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溝》裡"銀環娘"與"栓寶":戲臺上是母子,臺下是夫妻?

2020-10-03 月筆娛樂


在拍攝完《朝陽溝》這部豫劇之後,扮演銀環的魏雲以及扮演栓寶的王善樸大火了起來。

粉絲的信件也是紛至沓來,當然面對粉絲的信件之時,兩個人都會笑出聲來。

因為在劇中兩個人扮演的夫妻實在是太過於形象和典型,以至於信件都是寫著王善樸和魏雲夫婦收。



兩個人互相對視,只感到粉絲的可愛。

不知道在一邊扮演"銀環娘"的楊華瑞的內心是不是有無數的羊駝奔騰而過。

但是也只能夠3人一起看著這樣的信,一封又一封的寄來。

其實王善樸和魏雲只是在戲中演了夫妻,實際大家都只是同事。

而楊華瑞和王善樸才是一對恩愛的神仙眷侶。


而很多的網友都會驚呼,怎麼可能,一個那麼年輕帥氣,一個這樣刁難人,脾氣古怪的"老女人"會是夫妻?

你沒有聽錯,他們確實是夫妻,而且已經互相牽手走過了60年的風雲春秋。

每當被人問起,兩個人是如何認識的,又是誰先追誰的時候,王善樸的臉上都會露出十分幸福的笑容。

不用想了,追女孩子一定是他了。


兩個人的愛情故事也是十分的具有我們的東方特色。

起初兩個人並不照面,一個天之涯,一個海之角。

但因為參軍進入文工團,這才使得兩個人在1952年的河南省豫劇團得以相見。

因為王善樸學過一點戲曲,所以在這個戲劇團,很早的就成為了一個中流砥柱。

而楊華瑞的起步十分的晚,很多的時候她都是在臺下練著,登不了臺。

而劇組的一次偶然機會,讓兩個人得以同臺合作。

劇組當時正在編排《小二黑結婚》這個豫劇,王善樸擔當主角小二黑。

其他的角色七七八八的安排好了,還剩下一個小二黑的母親沒人演。

問了一遍依舊是沒人願意,這才給了在臺下的楊華瑞機會,她便被叫上去出演這個角色。


畢竟兩個人是在臺上演母子,總是要互相交流的。

兩人的年紀又相仿,這一來二去的,還擦出了一點的火花,楊華瑞對這個男人心裡感覺十分的不錯。

但是因為自己啥都不會,所以感覺並不是十分的能夠配得上他。

所以她喜歡王善樸的話就一直憋在心中。


演出的時候,小二黑穿的很單薄,天又有一點冷,同臺演出的楊華瑞心疼,一下臺就給他披上了一件軍大衣。

兩個人啥都沒說什麼,她羞的跑走,這衣服是借穿,還是要還,互相心中都蕩漾這濃濃的愛的暖意。


後知後覺的王善樸,才知道自己這段時間她對於自己是有意思的。

而自己也因為她的這件軍大衣也對她有了意思。

年輕小夥子這把乾柴也終於是被點燃了,他開始對楊華瑞暗送秋波。

一點點的用自己的溫暖打動著這個姑娘的心,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而這個針最終捅破了兩個人之間的窗戶紙。


在1956年的10月27日,這對你儂我儂的比翼鳥,終於走到了一起,開始了雙宿雙飛。

後來兩個人才在豫劇《朝陽溝》中大放異彩。

很多的時候楊華瑞表演的都是自己丈夫的娘。

對於這個王善樸打饞道:

"生活中我們成了夫妻,舞臺上我卻吃了她一輩子虧——她演啥都比我長一輩兒,淨給我當媽了!"



走在街上,王善樸總是被人給忘記,畢竟容顏已經大改,而自己的妻子依舊是風韻猶存。

以至於走在街上有很多的人還能夠認出她就是當年的"銀環娘"。

這倒是讓王善樸在一旁樂呵呵的。

畢竟是互相忠於愛情在一起的,即使歷經60年的風風雨雨,兩個人的感情依舊是如當年一樣友好。

身體也依舊十分健康。

也是真的做到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了,還要繼續健康的幸福生活下去啊。

-END-

文章創作不易,您的閱讀點讚是我的寫作動力,請多多支持,喜歡我的話就請關注。

關注不迷路,我們下期見。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戲臺上是母子,戲臺下是夫妻,如今男主角戲稱常被粉絲們晾在一邊
    許多觀眾想當然的認為,扮演銀環與栓寶的兩位演員,魏雲與王善樸,他們倆在舞臺下必然也是一對夫妻,他們怎麼可能不是一對兒呢?"栓寶"與"銀環娘",一個是年輕帥氣、憨厚樸實的小夥,另一個刁蠻跋扈、一蹦三尺高的老太婆,他們倆怎麼可能是一對夫妻呢?
  • 戲臺上是母子戲臺下是夫妻,當年他是主角,如今常被粉絲晾在一邊
    許多觀眾想當然的認為,扮演銀環與栓寶的兩位演員,魏雲與王善樸,他們倆在舞臺下必然也是一對夫妻,他們怎麼可能不是一對兒呢?結果可能會出乎許多觀眾的意料,她就是《朝陽溝》中「栓寶」的嶽母、大名鼎鼎的&34;扮演者、著名演員楊華瑞!&34;與&34;,一個是年輕帥氣、憨厚樸實的小夥,另一個刁蠻跋扈、一蹦三尺高的老太婆,他們倆怎麼可能是一對夫妻呢?
  • 【點播】豫劇《朝陽溝》四代栓保銀環各有千秋,紅遍全國(附唱詞)
    第一代栓保 銀環王善樸 、魏雲【經典劇目】豫劇《朝陽溝》全劇 魏雲 韓玉生音頻版(百聽不厭)請點擊觀看新一代栓保銀環盛紅林、楊紅霞        豫劇《朝陽溝》在中國現代戲的歷史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品位和所擁有的特殊地位是無可爭辯和替代的。
  • 《朝陽溝》好地方,名不虛傳
    自從《朝陽溝》搬上舞臺、銀幕後,追劇《朝陽溝》電影,可謂比現在年輕人厲害。
  • 【名家名段】豫劇《朝陽溝》等唱段 韓玉生專輯 百聽不厭
    韓玉生,男,1939年出生在六朝古都開封,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河南省豫劇三團退休演員,七七版豫劇《朝陽溝》栓寶的扮演者,香玉劇社(註:河南省豫劇一團前身)學員。一路上,饑寒交迫,風吹煙燻,下車時,父母和他都變成了黑人。在西安,他隨父母跑高臺、住破廟、餐風飲露、四處漂泊。1947年,父親跟隨一個小戲班來到寶雞,仍然是跑高臺、住破廟,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由於居無定所,生活艱辛,有年臨近春節,戲班為了生活,增加場次,日夜演出,轉臺時,戲裝道具均由演員手提肩扛,運往異地。
  • 戲曲名劇名家 | 河南豫劇院三團《焦裕祿》《朝陽溝》開票!
    戲曲隨著時代發展而傳承有了直觀反映現代生活的需要於是便有了戲曲現代戲在中國的戲曲舞臺上戲曲現代戲佔據「半壁江山」即便按後來的三種劃分傳統戲、新編歷史劇、現代戲它也「三分天下有其一」戲曲現代戲裡有一部不得不提的作品
  • 鄭州普瑞眼科醫院陳剛院長:鉑晶白內障手術助力豫劇紅人「栓寶...
    從藝70年,曾在《朝陽溝》、《人歡馬叫》、《小二黑結婚》等200多出戲中扮演主要角色,他是國家一級演員,是「豫劇現代戲第一小生」,是國務院授予的享受特殊津貼的專家,曾接受過黨和國家四代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栓寶是他在朝陽溝中塑造最成功的一個人物之一。出生於1929年的王善樸先生,今年已經91歲高齡,這次來到鄭州普瑞眼科醫院,是因為一個中老年人的普遍困擾——白內障。
  • 戲臺
    牆與戲臺間有十多米的距離,演戲時上邊搭上蓬布就是演員換裝候場的後臺。戲臺四周是南山青白的花崗巖條石壘砌,中間是黃粘土夯實,上邊撒上細細的砂子,平坦而又結實。四角各有一根七八米高的戲杆,演戲時四角繫上繩子,幕布掛上去,圍裹出一個方正閉合的舞臺。看電影時銀幕便掛在前邊兩根戲杆上。右側戲杆頂部常年架著一隻鋁製的高音喇叭,平時各種通知從這裡廣播,開會或演戲時便哇啦啦響,隔著幾裡路都能聽到。
  • 電影《朝陽溝》 輝煌「一甲子」
    「走一道嶺來翻一架山」,如今,走在河南以及河南周邊省份的大街小巷,豫劇《朝陽溝》裡的經典唱段,總能從耳旁飄來,讓人如痴如醉。豫劇《朝陽溝》為什麼在河南甚至外省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我想,這主要得益於上世紀60年代那部曾家喻戶曉的電影《朝陽溝》。
  • 為好友吳朋奉上陣演出《雨中戲臺》,王榮裕劇中梳理母子心結
    戲外的母子心結難解,透過戲劇解答。舞臺劇《雨中戲臺》搬演導演王榮裕與母親歌仔戲演員謝月霞的故事,但因男主角、三金影帝吳朋奉在今年5月中驟逝,現在由他代替吳朋奉演出,他表示,「原本是 想處理和母親之間的心結,現在又替好友上陣,我等於是在戲裡面演我自己,再好好面對一次和媽媽的關係。」
  • 【煙臺故事】芝罘區域內的四座老戲臺
    陽主廟為道教建築,坐落在芝罘山西南麓的向陽坡地上,三面環山,一面通海。廟宇周圍環境優雅,古柏挺直參天,老槐虯枝盤旋,大的柞樹有兩抱粗。盛夏時,四周一片濃蔭,使古廟顯得莊嚴肅穆。陽主廟已於1960年後逐步拆除,所幸的是戲臺還在。這座戲臺位於陽主廟山門南幾十米處,過去每逢廟會和其他佳節,都有戲班在此演出。戲臺北向,方形高臺基,南側設戲房,戲臺上豎著四根一抱多粗、兩米多高的方形青石石柱,很漂亮。
  • 「母子戀」?戲裡演「母子」,戲外原來是夫妻,還生了兩個娃
    當然在娛樂圈除了合作炒作以外,也不乏有真實情侶夫妻。大家熟知的就有鄧超孫儷夫婦,黃曉明楊穎夫婦,張杰謝娜夫婦等。」夫妻。大家不要誤會,筆者說的「母子戀」並不是真正的母子戀,而是在劇中飾演母子,他們本人其實男方還要稍微大一點。
  • 「母子戀」?在戲裡演「母子」,戲外原來是夫妻,還生了兩個娃
    今天就用一對現實中的明星夫妻給大家做說明,明明生活中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夫妻,在戲裡卻因為劇情需要,生生的被安排成了一對夫妻!他們就是王媛可和王雨這對極其低調的夫妻,明明王媛可也是很多經典劇中的黃金配角,但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卻願意在這部劇中飾演王雨的「母親」
  • 留在故鄉的戲臺
    那個時候看戲是一件特別熱鬧的事情,村莊內外都顯得格外的蓬勃有力。在山西戲臺作為一種文化特色,一直吸引著許多人的目光,諸多品砸不盡的典故都通過戲臺這個平臺得以傳播,所以可以說戲臺是我們最初的啟蒙老師。戲臺原來是在瓦窯村莊大盤中間,那片寬闊地段一直作為一個村莊舉辦大型活動的場所,每次都人滿為患,很是熱鬧。我對看戲這件事很投入,因此對戲臺的感情也變得很愈發強烈。
  • 60年代,主演豫劇電影《朝陽溝》的魏雲,大家還記得嗎?
    但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戲曲片卻是最受影迷歡迎的一種類型。那時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戲曲片,如越劇《紅樓夢》、黃梅戲《天仙配》、京劇《鍘美案》等,真是不勝枚舉。這其中,有一部現代豫劇電影,可以說成為了幾代人心中難以忘記的經典,那就是《朝陽溝》。1963年,由河南省豫劇院三團創作演出的現代豫劇《朝陽溝》被搬上了銀幕。
  • 大年初一聽三叔拉板胡——豫劇《朝陽溝》選段
    三叔高中畢業後在西藏阿里服役,退役後回到青銅寺小學任教,先是民辦教師,然後轉為公辦教師,最後從小學校長的位置上退休,為人謙遜,無論是在「崗位」上,還是退休後,致力於公益活動,淡泊名利,有求必應的服務於「鄉鄰」,現在是青銅寺周邊村子裡數得著的「鄉賢」。「板胡的結構絕大部分和二胡相同,主要區別在琴筒和千斤上。」
  • 《朝陽溝》選段|秦腔表演藝術家李愛雲早年演唱錄音:看見了新被子...
    點擊播放 GIF 0.1M秦腔《朝陽溝》選段李愛雲 飾 栓保娘說話和氣又利索幫我做飯又刷鍋高興的心裡沒法說驚醒來雞叫三遍還是個夢昨夜晚兩隻眼我再也沒合猛聽得響起了三點鐘聲他的爹在地裡就要歇工李愛雲以唱工見長,以苦情戲聞名,擅長如涕如訴的大段唱腔,代表作主要有《庵堂認母》、《三上轎》、《斷橋》、《梁祝》、《西廂記》、《鍘美案》等。曾獲陝西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員一等獎。內容源自網絡 若有侵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母子戀」?戲裡是「母子」,戲外真夫妻,還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作為普通人,只能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不過作為一名演員,卻可以通過參演影視劇,體驗別人的人生。不停的轉換身份,表演別人的喜怒哀樂。這樣看來,也挺有趣的。明星們在演戲時,就得放棄自己戲外的身份,認真地按照劇本來表演,就算是合作演員之間本身具有親密的關係,在接到不同角色時,也得拋棄戲外的關係。今天要講的是一對「母子戀」夫妻。
  • 他們戲裡是「母子」,戲外是夫妻,還生了兩個娃!?
    娛樂圈因戲結緣的夫妻可不少,大部分都是在戲中扮演情侶或者是扮演夫妻產生了感情,現實生活中也結婚生子了。有對夫妻比較奇特,他們在一部劇裡扮演的是母子!他們也是因為拍戲產生了感情,但因為他們在戲裡演的是一對「母子」,而不是情侶或夫妻,所以才稱他們是「母子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