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地形圖冊:37張地圖拼出80多年前老杭州

2021-01-13 浙江在線

  雲捲雲舒,百年一瞬,城市變遷。能串聯起各個時代城市發展印跡的承載物,檔案是其中之一。

  為了留住杭州城市的這份回憶,2011年至今,杭州市房產檔案館一直進行著一項艱苦的工作——對館藏的晚清至建國初期的15萬卷歷史房產檔案進行搶救性修復保護。

  最近,又一份寶貴的檔案揭開了神秘的容顏——由民國浙江省陸地測量局測繪形成的杭州地形圖37張。這些地形圖由測繪者採用當時的先進測繪技術繪製而成,它分區塊詳細地記錄了杭州當時的地形情況,包括建築、道路、鐵路、山地、河流、沙灘、橋梁、村莊等,詳實而清晰。

  民國杭州地形圖冊

  可能獨一份

  為了保護這份珍貴檔案,地形圖的原版已經進行了封存。昨天,在杭州市房產檔案館,記者見到了復刻版本的地形圖。

  地形圖共37張,其中有12張是彩色地圖,記錄的是市街及西湖附近的地形情況。而另外25張黑白地圖則是杭州市近傍圖,記錄的是杭州周邊地區的地形。

  在地圖邊角,有這樣一行小字,「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十二月測圖,二十二年九月(1933年)製版」。

  「這圖冊也並不是完整的,根據地圖上的標識,發現還有幾個區塊的是缺失的,但已很難能可貴。」杭州市房產檔案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杭州解放前夕,時任國民黨杭州市長的俞濟民曾要求將市政府及所屬各處的檔案、資料、圖籍能帶走的儘量帶走,不能帶走的予以燒毀。後來有人用已作廢的舊圖冊「偷梁換柱」,這批珍貴檔案才得以倖存。而且民國用的紙張質量差,極易老化。據國家圖書館測試,民國時期紙張的一般壽命是50年至100年。這份珍貴的地圖冊經歷了80多年歲月洗禮依然保存完好,已很難得。

  目前初步查考來看,除了杭州房產檔案館外,尚未發現如此全面反映民國杭州地形且保存相對完好的圖冊。

  康熙、乾隆曾下榻的行宮就在如今惠民路上

  12張彩色地形圖將杭州城分成了12大區塊進行詳細繪製,包括吳山、慶春門、武林門、新市場等。仔細查看地圖,你會發現許多耳熟能詳的街巷、河流,當然更多的是許多聽都沒聽過的曾經的地名。

  比如吳山區塊的地形圖上,一處大型建築就格外引人注目,地圖上該建築群標名為「舊行宮」。這張彩色地圖上的舊行宮就位於後市街的西面。有意思的是,舊行宮的南面還有一條河,小河蜿蜒綿長一直通向了西湖。

  這處建築究竟有怎樣的故事?昨天,記者也找到了杭州城市學研究理事會理事,土生土長的老杭州人丁雲川。丁雲川說,這舊行宮還真的很有說頭呢。

  舊行宮的原址其實就是現在惠民路上浙江商業集團的所在地。南宋時,這裡曾是宋理宗的潛邸,到了明清時期,這裡變成了織造府。康熙44年,也就是1705年,康熙帝南巡,第一次到杭州,據說當時就是從拱宸橋的北官碼頭上岸,坐著轎子到了舊行宮,就在此下榻了。就是在這裡,康熙帝提筆寫下了包括南屏晚鐘、雷峰夕照在內的西湖十景。後來乾隆帝南巡,據說也住進了舊行宮,無獨有偶的,也是在這裡寫下了西湖十景十首詩。

  「當年舊行宮的南面和北面都有河直接通向西湖,康熙帝和乾隆帝就直接在這坐上船到西湖里遊玩去了。」丁雲川說,皇帝南巡之後,舊行宮又變回了織造府,一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後,織造府正式關了門。後來這個地方還給了老百姓,因為場地大,老百姓可以在這辦婚喪事,甚至還有雜技等演出。後來這裡又輾轉做過倉庫,一直到現在成為了浙江商業集團所在地。

  80多年前,武林廣場一帶都是農田

  把這12張地圖拼拼湊湊,80多年前的杭州城就這樣在眼前徐徐展開。對照著這些彩色地圖,腦海裡閃現的唯有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比如現在的武林路在當年的地圖裡叫西大街,現在的建國北路當時叫東大街。

  比如武林門區塊的彩色地圖上,武林門城牆還依稀可見,城牆南面的小北門地圖上的標註表明,這一帶幾乎全部是農田,要知道,這一片可是現如今最熱鬧的武林廣場東面一帶。

  水星閣,在80多年的地圖上就已經有了這個地名。有意思的是,地圖上顯示,在水星閣的西面,有一塊蠻大的水塘,水塘中間有陸地,地圖上標明,這裡是一處火藥局。

  「我還記得大約是1956年,當時還在杭高讀書,經常晃到水星閣那兒,記憶中,那裡池塘很多,塘裡還有很多魚呢。」丁雲川回憶。

  你還會發現,當年杭州城內水系的密布和發達。比如如今的光復路,在80多年前的地圖裡,這是一條南北向與中河平行的小河;現在的浣紗路,在當年的地圖裡往西北方向還拐出了一條南浣紗路,浣紗路和南浣紗路旁也有一條河,彎彎曲曲,往北一直溝通了京杭運河。

  「當年的杭州城真的是河道密布。」丁雲川說,當年僅僅是下城區菜市橋到東園艮山門這一帶,就有大小72池塘的說法。而這些地圖就是最詳實的證明。

  杭州市房產檔案館表示,將以館藏的37張民國時期杭州地形圖為對象開展編研,充分挖掘圖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人文地理目標。

  「這套圖冊可以說很詳實地記錄了民國時期杭州的全景全貌。它有可能會填補杭州古舊地圖史上的一個空白,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參與地圖冊研究的浙江農林大學文化學院楊天才教授表示,該圖冊若能編撰出版,將成為展現杭城舊貌的重要史料,可供社會品讀、研究。

相關焦點

  • 長徵路上那張法文貴州地圖
    他在杭州接受漢語培訓時,中國老師給他取了個漢名薄己,字復禮,取「克己復禮」之意。他被分到貴州遵義,認識了瑞士同胞——比他早兩年來到貴州的女教士露茜,1931年他們在貴陽結婚,不久一起被派往鎮遠教堂。時任紅六軍團軍團長的蕭克將軍多年後說,扣留勃沙特主要是從軍事需要的角度考慮,「我們知道這幾位傳教士有條件弄到藥品和經費,於是,提出釋放他們的條件是給紅軍提供一定數量的藥品和經費。」
  • 讀讀世界地形地圖,聊聊各大洲的地形特徵
    當然,海底也是有地形起伏的,只不過由於海水的覆蓋,我們很難看到海底的地形形態,海底地形類型包括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海嶺等形態。聊聊大洲地形所以,我們主要研究的是陸地地形,通常所說的地形也指的是陸地地形。地形可以分為宏觀地形和微觀地形,兩者主要的區別是觀察尺度的差異,宏觀地形是指大尺度、大範圍區域的地形狀況,往往反映一個大區域中的主體地形架構。
  • 杭州「最好吃餐廳」吃貨地圖榜單
    本文轉自公共號【末末silvia】,能整理出這麼一份杭州的吃貨清單實屬不易~歡迎大家關注~這裡是由沒有贊助,沒有商業行為,沒有餐廳參與
  • 三國志11全新版本推薦,地圖地形大變樣!
    想必鍾愛《三國志11》的老粉絲都接觸過網絡大神製作的各種311版本,這些版本也都各具特色,能讓不同類型的玩家各取所好。同時網上也一直有新版本被開發出來,不停為三國志11這款老遊戲注入新活力,令其在國內成為無法逾越的經典之作。
  • 比例尺調了近20倍 一張地圖見證杭州大起來美起來
    為了更直觀、整體地了解杭州的變化發展,近日記者來到浙江省信息化測繪創新基地,省第一測繪院總工程師曹純貧帶領記者走進測繪資料檔案館,找到了不同年代的地圖冊。「這些地圖是寶貴的歷史資料,展現了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曹純貧說。比例尺調了近20倍翻閱1981年出版的《浙江省地圖冊》,其中前言裡提到,地圖和文字說明資料基本上以1978年底為截止時間。
  • 張老師、張廳長、張館長,杭州這些地方有他的影子
    距前一封信三個月後,1950年3月18日,張宗祥在與沙孟海通信中提到,「館事百端待理」,改革方案草稿已送文教廳。在任15年裡,浙江圖書館成為全國古籍收藏最多的大館之一,張宗祥也在杭州度過了最後的15年。浙江圖書館黨委副書記徐潔,是張宗祥的外孫女。回顧館史和家史,讓她與張宗祥有了雙重的聯繫。
  • 【臺灣專輯】【地圖收藏357】1946《臺灣統計地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圖收藏】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1946《臺灣統計地圖》,由於圖片數量較多,在文章中就只展示一部分
  • 重慶首款立體地圖產品面世 複雜地形「一摸瞭然」
    《重慶地形》全圖。 重慶地理地圖書店供圖 華龍網 發    華龍網12月2日16時50分訊(記者 周夢瑩)不管是紙質地圖還是電子地圖,都是平面圖形,有視感卻少了觸感。記者今日從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獲悉,由重慶市規劃局組織,市地理信息中心歷時一年多時間研發完成的《重慶地形》立體地圖已正式面世,這也成為全市乃至西部地區首款實現批量生產的市域立體地圖。
  • 高清3D地圖,感受世界地形地貌起伏
    據說偉人最愛幹的事情是查看地圖面對地圖他們胸懷寰宇俯瞰天下世界格局瞭然於心
  • 唐山玉田燕山疊翠發現民國三十年抗戰時期地圖
    村民:「在這裡發現的地圖!」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劉芳)日前,網友高先生給環渤海新聞網編輯部打來熱線電話,稱有村民在玉田境內發現了民國三十年抗戰時期地圖。經有關文物專家鑑定,該地圖確為抗日戰爭時期遺存。  村民修路意外發現抗戰地圖  7月7日,記者沿著玉田當地百姓打通的海拔360多米高的山路,來到高先生所說發現民國地圖的地方——玉田縣唐自頭鎮小燕山口村東側燕山疊翠後屏山腰老母洞。
  • 高清3D地圖,感受世界地形地貌起伏(珍藏)
    據說偉人最愛幹的事情是查看地圖面對地圖他們胸懷寰宇俯瞰天下世界格局瞭然於心很多小姐姐自稱路痴面對地圖也會迷路找不到自己的所在小科覺得如果你掌握了上帝視角始終俯瞰人間你就永遠不會迷路這些據說是不是真的小編不知道從網上看到一組上帝視角的3D高清地形地貌圖著實讓小編眼前為之一清終於知道我們所在的大地長成什麼樣子了讓等高線圖見鬼去吧我們要3D上圖為東亞大陸及附近區域高聳的青藏高原顯得鶴立雞群
  • 《使命召喚手遊》新賽季開啟:2張新地圖+2種新玩法!
    《使命召喚手遊》國際服新賽季「凜冬之戰」已經開始,新增兩張被冰雪覆蓋的地圖,「Grind」模式回歸,並且增加了10v10收集薑餅人模式。 在大逃殺模式中,還有新載具滑雪板,小鎮不僅銀裝素裹,還專門增加了4條滑雪道,以及連接4個城鎮的纜車。
  • 民國畫家80年代的那些珍貴瞬間!
  • 【地圖收藏】第二一一期·《中華民國新地圖》文鈔
    《中華民國新地圖》與其縮編本《中國分省新圖》統一簡稱為《申報地圖》,被公認為是中國近代地圖製圖的裡程碑,是考察中國當時疆域及內部行政區劃界線的重要史料。《中華民國新地圖》自1934年初版發行之後就一直未再版過,因此它也可以稱作是絕版,且此種大開本極盡詳細嚴謹、繪製精準完備的現代大地圖集,在清末乃至民國期間都是寥寥無幾的。
  • 張作相府(輝南民國四合院)老物件捐贈儀式舉行
    5月28日上午,輝南縣委宣傳部在縣文物所舉行張作相府(輝南民國四合院)老物件捐贈儀式。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於濱出席捐贈儀式。來自梅河口、輝南的收藏愛好者將手中珍藏多年的民國時期老物件捐贈給即將復修的張作相府作陳列展示。
  • 房子再小,世界地圖少不了,但多年後讀了這套書才知道,原來只是看了熱鬧
    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兩張地圖:一張世界地圖,一張中國地圖。薄薄的兩張紙,蘊藏著我們讓娃「看世界」的良苦用心。哈佛上一任校長,也是300多年來唯一一位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認為,了解世界,是孩子們的必修課。「世界有太多的內容需要我們去熟悉和探索,絕對不僅僅局限於學習他國的語言。
  • 「吃雞」新地圖山谷26號正式上線,玩家夢想在地圖裡「結婚」!
    前言:說起山谷這張地圖,很多近期獲得體驗服資格的玩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因為這張地圖在前兩天的測試服中,就已經上線。還有那些國際服的遊戲玩家,對這款地圖那就更不陌生了,因為這張地圖就是國際服中的利維科地圖,在很早之前就已經上線。
  • 刀魚、鯔魚、鱸魚、鰱魚、包頭魚……杭州江鮮地圖收好
    早晨5點多,杭州七堡楊公村漁船碼頭,村裡46條漁船陸續回港,大家七手八腳把滿艙的江鮮拉上岸,運往村中農貿市場銷售。在碼頭當安保的朱師傅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幸福——他在碼頭買了一條6斤多重的鯔魚,船老大隻收了30元,特別新鮮!  開捕以後,我們接下來都能吃到什麼品種的江鮮,杭城哪裡有江鮮上岸,哪些農貿市場有江鮮直銷,我們獨家整理了一份杭城私房江鮮地圖。
  • 老MC死100次也過不了的地圖!《我的世界》不可能過去的跑酷挑戰
    老MC在一張地圖上連死100次是什麼樣的感受?說實話,方塊菌真的害怕同事阿飛會把電腦砸了,因為正是方塊菌把這張好玩的地圖推薦給了他。阿飛是號稱8年方塊人的老MC,本以為對他來說,只是一場普通的跑酷而已,結果看到他抓狂的表情和鮮紅的死亡次數,方塊菌覺得真的有必要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精(sang)彩(xin)紛(bing)呈(kuang)的地圖:跑步機跑酷!跑步機加速跳在《我的世界》裡,連按兩下W即可進入加速狀態,這個時候可以跳得更遠,在跑酷中屬於基本操作。那麼如果和跑步機結合起來呢?
  • 古地圖繪有南極冰下地形,專家懷疑南極曾很溫暖,誕生過失落文明
    上世紀初,發現過一張古地圖,描述了南極冰蓋下的地形,而那個時代,人類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辦法探測南極冰蓋下的地形。對南極冰下地形的探測,是人類科學發展到上世紀中後期,使用聲波回聲定位系統以後,才準確的描述南極冰蓋下的地形。1929年,考古學家發現一張由土耳其海軍上將(也是製圖專家)皮裡·賴斯繪製的地圖,精確的繪製了南極洲冰蓋下的陸地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