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虛幻生活無處可覓,殘酷的現實生活如影隨形

2020-12-28 少禾君

《項鍊》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之一,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了參加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裝點門面,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夫婦二人為了買一串新項鍊賠償朋友四處舉債。經過十年的節衣縮食和打短工才還清債務,此時的她才知道原來當初借的只是一串假鑽石項鍊。

莫泊桑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有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的小說擅長從平凡瑣屑的小事入手,深入淺出,言簡意駭挖掘出深層次的意義,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質和真實的人性。莫泊桑的小說構思獨特,擅長於細節描寫和人物刻畫,以及出人意料的結局。

《項鍊》 小說以「項鍊」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採用了以物寫人的手法。有人說《項鍊》就是批判類似女主人公瑪蒂爾德之類愛慕虛榮的人,其實這只是看到了小說的淺表層次,也並非作者莫泊桑想通過小說所表達的意蘊。

小說《項鍊》用了對比、反諷和誇張的文學手法,向我們揭示了人性和生活的真相: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時,往往就會執著于于幻想中的世界來擺脫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可是越是掙扎著要離開我們所不齒的現實生活,越是會深陷其中。只有當我們無所畏懼面對的時候,什麼困難都會被踩在腳下。

01小說中的真假項鍊暗喻著虛幻世界和現實生活

《項鍊》中的瑪蒂爾德面容姣好,一直夢想過上貴族般生活,可現實中卻嫁給了一個普通的教育機構的小科員,只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這令她苦惱不已。小說中的項鍊暗喻著生活,我們有時因為現實生活的種種不如意,心生逃避尋找一種理想生活狀態,豈知我們嚮往不已的生活卻原來只是一場臆想中的虛幻世界。

虛幻再美好終究會破滅,現實生活雖然殘酷卻真實

①理想的婚姻狀況和現實的婚姻狀況的反差

「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小說中的女主瑪蒂爾德外貌姣好,性情柔順,她一心盼望能夠遇到一個多金又有地位的男子,這樣就過上舒適優雅的生活,但沒有優渥的家世,也沒有豐厚的嫁妝,最後只好嫁給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教育部的小科員。

瑪蒂爾德經常顧盼自憐,不願接受這段帶著平凡人幸福的婚姻,美麗而聰明的她不甘心於一段平淡普通的婚姻,不甘心自己剛剛離開一個平凡的原生家庭,又進入一個平凡的婚姻生活中,但是她卻不知道如何能夠尋覓一段良好的佳緣,又沒有灰姑娘的好運氣,所以她只能按部就班地進入一段在門當戶對的婚姻中。

從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出,女主對於自己的丈夫並非有多麼不滿,而駱塞爾先生對於太太也是呵護有加,實際上瑪蒂爾德太沉醉於內心虛構起來的美好婚姻外殼中,而忽略了美好婚姻的本質:相扶相持。

②幻想中的生活和現實生活的對比

瑪蒂爾德夢想中的生活是:

接待室蒙著東方的幃幕,點著青銅的高腳燈檠,穿短褲子的高個兒侍應生聽候指使,熱烘烘的空氣暖爐,精緻而且芬芳的小客廳,披著古代壁衣的大客廳擺著精美家具,自己則在午後和某個知名男子在那兒閒談。

可是現實生活中的她每天面對的是如此生活:

「房屋的寒傖,牆壁的粗糙,家具的陳舊,衣料的庸俗。」

這都讓瑪蒂爾德感到痛苦和苦惱,就連那個照料瑣碎家務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傭人也令她懊惱不已。

可見,小說的女主人公一心嚮往的是一種上流社會人士的流光溢彩的生活,而現實中她不得不每天面對單調而平庸的生活,她的丈夫卻很享受這樣的生活,這不得不令她更加苦惱,陷入了一種獨自面對平庸的生活,無法擺脫,卻不得不面對的困境中。

③自己糟糕的生活和好友奢華生活的對比

瑪蒂爾德本就對於自己的生活現狀感到苦惱,當她看到好友佛來思節夫人富足華麗的生活後,心中更是平添了一份懊惱和羞愧,強烈的自尊心令她備受煎熬。

「佛來思節夫人非常有錢,不僅有著數不清的華麗服飾,還有很多精美的首飾—— 鐲子、珍珠項圈等等」

而瑪蒂爾德呢則

「沒有漂亮服裝、 沒有珠寶,什麼也沒有」

以致讓可憐的女主人公不想再去看望好友佛來思節夫人了,因為看望回來就會感到十分痛苦。

在好友家裡她看到了自己夢幻中的生活,同時也是她孜孜追求的美好生活,好友的貴婦生活是瑪蒂爾德可望而不可即的,這種強烈對比之下,現實狀況讓她自尊受挫,痛苦不已。

小說《項鍊》中瑪蒂爾德中的真假「項鍊」暗喻著瑪蒂爾德的真實生活和她夢寐以求的生活,這既是她苦惱的根源,也是日後悲劇的起源,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不僅令人嘆服,這種對比手法和暗喻的手法既更有諷刺意味,同時也帶有一點悲憫的情懷在其中。

02看似是偶然因素改變了人物的命運軌跡,必然因素依舊是人性以及生活的真相

人生真是古怪,真是變化無常啊。無論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點點小事。《項鍊》

《項鍊》這部小說似乎有著許多偶然因素,如果當初瑪蒂爾德自己去買一個假的首飾,如果她發現首飾丟失後,主動向佛來思節夫人說明情況,如果她索性一走了之......也許她就不會遭受後來的一系列的困苦生活。

其實項鍊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丟失項鍊由此改變了瑪蒂爾德夫婦的生活軌跡,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蝴蝶效應。項鍊事件是偶然因素,必然因素就是:瑪蒂爾德不能安於現實生活,卻又不願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總想著能夠突然好運降臨,過上富足奢華的生活。

即便沒有這次事件,相信生活遲早會在某個轉彎處給她一個響亮耳光,讓她放下幻想面對殘酷而真實的生活。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遠大前程》中的皮普,出身貧困家庭的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所謂的遠大前程,最終生活教會了他,平凡生活的可貴。

生活有時就是那個帶著奸笑的後媽皇后,適時給你遞上一個紅彤彤的毒蘋果,生活就像一件虛幻美麗的錦繡外衣,裡面也許爬滿了跳蚤,它們會適時跳出來咬你一口。

03一夜的美麗虛幻和十年的艱辛歲月,無法抵擋一時的誘惑就要付出成倍的代價

小說中多處運用了對比和反襯,這樣刻畫人物的效果加劇了人物的悲劇性,對讀者更有震撼性,小說的主旨也更加深刻,引人思考。

①《項鍊》中的女主瑪蒂爾德在一步步誘惑之下,終於度過了一個美麗卻有點虛幻的夜晚,不料卻為此付出了十年的艱辛生活,這樣的反諷實在是令人唏噓,同時也讓這個悲劇更具震撼效果,其中還帶著一絲嘲諷的意味。

誘惑一:路瓦栽沾沾自喜地帶回家一張教育部長發出的請柬,那張花費了不少力氣才弄到的請柬,這張請柬仿佛是一張通往上流社會的門票,讓一直鬱鬱寡歡的瑪蒂爾德看到了一絲希望。就是這一張精美的請柬將瑪蒂爾德引向了虛榮的大海、生活的深淵。

誘惑二:看到伏來思節太太那個富有華貴的家,此時的瑪蒂爾德的內心的虛榮心再一次膨脹,她希冀著早日過上這樣的生活。

當然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批判女主的虛榮心上,其實很多時候,生活會不時向我們拋出許多名利的誘惑,該如何選擇呢?這時候往往是我們心中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起了主導作用。

誘惑三:瑪蒂爾德在舞會之上大放異彩,似乎觸摸到了進入上流社會的大門,卻不料樂極生悲,從此徹底進入了社會底層。

其實一步步走來,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一切又似乎在意料之中。生活有時總會突如其來給瑪蒂爾德一個大餡餅,當她還沒來得及歡呼雀躍,卻發現腳下已踏入萬丈深淵。

②十年的艱辛生活歷練了女主

瑪蒂爾德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卻不甘心於平凡的生活,做著不切實際的夢。然而她當災難降臨之際,卻也激發出了女主人公勇敢堅強的內在性格,她與丈夫一起通過十年的時間和最美好的年華一起賺錢、攢錢用於還債。 此時的瑪蒂爾德在我們眼裡雖然有點可悲,但更可愛可敬,她至少敢於坦然面對自己犯下的過失。

她在十年之後變得自信樂觀,甘於平淡,十年前的她每次看到好友佛來思節夫人,會因為彼此之間的巨大落差而傷心、遺憾和失望,可是經過十年的磨練,瑪蒂爾德雖然外表變得蒼老、粗壯,但是她的內心卻變得從容淡定了,她主動上前,和已經認不出她的佛來思節夫人攀談。

瑪蒂爾德嚮往的貴族生活並沒有讓她內心得到安寧,十年的艱辛生活反而讓她得到心靈的平靜,在虛幻與真實面前,瑪蒂爾德選擇的是真, 反襯出虛幻的貴族生活只會讓人空虛。

③「十年」的艱辛生活真的就能拯救那「一夜」的浮華嗎?

本來小說在此圓滿結束,也許也挺完美的,可是莫泊桑先生卻偏偏覺得意猶未盡,也許生活本就如此,常常在你覺得春暖花開之際,生活會給你頭上澆上一盆冷水。

「可是我那一掛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好友的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一串假項鍊便將她十年的辛酸奮鬥,堅韌、勤 奮、誠正、質樸的品質消解得無影無蹤,霎時將人推至無窮無盡的絕境。

莫泊桑在小說結尾處來了一個大轉折,小說至此嘎然而止,留給瑪蒂爾德的不僅僅是五味雜陳,留給我們的又豈止是一陣唏噓和一聲嘆息呢?

難怪魯迅先生說:

「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 看。」

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真相,曾經的過錯無法一筆抹去,畢竟人生不是遊戲,無法重新來過,曾經的傷痛,總會在某個雨天隱隱作痛,但是好在瑪蒂爾德學會了用自己的誠正與勇力改變那不幸的境遇,你我也是如此,在療傷中成長。

04結語:

莫泊桑的小說《項鍊》更像是一場荒誕劇目,可是卻帶給我們很多思考,讀完小說,心中莫名感到一種窒息感,似乎生活和命運在暗中窺視著我們,一旦我們行馳踏錯,就會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

相關焦點

  • 《盜夢空間》虛幻用來生活,現實用來逃避
    一直到影片的結尾,迷霧般的感覺仍然沒有散去,對於所有的虛幻和現實的疑問,也沒有確定性的答案。對於科布來說,究竟是永遠迷失在意識世界還是能夠重返現實? 永不停止旋轉的標記究竟是能夠打開現實的鑰匙,還是虛幻世界的界線? 影片中對於意識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設定,是能夠通過意識循環的間隙進入他人的夢境,從而能夠盜取信息。在夢境中我們無所不能、移山填海,時間的流逝被不斷放慢,夢中已垂垂老矣,現實才過而立之年。
  • 《肖申克的救贖》二次觀影-現實和虛幻
    在觀看電影的同時,了解其一定社會背景是重要的,本片描述的美國年代背景,社會制度的設定,民族文化衝突...在觀影中,不能站在現代的主觀思想看待情節;例如法庭判決的隨意,監獄秩序的殘酷,政府官員的腐敗,在當時的年代是及其正常的,也因此,產生很多的不公平和矛盾衝突。我認為主角的線路表達十分明確,他一直以來處於上流社會,智慧-傲氣-毅力是他的優點。
  • 據說新劇周迅突破了現實生活中殘酷的一面
    這種自認的情感很少受到影視作品的影響,因為看透了所謂感人的情節之後,他們只是編劇筆下的幻覺,但這一次,他們真的受到了打擊,這種無力感在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扎心的新劇名為《不完美的她》,演員陣容非常激進:周迅+惠英紅+趙雅芝+金士傑+黃覺+童瑤。他絕對值得觀看周迅和惠英紅以及許多同階段的強大恆星,但真正讓我感興趣的不是無懈可擊的陣容,而是劇本的標題。
  • Elusive: 無處可尋,難求
    新聞背景:簡釋/短評:Elusive: 無處可尋,不知所蹤;引申意思指某個目標或意願一直無法實現必須注意的是,「elusive」所說的「無處可尋」並非指曾經存在、如今不知去向的那種無處可尋,而是指從一開始就難找,一開始就難以追尋這麼一種「無處可尋」,相當於中文裡的「真愛何處覓」、「知音難尋」、「何處覓芳蹤」這類情懷。
  • 《開羅紫玫瑰》——從虛幻裡尋找現實的溫柔,還是從現實中尋覓虛幻的幸福?
    湯姆是電影銀屏裡讓塞西利婭一次又一次動心、溫暖的虛幻人物。當塞西利婭被餐館老闆辭退,她第五次踏進電影院看《開羅紫玫瑰》,通過電影來稍獲慰藉。誰料,銀屏裡的湯姆突然走出銀幕,走到塞西利婭身邊,拉著塞西利婭逃離了電影院,開始了一段虛幻人和現實人之間奇妙、純潔、忠貞、美好的愛情。
  • 明星的獨居生活太美好了,只是與殘酷現實遙不可及
    》《我要這樣生活》《讓生活好看》的場景。從殘酷的現實來講,7700萬中,大部分普通人的獨居生活,不可能那麼光鮮亮麗;住在裝修奢華的大房子裡,或是搞文藝、或是愜意地玩耍和運動。明星和「邊緣社會」的人對比,始終是少數人對比少數人,突出的是殘酷現實:大部分獨居者,過得更加辛苦。
  • 《開羅紫玫瑰》現實與虛幻
    「現實中的人想要過虛幻的生活,而虛構的人卻想要過現實的生活。」 電影的背景被設定在大蕭條時期,塞西莉亞是一名並不稱職的餐廳服務員,還要用微薄的薪水養活脾氣粗暴、不求上進、毫無魅力的丈夫蒙克。戲中戲裡的人們每天都不乏樂趣、歌舞昇平、生活奢侈。現實與虛幻,就像AQI指數360的夜空與梵谷的《星月夜》。
  • 電影《馬粥街殘酷史》:生活本來就很殘酷,本來就有很多條條框框
    我想更多的是對青春的懷念,對生活的嗟嘆。我也不知道電影為什麼叫了這麼一個正常人都聽不太懂的名字,確切的時間來說,14年前的,2004年的,電影劇情就像韓國電影一貫的絲絲入扣,將我從電影帶回到現實。14年前,我十歲,我想我做夢也想不到,現在的我會浪費時間去想想我十歲的模樣。
  • 《華麗上班族》華麗的外衣之下,是殘酷黑暗的現實!
    所以,以此來看,再加上杜琪峯導演,《華麗上班族》肯定不可能是第一直覺裡的那種故事。但是儘管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看過之後,我還是被震驚了,因為沒想到如此美輪美奐到幾乎沒有人味的華麗外衣之下,包裝的依舊是杜導一貫喜好,也是擅長的,現實的殘酷,以及人性的黑暗和扭曲!不過也很難想像,《華麗上班族》這樣的故事出自才女張艾嘉之手。
  • 夢裡人生,才是現實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大概從那個時候起,這個考試的情景就一直反反覆覆地出現在我的夢中,如影隨形。高銘的《人人都能夢的解析》一書中說道:夢對於壓力的釋放是必需的,也是維繫我們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夢要保證維護睡眠,並且把來自於潛意識的壓力合理地、順應自然地釋放出來。
  • 【即將上映】《重生愛人》青春的美好記憶其實是現實生活中的一種殘酷.
    王麗坤左邊帥男鄭元暢象徵現實生活,右邊金汎代表已經不可再得的青春記憶。  電影《重生愛人》片中有青春化蝶版海報的原型鏡頭。蘇瑩(王麗坤飾)站在巨大蝴蝶投影前講述「初愛」案例的會議現場,程峰迴(鄭元暢飾)突然宣布開始追求蘇瑩。一段貌似美麗情感的開始,其實隱藏著揮之不去的青春往昔經歷。
  • 《夜行動物》:現實、虛幻、回憶——時空交叉的情感背叛
    《夜行動物》有三條主線,現實陰沉冷冽,回憶青蔥斑駁,小說驚悚駭人。影片講述了蘇珊與丈夫霍頓的婚姻生活進入倦怠期,恰逢此時,她收到了前夫愛德華創作的小說樣書,書中描寫了一家三口意外死亡的悲劇,通篇充滿了壓抑、悲傷和毀滅氣息。
  • 《夜行動物》:現實、虛幻、回憶——時空交叉的情感背叛
    《夜行動物》有三條主線,現實陰沉冷冽,回憶青蔥斑駁,小說驚悚駭人。01、現實:蘇珊終於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影片女主人公蘇珊,出生上流社會,受過高等教育,大學學的是藝術史,氣質高雅,品味不俗,經營著一家行為藝術館。丈夫霍頓高大英俊多金,事業有成,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女兒印蒂雅美麗省心,與自己的男友感情穩定。他們是外人眼中的成功者,個人高光,生活風光。
  • 一口氣看完《餘歡水》,現實與虛幻僅在一念之間
    此前一護士因拒絕與領導聚餐被迫離職,在歌頌努力就會有回報的時候卻被現實狠狠打了一巴掌!這樣一來,現實往往更加荒誕不經吧!虛幻與現實所有的人都厭惡餘歡水,因為他說謊,然而,又有哪一個人做到了從未說謊呢?餘歡水的懦弱來自於一場車禍,好兄弟在這場車禍中去世了,他還自私地將一切責任全部推到死去的兄弟身上。
  • 純愛這種「奇葩」,為啥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評日劇《處男魔法》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文化猝然繁盛,很多我們從未注意到的事情,進入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文化出現了大量「光怪陸離」的東西,純愛也是其中之一。01我所聽說過的最偉大又利己的說法:「我可以不結婚,但我嗑的CP必須是真的!」
  • 「毛孔女孩」速收,敷了這瓶水,毛孔、黑頭無處可覓!
    「毛孔女孩」速收,敷了這瓶水,毛孔、黑頭無處可覓!
  • 現實生活很殘酷
    現在又說養兒防老已經不可靠了,只有自己手裡有積蓄,才能安享晚年,每天喝喝茶逗逗鳥,不用管兒女的家長裡短,生活可謂非常愜意。這樣的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卻非常殘酷。如果老人有行動能力,或者遇到素質好的護工還好。但如果遇到那些品行不端的護工,無異於羊入虎口。前段時間幫媽看到一個新聞,吉林一所老年公寓內,一名老人被護工毆打頭部。除此之外,身上還有用鞋子打出來的傷痕。
  • 現實是殘酷但希望總會有的
    01悲傷的故事不止一個人會有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叫《流浪貓鮑勃》,講述男主是一個癮君子,但是正在戒毒,在艱難的生活中,流浪貓鮑勃闖進了他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他的生活。沒有自己的理想,沒有自己的目標,整個人生都會陷入黑暗,自己會不知所措,因為自己已經無法控制自己,亂糟糟的生活給自己無能為力的錯覺,自己不知道方向在哪裡,自己想努力的動力都沒有,就好像拳打棉花,無處使力。人無非就兩種狀態,一是無所事事,一是拼搏努力。當自己有人生的目標,有時候累也是一種幸福。
  • 《火星生活》比夢境更長的夢境是現實
    現實是一場不能被叫醒的夢遊,可能我死於某個平常的冬天,可能我從未脫離過夢境。我們在閉眼後沉入夢境,將夢境作為意識的延伸,意圖抓住片刻的放鬆與歡愉。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不同的解讀,也持有不同的態度,對我來說現實不是唯一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終點,聽起來好像很任性,但是嗯...啊...呃...就是很任性。
  • 《同義詞》現實的殘酷,言辭的虛偽,理想的破碎
    永遠低著頭,在冰冷的巴黎街頭,走著,約亞夫(Yoav)與一本法語同義詞字典為伴,口中不斷地念叨著法語,一位可以背棄原本的身份,重新開始,殊不知殘酷的現實,是理想破碎的前兆。或許這就是約亞夫選擇法國的原因,他要忘卻那只有不斷戰爭與衝突,甚至是思想壓抑的故鄉——以色列,即使以色列塑造了他的語言,他的舉止與談吐,他的精神,那裡卻只有絕望;他用一句句從口中讀出的法語,巴黎的生活,法國的文化將自己從猶太民族中完全除去從而成為法蘭西民族。他拒絕希伯來語(可難學了為什麼要放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