南代表團駐地報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譚晶表示自己已經自主擇業。   譚晶曾是總政歌舞團獨唱演員,正師級文職軍銜,2000年開始,先後12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 歌手譚晶:丈夫是富豪,女兒多才多藝,生活活成詩
    2002年在央視春晚首次獨唱,演唱其成名曲《在那東山頂上》,同年,因獲得第九屆青歌賽專業組通俗唱法金獎,被觀眾熟知,她的歌聲創造性地將民族音樂、流行音樂和舞臺劇融合在一起,其主演的《木蘭詩篇》、《白毛女
  • 學術無國界,文化有共識|2020國際文化交流訪問團來我市考察交流
    中國 · 安吉◆ ◆ ◆近日,由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達裡歐·米海林和20多位來自海內外文化領域的專業學者、業界大咖組成的2020國際文化交流訪問團來我市安吉縣交流考察,湖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範慶瑜,湖州市委常委、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等出席當天程昕東先生典藏藝術作品與圖書捐贈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