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30-40年代泰國清邁,鄉村水稻豐收,農村婦女愛嚼檳榔

2020-12-23 哈歷史

泰國清邁,清道鄉村街道,街道兩邊多是商販的小攤。這是一組數碼修復上色的老照片。

泰國清邁,火車站招待所外等待客人的三輪車夫們,當地的三輪車多為改裝而成。

泰國清邁,乘坐改裝三輪車的遊客從桑卡邦返回清邁的昌賽。

泰國清邁,崇通附近的木炭窯。

泰國清邁,昌通的農民用牛車運送收割的稻子。

泰國清邁,一名男人挑著裝滿紫膠的籃子,準備去晾乾。

泰國清邁,美喬的試驗田,一名農民正在用水牛犁地。

泰國清邁,男子趕著牛車正在運送收割的稻子。

泰國清邁,被侵蝕的河道,兩岸的村民靠簡易的木橋通過。

泰國清邁,運送茶葉的茶農,用筐子和木架作為裝載運送的工具。

泰國清邁,正在水田裡種植水稻的婦女。

泰國清邁,沙拉披河上水車。

泰國清邁,由清邁美喬農業學校組裝的水車,除灌溉外還可以為脫谷。

泰國清邁,家中以農業種植為主的婦女,由於長年累月是檳榔,牙齒已經變黑。

泰國清邁,位於昌通瀑布附近的木質小屋。

泰國清邁,切地蘭寺。

泰國清邁,佛教聖地素貼山,位於山腰的佛拉塔特廟,又稱雙龍寺。

泰國清邁,長瓦縣的農家婦女,繡花的褲子有多種圖案和顏色。

相關焦點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為什麼深處內陸、不產檳榔的湖南,卻成為中國最愛嚼檳榔的地區?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最愛嚼檳榔?臺灣、海南、廣西等檳榔原產地都有嚼檳榔的習俗,其中臺灣更發展出聞名世界的「檳榔西施」文化。但在湖南人面前,他們通通相形見絀——據統計,臺灣約 10%的人口有嚼檳榔習慣,而湖南人嚼檳榔的比例達到 38.42%,其中 30 至 40 歲人群更高達 50.36%。
  • 1971年中國農村真實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農村是這樣子
    1971年中國農村歷史老照片:現在我們的經濟越來越發達,社會進步飛快,城鄉差距也在不斷的縮小,有些城裡人甚至喜歡住到農村去,但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村日子特別的貧窮和單調,低矮破舊的房子住著一家人,為了生存奔波勞作,辛苦一年還解決不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今天我們分享一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農村的老照片。
  • 格雷戈裡的中國老照片,1920-1930
    種植水稻。1930年 格雷戈裡近代以來特別是民國時期照相技術已非常普及,這讓我們能在近100年後依然能尋到曾經生活的模樣。種植水稻。1930年 格雷戈裡透過這些照片,我們能夠看透那個時代,那個天空,那個人物,那個瞬間。有圖有真相,就讓照片來講述吧。
  • 鄧超爆張嘉譯拍戲時愛嚼檳榔!殊不知,六成口腔癌竟與嚼檳榔有關
    作為一個對檳榔非常陌生的廣東人,我帶著一臉嫌棄打開百度搜索「檳榔」。不查不知道,我的偶像張嘉譯竟然是檳榔愛好者!還被鄧超爆料張嘉譯拍戲時愛嚼「檳榔」,並且把愛好傳染給了身邊人。你為何停不下來嚼檳榔? 長沙人王昊(化名)從事電話客服工作,日常工作就是與形形色色的客戶溝通,閒暇之餘愛嚼檳榔。最近一段時間發現自己的右側牙齦長了一個腫塊,最初只是一個小包,也沒有多加注意。
  • 紅色年代農村宣傳畫,豐收的喜訊,豐收果兒運不完,豐收的季節
    本組宣傳畫和年畫是農村豐收題材的繪畫作品,時間在新中國50年代至70年代。畫面充滿濃濃的鄉土氣息,一派豐收祥和的景象。是一個時代的藝術風格。作品:豐年瑞雪。郭常信畫。1974年年畫作品:豐收場上,畫面是生產隊的社員們在一起,他們身旁是剛收穫的糧食,遠處有「農業學大寨」的標語。
  • 檳榔之鄉,美麗鄉村在萬寧
    海南自古就有栽種和嚼食檳榔的習慣,檳榔被譽為我國「四大南藥」之首。海南一帶檳榔待客的風俗,古來有之,早在《南方草木狀》(檳榔代理篇)中已有「廣交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的記載。八百多年前,貶居海南島的詩人蘇東坡就曾描繪黎家少女口含檳榔頭插茉莉花的情景。可見海南人種檳榔,吃檳榔的風俗歷史悠久。
  • 今年水稻有望實現豐收
    汛情發生正值早稻灌漿收穫、中稻田間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關鍵時期,給水稻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災害發生後,農業農村部組織水稻專家組實地調研評估災害影響,科學指導災後生產恢復,因地制宜開展技術指導,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從實地走訪和調研看,今年汛情區域相對集中,受災程度最大的是早稻,一季中稻和雙季晚稻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但由於種植面積擴大、技術保障增強等因素,水稻有望再次實現豐收。」
  • 我在臺灣大口嚼檳榔卻沒有遇到性感的檳榔西施
    檳榔,為檳榔樹的種子,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軀幹。原是重要藥用植物之一,可是近現代大部分都拿來充當提神的食品。臺灣人歷來就有嚼檳榔的習慣,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將檳榔樹作為經濟作物大力推廣,檳榔的種植和銷售更成為一種蓬勃的產業。近些年雖然有所限制,但在臺灣的東西海岸和中央山脈,依然可以看見大片檳榔樹。
  • 檳榔好吃,停不下來?看完這個你還敢嚼檳榔麼
    >但是一定要有一包檳榔長期嚼檳榔的人可能一開始只是將檳榔作為提神小食幫助提神醒腦如果你吃過檳榔你應該有過這樣的體驗檳榔初入口一開始的感覺並不好味道又辣又苦又刺還會頭暈、胸悶可是慢慢的,身體感到燥熱、興奮體驗如醉酒一般
  • 檳榔嚼出「櫻桃小口」?檳榔的「功效」可不止於此
    我第一次吃到的,是好友從廣東特意帶回來的一塊包裝好的檳榔:一塊看似乾草的東西包裹在真空包裝裡,單單從賣相上就輸給了現今的各種糖果、咖啡、巧克力等。當然,我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嚼了一塊,一股濃濃的煙燻味升騰而起,嘴裡就是淡而無味的木柴感覺。那滋味就像在嚼一塊在灶臺上掛了十年的老臘肉,並且還沒有鹹味……加工後的檳榔並不好吃,這使我更憧憬新鮮的檳榔了。
  • 趣事二三:我在新泰嚼檳榔
    「檳榔啊,你沒嚼過嗎?」「什麼是檳榔?我們那沒有」「原來你們山東人不嚼檳榔的,嘗嘗吧,湖南特產。」我便嚼了檳榔平生第一粒檳榔。嚼了幾下瞬間覺得胃脹。那時候忽然明白了為什麼南方人個子不如北方人高了,大概是嚼檳榔飽了,吃飯吃得少就不長了吧。剛去長沙,學校外面的所有便利店裡都賣檳榔。同學都在吃,我也自己買了一包。
  • 老照片:1874年的中國婦女,給人滿滿的是心酸與心寒!
    當時光一點點的流逝,記憶在我們的腦海中逐漸模糊時,我們會特別的去懷念一些東西,當而我們看到一個時代的老照片時,我們會不禁感慨,原來那時候的人們是這般生活的。老照片,1874年的中國婦女,給人滿滿的是心酸與心寒!老照片:圖為一位貴婦與她的僕人和合影,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874年的北京。
  • 【深度·關注】嚼食檳榔致口腔癌機率劇增 邊專院長呼籲:要像控煙一樣控制嚼食檳榔
    武漢人也愛上嚼檳榔了?」       「都慢慢帶動起來了。主要是開車時提神,吃別的東西影響開車不是?」       「不是說嚼檳榔會有致癌風險嗎?」       「都說抽菸會得肺癌,還有那麼多的人抽呢!」
  • 泰國清邁旅遊不得不做的十件事,你都做過嗎?
    清邁,泰北玫瑰。鄧麗君最愛的地方。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裡的王寶強很簡單,他來清邁旅遊要實現幾個願望:騎大象、SPA、打泰拳、拜佛、種生命樹、遊長頸族村、坐嘟嘟車、放水燈、逛夜市。除了打泰拳和種生命樹,都是我想幹的!
  • ...屆江門農博會奏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鄉村振興「交響曲...
    一連五天的盛宴,不僅將調動廣大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看到農業農村發展潛力,為鄉村振興吸納人才、科技、資金等,匯聚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澎湃活力和強勁動能,最終讓農村成為引人入勝的天地、農業成為令人嚮往的產業、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 旗袍演變,1930年代的上海服飾
    滿族女子服裝老照片以此作者看來,旗袍的沿革,無非是袖管、前後擺動忽長忽短,或者是開叉的高低,這些構成旗袍變化的元素。其實,1930年代旗袍設計這時旗袍的變化,尚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應該說,1930年代是旗袍非常發達的年代,特別是到了中葉,旗袍的式樣設計有了很大的進步,人們開始很用心去設計、組合,並且創造出新的旗袍式樣。1934年,有人想為旗袍設計一種方案:到了目今1934年,我想一般摩登小姐們,一定又要別出心裁的去制裁了。
  • 泰國清邁行第一天——鄧麗君生前最愛的小城
    鄧麗君的歌曲《小城的故事》家喻戶曉,讓我對歌曲裡唱的小城泰國清邁無比嚮往。這次終於成行,跟的中青旅的團,由於是旅行淡季,再加上泰國消費不高,團費也便宜,往返都是川航的白班機還是很不錯的。成都直飛清萊皇太后機場,這個機場 的名字很大氣,但實際上只是一個很小的機場,也沒有免稅店。
  • 下一次泰國旅行,曼谷or清邁更哪個適合你?
    1交通篇國內-泰國從國內出發到曼谷和清邁直飛都非常方便。去清邁也可選擇先到曼谷,再乘坐國內航班到達清邁。(約1個小時)曼谷-繁華都市作為首都的曼谷交通非常方便。曼谷隨處可見的突突車已經是泰國的一大特色,價格並不便宜,搭乘前一定要談好價格。清邁-愜意古城古城清邁清邁至今還未開通MRT、BTS,甚至公共巴士。
  • 上癮兩千年,人們怎麼還在嚼檳榔?
    「恰檳榔不咯?」這是一句湖南方言,意思是來顆檳榔嘗嘗嗎?在當地,這是一句套近乎的話,同「進屋喝杯茶吧」「兄弟,來根煙麼」有同等功效。在湖南、海南、臺灣等地,人們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一顆小小的檳榔,何來如此大的威力,讓人們又愛又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