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之潯 博物館丨看展覽
如果要給秦始皇貼標籤,那麼他會被貼上哪些標籤呢?
天選之子?直男?強迫症?霸道總裁?骨灰級手辦玩家?
答案大概率會五花八門吧,畢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秦始皇。但至少有一個標籤,是大家都無異議的。那就是,骨灰級手辦玩家。
玩物喪志(始皇三連: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事死如生的秦始皇擁有數量龐大、種類繁多的「手辦」,別人跟他比,都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在這些「手辦」裡,最拉風的無異於他的帝國軍團了。這支虎狼之師跟隨著他,「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締造了巍巍大秦帝國。
圖片來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如今,他們依然嚴陣以待。千人千面,兵種分明,職級明確。
不信,往下看。
01
立射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
外觀:身著便裝,不著鎧甲。腿扎行縢,腳登方口齊頭尖履。無冠無頭巾,頭髮統一梳成上翹的錐髻。
根據《吳越春秋》記載:「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其前腿微弓,後腿緊繃,作射擊姿勢。
裝備:弓弩
兵種:輕裝步兵
技能:作為前鋒,射擊在前。
爵位:(可能為)一級公士
02
跪射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
外觀:身穿齊膝長襦,外披鎧甲,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頭髮統一梳成上翹的錐髻。
左腿曲蹲,右膝著地,雙手作持弓弩待髮狀。
裝備:弓弩
兵種:重裝步兵
技能:和立射俑共同組成弩兵軍陣,輪番射擊。
爵位:(可能為)一級公士
03
一般武士俑
(戰袍武士 & 鎧甲武士)
戰袍武士
鎧甲武士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
外觀:戰袍武士俑身著便裝站立,腿扎行縢,梳發挽髻。鎧甲武士俑身披鎧甲站立,腿扎行縢。一部分將頭髮梳成長辮貼在腦後,一部分戴著麻布做的尖頂介幘。
裝備:弓弩、長兵器(戈、矛、戟、鈹、殳)、短兵器(短劍、彎刀、金鉤等)
兵種:步兵、車兵
技能:戰袍武士俑位於陣表,作為前鋒對敵人進行遠距離攻擊,作為後衛和側翼防止敵人偷襲。鎧甲武士俑位於陣中,和其它兵種協同作戰。
爵位:戰袍武士(可能為)一級公士,鎧甲武士(可能為)二級上造
04
騎兵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
外觀:身著長及膝蓋的上衣,外披短小的鎧甲,無披膊,足蹬皮靴。頭戴圓形小帽,帽上帶扣,緊緊系在頜下。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持弩姿勢。
裝備:弩
兵種:騎兵
技能:四騎一組,三組一列,八列一縱隊。作為機動兵力,配合戰車和步兵作戰。
爵位:未知
05
御手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
外觀:頭戴單板長冠,外披鎧甲,甲衣的雙肩無披膊。
雙臂前伸,雙手作攬轡狀。
裝備:無
兵種:車兵
技能:控制戰車,並在統帥受傷後負責執掌指揮工具「金」與「鼓」。
爵位:至少在三級簪嫋以上
06
車左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
外觀:身穿交領長襦,外披鎧甲,甲衣的披膊較短,僅蓋住肩部。頭髮統一梳成上翹的錐髻。左手作持長兵器狀,右手作按車狀。
裝備:戈、矛等長兵器
兵種:車兵
技能:保護御手,並作為戰車作戰的主力,與側方敵人格鬥。
爵位:未知
07
車右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
外觀:身穿交領長襦,外披鎧甲,甲衣的披膊較短,僅蓋住肩部。頭髮統一梳成上翹的錐髻。右手作持長兵器狀,左手作按車狀。
裝備:戈、矛等長兵器
兵種:車兵
技能:保護御手,並作為戰車作戰的主力,與側方敵人格鬥。
爵位:未知
08
下級軍吏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
外觀:頭戴單板板冠,部分著便裝,部分身著鎧甲,但甲衣上沒有彩繪花紋。
裝備:劍、戈、矛
技能:下層軍官,職權低於中級軍吏俑
爵位:未知
09
中級軍吏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二號坑
外觀: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腳穿方口齊頭履,頭戴雙板長冠。鎧甲或為帶彩色圖案花紋邊飾的護胸甲,背部沒有護甲;或為鎧甲的前後擺平齊的帶彩色圖案邊飾的魚鱗甲。右臂自然下垂半握拳,左手作按劍狀。
裝備:劍
技能:作為基層軍官,負責縱隊裡的一個分隊
爵位:比御手高一點,低於將軍俑
10
將軍俑(高級軍吏俑)
出土位置: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二號坑
外觀:身穿雙重長襦,腳穿方口翹尖履,頭戴雙尾鶡冠。身著鎧甲,鎧甲為彩色魚鱗甲,雙肩及前胸後部有花結。雙手交握置於腹前。
裝備:銅戈、劍等
技能:作為基層軍官,至少掌管一個縱隊
爵位:(可能為)七級公大夫或八級公乘
總之,從髮型和頭飾可以基本判斷出兵馬俑的類型。
那麼,以下科普圖請收好。
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雜誌
下圖從左到右依次為:戰袍武士、鎧甲武士、低級軍吏、中級軍吏、高級軍吏、御手。
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雜誌
附贈知識點
1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兵馬俑都不戴頭盔。據歷史學家考證,秦軍不戴頭盔作戰,是為了在戰場上顯示英勇的氣勢,從氣勢上壓倒敵人。《戰國策•韓策》記載:「秦人捐甲徒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在軍功爵制運行下,秦軍看見敵軍,就像看見了行走的房子和大好的前程。搏一搏,單車變摩託。
他們赤膊上陣,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如此生猛,估計六國軍隊看了都要直呼好傢夥。
2
兵馬俑裡沒有活人,也真的沒有項少龍。
註:圖片來源網絡,兵馬俑的爵位為學者和專家合理推測,故不作確定論斷。另,2019年12月,考古學家又發現了下下級軍吏俑,因其從下級軍吏俑中劃分出來,目前尚無相關資料,故不列入文中。
參考資料:
1. 中國兵馬俑 China's Ghost Army. 國家地理. 2010-03-15.
2. 揭秘: 秦陵兵馬俑 Unearthed: Treasures of the Terracotta Army. BBC. 2017-07-19.
3. 《秦陵:帝國與夢想》系列32課時. 西北大學考古學公開課. 2020.
4. 《秦兵馬俑探秘》系列5集. CCTV-4《國家記憶》. 2018.
5. 《復活的軍團》系列6集. CCTV-9. 2011重播版.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後臺回復關鍵詞「投稿」
可查看約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兵馬俑識別指南:秦始皇的「手辦軍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