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河系洞察基地之外,還有一些被稱為【信號空間站】的組織,裡面駐紮著很多熱愛娛樂、深入紮根興趣的志願者,跟我們一起觀察、研究興趣星雲。
導言:《隱瞞之事》改編自久米田康治的同名漫畫作品,是一部融合了治癒、搞笑、溫情等元素的親情向番劇。
該番在獨特敘事結構的展開中,融入久米田康治一貫詼諧幽默風格,為受眾呈現了一部笑容與淚水齊飛、溫馨與謊言交織的成長童話,成為4月番中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這部題材相對小眾的4月番在A站出人意料地火熱,截至7月3日,已在A站擁有2600+萬播放量、1.4萬條彈幕和3700+條評論,是A站2020年4月新番中的TOP 1(不考慮2集後停播的《富豪刑事》)。
從用戶評價來看,《隱瞞之事》可稱口碑佳作,好評居多:bangumi評分7.7,豆瓣更是斬獲9.2高分,受眾紛紛表示A站「買番鬼才」、良心番、笑點十足、溫情感人。
①故事梗概:治癒與致鬱並行的父女笑鬧日常
《隱瞞之事(かくしごと)》故事以「我向女兒,隱瞞了畫畫的工作(かくしごと)」隱瞞和畫畫一語雙關,單親爸爸、黃段子周刊漫畫家後藤可久士為了向女兒後藤姬隱瞞自己的工作內容,不得不用自己精心設計的「騙局」讓女兒相信自己是一個普通上班族,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溫情搞笑單元劇。
本作並非完全歡樂日常向的作品,故事採用倒敘+雙線敘事,一方面是回憶中溫馨搞笑的日常,一方面是背後漸漸浮現的悲傷真相。但在久米田式詼諧段子的烘託下,整部作品反而更呈現出了獨特的魅力。
【!Warning !】真相版/正常時間線版劇透>>>
漫畫家後藤可久士和妻子結婚並生下女兒小姬後不久,妻子在一場海難中失蹤。為了尋找妻子,後藤一邊撫養女兒一邊繼續進行漫畫工作獲得搜尋的費用,並向女兒隱瞞著自己的漫畫家職業,持續了十年。
小姬升入初中後,後藤和妻子的悲慘事跡被曝光,作品無法再引人發笑。後藤就此不再做漫畫工作,轉而從事普通的體力勞動,但卻因一場搬運事故而陷入昏迷。
一年後,成為高中生的小姬收到親戚寄來的鑰匙而前往存放著三口之家舊時回憶和後藤作品的倉庫,才終於明白父親多年來隱瞞的事情。這時,昏迷了一年的後藤甦醒,記憶倒回了女兒十歲之時,但最終在小姬和助手等人的幫助下恢愎記憶,圓滿結局。
②主要人設:女兒治癒吸粉,老父吐槽扛刀,互動溫暖人心
孩童在親情向番劇中的設定往往是天真可愛、治癒人心的,而《隱瞞之事》中的女兒小姬也不例外。如果說久米田康治的劇情是刀尖裹糖,那麼小姬就是其中最溫柔、能融化人心的部分。
從用戶畫像來看,《隱瞞之事》的受眾多為男性(70%+),年齡大多分布在20-29歲,毫不意外這部分青年觀眾們能代入番劇中,體驗養女兒的快樂。
相比之下,父親後藤可久士便負責了劇中發刀的部分,歡樂搞笑的「隱瞞」之下,可以看到作為一位單親父親的「隱忍」與溫柔。除此之外,其漫畫家、女兒控的設定和行為時常引發極具喜感的腦補,令觀眾忍不住想吐槽。
不過在《隱瞞之事》中,小姬並非純粹的天真單純,也能看到她以自己的方式早熟地理解著父親、迴避著痛苦;後藤人設並不時髦,甚至還有些中年男人的真實危機感,可能正是「最樸實的話講的故事最動人」。
這樣的設定使得二者互動仿佛刻畫進觀眾的現實生活裡,在保證觀賞性的同時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為柴米油鹽的日常增添了打動人心的色彩。
女兒·後藤姬:乖巧懂事+可愛治癒+腦洞清奇
本作女主角,小學四年級學生,漫畫家後藤可久士的女兒。品行善良,甚至善良過頭了,導致很多時候會造成爸爸的誤會。小姬很少問起媽媽在哪,爸爸也沒告訴過她,雖然她心裡可能已經知道了。
小姬乖巧懂事的形象好像能戳中觀眾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彈幕紛紛大喊著又想騙我養女兒。
例如第三集中,誤以為家中窮困(其實並不,在市中心建獨棟房子怎麼可能窮困啊)的小姬說:「如果現在的日子過得很窮困,那我就去喜歡上窮困!」於是不再叫家政阿姨,而是自己打掃衛生,夏天即使很熱也不開空調,懂事的令人心疼。
小姬:「如果現在的日子過得很窮困,那我就去喜歡上窮困」
可愛治癒的性格無疑也為這部作品吸粉無數,滿屏「awsl」。第四集中,小姬與爸爸去動物園寫生畫老虎,老虎卻躲在山洞中不出現。而小姬認為寫生只要畫「看見的景象」(不論是誰看見的)就好,而老虎正在山洞中看著他們,於是畫了老虎眼中的爸爸和自己。
除此之外,小姬的腦洞也十分清奇,令人真切感受到童言童語帶來的歡樂。
新編輯突然到訪家中,後藤為了隱瞞自己漫畫家的工作而急於給編輯編一個身份,兩人正在扭打(?)時小姬看到編輯捂著胸口的動作靈光一閃說:「啊,(身份)是媽媽嗎?」(捂胸口=防止漏奶)
深夜獨自在家時的小姬因為看了恐怖節目,把造訪的客人當成座敷童子,雖然很害怕但還是含著淚說:我們家往後就要興旺發達了,請儘管入住吧。
父親·後藤可久士:女兒控+溫柔+受歡迎的單身父親+熱愛漫畫
後藤是某歌舞伎世家的私生子,久米田康治的化身漫畫家,成名於早年的下流漫畫。永遠把女兒放在第一位,最大的理想是女兒健康長大。為了讓女兒不因自己的職業自卑同時也為了不讓女兒瞧不起自己,決定將自己的職業隱瞞一輩子。
為了尋找在海難中失蹤的妻子,後藤一邊撫養女兒一邊畫漫畫賺錢從而獲得足以支撐其尋找的資金,這種生活持續了整整十年。然而後來由於漫畫停筆而資金緊張,為了供小姬上學,後藤不得不決定放棄搜尋。
作為一位單親父親,後藤也是究極女兒控的典型代表。曾經因為擔心女兒抓不到甲蟲或者給咖喱調味時味道不好被同學排擠,便跟在後面偷偷提前買好甲蟲、打電話叫來咖喱廚師調味。
結果買成了超大的海克力斯大兜蟲(話說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啊喂!
為了隱瞞自己的漫畫家職業,後藤的生活時不時處於十級戒備的過度腦補狀態,鬧出了一系列笑話。甚至還每年在工作室進行「防火防盜防小姬」演習。
後藤驚恐.jpg(每次腦補自己漫畫家身份暴露時的經典表情)
除此之外,一些有趣的配角人設也是喜劇番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無論是經常說一些不恰當的比喻或嘲諷輕易惹火周邊人、與後藤相愛相殺(?)的腹黑編輯;
還是脫線又戀愛腦,每次出場都拿著魚叉一樣的東西(用來叉可疑人士)的班主任老師;
甚至是小姬養的狗(狗叫聲故意配成超級敷衍的社畜男音,每次聽到彈幕都一片「求求你別叫了」,鬼畜但節目效果拔群√),都在劇中演繹出令人開懷的無數笑料。
二、獨特敘事結構與風格:
雙線推進,歡樂與發刀間反覆橫跳
那麼,與親情題材的同類作品相比,《隱瞞之事》的優勢與獨特之處體現在哪裡?
①雙線敘事:佔比合理,同時推進
分析整部番劇的敘述結構,我們可以發現明顯的兩條主線:
> 小姬幼年時的父女搞笑溫馨日常為歡樂主線,發生在回憶中,時間跨度長(幾年),劇情佔比大(90%)
> 長大後的小姬到舊倉庫尋找真相為悲傷主線,發生在現實裡,時間跨度短(1天),劇情佔比小(10%,只出現在每一集開頭+結尾)
佔比分配合理:雙線敘事在動漫中並不少見,但本作中每一集都採取倒敘結構,而回憶之外的悲傷現實主線僅作為開頭和結尾出現1-2分鐘(甚至有時開頭也不出現)。
突出溫馨搞笑、節奏明快的單元劇日常,使整部作品基調保持詼諧歡樂上,劇情信息量小不費腦,在埋下伏筆、引發受眾好奇的同時,極大減小了虐心劇情帶來的心理資源消耗,相比一貫走催淚路線的親情題材能吸引更多受眾。
雙主線同時推進:歡樂(回憶)主線的時間與悲傷(現實)主線的時間同時推進,最終匯聚於12集,順理成章迎來高潮。每一集都使得受眾覺得離真相更近,時空交錯下的一步步鋪墊和推進,最終達到「結局即使老套也依舊催淚」的效果。
②伏筆眾多:在歡樂與發刀之間反覆橫跳
在《隱瞞之事》中一個很重要的、作為線索出現的伏筆是「年齡盒子」,是媽媽在出事前給小姬準備的物品盒。到了盒子上寫的年齡後就可以打開,裡面裝著那個年齡可能用到的各種東西。盒子一直準備到16歲,後來18歲的小姬在舊倉庫發現爸爸給小姬準備了17-20歲的新盒子。
盒子在第二集就出現,第四集正式介紹,在之後的劇情中也時不時秀一下存在感。雖然劇情中並未點名,但觀眾都能猜到這是媽媽準備的盒子,再聯想到媽媽可能離世的事實,「年齡盒子」每次出現都起到了鋪墊+發刀的效果(類比《紫羅蘭永恆花園》第10集中,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媽媽給女兒未來的每一歲寫的信,都是催淚寶物)。
全篇的各種小伏(dao)筆(zi)當然也是異常豐盛。
如助手收拾舊倉庫(其實是一家三口原本生活的家)時發現後藤一家三口的家務分工轉盤:
幼時的小姬手制金牌送給後藤,後藤在上面寫字留念,而18歲的小姬在舊倉庫中通過回想起金牌認出了爸爸的筆跡,從而明白16歲之後的箱子是爸爸準備的:
甚至在op中也出現了伏筆:後藤和小姬兩人面對面一同經歷過春夏秋冬,但最終後藤的身影卻消失在了畫面中,暗示後藤也離開了小姬,昏迷不醒。
如果同類作品的套路是「糖糖糖——刀/刀刀刀——糖」,那麼《隱瞞之事》就是「糖刀糖刀糖刀」無縫銜接。在久米田的敘事中,伏筆在溫馨搞笑的日常中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剛在觀眾心中激起漣漪,轉頭又和搞笑段子融為一體。
如一家三口的回憶殺剛放完,後藤含淚大喊:「我一定要突破!」(指重新為女兒帶來同以往一樣的幸福生活),結果因為正好站在鐵軌前,被路人以為要翻越鐵軌自殺而死死拉住:「不能翻過去啊!」轉手玩了個突破=翻越的諧音梗,令人哭笑不得。
這些如同被針輕扎的小細節,後期回想起來都是刀,串在一眾伏筆上的劇情在歡樂與發刀之間反覆橫跳,使劇情顯得節奏緊湊的同時也避免了乏味。
久米田一直致力於在作品中呈現「生活」。生活仿佛是一個秘密罐子,從裡面倒出來的下一個豆子是甜是苦並未可知。或許正因如此,久米田的搞笑(?)漫畫才能夠與眾不同。《隱瞞之事》中的親情梗糅合了生活的幸福和辛酸,從來就不是「純治癒」。正因為並非那麼淺薄的作品,才使得這部作品有認真看一看的價值。
③避免正面呈現沉重劇情
在《隱瞞之事》中,較為沉重的劇情如媽媽遭遇海難、後藤因私事曝光而停止自己熱愛的漫畫事業、後期打工時出事故昏迷住院,均是由配角在交談中口述的形式呈現的。即使是最後一集中,隱瞞的真相也是從前助手和前編輯的交談過程中娓娓道來(媽媽在海難中失蹤,爸爸停筆後經濟狀況俞下,最後在搬運雜誌時出事故昏迷)。
這種側面揭開的方式使得故事的悲傷情緒色彩不會過分濃重,「一帶而過」的呈現較為迅速,再次減少悲痛部分的佔比,在呈現真相的同時保持作品的整體溫馨、幽默詼諧基調不受破壞,從而達到了哀而不傷的效果。
同時,隨著劇情中伏筆的相繼呈現,觀眾逐漸能猜到完整的事情真相,而這種隱瞞之事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的側面呈現方式也避免了再花時長重演一遍觀眾已經猜到的劇情,從而出現劇情重複感。
與同類父女親情向作品相比,如果說同樣走治癒+致鬱路線的《索瑪麗與森林之神》的平鋪敘事缺乏張力,劇情像白開水般略顯乏味,強行升華的主題總讓人覺得感動不起來。
那麼可以說《隱瞞之事》獨特的敘事結構與風格真正做到了又刀又甜、把握得當,一段段小故事刻畫出一個家庭真實的溫馨與辛酸,同時又詼諧搞笑非常吸睛,令人慾罷不能。
秉承久米田康治的一貫風格,本作中也各處可見玩梗和捏他(註:日語「ネタ」的音譯,也作「neta」,指創作或發言中(一般以搞笑為目的)作為素材使用的文藝作品或現實中的人、事、物等)。
由於本作題材與漫畫有關,所以劇情中關於漫畫界的梗和吐槽時常引發彈幕(二次元群體)共鳴,每集動畫的彈幕都被pro(註:「professional」的縮寫,直譯為「專業」,「pro,太pro了」是常被A站網友用來調侃的彈幕)刷屏,也算是作者與受眾獨特的溝通方式了。
久米田康治的個人風格在之前的作品《再見!絕望先生》中就有鮮明體現:在每一集中,大量滲入對日本的社會現象及自我的嘲諷,並基於作者本身的學識,使用自行創作或特定的詞彙帶出有關事件以及有關的笑點。
因此作品內隱藏(或不明顯)的物件及文字、讓知情者會心微笑的時事材料、詼諧式模仿及笑話的內容以及近代文學的復古風格成為作品的最大特色。
而在本作中,隨處可見業內人士關於漫畫界現象的吐槽、諷刺以及對於漫畫家的自嘲:
截稿日前漫畫家們會突然做家務/包餃子來逃避現實:
大人,時代變了!漫畫家已經不再是印刷廠大客戶了,大客戶是商品包裝!
都說助手出道後風格會像跟過的老師,並非是像,而是當初本來就是助手畫的!(奇怪的知識增加了.jpg
另外,畫面細節中時常出現類似彩蛋的梗,如父親和女兒的名字都是諧音:
後藤姬的羅馬音(HUME GOTO)稍稍變化一下就是秘密(HIMITSU)
後藤可久士(KAKUSHI GOTO)是片名《隱瞞之事(KAKUSHIGOTO)》的諧音。
每一集的名字都是著名漫畫作品的捏他,如「臘月是你的謊言」(捏他《四月是你的謊言》):
比較好的細節是《隱瞞之事》對所有業界梗都做了注釋,幫助圈外受眾理解;但還是有評論認為涉及職業和本土文化,很多捏他不科普根本不懂,就算看了也get不到笑點。這也是本作對受眾的最大限制之處。
如果用比較刻板的方式評價一下整部作品,大概就是:
畫面表現5/5 :畫風清新亮麗,不僅治癒而且適合夏天
聲優演繹5/5 :陣容豪華質量高,演員聲線合適
劇情內容4/5 :由隱瞞而引發的父女歡樂互動非常治癒親切
人設塑造5/5:後藤人設並不時髦,甚至還有些中年男人的真實危機感,可能正是「最樸實的話講的故事最動人」;而女兒小姬當然無敵可愛(可能也是男性受眾多的原因)
搞笑元素4/5:久米田風格鮮明,get到梗的觀眾覺得很精彩,但neta眾多導致受眾門檻相對較高
全篇在雙線敘事、處處伏筆、糖刀呼應的展開中,融入久米田康治一貫詼諧幽默、大膽吐槽的風格,為受眾呈現了一部笑淚齊飛的獨特成長童話。
而如果借用石上的話來評價整部作品,就是:「可惡,明明已經知道了劇情但是眼淚卻忍不住流下來了!」
可惡,這麼優秀的作品,你為何還沒有去看!
參考資料:
【輕庫娘的放映廳】糖裡有刀,刀裡有糖,淺談《隱瞞之事》與久米田康治
https://www.acfun.cn/a/ac15630641
萌娘百科:《隱瞞之事》
https://zh.moegirl.org/%E9%9A%90%E7%9E%92%E4%B9%8B%E4%BA%8B#
萌娘百科:《再見!絕望先生》
https://zh.moegirl.org/%E5%86%8D%E8%A7%81!%E7%BB%9D%E6%9C%9B%E5%85%88%E7%94%9F#
隱瞞之事:A站這部新番歡樂之餘,其中的父女情還令人十分感動
https://new.qq.com/omn/20200404/20200404A0F4OC00.html
你是否看過這部作品?
上半年還有什麼寶藏好番推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