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的網際網路金融元年到2017年金融科技元年,四年的時間,網際網路金融已經成為中國與創新、變革關係最緊密的行業之一。現如今,在監管、科技、流量等多因素的推動下,這個行業邁向了新的臺階,步入了下半場。在這個新的賽場上,科技是核心,以科技賦能為出發點,與傳統的金融機構攜手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成為各大企業最大的核心競爭優勢。金融科技正式進入下半場的引擎革命時代,而競爭焦點是圍繞著核心技術展開的,這將決定誰能贏得新金融的未來。閃銀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一直致力於賦能金融機構,展開「智能匹配+技術輸出+賦能場景」的服務模式,為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構建信用服務橋梁,幫助雙方實現簡單、便捷的金融服務。
智能匹配賦能金融業
閃銀給金融機構帶來的不單單是商業模式的變化,還有技術的變革。閃銀依託海量網際網路信息,基於數據挖掘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打造國內首個人工智慧評估體系,幫助銀行實現了秒量級快速精準的評估決策,並基於該評估結果,閃銀智能匹配個人用戶和機構快速高效的完成交易。談及以人工智慧技術賦能金融行業,閃銀對於金融機構的賦能絕不是外在和操作界面的變革,而是有內在驅動力的,這種驅動力就是人工智慧技術。
眾所周知,銀行在審核用戶貸款的時候,主要憑藉申請人的徵信報告、工資流水、資產證明、社保記錄等強特徵來決定是否放貸,放貸多少的問題。但是,很多新步入社會的人沒有社保、沒有車、沒有房等固定資產等,這部分人由於不符合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標準,而被拒之門外。一直以來受限於數據建設水平的影響,也讓金融機構與很多新型的消費人群「擦肩而過」。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用戶在網絡的各種行為習慣、社交關聯等呈現出不同維度的特徵,通過分析用戶不同緯度的特徵來分析用戶信用。閃銀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展開了金融機構和用戶的智能匹配,促使完成交易。數據顯示,閃銀幫金融機構平均降低70%以上的欺詐風險,以及40%以上的壞帳率。截至目前,閃銀已幫助超過80家金融機構完成了4000萬用戶的交易。
此外,閃銀將科技運用到各種新消費場景,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賦能3C以及各類女性消費場景,在大幅提升傳統消費領域交易效率的同時,為消費者提供了高品質的消費體驗。
3R模型提升服務效率
在真正的新金融模式下,技術驅動力實際是數據和算法,這才是新金融時代所需的新驅動。
為此,閃銀在很多年前就基於自身的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場景等優勢展開了智能化、科技化、數位化的服務。具體說來,閃銀通過大數據技術自主研發了3R「Rules(規則)、Rank(排序)、Regression(回歸)」三大模型,通過該模型,傳統金融機構最快2秒即可獲取用戶資信,綜合效率提升了6000倍。
同時,基於B2B2C模式,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實現金融需求與合適出借者的智能匹配,幫助用戶降低金融服務成本及門檻,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同時幫助銀行和金融機構實現智能營銷,降低獲客成本,提高決策效率。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在各類應用場景中的不斷驗證、發展和迭代,金融科技時代的變革已成定局。在這場正在發生的變革裡,閃銀通過自主研發的新金融技術,賦能金融服務全生態,促進新金融時代的迭代升級,助力普惠金融發展。
轉自:中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