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並非萬能,至少在解決版權問題上路程尚遠

2021-02-19 劉曠

自媒體和數字出版發展,給創作者帶來了可觀的收入,但更為嚴重的侵權問題也令創作者焦頭爛額。

 

落伍的版權交易,焦慮的創作者

剽竊成本低,取證難、維權難,版權歸屬混亂等問題使得版權糾紛近年來愈演愈烈,音樂版權歸屬混亂更是被戲稱為「戈爾迪之結」。何以陷入如此境地,只怪傳統版權保護方式太落伍,已經不適用於數字版權時代,才導致內容行業陷入頭部版權糾紛不斷,長尾版權得不到保護,創作者們雖焦慮卻束手無策。

 

其一,版權登記費用昂貴、周期長。在國內,傳統版權認證階段的各項成本都很高,單件作品登記版權的成本在300元到數萬元不等,需要提供大量的身份驗證和相關材料,登記周期一般需要20個工作日,費錢費時費力。

 

60後、70後傳統作家願意花高價做版權鑑定,但是對於自媒體和報紙等時效性非常高的內容行業來說根本等不起。由於沒有精力和成本去做版權登記,許多創作者選擇不做版權認證,最後導致維權更加困難。因為法律維權同樣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即使官司獲勝,維權收益與付出往往不成正比,這也正是侵權事件愈加惡性發展的原因。

 

如此一來,在國內版權法不夠完善,剽竊成本又非常低的情況下,版權糾紛問題時有發生,很多創作者最後只能看著自己的創作成果被剽竊,而無法追究剽竊者應有的法律責任。

 

其二,創作者得不到合理的報酬。傳統版權交易模式下,創作者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著第三方交易代理,若第三方的權利過大,比如在業內具有壟斷性優勢時,縱使是聲名在外的創作者也同樣處在弱勢地位,可能也無法獲得符合其作品真正價值的等額報酬。比如某綠色的文學網站,其籤約規則對於作者來說非常苛刻,分成比例非常低,業內人士多次聲討,讀者忿忿不平,但因其壟斷地位,眾人聲討後也未能改變局面。

 

其三,信息存在被篡改的風險。傳統版權保護一般採用文本存儲與資料庫處理兩種方式,但文本保存不方便,也容易丟失、損毀;資料庫同樣存在被篡改的風險,CSS/AACS、Key2Audio等知名DRM技術,雖有保護作用,但也很容易被破解,最後反而成為商家壟斷的工具,不論是對消費者還是創作者來說體驗均欠佳。

 

傳統版權保護方式已過於老舊,傳統交易模式也限制了創作者獲得更多收入,已不適用於當下的原創環境,而逐漸走進普羅大眾視野,令網際網路大佬們在春節期間也討論到凌晨3點的區塊鏈,與版權保護十分契合。

 

斬斷戈爾迪之結,區塊鏈破版權迷障

提到區塊鏈就會想到比特幣,區塊鏈其實指藉助分布式節點,哈希算法(二進位數)、非對稱加密技術、智能合約自動記錄功能,來實現集體維護數據的可靠性協議,簡而言之是信息加密的公開帳本,人人均可查詢、維護,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成果之一。不少企業也在嘗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更多領域當中,數字貨幣之外的區塊鏈+創業已成為一大熱門,區塊鏈+版權便是其一,國內外已出現了不少相關項目。

 

國外有針對音樂行業的區塊鏈版權平臺,葛萊美獎獲得者伊莫金希普便使用區塊鏈出售了她的新專輯。國內的區塊鏈版權平臺則有原本、紙貴、版權家、億書等,其中紙貴已於2017年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並已成功對接了喜馬拉雅、西部文學、寒武紀年、激拍等30多家原創內容提供平臺,傳統版權保護方式不符合當今創作者的版權保護需求,正是紙貴從傳統版權保護模式走向區塊鏈版權的重要原因。

 

內容行業,尤其音樂行業的版權歸屬問題十分混亂,猶如百年無人能解的戈爾迪之結一般,而區塊鏈具有的幾大特性,與版權保護十分契合,或許能如亞歷山大的劍一般,斬斷這個無解的結。  

 

首先,去中心化。區塊鏈的數據由所有節點共同記錄和維護,公開透明,符合版權保護的需求。去中心化後創作者與消費者直接交易,消費者不用再體驗為了一個歌手,同時安裝幾個音樂軟體,購買多個平臺的收費業務;創作者同樣不必再依附於平臺或者唱片公司,創作者將原創音樂放入區塊鏈系統後,可利用智能合約,針對不同的用戶群體制定不同的交易標準,比如在系統內聽歌收取幾釐數字貨幣,做其他商業用途則需支付更高的版權費用。智能合約能保證藝術家本人獲得全部版權費用。

 

其次,防篡改。每一筆交易區塊鏈都會記錄下,並且所記錄的數據不可逆,也不可篡改,保證了信息的真實可信。如果侵權者想篡改數據,理論上需要擁有一半以上的節點才能使新數據生效,但實際操作的可能性不高,即使新數據生效,舊數據也留在鏈上,註明無效而不會被刪除。不論是版權歸屬問題,或是冒用作品侵權問題,都可以以此為依據追究責任。

 

最後,可追根溯源。區塊鏈說起來很像數個相連的俄羅斯套娃,一號娃娃上面包含創作者、版權資訊、作品信息等相關信息,也就是區塊鏈上的第一個區塊。當產生一筆新交易後,便會產生新的區塊,新的區塊上包含第一個區塊的信息、交易記錄、以及新區塊所有者的信息,如同在最底層的娃娃上套了一個娃娃,也就是二號娃娃。以此類推,產生的交易越多,新的俄羅斯套娃也就越大,包含的信息更多。

 

當新舊無數個俄羅斯套娃連結在一起,就形成區塊鏈,此處也可以稱俄羅斯套娃鏈。也就是說,每筆交易都可以層層追溯到源頭,從而判斷交易是否合規,也就解決了版權經過多層轉讓後歸屬不清的問題。

 

基於這些特性,創作者在區塊鏈系統中登記版權後,便可使版權資訊查詢變得簡明易懂,明確版權的歸屬者。至此自帶支付系統的原創作品,就成為了一種商業 ,保證版權費能準確回到創作者手中。

 

並且區塊鏈版權登記費用便宜,生效快,也為創作者節省了各項成本,其中一家區塊鏈版權註冊平臺的註冊成本最低只有0.4元/次,並且不限文件大小、數量。區塊鏈版權不只能用於版權登記,也可以搭建起智慧財產權眾籌、智慧財產權交易平臺。

 

區塊鏈版權平臺的野心也不僅僅是提供版權登記服務,而是想通過區塊鏈版權服務搭建智慧財產權交易所,圍繞產權做IP孵化,但區塊鏈並不是十全十美。

 

五大局限,區塊鏈+版權尚不成熟

作為一項剛發展幾年,尚未成熟的技術,區塊鏈+版權也有不少局限性。

 

其一,區塊鏈解決的是前期的版權歸屬問題,但是上鏈之前信息本身的真偽與歸屬這個結依然解不開。版權登記流程雖簡化了,成本雖下降了,但更迫切的問題是如何消除侵權內容,後期如何幫助創作者維權。文字檢測尚且容易,但以目前的技術並不能實現社交媒體上加密圖片的檢測,此結不解,創作者仍然會受侵權之苦。同時,技術問題解決之後,區塊鏈版權平臺還面對著與本地法律體系兼容的問題。

 

其二,去中心化,意味著未來將不存在獨家版權。眾多周知,獨家版權作品往往能獲得更多資源宣傳,而這也是平臺用於留住用戶的重要砝碼,去中心化後作者是否將失去獲得更多資源的可能性?許多區塊鏈版權平臺主營的用戶定位是B端內容平臺,如知乎、喜馬拉雅等,而這些平臺的版權來源於個人創作者,豈不是又變相回到了中心化時代?

 

其三,目前區塊鏈版權平臺有很多家,使用的區塊鏈系統並不相同,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未來這些平臺所登記的版權數據不同,將出現版權重複登記問題;如果數據相通,那麼去中心化的情況下,一山不容二虎,必將有許多平臺死亡。

 

其四,或許是因為數字貨幣是當前最為成熟的區塊鏈應用項目,於是當前幾乎所有區塊鏈+項目,最後都會和數字貨幣扯在一起,區塊鏈版權似乎也是如此,多個區塊鏈版權平臺均有計劃在未來在項目加入數字貨幣,以此鼓勵創作者在平臺中登記作品版權。按照數字貨幣的發展路徑來看,目標向著代幣的區塊鏈版權項目未來有可能因為炒幣,反而導致平臺間陷入價格戰,區塊鏈版權費也因此變得昂貴。

 

其五,區塊鏈依賴哈希值實現加密、信息保護,但是畫作等藝術版權比具體的二進位數排列要廣泛,傳統版權鑑定,當原作稍作修改之後並不影響其版權歸屬,但是在區塊鏈系統上,此時哈希值已發生了變化,換而言之修改後的作品已經是一個新的區塊。區塊鏈版權對圖片等數字版權進行保護存在一定的難題。

 

還需注意的是,當去中心化後,版權資訊歸於個人保管,當密匙丟失,個人將無法再進行授權操作,而密匙丟失的風險並不低。由此可見,在目前技術成熟度不夠的情況下,區塊鏈在版權問題上還不足以大規模應用。

 

區塊鏈的誕生,為版權歸屬混亂不清,侵權時有發生的問題提供了技術上的解決辦法,但版權問題並不是只有技術難題,還有後期檢測侵權內容,維權上的難題。

 

受過去不良風氣影響,很多讀者,甚至是作者也缺少對版權的正確認知,也不乏公然推崇作者侵權的讀者。內容產業的侵權案件非常難處理,區塊鏈解決了前期版權歸屬問題,但還需要解決後續侵權檢測、維權問題。

 

法律不完善,仍然是侵權問題泛濫的主要原因,在解決前期問題後,推動版權法完善也是迫切之事。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相關焦點

  • 格萊美全明星團隊推出區塊鏈音樂版權項目TUNE
    編輯:鉛筆盒近日,由格萊美大獎獲得者與音樂製作人組成的全明星團隊,正式推出區塊鏈音樂版權項目TUNE,該消息一經傳出便已刷爆娛樂圈。因為,這是目前為止位數不多的直接由明星藝人發起的區塊鏈項目。我們知道,區塊鏈在版權保護和Token數字資產應用,與娛樂圈有著天然的相性。因此,目前做娛樂區塊鏈項目的團隊並不在少數。
  • 萬字解讀「區塊鏈+文娛」:雲養明星、網紅直播、鏈上遊戲、版權交易
    【兿舍】專注於區塊鏈底層技術創新與應用,為原創數字內容IP(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提供優質的版權管理、維權保護、授權交易、作品分發等管理服務,致力於構建通用數字媒體內容資料庫。 【閱鏈中國】針對全民閱讀應用場景的區塊鏈應用服務提供商。通過區塊鏈底層技術,解決版權保護不夠、資源分布不均、以及制度不設配等痛點。
  • 袁煜明:區塊鏈助力智慧財產權步入新紀元 ——火幣區塊鏈產業報告之一
    比如在著作權確權過程中,需要遞交必須的文件資料進行審查,且著作權實行登記制,其確權僅僅是形式審查,並非實質審查,即相關機構僅對遞交的材料是否符合相應的申請要求進行審查,並且不違反《著作權法》的規定即可獲權,而不對著作權的內容進行審查。形式審查是整個智慧財產權確權中最簡單的流程,但目前的著作權確權仍需要至少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 區塊鏈的音樂應用場景初探
    在區塊鏈的各種落地場景中,音樂可能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個。 皆因,在解決分配問題這件事上,網際網路曾經被寄予厚望,然而,音樂行業的大轉型已經過半,流媒體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但版權收入分配問題,仍然怨聲載道,不絕於耳,公平分配仍然是空中樓閣。 看起來,音樂版權和各方利益關聯的細碎程度之高,讓網際網路也束手無策。
  • 波卡為何是一條「新」的區塊鏈?一條穩定的區塊鏈?
    1、為什麼要從頭開發一個區塊鏈?為什麼我們不在現有區塊鏈上「修修補補」,讓這條區塊鏈具有超前的技術特性,以適應當下需求?例如,Vitalik Buterin為何不分叉出一個比特幣,然後在這條區塊鏈上增加智能合約功能,而是從2013年開始,耗費3年時間去開發了新的區塊鏈。Gavin Wood又為何不在以太坊上增加異構多鏈功能,而是從2015年開始,用了如此漫長的時間開發了波卡?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 海外區塊鏈發展如何 我們分析了2020 CES大展上的34家區塊鏈公司
    文 | 互鏈脈搏·元尚2020年1月7日,每年一度的世界消費電子展(CES)拉開帷幕。據互鏈脈搏統計,有34家區塊鏈公司布展參與,集中在Sands, Hall館(金沙館)。此外,還有多場區塊鏈論壇。從數量上看,參展的區塊鏈企業並不多,但其領域分布較廣,質量較高,並且出現了國內區塊鏈沒有的產業業態。CES展也成為了解全球區塊鏈發展的窗口之一。海外區塊鏈公司的亮點2020年CES展,中國企業1000多家,佔到了全部參展企業的25%。
  • 火龍果財經:愛奇藝版權區塊鏈存證系統簡述
    系統概述針對視頻信息指數級增加,傳統版權管理方式流程長、成本高,內容創作者、 出品方、平臺方和用戶等多方的版權利益保障困難的問題,愛奇藝區塊鏈版權存 證系統通過區塊鏈技術,為專業自媒體創作者提供更加便捷的版權存證、監控和 維權服務,對去中心化
  • 科技如何驅動遊戲版權保護?區塊鏈了解一下
    在很多專家看來,區塊鏈技術具有點對點、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這些特性與版權保護具有天然的耦合性。 區塊鏈廣泛應用於法律存證場景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種防篡改、可追溯、共享的分布式帳本技術。其最底層的基礎技術就是防篡改,也就是說古代追求的加密信件和密碼學,現在用區塊鏈技術就能實現了。防篡改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法律存證。騰訊區塊鏈高級產品經理、至信鏈產品負責人王樂慶指出,存證提高了對方侵權的成本,也是區塊鏈技術現在廣泛應用的一個場景。
  • SGS區塊鏈追溯系統全球首發 賦能中國市場全渠道解決方案|聚焦進博會
    事實上,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憂心的問題,基於區塊鏈傳遞信任的天然屬性,SGS建立了檢驗檢測數據區塊鏈追溯平臺,該平臺建立了一套可信的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可實現產品追溯信息的不可篡改、透明以及可信。近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品發布會上,第三方檢測認證服務龍頭企業 SGS研發的區塊鏈追溯系統——通測鏈全球首發。
  • 騰訊雲區塊鏈李力:區塊鏈行業正在「洗盡鉛華」
    第二個因素是針對性的政策引導,這也是中國能夠引領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的一個點。政府高屋建瓴,不同的行業出了相關的規範,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區塊鏈落地,而且每一個文件都會特別強調要落到實處,它會希望區塊鏈真正解決原有的問題,而區塊鏈並不是一個特別高深的技術,而是一個治理框架,所以在區塊鏈本身落地過程當中並沒有那麼複雜,不像其他技術過於高端,有很多落地的前置條件。
  • BigBang Core關於區塊鏈落地租賃行業的解決方案
    BigBang Core的常用策略,是通過硬體設備的機器語言解決數據來源和數據信任問題,再結合區塊鏈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證全鏈條的數據真實性。之後,BigBang Core通過獨立研發的LWS等技術,保證數據在採集、傳輸、存儲運算過程的安全。
  • OK區塊鏈60講|第49集:2018年,區塊鏈的去泡沫化
    區塊鏈也作為風口,出現在各大媒體網站上,一時間,主流投資機構們紛紛開始關注比特幣背後的底層技術。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不外乎大年初三凌晨仍在討論區塊鏈的3點鐘無眠群,涵蓋的人物,從區塊鏈的本土大佬李笑來、帥初,再到網際網路大佬徐小平、薛蠻子、羅永浩,最後到知名演員黃曉明、佟麗婭等人,光整個社群所有人的身價總數便超過了萬億,幾乎涵蓋了國內資本圈的半壁江山。
  • 命運抉擇——區塊鏈的秘密
    我興奮在於,我看到了區塊鏈行業目前在中國的發展尚處在最早期、最初期的階段,不但相關核心技術沒有攻克,基礎設施沒有完善,且沒有一個成熟的應用體系和商業模式,很多想像中的應用場景也沒有實實在在的落地,大眾對於區塊鏈也多是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知道,沒聽說過。恰恰這就是機會。
  • 火龍果財經:愛奇藝版權區塊鏈存證系統架構
    愛奇藝版權區塊鏈存證系統的整體架構主要包括運行環境、基礎服務、區塊 鏈、業務層、訪問層等部分。(1)運行環境 目前,愛奇藝版權區塊鏈存證系統 100%部署於愛奇藝雲平臺專用集群,利 用愛奇藝雲的服務能力,提供符合性能和安全需求的區塊鏈底層環境。(2)基礎服務包括區塊鏈運行所依存的資料庫等環境。
  • 好劇邦通過區塊鏈技術累計為上千部劇本完成版權登記 助力編劇保護...
    自2019年4月好劇邦官網上線了免費的區塊鏈版權登記服務以來,受到了平臺眾多編劇的熱烈好評。截止至2020年初,先後已有800多位編劇通過好劇邦平臺「版權申請」功能,為上千部影視劇本完成了免費版權註冊。
  • 【全球區塊鏈早餐】全球區塊鏈行業精選資訊!
    中的圓桌討論環節上,度小滿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李豐認為,最開始了解到Libra的時候在想,為什麼Facebook會壓到區塊鏈呢?和扎克伯格個人的經歷有關,這些網際網路的CEO只有扎克伯格是比較年輕的,其他的年紀比較大,所以他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接受度更強。據猜測,他可能想通過這個東西,為公司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或者是一個新的潛在的發力點。
  • 網易區塊鏈品牌全新亮相,一站式服務實體經濟與區塊鏈深度融合
    作為平臺底層技術的關鍵支撐,網易自研的新一代區塊鏈引擎「天玄」正式發布。該引擎率先在性能上取得突破,單鏈去中心化場景下支持最高每秒20萬筆交易量,可以滿足大規模商用需求,且能抵禦量子攻擊。目前,網易區塊鏈已擁有1000多萬用戶,上鏈數據超過20億。未來,將加速布局供應鏈金融、司法存證、文化版權、未來通行證等商業化方向。
  • 郭臺銘 將區塊鏈金融 列為目標!中國也借區塊鏈「戰略武器」
    中國的監管層目前也在密集的調查,一是考量如何為國所用的可行性,再也是要考慮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紛繁複雜又尚不成熟的大市場裡,如何監管,才能又保護企業的創新與試錯,同時保護民眾不被「傳銷幣」「詐騙幣」和「跑路幣」蒙受損失。鴻海科技集團郭省長的嘗試,應該會為中國大陸地區提供很重要的經驗和工具包。
  • 打開區塊鏈銀行新世界 用白話講區塊鏈背後技術邏輯
    整體來看,銀行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與探索更多集中在清算、供應鏈、跨境貿易上,也有銀行結合場景在身份信息識別和數字貨幣上進行賦能。起底區塊鏈技術邏輯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大家都在談區塊鏈,但大多數人對其並不是真正了解,甚至一頭霧水。在業內看來,所謂「區塊鏈技術」實質就是通過對網際網路的「自我限制」,來解決交易過程中的效率與信任兩大「痛點」問題。
  • 萬向區塊鏈王允臻:分布式加持:區塊鏈賦能工業物聯網
    分布式認知工業網際網路重在平臺側——數據可信和託管,在源頭解決數據的可信性和數據放在平臺上的安全性,解決企業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面通過知識圖譜、人工智慧的分支來解決工業數據價值發掘的問題,讓大家敢於把數據拿出來上平臺,也讓大家能夠從平臺獲得實實在在的數據分享利益。我們為什麼提出分布式認知工業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