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年關將至。每逢過年,外出務工的你、在外上學的你、在外工作的你和在外經商的你都會回家。
在城裡出生長大的人感受可能不太明顯,但農村人年前回家後,趕集、備年貨、殺年豬、買春聯、請香、買鞭炮、煙花等等。可以說,每個回家過年的人都特別忙碌。
但如果說到忙碌,過年最忙碌的要數在外打工的單身男女青年了。因為,他們要在十幾天的時間裡,相親十幾甚至幾十次,如果相親成功,就要在幾天的時間內下定;如果沒能成功,那只能再等一年。因為,過年後沒幾天,年輕的單身青年就又都奔赴各地,去務工賺錢去了。
小編自己是出身山東農村,雖然自己沒有過相親經歷,但是大多發小、親戚朋友都是通過傳統的相親,認識的現在的另一半並最終結婚生子,小編也參與過相親過程中的一些流程、對此比較熟悉。
在筆者出生的農村,整個相親過程大概分為:託媒、相親(相媒)、相家(看人家)、開禮單和下定(換書)這麼五個環節。如果走到了下定環節,那麼說明相親成功了,算是訂婚了。
託媒,以前一般指男方父母尋覓合適女子,請媒人上門說合。不過,現在農村,家裡的子女到了合適年齡(20歲左右),不論男女,只要有成婚的意願。就會告知媒人,請媒人尋覓合適的相親對象,上門詢問意願。期間,媒人還會打聽一下男女雙方的年齡、屬相、生辰之類的,同時介紹對方的一些信息。然後,約定相親時間。這裡的媒人一般都是街坊鄰居、遠近親戚之類,主要是基於信任與了解。最近幾年,筆者的老家也有一些專門幫別人說媒的職業媒人(老家管這種叫說跑媒的)存在了。
相媒(相親),如果雙方都表示同意相親的話,由媒人聯繫安排,雙方長親見面議親,通過媒人往來傳話,雙方約定日子見面,一般都是男到女家去相親,俗稱「相人」、「相女婿」。這一天,男方會特別注重個人形象,梳洗整潔後,由媒人和家裡的長親帶著去女方家。女方家則有長輩親人負責接待。大家到堂屋(客廳)落座,喝茶敘話,此時男青年要向女方長輩敬煙敬酒、倒茶敬茶等,之後男孩就要到院子裡散喜糖。此時,女方的其他街坊親戚等都會在院子裡等著男孩出來散喜糖,同時對男孩進行觀察,考量,女孩也會偷偷打量男孩。等男孩散完喜糖回屋,女孩會拎一壺熱水去堂屋,倒水倒茶,然後退出。媒人出來問一下女孩的意願,如果願意,還可以讓男孩女孩到一個屋單獨敘話,之後,互留聯繫方式、QQ微信等。然後,男方就返回自己家中。有意願的男女會在之後,自行聯繫,加深了解,也可以約出來見面,吃飯等。
相家,男女雙方相互聯繫,見面約會後,如果都同意的話,就叫相親相中了。這之後,女孩長輩長親會由媒人陪著,到男方家裡相家。所謂相家,也叫「看家當」或「看過活」等。女方要全面的了解男方的家庭成員、有幾間房子、幾畝地、有多少家畜家禽、家裡的院落大小、屋裡的陳設家具等,綜合考慮女兒嫁過去能否過上好日子。
開禮單,如果女方相家也相中了,那么女方會跟媒人商議如何開禮單,其中的彩禮就是重中之重。媒人由於與男女兩方都比較相熟,所以,會考慮當地當年其他定媒定親人家的彩禮,然後提供一個合適的建議。一般男女雙方都會接受媒人的建議,既表現了對媒人的尊重,也不至於難為誰或虧待誰。除非,男方家庭特別富裕或者女方有特殊要求。
下定,如果雙方對禮單達成一致,那麼可以說這次相親基本就成功了,這時候,一個必要的儀式還是要舉行的,那就是下定(換書)。下定的過程也很簡單,男女雙方各準備一個筆記本、裡面寫上對這樁親事的美好祝願,然後彼此交換。同時,男方按禮單準備聘禮(彩禮)。
下定時,男方還要置辦酒席,宴請媒人和女方的一些親朋。在宴請後,將彩禮、以及給媒人準備的謝禮送給女方和媒人。男孩和女孩還要拍一組寫真照片,作為定媒照,加洗很多張,送給雙方的親戚朋友,留作紀念。
走到這兒,整個相親過程就結束了,但這對已經定媒了的兩個青年男女來說,他們的相處和戀愛才剛剛開始。如果在相處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所定下的親事還是有可能解除的。具體的相處過程,各不相同,但大多都是可以在磨合後,步入婚姻的。
山東西南農村的相親過程就是這樣的,與你家鄉的相親風俗有什麼區別嗎?如果您有興趣,也可以在評論裡寫下你們當地的相親風俗。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