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意象 味意境 覓詩眼 體詩情——同題「詠物詩」鑑賞訓練題

2021-01-08 文史教哲嚴究苑

詠物詩的特點在於託物言志。大自然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對象,都可以寄託詩人的感情。

鑑賞詠物詩,要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

①欣賞作者對於所詠之物特點的把握和刻畫,即意象分析。 古人說寫詠物詩要做到「不即不離」,就是說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滯於物),又要切合所詠之物的特點(曲盡其妙)。②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一首好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讀者,而且有意無意地、或深或淺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隱含生活的道理。 ③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 詠物詩託物言志,在整體構思上經常用到擬人、比喻、雙關、借代等修辭手法。

閱讀下列兩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

子規

吳融

舉國繁花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悽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1、詩歌詠物託意,反覆渲染子規鳴啼的衰聲,寫出作者怎麼一種思想感情?

2、頷聯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試說明之

子規

餘靖

一叫一春殘,聲聲萬古冤。

疏煙明月樹,微雨落花村。

易墮將幹淚,能傷欲斷魂。

名韁漸自束,為爾憶家園。

註:範仲淹上書朝廷,要求對舊製作些整頓和改革,遭到守舊派反對,被貶為陝西路宣撫使。這首詩即為此事所感而作。詩人為集賢校理天章閣待制,與範仲淹交往甚密。

問:1、此詩哪個字為「詩眼」?點出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尾聯用了什麼抒情手法?抒發了怎樣一種情感?

解說: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樂莫如琴,在動物莫如鵑,在植物莫如柳」,這是十七世紀詩人張潮的名句。在中國,自古以來,杜鵑成為抒寫悲愁哀怨,渲染悽涼感傷的定型意象。

秭歸鳥即子規鳥。相傳為屈原妹妹屈麼姑的精靈所化,每年農曆五月,此鳥叫聲「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們做粽子、修龍舟,準備迎接端午佳節,祭祀屈原。

子規,又叫杜鵑,布穀鳥的別稱。古代傳說,它的前身是蜀國國王,名杜宇,號望帝,後來失國身死,魂魄化為杜鵑,悲啼不已。這是一個悲劇的典故,正好用於抒寫悲慨之情。

李商隱「望帝春心託杜鵑」之句,抒寫的正是一種極度的哀怨。有瞭望帝的傳說,人們發現杜鵑「不啼清淚長啼血」,不停地呼喚「不如歸去」,哀婉綿綿,怨恨不盡。宋人餘靖說杜鵑「一叫一聲殘,聲聲萬古冤」,梅堯臣說杜鵑「還將口中血,滴血野花鮮」,不但染紅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還啼叫得江河的日光因之悽冷沉寂,邊塞的徵夫因之當風落淚,多情的思婦因之夢破西樓。

相同的心靈尋找相同的慰籍。痛苦如天的詩人失落,無奈,哀怨,無窮的感慨終於發為一句「不如歸去」。翻開古代文學史,以杜鵑「不如歸去」的啼鳴詠物抒情的作品,多如牛毛,這已稱為詠鵑的一大主題。不論思念家鄉,欲歸不得的無奈和悲愁,不論仕途失意,身處逆境的黯然傷魂,還是遊子思婦相思的無限愁思與惆悵,歷代文人墨客或以鵑起興,或詠鵑抒情,把種種情懷,沉鬱、悽婉、哀怨、感慨,抒寫得淋漓盡致。甚至,富有愛國熱情的詩人也借詠鵑表達對國家危難、故國沉陷、改朝換代的憂傷,以及功業未成、壯志難酬、年華虛度的悲哀。

不平則鳴,歷代文人墨客抒寫失意情懷,找到相類似的杜鵑,這不足為怪。相同的心靈,必定尋找相同的慰籍。代代的傳唱,足以成為根深蒂固的文化積澱,杜鵑指向悲傷,正如明月指向思念,

參考答案:

一、解:子規,杜鵑寫的別稱。這也是古人寫詩時常用的典故。蜀國國王杜宇,號望亭,失國身死,化為杜鵑,悲啼不已,故李高隱有名:「望常春心託杜鵑」。本詩中的「行人」,可視為自指。

答:1、反映作者漂泊異鄉、仕途失意的愁緒。

2、以春草蔥蘢於宮苑,杜鵑啼血於異鄉,反襯、映照鮮明,突出杜鵑鳥孤身飄蕩、衰告無門的悲慘命運。

二、解:子規,其鳴聲為「 不如歸去 」,頷聯寫景,沉鬱悽涼,後四句寫感受和心願。

答:1、一個「寬」字出了詩人對範仲淹貶的遭遇無比憤概。

2、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抒發了詩人無意於仕宦、歸隱田園的意念。

相關焦點

  • 吳開義詠物聯選:筆底縱談今古事;詩中閒說世間情
    2015年進入小漁好詩網校QQ群,開始學習詩詞聯寫作,曾多次獲詩聯作品優秀獎,私下出版個人詩聯集,詩聯作品多發表在詩詞網站或微信詩詞公眾號上!吳開義詠物聯選佳境開詩眼,清風入句心。花借春光秀;詩題柳色新。詩山策杖探平仄;史海泛舟觀古今。
  • 古代詩歌鑑賞知識技巧最全梳理(課堂精華,直接印發)
    如花草樹木,山川河流、風雨雷電等客觀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態存在著。    物象一旦進入詩歌,打上詩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這種滲透了詩人思想感情的對客觀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3、意象與意境的關係   聯繫  意象與意境都是主觀與客觀統一的產物,都是情與物的結合體。   區別  (1)從形式上看,意象與詞句相關,意境則與全篇對應。
  • 同題 | 【詩情太平洋】第154期《久違的約定》(總第400期,現代詩,上)
    本周《詩情太平洋》同題詩歌作者(見稿次序排列,共78篇):古體詩:(32首)1.梅灣賞雪、2.劉克勤、3.關沫、4.王新國、5.姜道宏、6.昀、7.李建林、8.梅子、9.李坤雲、10.馬大牛、11.柏潔、12.鐵木爾、13.愛米、14.彧蛇、15.隨愛飄遊、16.Ruby、
  • 詠物賦、詠物詩、詠物詞中吟詠對象的流變,隱含之義不可不知
    所謂體物就是描寫、再現不依賴於人的主觀感情而客觀存在的事物。前人所言「賦體物而瀏亮」(陸機《文賦》)、「擬其形容」、「象其物宜」、「寫物圖貌,蔚似雕畫」(《文心雕龍·詮賦》)等,即指出了這一點。荀子的《賦篇》,其中《雲》《蠶》《箴》三篇已開漢代詠物賦的先河。
  • 有鳳求凰周末同題:詠酒
    看看本期聯友們都是怎麼詠酒的!     點評嘉賓:鳩 竹孤峰唯此物足堪澆鬱壘,謂掃愁帚、釣詩鉤、刮骨刃;非達人無以譽清名,推杜少康、陶五柳、李青蓮。簡評:從酒的功用和因酒聞名的人物兩方面排推列舉,言簡意豐,足可玩味。
  • 專輯|第25期【繼往開來】賀詩情太平洋同題五百期(總第507期)
    詩社每周一次同題,每期以古體詞牌、現代詩、散文為主要內容,並定期推出雙語、誦讀、詩人個人專輯。如今每期都有海內外多名作者熱情投稿參與,從最初的十幾篇投稿到近幾期高達百篇以上,至今總期已經突破五百期。期期群星薈萃百花齊放,延續展現了《詩情太平洋》一路詩香不斷壯大的裡程碑。《詩情太平洋》文學社創刊於2017年初秋,2020年在主編和市場總監的組織策劃下在加拿大升級註冊為國際文學社。
  • 超全總結:幫你搞定中學古詩詞鑑賞!
    一、詩詞分類由於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又稱詞餘、樂府,為方便探討和識記,可暫且將其歸為詩這一大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詩有不同的分類。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常見的古詩分類及主題情感見下圖。二、意象意境意象包括意和象,是指詩人的立意與所描寫物象的結合,是詩歌中浸染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象指作者思想情感寄託的載體,有實象和虛象兩類。意象有直接意象和間接意象之分,間接意象又分為比喻象(明喻、暗喻、隱喻)、象徵象。下圖為詩詞常見意象意義。
  • 【人參文化·252期】歷代詠人參詩輯錄(七)
    上期微文:【人參文化·251期】歷代詠人參詩輯錄(六)本期輯錄人參詩五首《詠人參》 王雪庵(《沈故》卷三)瑤光星採散,紫氣蟠縹緲。唬聲出土中,千歲嬰兒小。採同隱士芝,護抵仙人棗。先之熱湯煮,繼以活火膏。製成去瘢垢,入輸官局早。將軍選絕品,封題馳貢表。上獻蓬萊官,天子長壽考。分類諸侯王,賚錫師傅保。是物補丹田,功用稱再造。上黨古所貴,並論覺纖杪。
  • 資深老師用這方法講詠物詩,馬、石灰、竹石都有深深情感
    《馬詩》、《石灰吟》、《竹石》這三首詠物詩,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的內容。什麼是詠物詩?詠物詩是通過對事物的詠嘆,抒發作者的情感。那麼詩人通過駿馬、石灰、竹子,抒發了自己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這一課。現在就跟隨杜du老師一起去學習這三首詠物詩。同學們先把這三首詩,藉助音頻資料,讀準字音。
  • 十首詠物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古代的詩人很喜歡詠物,他們在描摹事物中加入自我感情,用文字借詠物寄寓美好的願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作者的生活情趣。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把這些事物寫得鮮活生動,繼而託物言志,情中有物,物中有情,情物交融。
  • 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系列||在獄詠蟬
    鑑賞在獄詠蟬》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代表詩作。此詩作於患難之中,作者歌詠蟬的高潔品行,以蟬比興,以蟬寓己,寓情於物,寄託遙深,蟬人渾然一體,抒發了詩人品行高潔卻「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了辨明無辜、昭雪沉冤的願望。  全詩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意雙關,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是詠物詩中的名作。
  • 黃庭堅最美的一首詠物詩,滿溢仙氣,最美妙的文字,最瀟灑的性情
    它也是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的一首最美詠物詩,流傳千古。全詩如下: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這首詩就作於此時。從詩中可以看出,雖然遭遇多年貶謫,但詩人並未變的頹廢喪氣,依舊豪氣幹雲,瀟灑不羈。尤其是詩作末尾一句「出門一笑大江橫」,真是豪情萬丈。
  • 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海上謠唐代:李商隱桂水寒於江,玉兔秋冷咽。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本詩作於大中元年秋,作者在詩中揭露求仙的虛妄。唐武宗服仙丹死後,宣宗即位,重蹈武宗之轍,受三洞法籙于衡山道士劉玄靜,詩人對此自然感到失望和憤懣。前四句大意是,桂海的水比江水還要寒冷,玉兔也在秋寒中無聲幽咽。我來到海底神山尋覓仙人,只見凋落的香桃有如瘦骨。作者以此說明,很多人費盡心機尋求仙藥,終無所得。
  • 三十五年來詩詠百花冢
    詠黃牡丹詩四首陳子壯    題張喬墨蘭羅鎮邦次韻陳子壯題張喬墨蘭幽谷滌塵襟。蘭竹清才醉詩畫,名家惜玉輯蓮香。夢中歌哭心如水,贏得時人奠一觴。訪梅花冢三章錄自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輯《蓮香集》明珠樓寂隱林間。別苑濃陰鳥語閒。欲訪梅花園路閉,可憐芳冢任苔斑。訪古靜聽松音幻古今。心懸巖壑萬千尋。百花澗內詩情涸,滴瀝腸枯欲嘔心。詩情滿山殘葉不勝悲。雨後風前泣黛眉。山徑連雲天路接,應教魂夢訪吳姬。
  • 流言蜚語花落時:從李紈判詞,與李紋詠紅梅詩,推測李紋李綺命運
    現在先看看李紋在「詠紅梅花」——得梅字的詩: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豔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在李紋做詩以前,其堂姐李紈曾對眾人說:綺兒不會做詩,還是讓琴妹妹做罷。這樣李紋做為三姐妹的代表做得詩,自然暗指寓意共同的命運。
  • 【詩路心語】東升詩詞 / 馮強升著
    馮先生的七言律詩,不僅意境富有哲理,且對句工整 ,如行雲流水,疏密適度,張馳恰到好處。白居易曾說過「:歌詩合為時而作」。一個詩人應該密切關注所處的時代,關注身邊發生的大事,關注國計民生。「 詩,應該有意境、有思想、有哲理,給讀者以生活的啟迪和激勵。詩,應該寫出色彩,寫出聲響 ,給人 以圖畫美和音樂美的享受。」
  •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跟王勃這個風一樣的男子,學寫詠物詩!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詠物」這種手法了!人人脫口而出的詠物詩莫過於「詠鵝」了!據說這是初唐四傑中的四號「駱賓王」的幼時作品。有人可能會問,「鵝」能體現作者的什麼思想呢?簡單直白小清新啊,鵝唱歌玩水,白毛紅掌,在小河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七歲的孩童,我們還要求他苦大仇深嗎?
  • 百天衝刺複習之古詩詞鑑賞:杜甫——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整首詩層次清晰明了,首敘眼前之景,次寫想像之景,後直抒懷古情思。本詩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①借景抒情或用典(借古抒情)。②對呂蒙、劉備的緬懷、敬仰之情;自己懷才不遇、壯志未酬的無奈傷悲。本題考查對詩歌藝術手法及思想感情的分析賞析能力。涉及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和典故。借景抒情不同於託物言志。
  • 楹聯同題:酒聖杜康 主評崔鋼兵 編審方留聚
    楹聯同題酒聖杜康 主評崔鋼兵 編審方留聚編者按:本次楹聯同題酒聖杜康在大河楹聯群進行,共收到作品121副,評出優秀10副,入選89副希望大家今後遇到同類題目,要認真把握主題,挖掘人物有關的事和人,總結提煉,加以格律嚴謹,意境深遠,入圍、獲獎是沒有問題的。
  • 【同題吟唱】嚶鳴詩社《春》主題活動七律專輯
    雨後春遊湖湘公園張緒軍 春風信步城心裡,醉是詩情綠意催。碧水枯楊疏柳醒,湖山勁草異花偎。環環曲徑林中秘,座座芳亭物外垂。更賞噴泉隨舞起,一輪紅日雨霏霏。春柳 劉白雲 衝寒長共雨絲絲,春暖誰言鴨早知。 春詠(步白圭先生韻)         楊高俊 悠悠淑氣日邊來,一水春情順勢開。 柳拂清波輕棹悄,梅鋪粉靨白雲裁。 大鵬奮翅過千裡,丹鳳凌風遍九垓。 雨洗餘寒回紫霽,芳辰漫醉欲酡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