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畫家80年代的那些珍貴瞬間!

2021-02-07 墨品書法網



民國畫家80年代的那些珍貴瞬間


上個世紀80年代,新加坡攝影家蔡斯民先生曾用他的鏡頭,定格14位中國書畫名家晚年珍貴的瞬間。


□朱屺瞻




朱屺瞻在上海準備展出的四副巨構《梅蘭秋菊》。蔡斯民特意租了靜安賓館一間大套間,畫全鋪在地上,讓他站在一端,背光,拍下一張對比強烈的照片。




朱屺瞻在拍攝的十幾位名家中年事最高。得知朱老喜歡聽蘇州評彈,蔡斯民特別請了兩位評彈演員到他家表演,朱老高興得像小孩一樣。


□唐雲




唐雲先生飲酒海量、喜吃螃蟹。蔡斯民特意託人買了大螃蟹。唐先生一見螃蟹,靈感勃發,順手畫了一幅螃蟹、酒罐和秋菊。舉杯暢飲,三杯下懷後,蔡斯民才啟動快門,捕捉到了這幅傳神之作。


□李可染




李可染也曾邀蔡斯民和他一起到北戴河,陪他晨運。這張打太極的照片是李可染為了蔡斯民的拍攝要求,在北戴河特地打了兩次才完成的。


□陸儼少




陸儼少先生面對鏡頭總是很少笑容。有一次,蔡斯民發現陸儼少的櫥櫃裡擺了7顆小石頭,這些是他當年逃難時在三峽河灘撿的,一直隨身帶著,以紀念那段流離歲月。


□葉淺予




在拍攝葉淺予時,蔡斯民特別請了4位東方歌舞團演員,作飛天裝扮,上門去見他。葉淺予又驚又喜,現場畫起舞蹈素描,讓蔡斯民捕捉了他真情流露的許多好鏡頭。




葉淺予在北京住的四合院就要被拆,他灰心得宣布要封筆。蔡斯民透過筆架拍攝,捕捉他當時那種憂慮灰心的心情,留下了令人難忘的眼神。


□吳作人




蔡斯民為了拍攝吳作人畫金魚,就對金魚、魚缸、水草、石頭都做了極其具體且精道的挑選。


□劉海粟




蔡斯民與劉海粟的友誼是在新加坡建立的。當時劉海粟的門生劉抗為劉海粟特別安排了一次人體寫生,這對於已經數十年沒畫過人體的劉海粟來說,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創作。蔡斯民得知這一消息後,在現場拍下了這歷史性的一幕。




已93歲高齡的劉海粟要「十上黃山」寫生。消息一出即被新聞界廣泛關注。在崎嶇的山路上,有一位特殊的攝影師,他就是蔡斯民,是他在新聞媒體層層的「包圍」中搶拍下了這些珍貴的照片。


□陳文希




畫家陳文希,將不滿意的畫一燒了之,只留最美的一幅。


□黃君璧




摘下眼鏡,黃君璧看到了一個更真實的世界,人們也看到了一個更為真實的他。




蔡斯民決定拍一下黃君璧晨練的照片,因為他聽說黃先生有晨練的習慣。那天他很早就去了黃先生家,並拍下了這張畫家清晨生活的照片。




得知恰逢黃君璧生日,他的很多學生來為他祝壽,蔡斯民便拍下了一組給黃先生祝壽的照片。


□趙少昂




蔡斯民為趙少昂拍攝的照片中,這幅「呵印」被很多人喜歡。有人說照片上的趙少昂絲絲銀髮和老人斑,是點與線的完美統一,「就像吳冠中先生的畫。」


□謝稚柳




謝稚柳是畫家,還是著名鑑定家,蔡斯民想捕捉他做鑑定工作的鏡頭。當時全國書畫鑑定組正在杭州,地點是一個庫房,很保密,許多地方博物院和文物商店的東西都集中在那裡,蔡斯民也想辦法跟去了。



新加坡攝影家蔡斯民


為了完成中國畫名家的拍攝工作,蔡斯民必須充分利用拍攝時間。他曾不得不在一周時間內,早上在一地拍完,中午又趕去另一處。他在拍攝前除了要閱讀大量文章與畫冊,還要了解畫家的性格愛好,才得以呈現鮮活的影像。



說明 | 此圖文由「書法網」整理編輯,僅限交流學習,轉載請註明來源。更多精彩資訊,敬請搜索訂閱微信公眾號【墨品書法網】。




相關焦點

  •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80年代的綠皮火車,滿滿的感動和回憶
    那些記錄現實的老照片更是珍貴無比。 時光可以流逝,記憶永不磨滅。 那些珍貴的老照片讓我們一起領略.80年代的珍貴火車影像北京-成都(直快163次)木製的水牌,明顯的拼音字母,全是年代的記憶綠皮火車在拐彎,當時的鐵路沿線還沒有封閉,電氣化的路段還很少鐵路沿線的居民以及散養的豬仔,那個年代的建築看起來是那麼的美好鐵路沿線的河流/水塔/電線,充滿綠意的田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鐵路沿線的房屋和居民,簡單的建築,溫暖的家
  • 珍貴老照片:80年代的西安,80年代的北京,80年代的廣州!
    【珍貴老照片:80年代的西安,80年代的北京,80年代的廣州!】1985,北京,跨箱車,這是80後北京人小時候的座駕。80年代的北京,車不堵,房不貴!
  • 80多年前的珍貴影像曝光:民國女子全英文談論時尚!
    該珍貴視頻拍攝於1929年,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的動態影像研究資料庫(Moving Image Research Collections)。
  • 【記憶】這些70和80年代瞬間,是否勾起了你的記憶?
    如今的上海已是高樓聳立、人流不息的潮流時尚之都,然而對於上海和上海人來說,過去的那些艱苦但美好的記憶從來不曾從生活中真正離開過,曾經留下的精彩瞬間不僅是一段珍貴的記憶,同時也讓人感慨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
  • 80年代初珍貴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訪問
    不久前在臉書上看到影友分享一部80年代初在英國電視紀錄片,叫《HongKong cinema:Film as a way of life》。影片在1983年英國電視臺channel 4播出。影片記錄了80年代初繁榮的香港影市,鬧市戲院林立,充滿香港特色的宣傳海報,火爆的午夜場。
  • 上世紀的民國女畫家風採
    她們在藝術創作上表現出來的堅守品質、出眾才華以及留下的名構佳作,成為「民國美術」最耐人尋味的註腳。潘玉良:從姬妾到一代畫魂的傳奇女畫家以驚人的毅力和嚴謹的創作態度,經過超乎常人的努力,終從一個青樓弱女成為享譽國際著名的女畫家。潘玉良曾兩度遠涉重洋到法國去探索藝術的真諦,旅歐四十餘載,創造了「融中西畫於一治」的獨特畫風,堪稱是一位真正溶入西方文化的卓有成就的中國女畫家。
  • 民國六位女畫家|個個才華橫溢,結局卻各不同​
    民國,是一個很特別的時代,有著說不完的奇人奇事。民國時期的女畫家不多,畫國畫的叫得出名字的更是只有那麼幾位。這就有其中六位在藝術創作上表現出來的堅守品質、出眾才華以及留下的名構佳作,成為「民國美術」最耐人尋味的註腳。  1
  • 他民國四公子之一,也是畫家金城最喜歡的一個!
    他民國四公子之一,也是畫家金城最喜歡的一個,同樣也是金城弟子當中最年輕的一個,只可惜態度英才,英年早逝。陳少梅的山水畫筆墨瀟灑而不失法度,藝術面貌淵穆清華,洋溢著和諧的節奏與優雅的韻律,形成了自己清逸淡雅、寓柔秀於陽剛的清勁畫風,於藝壇獨樹一幟。張大千對於陳少梅高度點評,特別是他的人物畫張大千非常喜愛。
  • 民國的封面女郎,那個年代的時尚!
    什麼是民國時尚範兒?我們或許可以從民國時期的雜誌封面略窺一斑。  在一系列有效營銷手段推動下,《良友》迅速成為風靡全球華人世界的雜誌,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良友》畫報。  20世紀30年代,海派旗袍形成並在上海大為流行,這種經過了海派文化再設計的滿族服飾迅速成為上海灘時髦女性穿著的首選,由此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海派風情。
  • 民國女人為什麼這麼美?
    文/朱其恭王府參加一個70後女畫家的展覽,主題為時下仍在發酵的民國女人。對這個女畫家而言,民國女人有謎一般的魅力。在畫展的研討會上,一群男性批評家也對民國女人興趣甚濃。其中一位講起上世紀80年代訪問陳丹青的家,對陳媽媽的民國女人遺風讚不絕口,諸如畢業於聖約翰大學(估計有那種教會大學的做派),客人來了不停端菜,還要用上海話問「菜好吃伐」。陳丹青寫過一篇關於他媽媽的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對政黨的接近憑個人興趣,參與抗戰也出於樸素的動機。抗戰時期,陳媽媽報名參加了戰區活動,後來有機會與新四軍轄區的人一起開工作會議。
  • 80年代珍貴畫面曝光,當利智穿上白透裝,現場觀眾沸騰了
    80年代珍貴畫面曝光那時候的大家都很認可她的演技當利智擁有兩大優勢後輕鬆鬆搶鏡頭也抓住廣大觀眾的目光這一點非常難得80年代的利智已經這麼美她穿上白色長裙後整個人都是仙氣飄飄的
  • 80年代的中國,各地都吃什麼美食?附珍貴影像
    在上世紀80年代,許多動物還未被立法保護,販賣和食用野味,被認為是進補身體的良方。在廣東,當時的菜市場販賣著各種野生動物,對於當時的人是習以為常的,但卻是現代人無法想像的,這些畫面也被記錄下來。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來到中國拍攝《中國的食文化》紀錄片,龜甲萬株式會社的明星產品,是大家熟知的萬字醬油。
  • 80年代影后龔雪與同期影壇一線女星張瑜、劉曉慶、潘虹等珍貴合影
    1983年的電影雙獎最佳女演員獲得者是斯琴高娃和潘虹,他們也參加了授獎儀式,只是以往媒體上報導不多,所以關於他們出席活動的照片也就尤其珍貴了!今天推出的珍貴合影,就是龔雪與歷屆電影雙獎最佳女演員及女配角獎得主的珍貴合影。
  • 民國才女畫家孫多慈:跌宕兼具才情的一生
    她就是孫多慈,徐悲鴻學派的重要成員,曾經一場苦澀的師生戀而轟動民國。    民國新文化運動催生了女性解放,女性也開始從家庭依附中走了出來,開始尋求內心的自己,出現了一批民國新女性畫家:潘玉良、方君碧、關紫蘭、蔡威廉、丘堤和孫多慈等優秀畫家。
  • 50、60、70、80年代春節老照片,簡單而珍貴的年味兒!
    50、60、70、80年代過春節老照片,簡單而珍貴的年味!春節,中國人心裡最重要的節日。無論時間怎麼變,對我們的意義依舊重大。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味開始變得越來越淡了。傳統民俗被漸漸的遺忘,那些歡樂時光也被留在了那個年代。
  • 民國女畫家「海上三霞」,曾享譽十裡洋場
    在民國海上畫壇活躍著一批藝術水準頗高的女畫家,這些女畫家詩、書、畫、印四絕,無所不涉、無所不精。其中吳青霞、周鏈霞、沈雲霞就頗有代表性,當時她們三人並稱「海上三霞」。  吳青霞(1910--2008),女,學名吳德舒,號龍城女史,別署篆香閣主。江蘇常州人。
  • 民國地形圖冊:37張地圖拼出80多年前老杭州
    最近,又一份寶貴的檔案揭開了神秘的容顏——由民國浙江省陸地測量局測繪形成的杭州地形圖37張。這些地形圖由測繪者採用當時的先進測繪技術繪製而成,它分區塊詳細地記錄了杭州當時的地形情況,包括建築、道路、鐵路、山地、河流、沙灘、橋梁、村莊等,詳實而清晰。
  • 成龍那些年在香港的傳奇票房電影,橫跨70、80、90年代
    成龍大哥破過的電影記錄也特別的多,他和周星馳、李連杰都是香港那些年的票房神話。今天小編帶大家盤點下成龍大哥2000年以前的傳奇票房。  第一階段:70年代,1979-1980年  1979年成龍自導自演的首部電影《笑拳怪招》問世,在當年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上獲得冠軍。票房544萬港元。
  • 80年代最受歡迎的女歌手,與齊豫是摯友,因為出軌而身敗名裂!
    而潘越雲也和齊豫是摯友,早年更是和齊豫,三毛一道並成為三人組,三人還有珍貴合影。而且齊豫和潘越云為了紀念感謝三毛,也將在2018年合作舉行演唱會。可能現在很多人對潘越雲有點陌生,但是她的一些歌曲,想必大家就沒那麼陌生了,比如《野百合也有春天》《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幾度夕陽紅》《最愛》等曲。
  • 80後宅客追溯那些年的酸甜苦辣之80—90年代的碎片記憶
    我是80後宅客,今年春節期間無意間在老家的柜子裡翻開布滿灰塵的老相冊,一股無法言喻的情感瞬間抵達腦海深處,猶如80年代的「犁」一樣把塵封在記憶深處「土壤」翻到大腦皮層來。迫不及待的跟老爸老媽聊天,找尋一些素材,想通過這篇圖文的方式分享給大家。我相信很多很多人會感覺非常熟悉,好像我們就是曾經的鄰居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