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2020-12-23 品詩賞詞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

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海上謠

唐代:李商隱

桂水寒於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

借得 龍堂寬,曉出揲雲發。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

雲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字如蠶眠。

本詩作於大中元年秋,作者在詩中揭露求仙的虛妄。唐武宗服仙丹死後,宣宗即位,重蹈武宗之轍,受三洞法籙于衡山道士劉玄靜,詩人對此自然感到失望和憤懣。

前四句大意是,桂海的水比江水還要寒冷,玉兔也在秋寒中無聲幽咽。我來到海底神山尋覓仙人,只見凋落的香桃有如瘦骨。作者以此說明,很多人費盡心機尋求仙藥,終無所得。

桂水,即桂海,是南海的別稱。玉兔,指神話傳說月中有玉兔搞藥,又有桂樹。這句是作者由桂而聯想到月,抒發詩人對秋意蕭瑟的惆悵之情。

「海底」句化用典故,據《漢書》記載,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諸仙境之仙人的不死之藥。未到時,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中。香桃,即蟠桃,指不死之藥。

《拾遺記》載,西王母曾將萬歲冰送給周穆王,東方朔也曾三次偷取西王母的蟠桃。作者用這些典故表示求仙可望而不可即,也為下文伏筆。

中間四句寫海中仙境的荒寒,並非樂土。紫鸞被凍得不肯起舞,翅膀上積滿了蓬山的冰雪。只好暫借寬闊的龍宮居住,晨起時梳弄如雲般的頭髮。

紫鸞,是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喜則鳴舞。蓬山,仙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龍堂,指海龍王的殿堂。作者於詩中用此,當暗指宮延。

末四句大意是,還剩有劉郎求仙的舊香炷,不多久便見茂陵長滿墓樹。哎,他的龍子龍孫,早已靜臥於荒野秋煙;上元真經的小字,如同粒粒蠶子在僵眠。義山態度鮮明地指出,求仙的漢武帝及其子孫後裔都不免一死,仙籍純屬廢物。

揲(shé),古人用數點蓍草莖的佔卜方法來卜卦。雲發,指年輕時如雲般濃密的頭髮,古人常以發的疏密來表示年紀的老少。揲發 是唯恐發疏老去。劉郎,這裡指漢武帝劉徹。茂陵,是漢武帝的墓。在今陝西西安西。帖帖,安靜帖服的樣子。

世事滄桑,多少年以後,人們看到上元夫人投給武帝的真經秘訣,只不過是一些像蠶書一樣的遺蹟,空留於人間,而那些對於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則全無用處。

這首詩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意學習中唐詩人李賀的樂府詩,是一首典型的「長吉體」。新奇瑰異的語言,幽渺神秘的意境,託寓隱約,恍惚迷離,勝似李賀。

李義山不僅詩歌自成一體,而且善於學習和借鑑前人的優秀傳統,所以他的才華並非天生,也是後天的不斷堅持和努力!

相關焦點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誌性地位。而唐詩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非李白、杜甫莫屬。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
  • 都是失意時出遊,杜牧李商隱各寫一首《登樂遊原》,誰意境更高?
    二、李、杜《登樂遊原》的區別《登樂遊原》——唐·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這一首詩曾經被解讀過無數次,這裡我就不細說了。同是借景抒情的作品,李商隱這首詩因最末的一句「只是近黃昏」的不同解釋,顯得更加「隱晦」。李商隱創作這首詩的時間大概是在他三十剛出頭的時候,當時他父親與恩人相繼去世,他因為丁憂回鄉。心情不好,就駕車到樂遊原遊玩,最後即興賦了一首詩。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在新婚之夜的時候,李商隱寫下了這首《無題》,二人婚後的生活很融洽,也很幸福,後來李商隱擔任了很多的職位,像是幕僚、太平軍幕,判官等等。李商隱在官場生活中,其實是很困頓的,他的妻子是他最大的安慰,即便是李商隱後來外地任職,二人的感情依舊很好。
  • 清代文人寫一首詩,成就直追李商隱《無題》詩,驚豔了文壇
    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是200餘年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普及讀本,收錄了77家、311首詩。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如果以此來評判唐代詩人的成就的話,那麼李商隱無疑是大唐一流詩人。
  • 李商隱經典的一首詩,別出新意的揣摩神話,解讀了自己的處境
    李商隱,晚唐時期代表性詩人,是一位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也是一位鬱郁不得志的失意人。二十多歲的李商隱,高中進士,娶得美嬌妻 ,可謂是風光一時。當時初入仕途,那叫一個意氣風發,原以為正是仕途大展雄圖,舒展抱負之際,卻不料是萬丈深淵的開始。
  •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名詩《無題》背後是真實含義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也有部分詩歌卻過於隱晦迷離,令人難於索解。李商隱有一首《無題》詩。其中有兩句著名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但凡受過教育的國人都讀過,背後,對這兩句詩都耳熟能詳。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特別是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寫過了無數充滿了諷刺的詩作,譬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等等,那都是充滿了諷刺,另外靚麗手法也是極為高明,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那麼李商隱同樣如此,尤其是他的一首《賈生》,同樣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皇帝,可見他的膽子還是比較大,如果換成另外的詩人,那是絕對不敢這麼寫,但是他不一樣,只要看到了不滿的事情,那就是要站出來反對。
  • 李商隱在雨後寫下一首詩,其中10字妙絕千古,安慰了多少失意之人
    說到晚唐詩人李商隱,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的《無題》,雖然這組詩確實經典,但是卻不能完全代表李商隱的詩歌風格。除去這組朦朧情詩,李商隱的詩風是怎樣的呢?自元稹之後,唐朝許多詩人爭相模仿杜甫,但要論風格、成就和影響力最接近杜甫的,非李商隱莫屬了。
  • 貪汙腐敗之風盛行,李商隱用雞寫了一首詩,罵了那些貪官
    李商隱就曾寫了一首詩,把那些貪官汙吏罵得狗血淋頭。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他所生活的唐朝,已經開始沒落了。中進士後,他踏上了官場,然而因為捲入「牛李黨爭」備受排擠,一生不得志,最終病逝在鄭州。在世人的印象中,李商隱是整個唐朝為數不多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很有個人特點。他善長寫無題詩和愛情詩,寫得優美動人、纏綿悱惻,廣為流傳。
  • 晏殊模仿李商隱寫無題詩,句句令人心醉,道盡離別相思之苦
    他被譽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就是他模仿李商隱寫的《無題》詩,淡雅幽迷,令人叫絕。晏殊模仿李商隱寫無題詩,每一句都令人心醉,道盡離別相思之苦《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菸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這是抒寫別後的相思詩。
  • 封面專訪丨跟李商隱學詩,向唐詩致敬!龔學敏將100首古體詩「翻譯...
    2019年夏季,酷熱浮躁的氛圍中,他開始集中閱讀李商隱。先是傳記,後是不同版本的詩集。耐嚼耐品的李商隱詩作,慢慢帶他潛入一個很深的詩的境界。這個境界清涼,美好。龔學敏就想,李商隱的詩比較晦澀,難懂,「能不能用一種易懂的方式,把李商隱這種詩的境界承接下來,用現在的讀者容易接受得到的白話文,重新表達出來。
  • 李商隱誇人的一首詩,其中一句是誇人經典,趕緊收藏起來用
    有時候,詩人也會用詩詞誇人或是「罵人」,這讓詩詞的含義更加豐富。李商隱是唐朝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他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這樣一位有才華的詩人,誇人的方法當然也十分高級。
  • 才華橫溢的李商隱,一直被小人排擠,氣憤的他寫下了一首諷刺詩!
    由於李商隱一直處於牛李黨爭之中,這也使得他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一直是被人排擠,所以他儘管通過了科舉考試,但是後來的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始終是沒能通過,這也使得他痛苦不已,最終只選擇去到外地擔任幕僚,所以他一輩子,只不過擔任了一個小小的幕僚,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文|某年某月某天吖至今,有很多寫愛情詩出名的詩人,比較著名的有無題詩,在詩集方面比較出色的有白居易,蘇軾,李商隱這些人。但是,擅長寫愛情詩的李商隱算是頂尖的了,在他戎馬光耀的一生,曾為心上人,戀人,愛人寫下無數情詩,很多讀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今天介紹的這首《無題》就是他寫給心上人的一首,一直流傳到今天。
  • 1200多年前李賀寫下網紅詩,引得後人爭相模仿,但是無人能夠超越
    少年時代的李賀身上有一種天生的貴族氣息,而且才華橫溢,可是他的命運卻與大多數的落魄貴族一樣,始終是沒有人欣賞,直到他20歲那一年,他寫下了一首《雁門太守行》,他自信滿滿地把這首詩送去給當時的一代文宗韓愈品鑑。
  • 李商隱入山訪名僧,頓悟人生寫下一首詩,看懂受益一生
    就像李商隱所言「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這兩句出自他的《北青蘿》。夕陽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訪一位獨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樹林落葉紛紛,不知僧人住在何處?沿著寒雲繚繞的山路,盤曲而上,不知走了幾重。夜幕降臨,僧人在茅屋中獨自敲磐誦經,閒適的靠著一枝青藤與他交談。
  • 一首《錦瑟》將李商隱封神朦朧詩鼻祖
    李商隱出生的那一年,李白和杜甫都己去世40多年。大唐王朝江河日下,衰落破敗。大唐王朝從不缺詩人,中國的詩歌大咖在這個朝代集體爆發,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鬱,白居易的灑脫,王維的空靈,似乎己經添補了所有的空白,李商隱只能仰望前輩們高大的身影,在落日的餘暉中寫下「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樣感慨的詩句,向我們走來。
  • 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這首詩如果僅僅從表面理解的話,那就是一般的描寫風景的詩,其實再結合背景的話,則是能夠讀出不一樣的感受來
  • 李商隱的一首「雞」詩,雖然冷門,卻極盡辛辣犀利之能
    今天狗子向大家推薦一首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詠雞詩——《賦得雞》:賦得雞唐·李商隱稻粱猶足活諸雛,妒敵專場好自娛。眾所周知,李商隱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追求美的詩人,其詩以語言纖豔儂麗、詩意朦朧迷離著稱,他的愛情詩、無題詩讀來纏綿悱惻令人沉迷,確實將詩意美發揮到了極致。偏偏這首《賦得雞》是個例外,此詩不僅毫無「美感」,而且風格犀利辛辣,極盡諷刺之能。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一千多年來無人能出其右,成為了經典名篇
    特別是李商隱的愛情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之後,最是能夠感受到愛情的真諦。唐朝大部分的詩人都寫過愛情詩,但是總體上來說,那都是無法與李商隱相比,他完全是在寫心,而他作品裡的那個「她」,或許在現實的世界裡真實存在,也正是有了這樣的一種支撐,才使得他的作品顯得更為真實,也更加的悽美,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那他最經典的愛情詩,還是他後期那一系列的無題,儘管這些作品存在著爭議,主要還是使用典故太多,但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是最為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