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橫溢的李商隱,一直被小人排擠,氣憤的他寫下了一首諷刺詩!

2020-12-22 塵世曉書僮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很有才華的一位詩人,頂著小李的名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翹楚,不過在生活中他又是處處受到了小人的排擠,特別是在通過了科舉考試之後,再去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時,一直被人故意刁難,使得他最終沒能通過博學宏詞科的考試,也就成為了他人生中的遺憾。

可能有的朋友不太清楚什麼是博學宏詞科,其實它的形式就類似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一個人要先參加科舉考試,只要考中了進士,才有資格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只要通過了這一場考試,也就意味著朝廷會給一官半職,才有資格去做官。要是沒有通過的話,只有兩條出路,第一、回到故鄉開館授徒(這是大部分人的選擇)。第二、去到外地任幕僚(這是很多人無奈的選擇,畢竟還要生活,只能是委曲求全)。其實無論走哪一條路,對於很多的才子來說,那都是痛苦的選擇。

由於李商隱一直處於牛李黨爭之中,這也使得他成為了別人的眼中釘,一直是被人排擠,所以他儘管通過了科舉考試,但是後來的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始終是沒能通過,這也使得他痛苦不已,最終只選擇去到外地擔任幕僚,所以他一輩子,只不過擔任了一個小小的幕僚,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李商隱後來寫過很多帶有諷刺意味的作品,其中大家最為熟悉的那就是《賈生》,這首詩寫得很巧妙,每一句都充滿了諷刺: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不過除了這一首之外,還有這首《安定城樓》,同樣充滿了諷刺意味,這首詩正是他在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沒有通過後,氣憤不已的他表達了憤怒之情,同樣充滿了諷刺意味。

《安定城樓》唐代:李商隱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

李商隱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會無法通過博學宏詞科的考試,原本他以為志在必得,但是由於他被人排擠和打壓,也就使得他成為了被人攻擊的對象,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也是能夠感受到他的悲痛之苦,還有對於現實的無奈,縱然是有著過人的才華,但那又如何,還不是一樣沒有任何的作為,這無疑本身就是一種諷刺。

首聯先是交代了時間和地點,還有周圍的環境,這樣的一起筆,也令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高大綿延的城牆上面還有一座樓,而且這樓有百尺來高,在那遠處的綠楊林外是一片水中的沙洲。這兩句看似很普通,但是結合下面的兩句,卻又是顯得很有韻味。

頷聯在這裡李商隱依舊還是引用了賈誼的典故,也正是為了扣題,從而突出悲劇性,還有諷刺性,「賈生年少虛垂淚,王粲春來更遠遊。」,對於年少有才的賈誼來說,只能是一個人獨自流淚,春天裡登樓的王粲又是再度去遠遊了。

頸聯也是這首詩的詩眼,同時也是兩句千古名言,「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我一直堅信有一天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可以出人頭地,然後帶著滿頭白去,一葉扁舟歸去,從此找一個地方隱居,再也不過問世事。

尾聯最是有趣,寫得也很有諷刺意味,「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我從來沒有想過,那些小人會像「腐鼠」一樣,被人當成天下美味,對於那鵷雛卻是不屑一顧,還猜忌個沒完。

李商隱很多的詩都充滿了諷刺,不過在這首《安定城樓》一詩中,那種諷刺意味就更加深刻,寫得也更加的傷感。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無奈,還有對於人生的最為真切的感知,從這首詩中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骨子裡的憂愁。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特別是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寫過了無數充滿了諷刺的詩作,譬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等等,那都是充滿了諷刺,另外靚麗手法也是極為高明,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那麼李商隱同樣如此,尤其是他的一首《賈生》,同樣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皇帝,可見他的膽子還是比較大,如果換成另外的詩人,那是絕對不敢這麼寫,但是他不一樣,只要看到了不滿的事情,那就是要站出來反對。
  • 貪汙腐敗之風盛行,李商隱用雞寫了一首詩,罵了那些貪官
    李商隱就曾寫了一首詩,把那些貪官汙吏罵得狗血淋頭。李商隱是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他所生活的唐朝,已經開始沒落了。中進士後,他踏上了官場,然而因為捲入「牛李黨爭」備受排擠,一生不得志,最終病逝在鄭州。在世人的印象中,李商隱是整個唐朝為數不多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很有個人特點。他善長寫無題詩和愛情詩,寫得優美動人、纏綿悱惻,廣為流傳。
  • 君子受罪小人往往得志,李商隱這首詩就寫得很深刻,還充滿了諷刺
    特別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很多的作品都充滿諷刺,尤其是這首《嫦娥》,看似在描寫嫦娥的遭遇,其實詩人更多的還是表達出了內心的無奈,他一直處於牛李黨爭之中,始終是鬱郁不得志,一輩子只不過是擔任了小小的幕僚,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諷刺。
  • 詩人見老黃牛耕田病倒了沒人理,內心很氣憤,寫下一首帶諷刺的詩
    那麼南宋時期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綱就寫過一首令人心酸的詩,也就是這首《病牛》,在這首詩中詩人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表達了對於牛的憐憫,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片真誠;由於牛老了,它病倒了之後,可是卻沒有任何一個人去關心,這也令詩人很是傷感,為此他才匆匆寫下了這麼一首很悲傷的作品。《病牛》宋代:李綱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 李商隱一首含蓄的愛情詩,全詩28個字翻譯過來就是:我想你了
    ——李商隱  這首詩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這便是李商隱寫下的七言絕句《夜雨寄北》,全詩朗朗上口語言樸實,令人不得不佩服詩人李商隱的文學功底紮實。  而由於中學老師對這篇課文的講解,我們更是早已知道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李商隱為了給遠在長安的妻子而寫下了這首詩,在巴山夜雨的背景以及提筆寫出的文字之間,滿含著李商隱對自己妻子的思念。
  • 李商隱的一首「雞」詩,雖然冷門,卻極盡辛辣犀利之能
    今天狗子向大家推薦一首晚唐詩人李商隱的詠雞詩——《賦得雞》:賦得雞唐·李商隱稻粱猶足活諸雛,妒敵專場好自娛。眾所周知,李商隱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追求美的詩人,其詩以語言纖豔儂麗、詩意朦朧迷離著稱,他的愛情詩、無題詩讀來纏綿悱惻令人沉迷,確實將詩意美發揮到了極致。偏偏這首《賦得雞》是個例外,此詩不僅毫無「美感」,而且風格犀利辛辣,極盡諷刺之能。
  • 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
  • 蘇軾因詩獲罪,劫後重生寫下一首詩,痛罵小人卻不帶一個髒字
    蘇軾許多的經典名作都是在被貶之時寫下的,如《水調歌頭》便是他被下放到人煙稀少的密州時所創,而《念奴嬌赤壁懷古》則是被貶黃州時的作品,多次被貶的經歷中,唯獨烏臺詩案讓他刻骨銘心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在公元837年的時候,李商隱考取了進士,李商隱的詩詞慢慢的也開始名聲大噪,一直到現在,都被世人所敬愛。金榜題名的李商隱,被河陽節度使王茂元看中了,就把自己的女兒王晏媄許配給李商隱,李商隱是這樣形容自己初見她時的樣子: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
    李商隱寫給心上人的一首愛情詩,句句委婉,令人心碎!文|某年某月某天吖至今,有很多寫愛情詩出名的詩人,比較著名的有無題詩,在詩集方面比較出色的有白居易,蘇軾,李商隱這些人。但是,擅長寫愛情詩的李商隱算是頂尖的了,在他戎馬光耀的一生,曾為心上人,戀人,愛人寫下無數情詩,很多讀起來有一種淡淡的憂傷,今天介紹的這首《無題》就是他寫給心上人的一首,一直流傳到今天。
  • 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古詩詞中經常出現詠物題材的作品,一首優秀的詠物詩不僅形神兼似,而且還要善於運用烘託和反襯的手法。不過這還不夠,詠物詩其實最忌諱純粹賦物,所以只有託物寓意,才能打動讀者。比如唐代的張九齡曾經寫過一首《歸燕詩》,其中兩句「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當時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又不被唐玄宗信任,心灰意冷時賦詩明志。李林甫讀到這首詩也知其必退,心中的猜忌和恚怒也稍解,於是就不在加害於他。下面介紹李商隱很著名的一首詩,其中兩句描寫生動,被清代的紀昀盛讚。
  • 李商隱入山訪名僧,頓悟人生寫下一首詩,看懂受益一生
    這一生,若我們一直困在這兩個字裡,那麼註定是無法快樂的。大千世界,紅塵萬丈,人是何其的渺小。這世上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是我們永遠也無法得到的。看淡,放下,人生才會快樂。就像李商隱所言「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這兩句出自他的《北青蘿》。夕陽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訪一位獨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
  • 李商隱不是冷門詩人,他的愛情詩很美,詩句背後的愛情故事更悽美
    文·幽蘭笑一笑李商隱是一位晚唐詩人,一生短暫坎坷,感情經歷卻絕非尋常。在仕途上,李商隱是牛、李黨爭的犧牲品。牛黨的令狐楚賞識李商隱,讓他高中進士;而李商隱卻娶了李黨王茂元的女兒,因此牛黨認為他忘恩負義。牛黨掌權後,他在政治上一直備受排擠,潦倒終身,46歲時便去世了。
  •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到底是寄誰的?妻子還是友人?詩題雖為《錦瑟》,但卻並非詠物之作,而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錦瑟」是指裝飾華美的瑟。瑟乃古代的撥弦樂器,《史記·封禪書》載古瑟五十弦,後一般為二十五弦。
  • 李商隱在雨後寫下一首詩,其中10字妙絕千古,安慰了多少失意之人
    說到晚唐詩人李商隱,很多人都會想到他的《無題》,雖然這組詩確實經典,但是卻不能完全代表李商隱的詩歌風格。除去這組朦朧情詩,李商隱的詩風是怎樣的呢?自元稹之後,唐朝許多詩人爭相模仿杜甫,但要論風格、成就和影響力最接近杜甫的,非李商隱莫屬了。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讀一首詩:李商隱《馬嵬》
    《馬嵬》為詠史詩,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貴妃)故事為抒情對象。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於動蕩、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李商隱的《馬嵬》是唐代自杜甫以來詠馬嵬之變之詩中的傑作,也是李商隱詠史詩中,借歷史上荒淫腐敗而招致禍亂敗亡之君昭示歷史教訓、諷刺現實政治的以古鑑今之作。作品中,詩人不是在勸誡惋惜,而是在挖苦與諷刺。
  • 李商隱重要的一首詩不容忽視,陰涼不散,霜遲飛,只剩下枯蓮聽雨
    李商隱是晚唐最具創造力的詩人,他的詩細膩感傷,尤其是他的愛情詩在每一個首都都非常感人,對於他晚年的《無題》,他描寫的多愁善感的愛情很傷感,也反映了詩人對愛情的深切感受和渴望。讀李商隱詩,最能感受到唐詩獨特美,以及那種令人心碎的痛苦。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李商隱,生卒年介於約公元813年至約公元858年,比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小了約100歲。李商隱生於晚唐,此時詩歌的大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他仍然抓住了唐詩風神的尾巴,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李商隱的詩想像奇特瑰麗,風格穠麗,刻意追求詩美。一些寫愛情的詩歌雖略感晦澀難懂,但意境纏綿悱惻,極為動人。
  • 都是失意時出遊,杜牧李商隱各寫一首《登樂遊原》,誰意境更高?
    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杜牧主動向朝廷請求外放去湖州當刺史,這一首詩應當是地他離開長安時所作。當時杜牧已經四十有七,離他辭世只剩下兩年的時光。這個時期的他在仕途中談不上有太大的不順,只不過他對於政治上的熱情已經逐漸減退,開始心灰意懶了。因為他認為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