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恰逢星期六,疫情之下,成都的餐館、飯店雖少了些往日的喧譁,但情況正在好轉。據美團大數據統計,3月以來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已超過55%,消費回暖勢頭也進入加速期。
●3月起,成都大量餐飲企業的堂食逐漸恢復。對成都人而言,美食是剛需。於是,當餐館陸續開放,堂食的熱度和人氣,還是漸漸回來了。比如大龍燚、馬路邊邊等知名餐飲,甚至在這個周末還一度開始了線上排隊叫號。
●成都的館子堂食人氣怎樣了?為了讓人吃得安心,餐館都使出了哪些「奇招」?3月14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進行了探訪。
新場景
情侶、閨蜜約飯多
「隔離桌」不能坐人
3月14日中午,春熙路銀石廣場正門前,約20餘人排著隊伍測溫,等待進入商場。記者來到該商場餐廳聚集的5樓,幾乎每家餐廳都有客人在用餐。但每座均不超過4人,都是三三兩兩。
記者走進九鍋一堂酸菜魚餐廳內看見,原本可容納一百餘人用餐的大廳目前開放了一半空間,約十餘桌客人在用餐,幾乎每桌都是兩人結伴。
該餐廳設置了隔離桌,每桌客人隔壁都是空桌,也就是「隔離桌」,「隔離桌」不能坐人。正在和朋友用餐的龔女士告訴記者,這是春節後第二次出門吃飯。「每天都是點外賣,憋壞了,今天周末就跟許久不見的朋友約了一起逛街吃飯。」她一邊用公筷夾菜,一邊告訴記者,在看了很多新聞報導之後,自己覺得堂食現在的疫情防控做得應該比較嚴格,人也不會太多,「所以還算放心。」
店長李翠告訴記者,餐廳內要求整點消毒,營業期間每到整點都要消毒一次。「客人們的餐桌也是每桌用完餐立即消毒,消殺10分鐘後才允許再次使用。」
「目前堂食是情侶、朋友、閨蜜小範圍的約飯居多。」泰香米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泰香米旗下的9家店也均於上周起開放了堂食,「一周時間裡明顯感覺人氣在回升。」他表示,顧客「比較嚴謹」,少有大範圍聚餐或家庭聚餐的現象,「幾乎都是三兩人組團的小範圍用餐」。
新招數
取代盤子用餐盒
串串不再自取變點單…
如何防控疫情,讓食客安心,成為每家餐館開放堂食都要首先考量的問題。
許多線上平臺聯動餐飲企業採取了措施。比如美團平臺推出了「安心餐廳」功能,大龍燚、馬路邊邊、蜀九香、賢合莊、泰香米、九鍋一堂等等餐飲企業的顧客在餐廳掃描「安心碼」,就可以看到該餐廳在線展示的前廳後廚的衛生操作過程、菜品來源、消殺程序等等。
「我們有很細的流程。」大龍燚品牌的運營負責人告訴記者,客人進店就餐除了接受檢測,還要穿戴店內提供的鞋套。就餐環節也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比如,鍋底是用保鮮膜封好的,店員會當著客人的面撕下封膜。上菜也不再是餐盤,每道菜品都有密封的餐盒。
曾經長期火爆排隊的馬路邊邊也已開放了堂食。與以往最大的區別是,目前食客不能自助拿串串,而是採用點單的方式。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比如人氣很高的蒜香牛肉串串,菜單上是一份十串,顧客可以直接下單來按份數點,這樣可減少顧客的走動、接觸。
以東南亞菜為主的泰香米餐廳,在開放堂食後,除了對店員和顧客進行常規的登記測溫,以及店內消毒等,還特意讓與客人有多頻次接觸的店員戴上了透明面罩。
新跡象
較疫情之前還差了不少
但開始有食客取號排隊
「其實我們堂食開放後已經開始有排隊取號的現象了。」馬路邊邊品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3月8號起,馬路邊邊在成都開放了4家店的堂食,以往比較火爆的致民路店,就開始有顧客排隊。該負責人表示,這與「現在堂食開放的桌位數量只有以往的一半」有關。
這個周五傍晚約6點左右,大龍燚玉林店在大眾點評上的網絡排號排到了20幾號。「雖不及以往多,但也說明食客對線下吃大餐的熱情。」運營負責人說。
雖說堂食開始了人氣的回升,但對於大多餐飲企業來講,距離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火爆還有一定的距離,「外賣+堂食」仍是餐飲企業的主攻模式。
「但肯定是會越來越好的。」馬路邊邊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尤其在防控措施做到位的情況下,餐飲行業總歸是會逐步升溫的。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呂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