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3日訊(記者 黃豔清 實習記者 王傑 )近日,由中國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營養健康教育高峰論壇暨第五屆中國營養師年會在京召開。論壇以「健康生活方式從營養健康教育開始」為主題,推動健康生活方式,加強營養健康教育等議題成為當天論壇討論的熱點。
第五屆中國營養健康教育高峰論壇暨第五屆中國營養師年會現場 記者黃豔清\攝
中國面臨雙重疾病的負擔 營養教育迫在眉睫
在談到中國目前的總體健康現狀時,衛生部原副部長、中國醫師協會會長、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會長殷大奎指出,目前影響民眾健康的疾病有兩類,一類是以食物性的治病因素為主的傳染病;另二類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所造成的慢性非傳染病疾病。中國人在飲食方面存在著脂肪攝入過多、吃辣多和飲水少三大最突出的問題。這就造成我國的慢性非傳染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糖尿病、腫瘤等的死亡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0個百分點。
中國健康常務副會長及副秘書長劉克玲也表示,中國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慢性病病人,中國的糖尿病和高血壓發病率也排在世界前列。中國民眾的健康問題,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些由於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健康問題,中國的總體國民素質將會下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針對這些問題,殷大奎認為,加強營養教育具有戰略性意義,是關乎民眾利益、關乎社會發展和國家命運的重要決策。
營養健康教育要注重科學性和專業性
參加論壇的各營養專家紛紛表示,營養師作為營養健康知識的傳遞者,一定要向廣大民眾傳遞科學的養生方法,教授正確的營養知識。「營養健康是一門實用科學」,殷大奎強調,營養師要提高自身的素質,「科學性、專業性必須要強化」。
劉克玲多次表示:「營養師傳遞的是科學的理論,不要搞炒作,不要搞虛頭,要實實在在的做事」。她指出,營養健康教育關係到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命運,所以一定要「崇尚科學精神,反對偽科學」。
關於提高健康教育的專業性,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中心主任、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主任於小東在發言中提到,在營養師的培訓過程中要細分健康教育教學的對象,根據對象的不同,調整使用的教材,調整教學內容,使健康教育內容更加精準化、專業化。
營養教育要注意把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在談到營養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時,科技部原副部長韓德乾指出,「科學理論成果,要與具體的實際相結合」,「只有這樣你才是接地氣的,你才是真正的營養師」。北京營養師俱樂部理事長王旭峰指出了包括「不科學」,「不貼近生活」等在內的十個問題,他表示營養師在進行營養教育時「需要把一些學習到的理論跟實際的生活結合起來」,方便民眾將聽到的知識融入到生活中去,把這些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聽眾才願意聽。
論壇還頒發了「2012年度營養健康教育行業先進單位」、「優秀營養師」、「金牌健康講師」等獎項,對優秀的專業營養健康教育單位及個人進行了表彰。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副主任吳秀林,中國人民大學健康管理學院院長陳元平,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委會會長孫樹俠,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志紅,白求恩醫學院營養研究所所長劉天鵬等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近500位營養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責任編輯:張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