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飛彈危機:人人自危的13天,危險到了何種程度?

2021-01-09 騰訊網

至今人們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還心有餘悸,特別是在戰爭結束之後,各國因為長期處於戰亂之中都渴望得到和平,因此大家都在忙於建設國家,但是也因為二戰誕生了兩個強大的國家分別是蘇聯和美國,兩個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主的位置,不斷的拉攏其它國家作為自己的盟友,並且以冷戰的方式進行對峙,大家都在刻意避免戰爭的爆發,不過有些事情誰也無法左右,美蘇之間的對戰最終發展成了無法控制的局面,其中古巴飛彈危機便是主要的導火索,這次危機持續了13天,也是整個世界最危險的時間。

二戰之後世界各國形成了兩大陣營,兩大陣營為了充實自己的實力,極力的拉攏世界各國作為自己的盟友,當時的古巴發生了內亂,不過古巴的政府軍徹底擊敗了美國扶持的政權,最終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著與美國徹底的翻臉。

美國對古巴進行全方位的打壓,而古巴的領導者也深知以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與美國對抗,只有尋找一個為自己出頭的靠山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於是便想到了蘇聯,此時的蘇聯正在為打入美洲而煩惱,古巴的加入解決了蘇聯的難題,在成為蘇聯的盟友之後,古巴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和軍事上的援助。

古巴加入蘇聯徹底的激怒了美國,美國不斷的對古巴進行打壓,古巴為了給美國一個教訓,要求蘇聯給予自己核武器的支持,而蘇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愉快了同意了古巴的要求,偷偷的在古巴部署了大量的核飛彈,因為行事非常的保密,所以直到飛彈快到部署完成的時候美國才得到消息。

美國人做夢都沒有想到,蘇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居然不惜冒險在古巴部署核武器,冷美國震怒的是沒想到一夜之間在自己身邊多了一個具備核武器打擊能力的國家,美國為了逼迫蘇聯撤回所有的核飛彈,給國民一個交代,對古巴進行的全面的武裝封鎖,但是蘇聯不但沒有撤回,反而加快了部署飛彈的步伐。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美國更是通告全世界要求蘇聯撤回核武器,否則的話將會以自己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很明顯美國是在向蘇聯施壓,此時的全世界都籠罩在不安的氛圍當中,因為大家已經領略到了核武器的威力,如果美蘇開戰勢必會引發更大的核戰爭,到時候整個世界都將毀於一旦,幸虧在緊要關頭,雙方達成和解,蘇聯撤回飛彈,美國解除對古巴的封鎖。

在這次的古巴危機當中,雙方全部都是一級戰備,並且都已經做好了作戰計劃和應對措施,戰爭一觸即發,一度成為世界各國心中的陰影。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讓我們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世界的13天,到底危險到了什麼程度?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世界看上去一片祥和,但讓人感到恐懼的是,1962年10月,人類歷史上最危險一刻發生了,世界大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度過了最危險的13天,世界差點因此而毀滅,一旦美蘇按下核按鈕,整個世界都將不復存在,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場事件危機到了什麼程度吧。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世界的13天,到底危險到了何種程度?
    在世界歷史中,有這麼13天,雖然時間不長,但是世界卻差點毀滅,而造成這一切後果的,正是美國與蘇聯手中的核按鈕。這就是上世紀的古巴飛彈危機。在1962年的時候,美國在歐洲部分國家部署了中程彈道飛彈,由於這個國家離蘇聯眾國非常的近,蘇聯本土的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因此蘇聯也不甘示弱。美國在歐洲眾多資本主義盟國部署飛彈,蘇聯也計劃在美國周邊布置飛彈。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世界的13天,到底危險到什麼程度?
    1962年古巴飛彈危機差點將愛因斯坦的預言變為現實。在美蘇對峙的13天中,美國戰略轟炸機24小時在大西洋上空攜帶核彈處於待命狀態,美國本土洲際飛彈也從發射井豎立起來進入戰備狀態,美國空軍也24小時進入戰備狀態,美國集結了大規模的部隊,美國在全球海外基地也進入戰備狀態,只等待美國總統一聲令下,美國已經做好和蘇聯打一場核大戰,而蘇聯這方面一開始也不甘示弱,赫魯雪夫向潛艇下達可以隨時發射核魚雷的命令。
  • 人類存亡最危險的13天——古巴飛彈危機
    不過這次危機卻把世界各國都嚇了一跳,所以我們這裡就來說說上個世紀中,那人類存亡最危險的13天——古巴飛彈危機。這其中當真是充滿了各種較量。在核武器誕生後人類就見識了這種武器對戰爭的決定作用,隨著飛彈技術的成熟,軍事戰略空間的概念就被放大了。在核飛彈的攻擊範圍之類,敵方國家就像是睡在砧板上,寢食不安,一直與現在飛彈防禦技術這麼成熟的情況下,在國家周邊部署核彈都是各個國家的禁忌。
  • 古巴飛彈危機:差點毀滅地球的13天,危及到了什麼程度?
    而這種矛盾在1962年時更是被凝聚到了持續13天的一場對峙中,被我們稱為古巴飛彈危機。當時美蘇雙方的矛盾達到了頂峰,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雙方都將核武器的發射按鈕死死地揣在了自己的手心。可以說,當時只需要一場導火索世界就將毀於一旦了。在古巴飛彈危機前3年的的1959年,當時的古巴內部爆發了一場起義,推翻了當時的古巴獨裁政府。
  • 古巴飛彈危機:《驚爆13天》
    他有著美滿的家庭、頗有前景的工作以及深愛的戀人,而這一切被幾張照片給攪混了,美國發現蘇聯在古巴建造了飛彈發射場。此時正為美蘇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為擴張勢力而爭鋒相對,美妄圖拉攏革命剛成功的古巴新政府卻失敗,權衡利弊之下決定封鎖古巴的經濟線從而逼迫其就範,歸屬到自身勢力之下。
  • 差點毀滅地球的13天!古巴飛彈危機讓死神從全人類身邊擦肩而過!
    古巴飛彈危機13天,令世人無比驚駭的真相是:距離人類毀滅的最危險時刻,午夜將至,也就那麼一分鐘! 1962年10月16到10月28,古巴飛彈危機13天。
  • 危情13天,看古巴飛彈危機,赫魯雪夫如何「一敗塗地」
    要說古巴飛彈危機究竟有多動魄驚心,一句話就是——差那麼一點點讓人類滅絕。古巴飛彈危機是世界離核戰爭最近的一次,同時也是離世界毀滅最近的一次,可以說是"危情13天"。1962年10月28日,莫斯科電臺傳來了一個聲音,那是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給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回信。在那一刻,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全人類,終於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
  • 古巴飛彈危機:人類離滅亡最近的13天
    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回憶一下,這場差點毀滅全人類的,古巴飛彈危機。1961年,美國在義大利、土耳其部署了飛彈基地,加上他在聯邦德國的飛彈基地和一批轟炸機基地,蘇聯所有的工業中心,都處在了美國的核打擊範圍之內,可以說,美國要想毀滅蘇聯,也就是一杯咖啡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感覺到被美國掐住了脖子,但是一時間也沒有找到好的反擊辦法。
  • 古巴飛彈危機:美國180艘艦進入加勒比海,轟炸機載核武器升空
    1962年10月16日到10月28日,古巴飛彈危機十三天。哈佛大學教授、甘迺迪總統特別助理小阿瑟·施萊辛格認為:「不僅是美蘇冷戰年代最危險的時刻,而且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刻。」 在13天的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美蘇之間上演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極限博弈。
  • 古巴飛彈危機:美國180艘艦隊進入加勒比海,轟炸機載核武器升空
    1962年10月16日到10月28日,古巴飛彈危機十三天。哈佛大學教授、甘迺迪總統特別助理小阿瑟·施萊辛格認為:「不僅是美蘇冷戰年代最危險的時刻,而且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刻。」在13天的古巴飛彈危機期間,美蘇之間上演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極限博弈。
  • 關於古巴飛彈危機和值得你慶幸的13天|有關蘇聯的那些書
    古巴在此 10 天前,一輛 U-2 間諜機帶來了蘇聯將核彈偷運進古巴的圖像證據。早先出版的《冷戰巔峰》(High Noon in the Cold War)一書中,馬克思·弗蘭克爾(Max Frankel)稱之為「運木馬進特洛伊」。在發現蘇聯核彈的幾小時內,甘迺迪做出了決定:美國不會容忍這些核彈留在古巴。
  • 古巴飛彈危機中的間諜戰
    提起古巴飛彈危機,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冷戰時期最危險的時刻,世界徘徊在核大戰的邊緣。這場危機的大背景,是分別以蘇美為首的東西方陣營長期的對抗。
  • 古巴飛彈危機內幕令美國後怕:蘇聯核武已到位
    慢動作的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10月14日到10月28日,古巴飛彈危機持續13天。按照哈佛大學教授、甘迺迪總統特別助理小施萊辛格的說法,「這不僅是美蘇冷戰年代最危險的時刻,而且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時刻」。危機過去幾十年之後,當得知俄方解禁的絕密檔案披露出的驚天內幕時,原甘迺迪政府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極度震驚,險些從辦公室的椅子上跌落。美方的幾個沒想到差點令人類經歷一場空前浩劫。
  • 驚爆十三天:再現古巴飛彈危機
    38年前,因古巴飛彈危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劍拔弩張,核戰爭陰影籠罩,當時的許多美國報紙將之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夜。這也是人類進入核時代後,最接近核戰爭的一次危機。最近,美國新線影業公司推出的新片《驚爆十三天》,以電影的方式回顧了這段短暫卻驚心動魄的歷史。
  • 冷戰風雲之古巴飛彈危機:人類歷史上最接近毀滅的十三天
    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飛彈危機。它是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產物,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但美蘇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這個事件被看作是冷戰的頂峰和轉折點。在世界史中人類從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場核戰爭的邊緣。
  • 《決策的本質:還原古巴飛彈危機的真相》美國在危機中的決策模型
    從文章的小標題中可以看出,作者是通過古巴飛彈危機這一冷戰期間最危險的核時代標誌性事件進行分析與探討。這一點是令我十分好奇的,在之前傳統的歷史課堂中,教科書上的古巴飛彈危機事件只不過是在美蘇爭霸這一大章節中小段文字,人們對它的了解並沒有那麼深刻,也沒有真正體會到它的重大歷史意義與背後所蘊含的政治決策與博弈。
  • 看電影學歷史:古巴飛彈危機ー令全世界屏息的「《驚爆十三天》」
    天內成功處理古巴飛彈危機的故事。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但使得美蘇雙方不停在核按鈕旁徘徊,使人類處於空前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髮之際。最後以前蘇聯的妥協而告終。歷史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迎來了久違的和平,但隨著國際局勢與利益的衝突,美蘇兩國展開了軍備競賽,兩國都想在世界上處於最領先的地位,於是冷戰爆發了。
  • 《驚爆十三天》,古巴飛彈危機中的懦夫遊戲與談判化解
    這部2000年上映的電影的英文原名Thirteen Days(《十三天》),重現了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但譯成中文的時候加上了「驚爆」二字來吸引眼球。「驚爆」兩字加得很土,因為這十三天裡發生的事情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電影的主題是在激烈對抗的背後是如何化解危機,拯救人類。
  • 回顧古巴飛彈危機(高清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1962年,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飛彈危機。它由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美國則堅持要求撤除飛彈而引發。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0幾天,美蘇雙方在核彈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髮之際。這組圖將展示這一險些將人類帶入末日的危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