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一次你在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時候嗎?還記得看了什麼電影嗎?
我上一次的電影記憶是《利刃出鞘》,2019年年末,電影的一款道具水杯受到了影迷們的追捧。雖然這款杯子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設計,但杯身上的文字和電影主題十分的契合,因此很多影迷在影片散場那一刻就開始第一時間去尋找同款的水杯。
這是很好的一次衍生品營銷,而這部電影,也是一部優秀的偵探電影,將燒腦的推理與社會反思緊密結合,今天,帶大家重溫一下這部電影。
原創本格推理,致敬阿加莎
同款水杯的走紅,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電影的成功,影片利用華麗又復古的形式保證了一個充滿現代風格的偵探故事,讓觀眾們在為了推理過程拍案叫絕的同時,也對影片所反映出的各種社會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利刃出鞘》的故事圍繞著一起富豪小說家的離奇死亡案展開,著名推理小說家哈蘭斯隆比在自己85歲生日宴會的第二天,被發現了死於自己的閣樓當中,雖然案件已經被警方判定為自殺,但名偵探布蘭科受到一位神秘人的僱傭,來到了哈蘭莊園調查此案。
而當布蘭科對整個大家庭的成員進行了逐一詢問後發現,似乎所有人都在撒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殺害哈蘭的動機。
偵探推理類的影片一直都是頗受影迷歡迎的題材類型,但優秀的偵探推理影片總是可遇而不可求,不少經典的偵探推理電影都是根據名家作品改編而來,但也經常會因為呈現出來的效果不如原著小說,而遭到影迷和書迷們的集體詬病。
而《利刃出鞘》這部影片則是通過打造原創的電影劇本,在製作方面便保證了為觀眾呈現一個兼具故事精彩度和實踐觀賞性的偵探推理電影。
影片在很多方面延承了經典偵探推理故事的元素和風格,尤其是著名推理作家阿加莎的致敬,相對密閉的作案空間,一眾與受害者相關的潛在嫌疑人,以及每個人都可能具有的犯罪動機。這在《東方快車謀殺案》《無人生還》等名作品中,都有類似的情節設定,不過電影的故事並不像推理小說那樣圍繞著猜兇手而展開.......
華麗的反轉:局中局
可以說是強化版之後的偵探推理類影片,《利刃出鞘》在前半段用上帝視角呈現出了案件的真實情況。而通過恰當的細節鋪墊,電影竟然在結尾處用補足細節的方式完成了對整個故事的有力反轉。
於是,真實的情況便成了一個局中局的形式,落入彀中的哈蘭,其實並沒有開啟生命的倒計時,但最終選擇了自殺,這樣的反轉不僅驚人,更令人遺憾和唏噓,也正是憑藉著精彩的反轉,《利刃出鞘》也贏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的提名。
從世界呈現來看,華麗復古的服裝、制景和道具,也讓電影本身就附帶著經典偵探故事的韻味,由丹尼爾克雷格扮演的名偵探布蘭克與阿加莎筆下波洛偵探的氣質,也頗為相似。
而配合著哈蘭推理小說家的身份,他所居住的城堡式別墅,還有室內的各種裝飾都具有濃厚的表徵異味。尤其是有無數刀具組成的環形裝置,不僅具有十足的視覺表現力,也與劇情有所關聯,與片名直接呼應。
而在復古的外包裝之下,電影通過對不同人物的白描式呈現,講述了一個映照現實的現代故事。雖然哈蘭的一眾子女很早就被排除了嫌疑,但是藉助對他們的描繪,電影為觀眾展現了一個富裕家庭的真實面貌。
女婿理察有了婚外情,事業成功的女兒琳達還被蒙在鼓裡。而他們的兒子蘭森,更是放蕩成性,大兒子已經過世了,兒媳喬妮和孫女梅格一直接受哈蘭的資助,但喬尼卻仍然貪婪的想要騙取更多的錢財。小兒子沃特經營著哈蘭的出版社,卻總想著違背哈蘭的意願售賣作品的影視改編權。
正是兒女的種種所為,才導致哈蘭決定修改遺囑,把所有財產留給真正關心他的護工馬塔。
案件背後的真相令人深思
圍繞著主人公馬塔,電影除了探討階級、移民等各種社會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傳遞了善良與正義的核心主題。
這個一說謊就會嘔吐的女孩兒,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她不僅用平日的言行贏得了哈蘭的信任,更在關鍵時刻用自己的善良贏得了自己的未來。因為善良,她沒有落入蘭森設計的圈套之中,而是選擇拯救弗蘭道出真相,卻反而讓布蘭克找到了最重要的證據,實現了華麗的逆轉。
這種「好人有好報」,善良的人成為最大贏家的圓滿結局,可說是非常的激勵人心。
在電影上映之前,觀眾的注意力其實會更多地放在主演身上——丹尼爾克雷格與克裡斯埃文斯的組合,是007的紳士復古與美國隊長的浪漫科幻之間的精彩對決。
而在電影上映後,我們發現兩位主演的鮮明標籤,並沒有搶走電影本身的風頭。在保證推理和反轉足夠精彩的基礎上,還能夠針砭時弊,探討社會話題,這是電影《利刃出鞘》贏得口碑與票房的關鍵。
與此同時,電影把主題表達濃縮到了一個水杯上,並以此讓觀眾和電影產生了有趣的互動。只要你和片中主人公一樣保有正直和善良,你就可以堂堂正正地為自己贏得一切——「我的房子、我的規矩、我的咖啡」。房子和咖啡可以因人而異,但規矩的建立則是希望每個人都去盡心遵守,而正義和真相就是我們最應該堅守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