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嚼出「櫻桃小口」?檳榔的「功效」可不止於此

2021-02-12 果殼

昨天這條新聞,可能讓許多朋友好奇起檳榔這種東西:


雖然沒有醫生明確給出的檢查結果,但根據新聞來看,這「櫻桃小口」也顯然不是什麼健康的結果……而吃檳榔呢,不僅有可能讓你變「櫻桃小口」,還可能變成這樣:


一則宣傳海報

……講真,這種櫻桃小口不要也罷,除非你有類似逃犯的易容需要。

而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檳榔的「功效」可不止於此:它們不僅能讓你心跳加速、成癮、牙齒發黑,甚至還能致癌。

我從小就對檳榔充滿了憧憬,現在想想,大概是由那首歌曲《採檳榔》引發的。我的腦海中現在還能搜索到那熟悉的旋律和唱詞——「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一個需要通過競技才能品嘗的零食,一定是美味的!

但真的接觸到了檳榔,感覺卻沒有想像中那麼愉快。我第一次吃到的,是好友從廣東特意帶回來的一塊包裝好的檳榔:一塊看似乾草的東西包裹在真空包裝裡,單單從賣相上就輸給了現今的各種糖果、咖啡、巧克力等。當然,我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嚼了一塊,一股濃濃的煙燻味升騰而起,嘴裡就是淡而無味的木柴感覺。那滋味就像在嚼一塊在灶臺上掛了十年的老臘肉,並且還沒有鹹味……

加工後的檳榔並不好吃,這使我更憧憬新鮮的檳榔了。

以販賣檳榔為主的街邊小店。圖片來源:flickr.com

在海南第一次吃到了新鮮的檳榔,結果徹底打破了我對檳榔的幻想。買檳榔的場景還是有幾分詩意的。幽靜的小村路上,巨大的榕樹下,支起一張小小的方桌,一個塑料盆裡裝滿了青綠色的檳榔,另一個盆裡放了幾個葉子疊成的小三角,從側縫裡露出方桌後面的老婆婆在似睡非睡地守著小攤。檳榔一塊錢一個,付錢後老婆婆會幫你把外皮切來。索要那個小三角包,人家卻示意我不要吃。苦於無法明確聽懂老人家的海南方言,無奈,我只能學著樣子把外皮啃掉,然後吮吸著裡面不多的汁液,然後咽下去一大口……吃著吃著就不對勁了,我完全沒有感受到什麼快感,倒是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之後喝了好多水才平復下來……就這樣,多年的檳榔夢徹底破滅了。

可是,轉念一想,既然這東西不是那麼愉悅,為什麼又有很多人趨之若鶩呢?檳榔的魔力究竟在什麼地方?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國人嚼檳榔的歷史非常悠久。在東漢楊孚的《異物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檳榔,若筍竹生竿,種之精硬,引莖直上,不生枝葉,其狀若柱……因坼裂,出若黍穗,無花而為實,大如桃李……以扶留藤古賁灰並食,下氣及宿食,去蟲消谷。」目前來看,這是關於檳榔的最早記載。

在這段記載中透露出幾個信息,首先檳榔的外貌就跟竹竿差不多,「一門心思」向上生長,在頭頂在長出了葉片。不用說,這其實是棕櫚科植物的的一大特點,不管是王棕,椰子,伊拉克蜜棗(椰棗)都是這幅模樣。當然了,說以檳榔為代表的植物「無花而實」就有點不對頭。棕櫚科植物是典型的被子植物,它們一定是先開花後結果的,只不過它們的花朵沒有豔麗的花瓣。但它們像玉米小麥之類的花朵,還是可以保證完成開花結果的過程,因而被誤認為「無花而實」了。檳榔的果實有點像迷你版的小椰子,這也不奇怪,因為通過分子遺傳學分析,檳榔屬和椰子屬的關係也是相當親密的。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椰子、檳榔都是棕櫚科植物的代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上面的記述中,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吃檳榔後會有特別的作用,包括消食和驅蟲。可以看出,這時候的檳榔還是藥品,是為了健康才嚼的。在宋朝之前,藥品一直都是檳榔的主要身份。在晉代陶弘景的《名醫別錄》,唐代劉恂的《嶺表錄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都有對檳榔藥用價值的記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甚至認為這種果實能夠驅除中國南方的「瘴氣」,因而與「益智仁、砂仁、巴戟天」並列為四大南藥。這足以說明檳榔在醫藥中的地位。

到宋朝之後,檳榔的用途開始有了轉變。它們不單單是簡單的藥品,更多情況下扮演了嗜好品的角色。大家是為了愉悅來嚼檳榔,特別是在海南以及廣東等嶺南地區,並且這種習慣一直延續了下來,並且一度成為王公貴族的休閒方式。直到鴉片和菸草傳入我國之後,檳榔才慢慢從嗜好品之王的神壇上走下來。

當然,今天我們很多地方仍舊保持著咀嚼檳榔的習慣,只是嚼的對象不盡相同而已。

在海南,很多公共場所都不客氣地寫著——「禁止嚼檳榔!」這明明是種嗜好品,又不會像二手香菸那樣毒及無辜,為啥要禁止呢?答案其實就在我們腳下。

初到海南的人會很奇怪,街道上經常會有很多紅色血跡一樣的東西,讓人不得不懷疑,「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到街上來吐血呢?」其實這些紅色物質根本不是血,而是咀嚼檳榔的人吐出的汁液。


如果只是單純地嚼檳榔,即便把它們嚼的再碎也不會出現鮮紅色汁液。倘若這時真的出現紅色汁液了,那很可能是因為牙齦和口腔黏膜被刺傷了。要想獲得紅色的果,就必須把檳榔,貝殼灰(如果沒有貝殼灰的話,也可以用石灰代替)和蔞葉(胡椒科胡椒屬的一種植物,有特殊的香氣)一起嚼。在這貝殼粉和蔞葉的協助下,檳榔中的檳榔紅色素(一種酚類物質)就會發生明顯變化,顯現出血一樣的顏色。更要命的是,這種檳榔紅色素不大容易被清除,所以吐在街道上的檳榔汁液很是讓人討厭。在這點上,檳榔倒有點像口香糖,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城市牛皮癬。所以,在公共場合禁止嚼檳榔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吃新鮮的檳榔,通常是在檳榔產地。因為新鮮檳榔不易保存,所以其他地方的檳榔通常是經過加工處理的,在絕大多數加工過程中,檳榔會先被清洗,然後就送去浸泡炮製,然後晾乾切片後,再經過炒制或者直接調味包裝就可以上市了。我最早吃到的那種包裝檳榔,大概就是這種檳榔了。至於其中的煙火味兒,大概就是來源於炒制了。


貝殼灰和蔞葉的加入,讓檳榔的賣相變得多種多樣。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兒,商家們又在檳榔裡加上了各種香精,變得奶油味,話梅味兒一應俱全。不過,這並不是檳榔能繼續存在和火爆的終極理由,更重要的是它能讓我們心跳加速。


聽起來有點奇異,但是檳榔確實有這樣的魔力。嗜好檳榔的朋友告訴我,吃過檳榔之後如同喝下「二鍋頭」,臉色潮紅精神亢奮。這些狀態並不是我們的心理作用,而是實實在在的生物鹼的影響。

檳榔中含有多種生物鹼,檳榔鹼和次檳榔鹼是最主要的成分。這些物質和其他生物鹼一樣都會對人體機能產生影響。其中,檳榔鹼可以刺激內源性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的分泌,結果是腦垂體釋放更多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之後讓腎上腺產生更多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果你已經被這個過程繞暈了也不要緊。我們就把嚼檳榔的結果說簡單點,那就是:在人體內產生了興奮過程。

幾種常見的生物鹼,檳榔中包含的生物鹼有檳榔鹼和檳榔次鹼等。圖片來源:class.med66.

如果玩過《星際爭霸》系列遊戲,就會發現,注射了腎上腺素之後,士兵們處於極度亢奮狀態,不管是行動速度還是攻擊頻率都有了明顯的提升。當然現實中士兵不會亂打針——但這種物質對於我們人確實有類似效果。一旦體內的濃度飆升,就會出現血壓升高,心跳加快,也就出現像喝酒一樣的狀態。很可惜,我兩次嘗試都沒有達到過這種狀態,還被檳榔果的纖維刺痛了喉嚨和食道,看來檳榔註定不是我的菜。

當然了,檳榔的藥性還不止於此。檳榔鹼確實對絛蟲、蠕蟲有一定的殺滅作用,只是,在注意飲食衛生的今天,感染此類寄生蟲已經是比較稀罕的事情,也就不用勞駕檳榔出馬。除了對抗寄生蟲,檳榔鹼還能刺激平滑肌的蠕動,所以古籍醫書上記載的檳榔「消食」也是有道理的。從這點來看,檳榔還是保護人類健康的衛士呢。


知道了檳榔紅汁的真相後再聽鄧麗君唱「紅的像她嘴上的檳榔」,頓覺畫面太美……

但是檳榔的紅色汁液也會給我們帶來麻煩,比如把牙齒染得黑漆漆的(當然在有些地方,人們以黑齒為美)或者把街道搞得「血跡」斑斑。其實,這都是小問題,更大的問題是,檳榔嚼多了,有可能引發癌症。

吃檳榔致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也絕非危言聳聽。通過長期的跟蹤調查,科研人員發現,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有接近60%的居民都喜歡嚼檳榔,而該國的口腔癌發病率位居世界第二。我國臺灣也有嚼檳榔的傳統,當地每10萬男性居民中就有27.4例口腔癌患者。檳榔的威力不容小覷。


目前,我們對檳榔和口腔癌的認識已經比較清楚了,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檳榔中含有的檳榔鹼。檳榔鹼不僅可以影響到我們的神經系統,讓人進入亢奮狀態,還可以刺激我們的口腔黏膜細胞,讓它們進入不正常的生死狀態。通常情況下,口腔黏膜細胞都會自動更新,那些老的細胞會脫落死亡,但是檳榔鹼卻會打破這種生死平衡,促使上皮細胞在短時間內凋亡。事情還沒完,檳榔鹼還能讓細胞外的膠原蛋白意外地沉積填充下來,同時,作為檳榔鹼的幫兇——檳榔次鹼還能組織我們的機體來清除這些多餘的蛋白質。

檳榔帶給我們的傷害還不止與此,在咀嚼過程中,粗糙的纖維很容易刺傷口腔黏膜。這種經常性的損傷,也容易引發細胞的不正常增生。結合上述檳榔鹼的性能,結果可想而知,癌變只是量變引起的質變而已。

於是,檳榔再一次站到了十字路口,究竟能在嗜好品的行列中堅持多久成了未知數。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檳榔就會再次回歸藥物的行列,繼續從事自己治病救人的本職工作了。(編輯:Sol_陽陽)

如果史軍如此詳細的描述還不足以滿足(打消)你對檳榔的好奇,那麼本AI再搬運一個評論:

「海南旅遊吃過人生中唯一一次檳榔。15分鐘後發誓此生再也不碰。」

「哦對了,還帶回來一顆給老爹……15分鐘後老爹發誓此生再也不碰。」


相關焦點

  •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為什麼檳榔不宜多吃
    檳榔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特別是南方的朋友們很多都喜歡吃檳榔,那麼吃檳榔都能帶來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 逆天的檳榔!廣東男子吃檳榔吃出櫻桃小嘴,「易容」成功逃亡13年!
    這些不僅花錢還沒保障,今天小編給大家說個故事~一個關於「櫻桃小嘴」的故事~給你們看一下換了嘴型的鳳姐P圖!怎麼樣?對於一般女性來說,一張櫻桃小嘴才是對美的追求,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hold住舒淇那樣的厚嘴唇啊~
  • 鄧超爆張嘉譯拍戲時愛嚼檳榔!殊不知,六成口腔癌竟與嚼檳榔有關
    消息一出,再次把檳榔安全性推向風口浪尖,引發了公眾對「嚼檳榔」的質疑。而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在特別刊物第85卷中,認定檳榔為I級致癌物。這讓醫學界長期以來懷疑「嚼檳榔」與口腔癌致病之間的因果關係,得到了確認。
  • 水檳榔有什麼樣的功效與作用?戒檳榔神器等你來襲~
    的功效與作用」幾乎都是與植物水檳榔有關的信息,希望我能寫一篇關於水檳榔的功效與作用的,於是有了今天這篇更新。戒檳榔的產品千千萬,各類產品也很多,還有為戒檳榔而寫的書,是否有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水檳榔可以幫助戒檳榔,原因有二點,其一具備檳榔的口感和功效,能滿足需求;其二摒棄嚼的過程,不用嚼,對咬肌、口腔黏膜、牙齒的傷害就消失殆盡,俗稱的國字臉、三指嘴等等,都能規避掉,或者逐步緩解。
  • 檳榔的作用功效與危害
    ②《本草述》:"檳榔急治生用,經火則無力。緩治略炒或醋的功效與作用煮過。"  檳榔的功效  功能主治:檳榔味苦;辛;性溫。歸胃;大腸經。能驅蟲;消積;下氣;行水;截瘧。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腳氣;水腫;瘧疾。  1、蟲積腹痛:檳榔主要用治寸白蟲,即絛蟲,為驅除絛蟲的特效中藥之一,單用煎服有效,也可配伍南瓜子、牽牛子、石榴根皮等。
  • 嚼檳榔提神?小心,那可是一類致癌物!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走近檳榔……2000年的檳榔種植史檳榔原產於東南亞,我國種植和食用檳榔的歷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就出現過檳榔的身影,「流落胥如,仁頻並閭」,其中,「仁頻」就是當時人們對檳榔的別稱。
  • 男子為提神嚼檳榔,卻張不開嘴了,常嚼檳榔的後果你或許不想承受
    其實,嚼檳榔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它會損傷我們的口腔健康,甚至是引發癌變,但是仍然是很多人對此並不在意。泉州的一名男子,為了提神嚼檳榔,導致張不開嘴了。泉州的37歲的姚先生,為了提神,會經常嚼檳榔,吃完之後,確實是很神清氣爽,瞬間就提精神,就是因為效果很好,一吃就是幾年。但是,近階段出現頻發的口腔潰瘍,用藥也治療不好,開始還不在意。
  • 趣事二三:我在新泰嚼檳榔
    「檳榔啊,你沒嚼過嗎?」「什麼是檳榔?我們那沒有」「原來你們山東人不嚼檳榔的,嘗嘗吧,湖南特產。」我便嚼了檳榔平生第一粒檳榔。嚼了幾下瞬間覺得胃脹。那時候忽然明白了為什麼南方人個子不如北方人高了,大概是嚼檳榔飽了,吃飯吃得少就不長了吧。剛去長沙,學校外面的所有便利店裡都賣檳榔。同學都在吃,我也自己買了一包。
  • 檳榔的養生妙用及生檳榔的吃法
    檳榔嚼食後,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酡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檳郎其實不只是零食那麼簡單哦,檳郎還有哪些養身功效呢?檳榔的功效⒈驅蟲作用       根基報導檳榔的水煎醇沉液對肝吸蟲均有明顯的體外抑蟲作用。經檳榔作用的蟲體充分伸展,蟲體薄平,長度顯著增加。檳榔煎劑有促使小鼠體內血吸蟲肝移作用。
  • 檳榔是什麼東西,它的功效與作用危害
    市面上的檳榔是檳榔樹的果實,從樹上摘下綠色的果實,經過烤乾加工,再加入薄荷等成分製成的,能夠嚼食。
  • 檳榔怎麼吃 如何吃檳榔
    吃擯榔更有趣的是,不單食它的瓤肉,而與「扶留葉」(俗稱萎葉)、灰漿(用蚌灰或石灰調製而成)為佐料一起嚼食,即所謂「一口擯榔一口灰,。先將擯榔果切成小片,取灰漿少許放在「扶留葉」上,裹住擯榔片放人口裡慢慢咀嚼。此時口沫變成紅色,再把口沫吐掉而細啖其汁,愈嚼愈香,津津有味,直至臉熱潮紅,謂之「醉擯榔」。擯榔癮大的婦女,配上少量菸葉,又香又辣,如喝烈酒。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處於中部腹地的湘潭為什麼會成為湖南檳榔食俗的發源地?文|葉鶴洲本文來源:大象公會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最愛嚼檳榔?臺灣、海南、廣西等檳榔原產地都有嚼檳榔的習俗,其中臺灣更發展出聞名世界的「檳榔西施」文化。但在湖南人面前,他們通通相形見絀——據統計,臺灣約 10%的人口有嚼檳榔習慣,而湖南人嚼檳榔的比例達到 38.42%,其中 30 至 40 歲人群更高達 50.36%。
  •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危害!
    ,有的人很喜歡吃,尤其是男生,喜歡把它當作口香糖嚼。適當的吃檳榔是有好處的。因為檳榔是一種中藥材,可以治青光眼、血壓升高等的作用。但是吃檳榔一定要節制哦。本期告訴你吃檳榔的好處與壞處。因為瘴癘之症,一般都同飲食不規律、氣滯積結有關,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藥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吃檳榔可以提高警度,反應動作會更靈敏,同時也會較平靜。蟲積腹痛,消化不良者,可與神曲、麥芽、使君子等配伍。情志失調,氣逆喘急,胸膈滿悶,不思飲食者,可與沉香、烏藥、人參磨汁服。水溼壅盛,症見遍身水腫,呼吸喘急,二便不利者,可與羌活、澤瀉、商陸等配伍。
  • 湖南人為什麼最愛嚼檳榔?
    中國什麼地方的人最愛嚼檳榔?臺灣、海南、廣西等檳榔原產地都有嚼檳榔的習俗,其中臺灣更發展出聞名世界的「檳榔西施」文化。但在湖南人面前,他們通通相形見絀——據統計,臺灣約 10%的人口有嚼檳榔習慣,而湖南人嚼檳榔的比例達到 38.42%,其中 30 至 40 歲人群更高達 50.36%。
  • 上癮兩千年,人們怎麼還在嚼檳榔?
    「恰檳榔不咯?」這是一句湖南方言,意思是來顆檳榔嘗嘗嗎?在當地,這是一句套近乎的話,同「進屋喝杯茶吧」「兄弟,來根煙麼」有同等功效。在湖南、海南、臺灣等地,人們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有6 億人在食用不同類型的檳榔嚼塊,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和南亞,分布國家有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等。我國咀嚼檳榔的習慣主要分布在湖南、海南、臺灣、雲南等地,其中湖南和臺灣尤為突出。作為受歡迎的零食,檳榔被開發出了各種吃法。
  • 想提神,嚼檳榔?
    而在不久後的9月17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廣電總局決定,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製品。其實早在2003年,檳榔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一級致癌物清單。儘管越來越多人認識到檳榔的危害,這些年檳榔的銷量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 長期嚼檳榔的人,後來都怎樣了?檳榔的兩面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
    那麼我們也都知道吃檳榔會使人上癮,那麼為什麼還能誘發癌症呢?檳榔盛產於東南亞,對於當地的大部分男人來說,都有嚼檳榔的習慣,其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種歷史,就像我們內地的人喜歡嚼口香糖一樣。近年來,關於檳榔能致癌的報導也不絕於耳,但是吃檳榔的也還大有人在,就像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一樣,嚼檳榔也是具有雙重性的,它可不止像表面的那樣會帶給你快感,實則長時間接觸可能也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下面營養師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有關檳榔的兩面性吧,希望每個人都能從中受教。長期嚼檳榔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 檳榔好吃,停不下來?看完這個你還敢嚼檳榔麼
    >但是一定要有一包檳榔長期嚼檳榔的人可能一開始只是將檳榔作為提神小食幫助提神醒腦如果你吃過檳榔你應該有過這樣的體驗檳榔初入口一開始的感覺並不好味道又辣又苦又刺還會頭暈、胸悶可是慢慢的,身體感到燥熱、興奮體驗如醉酒一般
  • 檳榔花的功效與作用_檳榔花的藥用價值
    檳榔花簡介檳榔花,藥用部分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雄花蕾。夏季採集,曬乾,去梗。乾燥的雄花蕾,粒大如米而瘦,表面土黃色至淡棕色。氣無,味淡。
  • 看到這組圖片以後,你再也不敢嚼檳榔了
    目前已科學研究證實並公認,嚼檳榔是導致口腔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友元為此特意撰寫抗癌科普,教導患者長期嚼檳榔導致口腔癌。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12年就已公布,檳榔果、含或不含菸草的檳榔嚼塊均為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長期咀嚼檳榔真的會致癌。長期嚼檳榔還會磨損牙齒,引起牙齦萎縮,並引起面部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