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來歷

2021-03-05 睛彩移動交通

    

正月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回娘家的習俗,俗稱「迎婿日」。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嫁出去的女兒們,便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回娘家的習俗相傳是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馬秀英教育子女有關。

朱元璋坐天下後,安慶公主下嫁都尉歐陽倫。


是年除夕夜,已出嫁的姐妹們都回婆家過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慶公主嫌婆家寒酸,仗著自己是馬皇后最小的親生女兒,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宮中與父皇母后一道歡歡喜喜過大年。



歷來對子女管教極其嚴格的馬皇后勸說安慶公主:「你已為人妻,要孝敬公婆、體貼丈夫。他們多麼想與剛過門的新媳婦熱熱鬧鬧地過個團圓年哪!」母后見女兒不吭氣,又開導她,「你仗著是皇帝的女兒不回婆家,他們雖然說不出什麼來,但他們心裡會高興嗎?若要公道,打個顛倒,將來你當婆婆後,你的兒媳是公主,過大年她不與你們團圓,你會高興嗎?」好說歹說,安慶公主總算回婆家了。

   大年初一早上,朱元璋樂得像個孩子似的正在宮院裡放鞭炮,忽見安慶公主與駙馬都尉歐陽倫來給他們拜年了。朱元璋想:昨天夜裡才把你打發走,今兒一早你們倒又來了,便問公主:「你給公婆拜過年了嗎?」安慶公主嘻嘻一笑,頭搖得像撥浪鼓。


朱元璋大怒:「我當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麼大年不先給你公婆磕頭,而大老遠進宮先拜我們呢?!去去!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實地在家待一天侍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朱元璋說著回書房寫了一副對聯遞給女兒,讓他們回去琢磨,接著便將他們攆了出去。

安慶公主回去打開一看對聯是:羊跪乳,媳敬婆。橫批:天經地義。

從那時起,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的習俗延續了很久都沒變。

來源:網絡整理

綜合:睛彩廣西交通頻道官方微信(轉載請註明出處)

法律顧問: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廣西分所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大年初二回娘家 女婿拜年「法定日」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所以俗稱「姑爺節」、「迎婿日」。這一天,姑爺要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嶽父嶽母。說法眾多,其中一個民間說法是,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不管初幾回娘家,就我那飯量,都會把家裡「吃窮」!!!)。其實小編認為,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其中的含意是嫁出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 【風俗】大年初二的習俗,回娘家、吃麵、拜財神:
    大年初二習俗與禁忌
  • 大年初二習俗
    初二迎婿日 姊妹相聚會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人們以早為貴,早有所成,一切佔先。過了「四始」日,人們就不再講究「早」字了,可以睡個大懶覺,民俗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法。
  • 【初二特輯】大年初二,回娘家,這些講究您知道嗎?
    「回娘家」。「回娘家」又稱「歸寧」。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民間也稱「姑爺節」或「迎婿日」。在舊時代,「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民間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除夕和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帶著丈夫、孩子回娘家。對於初二傳統年俗你知多少呢?
  • 大年初二習俗與禁忌
    初二迎婿日 姊妹相聚會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夫婿要同行,俗稱[迎婿日]。回家時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一定不要空手,要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否則那可是對娘家的不在乎啊。
  • 大年初二習俗與禁忌,不得不知!
    初二迎婿日 姊妹相聚會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人們以早為貴,早有所成,一切佔先。過了「四始」日,人們就不再講究「早」字了,可以睡個大懶覺,民俗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法。
  • 大年初二的習俗與禁忌(參考)
    初二迎婿日 姊妹相聚會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夫婿要同行,俗稱[迎婿日]。回家時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一定不要空手,要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否則那可是對娘家的不在乎啊。這一天,兒女們都在家,所以,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平時忙碌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閒下來、敘敘舊、話話家常。
  • 大年初二,這些習俗禁忌,你知道嗎?
    大年初二的三大習俗!一、祭財神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這一天廣東有個重要風俗就是「回娘家」,客家傳統節日習俗正月初二已婚婦女轉妹家「(回娘家)」,新姑丈(女婿)要「上門」。回娘家的婦女,都要攜帶雞、娘酒等禮物。潮汕地區,正月初二、初三,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
  • 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二習俗有哪些 有什麼禁忌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大年初二, 按照中國春節的習俗, 這一天中國各地漢族同胞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 夫婿要同行,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回娘家都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漢族歲時風俗。
  • 女兒為什麼大年初二才能回娘家?除夕和初一,為什麼就不能回?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夫婿要同行,俗稱[迎婿日]。回家時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一定不要空手,要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否則那可是對娘家的不在乎啊。
  • 年初二「回娘家」,英文可別說成go to mother's home
    大年初二,按照習俗嫁出去的姑娘今天要回娘家了那麼問題來了「回娘家」英語怎麼說?
  • 正月初二丨歸寧日,回娘家!
    大年初二,是女婿拜年「法定日」。按照傳統習俗,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夫婿同行給嶽父嶽母拜年,民間稱「姑爺節」、「迎婿日」、「回娘家」又稱「歸寧」。中國人最親密的是血緣關係,姑爺有「半子之勞」,俗話說「一個姑爺半個兒」。大年初二,姑爺精神抖擻,穿戴一新,帶上豐厚的禮物去看望嶽父嶽母。嶽父母家無不盛情款待,希望女婿平時要好好關照愛護自己的女兒。
  • 【貳】大年初二,回門是喜,團聚是福
    除了拜年,年初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回娘家。雖然也有地方回娘家的習俗是在正月初三,但無論是哪一天,新春佳節裡,以「孝」為善行之首的中國人,女兒們都要攜夫帶子回娘家拜年,以示對父母的關愛和養育之恩的報答。看過一首詩寫得好:七律 正月初二回娘家絲絲柔雨漫無垠,尚未梅花尚未春。
  • 「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嶄新開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過年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和情感。因為過年的時候不僅家裡人可以團聚在一起,而且忙碌了一大年也希望能夠適當休息一下。
  • 周杰倫陪老婆昆凌回娘家,還親自包水餃,夫妻兩人緊密依偎好溫馨
    1月26日是大年初二,原本是全家回娘家過年的日子,不過,今年的春節有點特別,相信很多網友都會呆在家裡不出門探親,遠在澳大利亞的周杰倫大年初二回娘家,為了迎接節日,他和昆凌一家四口一起做飯慶祝佳日,他們夫妻一起包餃子,還有一對孩子也幫忙做蛋糕。這家人的生活很溫馨。
  • 習俗 正月初二:回娘家
    女兒回娘家,早期還必須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以示隆重,姑娘回去千萬不能空手,必須要備辦好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然後由母親分送給鄰裡鄉親。回家時攜帶人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但是姑娘回娘家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只能吃中午飯,晚飯前需要再趕回婆家。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的風俗規定初二出嫁的女兒不準回娘家,比如河南、陝北、浙江等地的傳統風俗。
  • 除夕回娘家還是婆家?大同的小兩口們,這是一個問題!
    女兒PK媳婦之大年三十回娘家,舒服!好不容易回娘家!做媳婦的最恐懼的莫過於大年初二,拜年!招呼一大堆不熟悉的人,各種寒暄,各種派紅包。害怕認錯人說錯話尷尬啊!燒水衝茶,洗水果,招呼大伙兒!七大姑八大姨幫忙張羅了一桌子飯!還要幫著洗碗~
  • 大年初二,回娘家,丈母娘徵服女婿的「3道菜」,女婿吃得樂開花
    正月初二、初三,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習俗,回娘家,在北方又稱走娘家。
  • 大年初二,別忘記吃開年飯,牢記「3吃2做」,願你旺事接二連三
    大年初二,別忘記吃開年飯,牢記「3吃2做」,願你旺事接二連三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大年初二這一天開始,,正是「開年」好日,這一天稱為開年
  • 「大年初二陪妻子回娘家,酒未過三巡我就走了,她家只認錢」
    讀者王清(化名)在後臺留言說,今年的大年初二,他沒有陪妻子回娘家,實在是因為不想再見到自己的丈母娘和小舅子,這兩人真是貪心不足,好像自己就是他們的搖錢樹,自己的錢就是他們的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