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動物麋鹿在中國高寒地區野生馴化成功再產三仔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石家莊6月16日電(記者 張濤)在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山地交接處的灤河上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隻小麋鹿在母腹中熬過了異常氣候近日先後出生,這進一步驗證了國寶麋鹿在高寒地區野生馴化取得了成功。

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的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由於「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而被俗稱為「四不像」,它自古被視為吉祥之物,已有200多萬年的歷史,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大量被捕殺一度在國內滅絕,後來被偷運到英國的一批運送回中國。

2008年10月,由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在華北地區第一次進行麋鹿遷地保護實驗,10只麋鹿「移居」灤河上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屬寒溫性高原氣候,年均氣溫零下1.4攝氏度,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30攝氏度,年均無霜期只有60天。

據灤河上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飼養員陳祥說,這裡與北京地區相比,冬季持續時間長且氣溫偏低。於是,他們嚴格按照麋鹿的飼養要求精心照顧。為了滿足麋鹿過冬的能量要求,根據氣溫變化來調整精料的投餵量,讓它們一個個經受住了漫長寒冬的考驗,目前已經繁衍發展到14只。更可喜的是,另外1只母鹿近日也將生產。

據介紹,麋鹿上世紀90年代已分別在中國南方天氣溫暖的江蘇大豐和湖北石首的兩塊溼地安家,並不斷繁衍。而灤河上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麋鹿在中國最北方,也是生存條件最艱苦的家。目前,中國的麋鹿種群總數已經超過2000只,保護級別從「瀕危」降為「珍稀」。

相關焦點

  • 既然有人那麼喜歡吃野味,中國人的祖先為何不多馴化些野生動物?
    中國是地球上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中國的生物多樣性遠遠超過了同一緯度的歐洲、中東和北美。按照道理來說,熱帶地區的生物資源要超過溫帶地區,中國位於北半球,地處溫帶地區,為什麼會成為全世界生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呢?這與中國地形的多樣性有關。
  • 麋鹿與黑熊在肥同居?竟然很和諧!想看國寶麋鹿可去野生動物園猛獸...
    正在樹蔭下休息的麋鹿2020年是麋鹿回歸中國35周年,這個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象徵祥瑞仁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早在1998年前後合肥市就引進了麋鹿,如今園內還有3隻正與黑熊同居在一起。麋鹿回歸35年,全國約有8000頭麋鹿屬於鹿科,是中國特產的世界珍稀動物,可與大熊貓、東北虎媲美。其角似鹿、面似馬、尾似驢、蹄似牛,常被大家稱為「四不像」。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遊沼澤地帶,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
  • 江蘇有座中華麋鹿園,生活著上千頭珍稀麋鹿,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野生保護動物很多,有的生活在無止境的無人地帶,有的飼養在離我們一步之遙的保護區。中國的野生動物種類豐富,無論住在哪個城市,都能看到這些神奇的動物,提到名為「四不像」的鹿,鹽城有一個中華鹿田,住著數千只可愛的鹿。
  • 好歡脫,25隻麋鹿被放歸大自然!大豐野生麋鹿種群已達 1820隻!
    11月6日,麋鹿放歸自然活動在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辦。25隻麋鹿衝出圍欄,穿過長著鹽蒿的灘地,奔向千米以外的海邊植被深處,消失在茫茫灘涂上。這標誌著鹽城黃海溼地又一次大規模放歸麋鹿行動取得圓滿成功。
  • 16頭麋鹿在東洞庭湖實施野放 再續「麋鹿傳奇」
    3月3日上午,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物種100衛星跟蹤項目聯合野放麋鹿認領企業向嶽陽市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捐贈80萬元的設備和經費。  人們還期待著,它們與洞庭湖100頭左右的自然野化麋鹿融洽相處、生養繁衍……    麋鹿在洞庭湖區,從野生到滅絕,從重現到繁衍,再到自然野化為最徹底的麋鹿種群,是一段波瀾詭譎的傳奇之旅。    不是新客,而是「歸人」    春天是麋鹿產仔的季節。2月28日,16頭麋鹿到達洞庭湖的第二天,2頭雌性麋鹿在此產下幼崽。
  • 中國六大國寶動物,大熊貓和金絲猴均上榜,有的瀕臨滅絕
    大熊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在四川和陝西等地區生活,大熊貓外形特別的可愛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胖的身體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動物。金絲猴:金絲猴一般生活在湖北或者四川以及陝西等地區的森林裡面。全身是金色的毛,臉上是白色的,大大的眼睛和大大的嘴巴非常的可愛。
  • 為什麼比它更珍稀的動物,卻非國寶待遇?
    那呆萌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這點估計連小朋友都知道了!當然按大熊貓的繁衍德行,想達到像豬一樣的規模,很明顯也是不現實的,但萬一以後技術成熟了,複製粘貼下就一隻大熊貓,它還會成為珍稀動物嗎?
  • 西藏出現一鼻孔有小囊的動物,一路逃避狼與棕熊,跨越千裡去產仔
    可可西裡美麗、神秘,荒無人煙,卻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可可西裡既有充沛的水域,又毗鄰崑崙山脈,冰川、湖泊、草甸與藏羚羊、藏原羚、野犛牛等野生動物構成一幅雄壯的自然畫卷。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體態優美而健壯,動作敏捷而矯健。
  • 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護區,有著世界最多的野生麋鹿,你來過嗎?
    說到麋鹿,很多人會想到它的別名"四不像」,確實正因為「四不像」這個別名,讓更多人記住了麋鹿。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因為它頭臉像 馬 、角像鹿。蹄子像牛 、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那麼麋鹿最早來源於哪裡呢?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  (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4月8日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我國「國寶級」動物有哪些?
    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人類文明飛速發展,生活質量飛速提升,由於種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多美麗的動物走向滅絕。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了保護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 湖南沅江三頭野生麋鹿重回南洞庭湖懷抱
    三隻野生麋鹿運送至南洞庭湖,放歸大自然。 鍾祖彪 攝中新網益陽12月23日電(鍾祖彪 艾陽)12月22日,湖南沅江市麋鹿臨時救助站裡的三頭受傷野生麋鹿經過工作人員三年的精心救護與照料後,已符合放歸條件。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5周年!伴隨著孩子們快樂成長
    2018年4月2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雪虎「冰冰」順利產下罕見五胞胎雪虎寶寶。雪虎是孟加拉虎的變異種,出現概率僅為十萬分之一,同時雪虎一胎產仔五隻雪虎並全部成活在業界中也極為罕見。2018年6月,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首次從南非引進3隻珍稀白獅,在濟南的2年間,濟野高度重視動物種群的異地保護和繁育,白獅家族從3隻發展成為現在的11隻,白獅種群已經日益壯大。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5周年 記錄400萬遊客的幸福和快樂
    英雄媽媽產雪虎五胞胎幼崽2018年4月2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雪虎「冰冰」順利產下罕見五胞胎雪虎寶寶。雪虎是孟加拉虎的變異種,出現概率僅為十萬分之一,同時雪虎一胎產仔五隻雪虎並全部成活在業界中也極為罕見。
  • 新疆雪災絕殺珍稀野生動物 愛護動物協會緊急呼救 - SOHU新聞
    3000餘只鵝喉羚死亡,國家級珍稀野生動物面臨生存危機野生動物的「封存地」不應被忽視  去年入冬以來,由於普降大雪,持續低溫,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自然保護區遭遇了多年未見的自然災害,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受其影響而出現了生存困難的現象。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帶孩子認識幾位我們「國家的寶貝」,超可愛
    來,認識一下這幾位可愛的珍稀動物朋友——-1-大熊貓·Panda人見人愛的「胖噠君」,既是中國的國寶,又為全球珍稀動物代言。你知道嗎?大熊貓原本是食肉動物,為了適應生存環境才由食肉或雜食逐漸變為以竹子為食。
  • 麋鹿傳奇:曾為中國獨有又從中國絕跡 而今恢復到8000多隻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麋鹿一直被視為吉祥的象徵,代表著福祿壽喜中的「祿」和生命的循環不息。它曾是中國特有的動物,數量極為龐大。  然而,由於大肆捕殺等原因,到1900年,中國的麋鹿僅存豢養在北京南苑皇家獵苑中的一小群。1900年秋,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將這最後一群麋鹿漂洋過海地擄到了歐洲,於是,麋鹿在中國絕跡。
  • 1900年被八國聯軍拐跑的麋鹿,在中國有著怎樣的歷史?王室的專享
    即使到了商周時期,人們依舊保留了狩獵鹿的習俗,在《殷墟書契後編》中對遺址中殘留的動物骨骼推斷,商周貴族外出捕獵時,一次就可以捕獲數百隻麋鹿。不過在當時,狩獵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貴族專享特權,平民只有辛勤勞作的份。
  • 《大貓》人類其實從未馴化野生貓科動物,所謂馴化都出於它們情感上的配合
    雖然只有三集,但是吸貓黨已經完全滿足了。獵豹的速度、獅群的力量、鏽斑豹貓的嬌小、藪貓的英氣、加拿大猞猁的神秘、喜馬拉雅上雪豹的欲望、西伯利亞虎的殘忍、黑足貓的軟萌……無論是大型貓科動物還是小型貓科動物,它們野生的天性足以讓愛著它們的人們為之發狂。
  • 看北方最後一群麋鹿(圖)
    看什麼  除了麋鹿還有一度滅絕的普氏野馬  蘆葦蕩漾、楊柳依依、呦呦鹿鳴……這富有詩意的畫面無需遠行,在北京五環周邊也能看到。在北京南海子溼地公園內,生活著北方最後一批野生麋鹿,周末帶孩子來這裡,既可以觀賞溼地水鳥,也能觀賞到難得一見的野生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