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豐富、價格實惠的社區食堂,是不少社區居民、尤其老年人用餐的一個主要選擇。受疫情影響,浦東各個街鎮的社區食堂一度暫停營業。小布從新區民政部門了解到,如今隨著疫情平穩,各個社區食堂正逐步恢復正常堂食。
洋涇社區食堂,是浦東首批恢復堂食的社區食堂之一。一大早,工作人員就已經開始準備各色菜餚。社區食堂負責人周緯棟告訴小布,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食堂每天的菜式品種保持在二十七八個左右,給周邊居民更多的選擇。
10時30分,社區食堂開始營業,陸續有顧客前來,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出於防疫需要,他們首先要接受防疫檢查,完成測溫、登記等一系列步驟,才能排隊選菜。與此同時,現場安保人員會隨時提醒顧客排隊時注意相互之間的間隔。
洋涇社區食堂運營方、上海緣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汪璧華告訴小布,為了恢復堂食,公司進行了多種準備,除了在入口處設置測溫、登記等設備,還在地上張貼了一米線,確保安全。
此外,出於防疫需要,洋涇社區食堂裡每一張餐桌都撤掉了一半的餐椅,減少堂食顧客面對面的機會。而每桌顧客用餐完離開後,現場工作人員都會立即對桌椅進行清潔、消毒。
因為防疫措施到位,再加上菜品豐富、價格實惠,洋涇社區食堂恢復堂食以後,馬上受到了不少市民的青睞。
77歲的徐阿姨已經是洋涇社區食堂的多年老顧客了,對菜的味道、價格等方面都十分滿意,昨天中午買了雞排和捲心菜。「疫情期間,食堂關掉了,只能在家自己燒飯,又要買菜什麼的,很麻煩。現在食堂重新開了,不用頓頓自己燒飯,挺好的。」
洋涇街道社區服務辦主任陳曉琳告訴小布,疫情前夕,社區食堂每天的客流量約在500人左右,目前恢復堂食後,每天客流量正在恢復,已經達到了每天200人左右。與此同時,洋涇社區食堂還在繼續為老年居民提供送餐服務。
新區民政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小布,隨著疫情逐漸平穩,各街鎮的社區食堂正在陸續恢復堂食,滿足周邊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的日常用餐需求。
【來源:浦東發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