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篇5」一個相同的字竟然有三種讀音和兩種寫法「丨」

2020-12-21 花見詩社

沒錯,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字「丨」原諒我眼神不好使,這難道不是阿拉伯數字的1嗎?難道不是英文字母的I嗎?它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個符號,稱之為字也無可厚非。那麼它的讀音是什麼呢,有人說它讀「豎」,也有人直接稱呼它為「一根棍」。其實都不太準確,寫法不同,讀音也不同。

△說文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曰「上下通也。引而上行讀若囟(xìn),引而下行讀若退。凡丨之屬皆從丨」這個字從上向下寫叫退,從下向上寫叫進(囟就是指進)。雖然說它「可上可下,故曰上下通」,但不同寫法表達的意思又不一樣,比如草字(屮)和「木」,中間的一豎就是從下向上,表示植物向上生長。它還可以讀作gǔn。

△「丨」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今天也不是為了談這麼奇怪的字,而是要講一個古漢語音韻學很重要的理論,那就是黃季剛先生所說的「無聲字多音」學說。無聲字,是指「指事、象形、會意字」,其形體無聲,由於造字者憑其當時之意識,取其意而定其聲者。多音的原因共有四點:

(1)文字之初起,以圖寫形貌,各地之人,據其形象以為文字。因其主觀意象的不同,雖形象相同,取意盡可有別。

(2)造字之時,原非一字,音義原異,只以形體之相近,後人不察,乃合為一體,因而形同而音義殊

(3)古代文字少,故多象形假借。

(4)形聲之字所從之聲,每多省聲,而所省之聲,其形偶與他字相涉,於是字音亦隨之而異。

造字不是一時一地,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可能北方人造了一個字,南方人不知道,又造了一個相同的,但讀音卻不同;前朝人造了一個字,後朝人不知道,然後又造了一個。反正大概諸如這種情況,才造成「丨」讀音不同。

△紹興蘭亭

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還有同音不同形的比如「鵝」,形聲字,在蘭亭能看到據說是王羲之寫的「鵞」,造字法異曲同工,只不過一個是左右結構,一個是上下結構。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本篇的讀者請點讚關注哦。有什麼感想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漢字#

參考資料:劉克雄《漢字入門》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漢字入門

漢字系列往期文章:

「漢字篇4」我姓「Zhang」音十章,還是立早章?

「漢字篇3」陝西還是陜西?談生僻的繁體字

「漢字篇2」「幹」「乾」「幹」三字的區別

相關焦點

  • 日語中「すし」的三種漢字寫法有什麼不同呢?
    去和式餐廳時,細心的同學會發現「すし」的漢字有三種寫法——「鮓」「鮨」「壽司」。那麼它們只是寫法不同呢?還是有實在的區別呢?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そして「鮓」の漢字は現在ほとんど使われておらず、あえて分かる必要はないと思うが、「鮨」と「壽司」はよく見かけるので、その違いは上級者にとってとても気になる。首先,「すし」由形容詞「酸っぱい」(酸味)的「酸(す)し」(古語形容詞)而來。而「鮓」的漢字現在基本上不使用了,沒必要知道。「鮨」和「壽司」這兩種寫法經常能看到,它們的區別也是日語進階者很在意的。
  • 日語中讀音最多的漢字,一個字竟有100多種讀音!
    學日語的小夥伴在背單詞時,很多人會為漢字的讀音而頭痛。日語裡的漢字讀音非常複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同一個字的音讀和訓讀也有可能有好幾種,真是讓人傷腦筋。一般的漢字讀音也就2-3種,背起來還算輕鬆。
  • 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和」字有7個讀音,竟然只能排第二
    漢字的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象形上,也體現在讀音上,比如多音字。所謂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讀音,用以區分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詞性、不同詞意或者不同用法。除了以上三種情況,還有方言形成的多音字和通假字形成的多音字,在此不贅述。那麼,你知道讀音最多的漢字是哪一個嗎?
  • 學日語時常寫錯的5個日本漢字:半澤「直」樹的原來筆畫是這樣
    日文中有很多漢字都跟中文字長得一模一樣,但當中也存在不少雖然有90%以上的相似度,但還是有著細微差異的字。這次挑出5個中國超容易寫錯的日本漢字,快來檢驗一下自己寫對幾個吧!日文漢字「専」與中文漢字「專」的差異示意圖這個不仔細看真的很難發現差別的字就是「専門」的「専」!日文的「専」上半部是由「日」和「十」所組成的,和中文「專」上半部的寫法是不一樣的,下次小心別寫錯了!
  • 「土田國際教育」為什麼日語會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書寫形式
    現代日語的書寫系統包括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漢字和羅馬字,這三種寫法雖然不同,但發音相同。日語中使用的文字有平假名、片假名、漢字三種。五十音圖涵蓋了日語主要的四十四個音節的發音,每個音節包括平假名、片假名和最常用的羅馬字三種寫法,這三種寫法雖然不同,但發音相同。在學五十音圖時一定要平假名和片假名相對應著記憶,很多同學雖然學習了很久,但還是不能識記清楚片假名,這就是因為剛剛開始學習假名時的方法不正確,沒有遵循一一對應的思路造成的。
  • 此人改變了一個漢字的讀音和寫法,引女性唾罵,現在卻依然在使用
    因為多年文化的沉澱,漢字裡同一個讀音裡常常會衍生出來不同的文字。比如說漢字中的他、它,最初的時候他代表的泛指單個的人,而它則代表某一種事物或者動物。直到一個人又發明了另一個「她」,這個字出現後才有漢字上ta的男女之分,現在她這個詞泛指單個的女性。漢字中的「她」是民國時期一個人發明的,這個人叫做劉半農。
  • 學者:漢字讀音以字典為準 百度不靠譜-漢字,讀音,書寫,新華字典...
    近日,在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會》中,諸如「熨帖」還是「熨貼」,讀「咋(zé)舌」還是「咋(zhà)舌」等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就引起了人們爭議。為此,國內媒體《長江日報》專門採訪了漢語語音與詞彙學者、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授王若江。她告訴記者,漢字的語音、寫法應該遵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國家標準,網絡上的字很亂,百度搜索的結果不能作為標準。
  • 日語「勉強」「泥棒」意思跟你想的不一樣?5個讓人超意外的日文
    日本也使用漢字,但有很多漢字的單字意思跟中文完全不同!像是日文的「丈夫」的意思是結實,就跟中文不一樣。去日本旅遊時不注意的話,會產生許多誤會。「樂吃購!日本」這次要介紹5個日本常用,但和中文意思不一樣的日文單字「勉強」、「迷惑」、「検討」、「泥棒」、「看病」,看完這篇文章就不怕鬧笑話啦!▋為什麼漢字詞彙的日文,意思跟中文差這麼多?
  • 日語裡五個常見漢字的生僻讀音
    各位同學好,今天老師想談一談日語裡常見漢字的讀音問題。大家都知道,日語裡的漢字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但不管是哪種,讀音都不是唯一的,有些訓讀的單詞,漢字後的送假名不同,意思和讀音也不同。比如最常見的「生」,就有:生(なま)、生(い)きる、生(う)む、生(は)える等許多種讀音,前面這四個詞分別表示「生的」,「活著」,「生(孩子、蛋等)」,「生(蟲子、鏽等)」。下面老師想介紹五個特別常見的漢字的生僻讀音,據說這些詞99%的人都會讀錯,看看你認不認得吧!
  • 多音字:漢語中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最多的1個字有6個讀音
    我們今天廣泛運用的語言當中,多音字有很多。什麼叫多音字?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讀音。這種現象只有在漢語當中存在,在其他的任何語言當中可能都找不到。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多音字一般都只有兩個讀音。比如說長,一般有很長(cháng)、長(zhǎng)大兩個讀音。又比如說降,一般有降(jiàng)落,投降(xiáng)兩個讀音。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了
    數千年來,中華文化都是建構於漢字的基礎之上的,那方正的橫豎撇捺,空妙的字正腔圓,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部分都有厚實的履歷,它承載了漢辭晉賦,承載了唐詩宋詞,承載了明清小說
  • 為什麼「は」讀音是「wa」不念「ha」?自學日文搞不懂問題,這篇告訴你
    學習五十音時,最讓人困擾的,就是五十音的「は」和「へ」了!
  • 草書「門」有兩種寫法,其中一種竟被日文抄襲?
    大家都知道,日語中保留了很多我們中國的漢字,但是你知道嗎,其實日文中的平假名也跟漢字有關,那就是平假名的寫法都是借用的中國書法中的草書符號,比如今天我們要學的「門」字就是其中一個,你知道它的一種草書寫法跟哪個平假名相似嗎?
  • 很多人都愛用這個字,卻可能連讀音和寫法都搞錯了
    在漢字圈,有一個字,近幾年以驚人的速度躥紅,幾乎全國的網友都安排上了,流傳得相當之廣。當年,它是毫無爭議的年度熱詞之一,這個字就是——懟。但這個字,不能說全部人吧,大概八成以上的人,腦子裡響起的讀音都是三聲「duǐ」,少部分人會讀成四聲「duì」。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日本人便開始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結合漢字造字的要素與原理,開始了國字的創造。之後,通過中日文化和貿易往來,日本國字也被傳到了中國。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很多自己的地區方言,專屬於方言的漢字讀音有趣,字形跳脫,卻也鮮少為人使用。
  • 《凪的新生活》的「凪」到底怎麼念?日劇漫畫常見念不出來的漢字
    常見的「凪」、「雫」,都是和製漢字的一種!日本人自創漢字,是因為中國傳來的漢字無法表達日文的意思,所以將漢字組合起來,造了新字。另外,自製漢字並非日本獨有,韓國、越南也都有屬於自己的漢字,只是現在他們的書寫系統改成使用諺文、越南羅馬字了。▋「凪」是什麼意思?
  • 日本竟然有車站名叫「對不起」?日本5個超奇怪鐵道站名
    而眾多車站中除了觀光客常去的「上野」、「梅田」和「代代木」外,其實日本各地還有許多令人會心一笑的站名。快看小編介紹的5個有趣鐵道站名,納入收藏清單吧!▋會日文才懂的哏!諧音站大家搭電車的共同回憶之一絕對是車上的站名廣播。
  • 湖南有個縣與甘肅一個縣名讀音相同,寫法不同,經濟卻相差甚遠!
    湖南和甘肅有一些相似之處,兩者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根據湖南省的傳說,炎帝神農氏在這裡種植穀物,織麻並製作陶器,甘肅也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祖先伏羲,女媧和黃帝的出生地以來,我們今天不在談論歷史,我們在談論兩個省的兩個縣,名字的發音相同,但漢字不同,這就是澧縣和禮縣。
  • 為什麼日本的炸雞叫「唐揚」?開動前,5個必學的日本料理漢字課
    不管是壽司店、居酒屋、料亭,都會看到漢字名稱的料理。像是居酒屋常見的「唐揚」,壽司店必點的「鮨」、「刺身」,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都搞不懂意思。這次就要介紹5個日本料理常見的漢字單字,還會告訴你這些單字的起源喔。馬上看小編的介紹!▋日式炸雞「唐揚」:原來名稱跟中國有關?
  • 你知道嗎,這幾個日語單詞竟有三種讀音!
    在日語中,同一個漢字詞有不同讀音的現象並不少見。比如「今日」既可以讀「きょう」又可以讀「こんにち」,都是今天的意思,後者是書面語。再比如「骨」既可以讀「ほね」又可以讀「こつ」,前者是「骨頭」,後者是「訣竅,竅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