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步入新技術革命時代 閃銀開啟優化金融服務之路

2021-01-16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從2013年的網際網路金融元年到2017年金融科技元年,四年的時間,網際網路金融已經成為中國與創新、變革關係最緊密的行業之一。現如今,在監管、科技、流量等多因素的推動下,這個行業邁向了新的臺階,步入了下半場。在這個新的賽場上,科技是核心,以科技賦能為出發點,與傳統的金融機構攜手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成為各大企業最大的核心競爭優勢。金融科技正式進入下半場的引擎革命時代,而競爭焦點是圍繞著核心技術展開的,這將決定誰能贏得新金融的未來。閃銀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一直致力於賦能金融機構,展開「智能匹配+技術輸出+賦能場景」的服務模式,為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構建信用服務橋梁,幫助雙方實現簡單、便捷的金融服務。
 

  智能匹配賦能金融業
 

  閃銀給金融機構帶來的不單單是商業模式的變化,還有技術的變革。閃銀依託海量網際網路信息,基於數據挖掘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打造國內首個人工智慧評估體系,幫助銀行實現了秒量級快速精準的評估決策,並基於該評估結果,閃銀智能匹配個人用戶和機構快速高效的完成交易。談及以人工智慧技術賦能金融行業,閃銀對於金融機構的賦能絕不是外在和操作界面的變革,而是有內在驅動力的,這種驅動力就是人工智慧技術。
 

  眾所周知,銀行在審核用戶貸款的時候,主要憑藉申請人的徵信報告、工資流水、資產證明、社保記錄等強特徵來決定是否放貸,放貸多少的問題。但是,很多新步入社會的人沒有社保、沒有車、沒有房等固定資產等,這部分人由於不符合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標準,而被拒之門外。一直以來受限於數據建設水平的影響,也讓金融機構與很多新型的消費人群「擦肩而過」。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用戶在網絡的各種行為習慣、社交關聯等呈現出不同維度的特徵,通過分析用戶不同緯度的特徵來分析用戶信用。閃銀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展開了金融機構和用戶的智能匹配,促使完成交易。數據顯示,閃銀幫金融機構平均降低70%以上的欺詐風險,以及40%以上的壞帳率。截至目前,閃銀已幫助超過80家金融機構完成了4000萬用戶的交易。
 

  此外,閃銀將科技運用到各種新消費場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賦能3C以及各類女性消費場景,在大幅提升傳統消費領域交易效率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了高品質的消費體驗。
 

  3R模型提升服務效率
 

  在真正的新金融模式下,技術驅動力實際是數據和算法,這才是新金融時代所需的新驅動。
 

  為此,閃銀在很多年前就基於自身的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場景等優勢展開了智能化、科技化、數位化的服務。具體說來,閃銀通過大數據技術自主研發了3R「Rules(規則)、Rank(排序)、Regression(回歸)」三大模型,通過該模型,傳統金融機構最快2秒即可獲取用戶資信,綜合效率提升了6000倍。
 

  同時,基於B2B2C模式,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實現金融需求與合適出借者的智能匹配,幫助用戶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及門檻,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同時幫助銀行和金融機構實現智能營銷,降低獲客成本,提高決策效率。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類應用場景中的不斷驗證、發展和迭代,金融科技時代的變革已成定局。在這場正在發生的變革裡,閃銀通過自主研發的新金融技術,賦能金融服務全生態,促進新金融時代的迭代升級,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轉自:中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新突破!閃銀帶你看「數智」金融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迅速推進,金融科技行業蓬勃發展,新型金融科技企業不斷湧現,整個金融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規劃》中關於「金融科技」做了定義,稱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無論是「科技+金融」,還是「金融+科技」,金融科技還是回歸金融本質,讓科技服務於金融。此外,閃銀髮現,還對金融行業提出明確目標,即「2021年,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眾對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滿意度,使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於國際領先水平。」
  • 閃銀AI促進金融機構業務變革
    我國金融科技市場的一大特點是,科技全面賦能傳統金融機構轉型。說到科技驅動轉型的表述,早已是銀行業內司空見慣的共識。以閃銀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在很多年前就基於自身的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場景等優勢展開了智能化、科技化、數位化的服務,助力金融機構業務轉型。
  • 閃銀AI內在驅動實現用戶金融需求智能匹配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它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很多領域都希望自己能依靠人工智慧技術讓自己的企業發展得更好。可以說,未來想要取得市場的領先地位,人工智慧的力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也是企業之間相互競爭的重要標準。
  • 閃銀:科技與消費結合,場景布局是關鍵
    正在到來的5G時代,有感場景入口的多元化多維度發展,預計將實現場景與大數據應用的更深層次結合,科技將成為重塑消費金融行業生態格局的關鍵變量。一直深耕金融科技的閃銀(Wecash)深諳其道,場景經營的本質是隨著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對接,在交易過程中產生多種多樣的金融產品與服務需求。
  • 閃銀:技術賦能加碼消費場景布局
    新零售作為中國零售業的最新發展趨勢以及消費的重要流量入口,藉助消費升級的行業紅利,已廣泛融入我們的生活。閃銀髮現,如今,人們的消費場景、消費內容、消費習慣不再整齊劃一,展現出豐富的多樣性。新零售模式在用戶側和企業側的場景是多元化的,而金融科技就是利用科技將金融服務像水一樣滲透到這些多元化場景中,二者相輔相成,並伴隨著消費升級的行業紅利持續深化嵌入,閃銀髮現,其中,「她經濟」正是新零售消費趨勢下的產物。閃銀作為國內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科技平臺,對於「她經濟」已研究多時。
  • 金融科技(FinTech)定義、技術應用及未來
    而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的定義則是,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前沿技術帶動,對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服務業務供給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業務模式、新技術應用、新產品服務等。維基百科對其定義為:是指一群企業運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產業。
  • 金融界的科技革命:英特爾物聯網全面驅動金融變革
    -- 多款基於英特爾科技的金融產品亮相2017金融物聯網高峰論壇北京2017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數據洪流洶湧而至,物聯網正在重塑各行各業,金融界也在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主題為「駕馭數據的力量,英特爾變革物聯網」的2017金融物聯網高峰論壇於7月27日舉行。
  • 北京金融局李妍:金融科技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拓展了新路徑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韓宋輝)12月15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在京召開,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妍表示,數字經濟時代,金融科技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拓展了新路徑。
  • 金融科技:科技向左,金融向右
    學界和科技公司談到金融科技,一般指非金融機構應用新技術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模式和效率,是個相對聚焦的概念;金融業者談到金融科技,一般指的是應用新技術提升金融服務效率,不區分金融機構還是非金融機構,是個相對寬泛的概念。
  • 閃銀破局小微融資難,助力服務實體經濟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新政,支持在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區、杭州市、蘇州市等6市(區)擴大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引導持牌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申請創新測試。閃銀髮現,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賦能金融「惠民利企」,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等痛點難點,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不少小微企業遭遇了資金緊張的問題。為支持小微企業儘快復工復產,閃銀也在積極行動。
  • 閃銀:智能匹配賦能金融業
    日前,央行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業內認為,金融科技創新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決定企業勝敗的重要因素。以閃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始終堅持金融科技創新,為金融業發展賦能。   閃銀堅持金融科技創新,助力金融機構技術變革。
  • 融都科技正式成立集團公司,新金融技術生態布局邁上新臺階
    近日,經第二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及2018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通過,杭州融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碼:833102)正式成立集團公司——杭州融都科技集團。集團公司以杭州融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母公司,聯合旗下4家子公司杭州聖數科技有限公司、中投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杭州融育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秦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
  • 虎博科技作為技術服務商代表入選艾瑞諮詢2020年金融科技50強
    內容: 近日,第三方諮詢機構艾瑞諮詢發布《曙光- 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指出,我國金融行業已經進入全方位數位化升級新階段,2019年中國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資金投入達362.7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691.5億元,並以數字中臺等系統類建設及智能科技等單類別科技創新為主要投入方向。
  • 金融科技將走向何方?聽聽來自中關村金融科技論壇年會聲音
    論壇以「數字創新金融科技改變未來」為主題,與會人士齊聚一堂、交流分享,為「後疫情時代」金融科技發展提供新思路、凝練新模式、引領新發展。委員會二級巡視員董強表示,2020年,中關村積極支持中關村企業參與監管沙箱試點,建設基於金融科技底層技術的科技企業金融服務平臺
  • 科技創新賦能智慧金融 鄭州銀行服務渠道又添「新成員」
    創新,是這個時代不變的主旋律。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但是逆境下機遇與挑戰並存。不少企業和組織藉助線上渠道實現了遠程辦公。可以說,疫情的到來,同時也按下了「遠程辦公」技術發展的加速鍵。
  • 「超級金融芯」重塑金融科技新邊界,加速衝進「千億市值俱樂部」
    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演進,紫光國微憑藉強大的晶片技術實力,研發出擁有眾多先進技術的「超級金融芯」,全面賦能金融科技創新,加速場景金融「芯」變革。金融科技的「乘數效應」在金融與場景消費融合浪潮風起雲湧的今天,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則來自於金融科技,正是金融科技這隻「觸手」深度架構了新金融的底層邏輯,從而為金融業生態變革創造了必要條件。
  • 2020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金融科技企業搶灘金融科技盛會
    網際網路時代,數字信息技術逐漸突破傳統信息產業的範疇,成為支撐和驅動各行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以及其他新興顛覆性技術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在新興與傳統的「碰撞」之下,為金融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 範一飛:外匯局跨境金融區塊鏈平臺服務企業共1590家
    在服務質量方面,針對金融脫實向虛、資金空轉等問題,部分金融機構運用科技手段優化信貸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推出以「3分鐘申貸、1秒鐘放款、全程0人工幹預」為代表的智能信貸服務,助力紓解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合理引導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顯著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
  • 第五屆中國金融科技安全大會將來,聚焦無接觸金融與信息安全
    來源:支付曝光臺App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使得實體行業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對於金融行業來說,疫情對「無接觸」式服務的要求,極大的推動了金融科技發展。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範》;4月,中國人民銀行下發《關於開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的通知》,將行業對金融科技安全的關注推向了新的高點。5月,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主導的移動金融App實名備案開始公示,使得App合規監管步入新的時代。
  • 康曉宇:數據基礎設施支撐金融科技創新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作者|康曉宇『華為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中國區總裁』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22期近年來,隨著中國銀行業開啟數位化轉型的新徵程,金融科技正成為銀行競爭的利器,有望引領銀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