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愛醬娛樂喵,今天我們來說說這部為我們帶來久違本格推理的年度最佳懸疑片《利刃出鞘》,影片光看陣容就足夠強勁,美隊+007還有佐德將軍和智能情人,這個混搭很可以!我們再看下導演萊恩.詹森,曾執導的《環形殺手》等作品也均在及格線之上,題材經典 演員靠譜,小編當然第一時間去眼熟一下。
先不劇透的講下影片劇情,一位著名作家在自己85歲生日宴會當晚去世,表面看上去是自殺,已經毫無懸念,卻因為一名偵探的盤查,露出諸多端倪,隨著一步步詢問,強勢的大女兒,有婚外情的大女婿,略顯窩囊的大兒子,一心從老爺子身上撈錢的二兒媳,都開始不斷露出馬腳,每個人看似都執掌一家企業,但實際上,全是老爺子資助的。
兒子輩色厲內荏,孫子輩也都是奇葩,浪蕩不羈的外孫,神經兮兮的孫子,靠爺爺學費支撐的孫女,個個都是不省心,面對這樣的一家人,老爺子真是太難了。唯一能給他心靈慰藉的是女孩小護工,兩人在長期的接觸中滋生出了深厚的友誼,也正是這溫馨的忘年交,成為了偵探找出問題關鍵的漏洞,揭開謎團的突破口。而莫名繼承巨額資產的小護工,也成為了整個家族的眾矢之。
劇情講述完,我們來分析一下影片,既然是本格推理,就一定會有一幫全部具有合理動機的人物,影片前15分鐘,通過對主要人物的身份的介紹,快速完成了主要角色與成員之間關係的介紹,偵探利用引誘人物間細微的嫌隙,逐一拆穿謊言,節奏之快,信息量之大,著實是需要集中注意力。但是撐過開頭一段,隨著劇情進入深入調查,節奏也開始變緩,本格推理的緊張感和任務感,則通過固定時間的確立而體現。那便是老爺的葬禮到宣讀遺囑期間,而遺囑也是所有人最重視的利益衝突,就這樣完成了符合本格推理時間衝突點。萬事俱備,大體的結構已經浮現,導演還用大量精妙的視聽語言,為枯燥且大量的對白增添了趣味。
比如在燈光上,第一天調查當晚,小護工和偵探在院子裡對話時,一處燈光從偵探的背後點亮,但並沒有照向小護工的角色,而是直接晃到觀眾視線,這種具有代入感的打光不僅凸顯神秘的氣氛,也在某種程度上再次提起觀眾緊張的神經。再比如小孫女兒在給護工打電話的時候,一塊方形的光照在3D眼鏡,就像窺探一樣,與007天幕殺機開頭的鏡頭相似,增加了神秘感。
大兒子在後半段找小護工的情節,融合率對比的冷光,打在角色的遠景兩邊,配合拐杖敲擊地板印象,增添了緊張感,影片中含有大量的剪影運用。床前,壁爐前,剪影配合古堡風格的裝飾,典雅與懷舊的氛圍,躍然屏幕之上,除了氣氛上的恰到好處,作為一個懸疑片情節上的緊與緩,配合鏡頭的虛與實也是成功的關鍵。影片伊始,坐在遠處角落中的偵探,始終處在虛化的背景。觀眾和被詢問的角色一樣,都在疑問這個人是誰,這樣吊足胃口的鏡頭,還體現在故宮反覆出現抖腿動作。觀眾始終期待鞋上血跡被偵探發現,如何在不經意間將各種線索遞交的觀眾面前,而使觀眾不自知,更是考驗導演和編劇能力的關鍵,還有很多細節的反覆出,都配合著情節體現了深意。老爺子畫像中的表情,獨特的水杯,插門匕首的怪異裝飾,護工反覆被提及的家鄉,老爺子桌上的棒球,老爺子對長孫的一句吐槽,更是在不經意間直接點題。
總體來看,影片不僅直接辦了個經典本格推理的豪華套餐,同時著力打造一部非典型的本格推理。人物活動範圍遠超一個地點,後半段的人物取消,也打不了嫌疑者屬於每一個人規律,總之利刃出鞘,在這一類型片逐年減少的趨勢下,為我們帶來了久違的感覺,驚喜而又不失創新,也可以算是今年的最佳選擇。
從坎城的《寄生蟲》到威尼斯的《小丑》再到這部頒獎季的《利刃出鞘》,今年堪稱類型片大爆年,而且每一部都能走向口碑的風口浪尖。缺失中心的「甜甜圈」案件,逐層拋開懸念,猜不透劇情走向,情願沉迷其中,無暇去想。它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懸疑推理片,家人的關係,階層的對立,越細想越不寒而慄。「年紀越大,越難以掩飾情感,包括悲傷」 每個人都有可能撒謊,而你也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向。《羅生門》般的眾說紛紜、層出不窮的反轉已經足夠精彩,更精彩的是對人性的揭露入木三分。 最黑暗的不是哈蘭的死因,而是每個人面具下的心機和城府。正如影片中瑪爾塔的話真是一針見血:為什麼哈蘭把遺產給我,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你們。
即便已經看過太多反轉又反轉的燒腦神作,依然會被這部陣容華麗夢幻、玩法大膽新潮的探案片徹底擊中。無論是致敬阿加莎還是反阿加莎,都足以讓你沉溺於這場如羅生門般的「靡麗狼人殺」,而兇殺背後的層層推理以及誰也猜不到的結局,更是這場血色遊戲的亮點所在。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思辨性偵探,讓人看到007的另一面;美隊克裡斯·埃文斯則意外地貢獻了顛覆性表演;更有各種新老戲骨大飆演技,將人性的黑暗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影片最終鑑定為極力推薦!好了今天愛醬電影解析到這就結束了,大家有什麼想了解的電影,歡迎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