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理想中受苦受難的殉教者?

2021-02-23 孤獨的信陵

這文章壓了很久,不想發,有點炒作的意味。作者是我好朋友,尊重他,但我得自說自話的在他文章下面加一段。

首先,本篇對崔永元有著強烈的批判色彩,崔永元的粉絲不用往下看了。

其次,若本篇有任何涉及人身攻擊內容,請直接點擊右下方舉報按鈕。

再次,這篇文章不想談轉基因安不安全的問題,鬼知道安不安全,我又不是學這個的,我才不會不懂裝懂。

好吧,現在正式開始。

崔永元何許人也,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他是個挺有良心的公知,會為貧困地區的兒童奔走,會犀利地批判一些事實,那時候,我感覺,這人還不錯。

直到一個名叫「轉基因」的東西出現。

在崔永元去復旦的演講上,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崔永元與轉基因技術的強烈對立。這次演講,崔永元與復旦大學農生系教授盧大儒的激烈辯論,可謂糞坑裡丟炸彈分量十足,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還順便解決了一個上古難題——許多「老死不相往來」的學校第一次有了同一個共識:崔永元,是個令人反感的人。

整個過程大致很簡單,小崔上臺演講,教授對其言論不滿,說「你有什麼資格和我談轉基因」,崔永元反問「黃金大米轉入了幾個基因」,教授答不上來,崔永元加以諷刺「你連轉入了幾個基因都不知道還說安全?」,教授無語。

我也無語。

我覺得可能是教授根本不知道小崔同志想表達什麼,因為我也不知道,我還覺得這個問題相當的無聊,專門挑了一個冷僻的沒什麼實質性意義的問題去刁難教授,教授答不出便自鳴得意。我第一次覺得這個人好像三觀有點不對。

不過這感覺也並不強烈,因為我不是學生物的,我也不了解,說不定轉了幾個基因這種看似神經質的問題還真有含金量在裡面呢,是不?畢竟人牛頓也問過蘋果為啥會下落這種奇怪的問題。

哦,哦,直到最近的一些事。

最近微博上,小崔學會了一種新的撕X方式叫掛人,掛的對象是中國農業大學的一些學生。

對不起,我有點想罵人,因為我覺得他這種方式,是一種流氓行徑。他本人,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道德家。我不管那些學生說了什麼,但是作為一個公知,一個學者,一個正教授,一個頂著光環的人,利用自己的輿論影響力,用掛人這種方式,曝光學生隱私,讓我覺得,這個人是千古第一奇葩,在此之前,我還未曾聽說過公眾人物以輿論影響力對普通人強行施壓曝光隱私的行為。況且我隨手翻了翻,好像並不是所有人的批評裡都有著人身攻擊的內容,有些,確實只是因意見不同而產生的純粹的批評。更讓人覺得神奇的事,評論裡還有不少支持者。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支持他的各位,都該去拿冷水澆一把臉,清醒清醒。

我一直認為,輿論是社會一個舉足輕重的產物,它構成了歷史,影響了政治,它未必真實,卻以一種光輝燦爛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你看到的美未必是美,但它勸導我們向美,你看到的惡未必是惡,但它引領我們棄惡。它是一個時代文化與價值觀的融合。

在崔永元那裡,它變成了一臺殺人不眨眼的機器,他,帶領著自己的八百多萬粉絲,藉助這臺機器,用唾沫星子,把幾個普通學生淹死。

他不是以前的小崔了,他擁有的輿論也不是曾經那些輿論了,一個敢於把網絡暴力擺在檯面上大張旗鼓的人,讓我感到恐懼。

君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華麗的分割線

作為90後,對於崔永元老師(我一般對年長的公眾人物都這麼稱呼),小崔說事以及那一年和本山大叔的春晚小品讓我認識了他。之後種種,特別是他的紀錄片《我的抗戰》,讓我覺得他是一個耿直的媒體人,一個心直口快的好人(其實各位翻翻微博崔老師一旦發現之前的論述有誤 是立馬會道歉)。

當然,風口浪尖的轉基因問題避不開。「崔永元從來都沒反對轉基因,他反對的是誤導群眾,把沒有結論的東西硬說安全(當然可能是安全的),把未知的東西,硬說是已知。政府應該實事求是,讓老百姓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這是我理解的崔永元。我想這是他的初衷,我相信大多數理性的人,都應該認同這個觀點。

當然我想表達的不止這些。

10年或者15年之前,沒有微博,沒有那麼多的平臺,有的可能只是百度貼吧以及一些熱門的論壇。人們在上面發帖,或是講一些好玩兒的事,或是表達自己的觀點。真要是意見不合,罵起來,也規模不大,畢竟一遍遍刷網頁多煩。那時候規模最大我想應該是所謂的「爆吧」以及什麼「聖戰」,站在2015年末回頭想想,其實挺「幼稚」的。

因為我們有了微博嘛~微博上不只有名人,所有人都可以有微博,所有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自己喜歡的明星互動。言論自由是時代所趨。但大家也都知道,有了微博之後,罵人吵架也就更容易了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是體育迷,任何一場賽事無論足球籃球結束之後,必定有不同的聲音。打開主流媒體賽後綜述微博下面的評論,但凡有一句有火氣的話出現,五句之內必定開罵,十句上升到人身攻擊、地域攻擊,再往下就更加不堪入目。網絡的力量是難以想像的,仔細想想都過去多久了,文章和姚笛最近發的微博還是有人罵呢不是麼。

我並不是覺得微博或是其他平臺的出現讓這個世界變得不美好,相反,他能帶來更多的想法,更多的觀點,以及隨之而來的討論。討論本身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應該是討論雙方思想火花的碰撞,結合其精華,去其糟粕。但如今人們似乎沒有討論的耐心,一有否定的觀點,就覺得對方挑戰了自己的底線種種,隨之而來的就是前文所述的罵戰。

其實仔細想想也很正常,玩兒微博的大多數是年輕人,血氣方剛,很容易意見不合就吵起來。想起來高中的時候打個年級的籃球賽,賽後在「QQ空間」許多人(包括我)還會BB好久。

所以(鋪墊的我都忘了我想說啥了 真是心酸),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公眾人物,特別是有閱歷的人物,在我看來,是有責任引導大眾理性討論而不是跟風謾罵的。誠然,崔老師在私信裡被那些大學生罵的很慘,但」掛人」這種方式,我不相信崔老師心理不清楚,是會招來更多的爭論與無休止的謾罵的,這樣有嚴重感情色彩的微博下面會有對轉基因的理性評論?如果他是想藉此舉讓更多的人來關心和注意轉基因的問題,很明顯,他離他的初衷越來越遠。因為大多數人其實也是模稜兩可的態度,但他們卻可以各自打著旗號,用骯髒的言語互相撕咬。

再寫下去感覺更有炒作的意味了(我好慌)。多說一句。小崔,不管你走多遠,請不要忘了為何要出發。

相關焦點

  • 從殉教者到同志偶像——三島由紀夫最愛的男人
    據最早的文獻《聖塞巴斯蒂安受難記》(PassioSancti Sebastiani)記載,塞巴斯蒂安是公元3世紀時期的羅馬帝國皇帝禁衛軍隊長,行使過治癒的神跡,由此吸引很多人信仰基督教。在眾多古代文化和宗教中,弓箭代表著突然降臨的天災。與之相關的塞巴斯蒂安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瘟疫主保,大量塞巴斯蒂安題材的圖像,尤其是祭壇畫以防治瘟疫為目的被創作出來。他以身體抵擋住瘟疫之箭,從而拯救受苦的世人。
  • 能受苦受難,才能救苦救難;不能受苦受難,就不能救苦救難
    今天我們很感激習近平主席,他回頭了,找老祖宗,找到這一部《群書治要》,他跟唐太宗一樣手不釋卷,天天在讀,把這一門東西,定做黨校必修課程,這就是湯恩比說的,回頭找老祖宗什麼都解決了,外國沒有。我們現在幫助外國,希望把這部書翻成外國文,我們老祖宗的恩德,他們也沾光,這都是我們眼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業。最重要的是發心做菩薩。
  • 大火後一年,巴黎聖母院瓦礫中紀念耶穌受難,大主教呼求:主啊……
    巴黎大主教在巴黎聖母院的重建瓦礫堆中,主領耶穌受難紀念儀式。(圖/notredamedeparis Instagram擷圖)一年前(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受祝融之災,最近重建工程因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停擺。
  • 一個人受苦多了,往往「心如止水」
    一個人受苦多了,才真正理解人生,才像稻穗一樣學會了低頭,活出飽滿的自己。真正厲害的人,人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往往是在苦難中成長起來的,一點一點熬過人生的冬天,等待「春暖花開」的時候到來。一個人受苦受難的時候,哪怕苟延殘喘,依舊咬牙堅持,要飯了,還是要活下去。這樣的人,多半是「心如止水」,有一種堅定的信念,「苦」一點也無所畏懼。
  • 重思「耶穌的受難」
    普世教會紀念耶穌基督受難的日子,被稱為「受難日」或「耶穌受難節」。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教會、信徒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紀念耶穌的受難,體驗耶穌基督為救贖世人所經歷的痛苦。當他大聲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時,耶穌並不是在發問,乃是在痛苦中哀鳴。人在罪惡中與上帝隔絕的經歷,耶穌親自體嘗了。換句話說,耶穌出於對人的愛,甘願與神隔離、忍受苦難;耶穌出於對人的愛,甘願捨棄神性的尊榮,徹底地與罪人認同,通過聖靈而經歷罪人被神疏離的經驗。這種經驗,耶穌本不需要經歷。
  • 受難節默想
    視頻引自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在紀念耶穌受難的聚會當中,我們通過投影,一邊看著耶穌的受難,一邊唱著受難的詩歌。
  • 《寧死不屈》崔永元
    理,現實生活中,在我們實現美好理想和遠大目標的徵途上,有時需要我們昂首闊步,奮勇前進;有時需要我們低頭彎腰,才能跨過這道關鍵的門檻,獲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你是一個太重感情的女人嗎?每晚9點半,我都會在這裡陪伴著你。喜歡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聽】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關注吧,晚安!
  • 理想主義者崔永元:這個時代最缺說真話的人
    ——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日前,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條採訪崔永元的視頻,深受震撼,瞬間對他路人轉粉。採訪中,他大膽的言論著實嚇了我一跳,他直言說「馮小剛是渣子,範冰冰不知恥。」並爆出很多關於《手機》的黑幕。且不論誰是誰非,因為是非需要證據加以證明。但從崔永元的視頻和博文中的言語,直接懟娛樂圈的大佬,這個人的勇氣可嘉!
  • 世界名畫《耶穌受難》中的「遮羞布″,所掩蓋的歷史真相!
    ,我們所看到的主耶穌受難的形象,其實與主耶穌當時的受難時的實際狀況是有差別的。  在關於耶穌受難的繪畫,影視,雕像,藝術品方面,我們所看到的受難時的主耶穌,他的腰腹間總有一條布巾圍在其上,遮擋住了他的隱蔽處。其實,這種腰腹間系布巾遮蔽他的隱蔽處的受難形象,是後來的人們經過特別處理的。  主耶穌當初受難時,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他,是赤身裸體赤條條一絲不掛的。
  • 美國女孩自我放飛,韓國首爾受苦受難,我只想說活該!
    有很多的媒體和網友覺得安妮·海瑟薇很做作很假,她總是無緣無故躺著中槍,但是不論如何,安妮的演技是被一致認可的!該片於今年的四月初在美國上映,隨後四月底在韓國上映,而直到今年年底才會在國內上映,不過目前紅顏秀已經看了中字韓版的影評。
  • 崔永元時代的《實話實說》,讓我們中了什麼毒?
    有些嘉賓因為專業表達習慣,說的不夠直接不夠通俗,崔永元就會及時地「翻譯」成一語中的大白話,幫助觀眾進行消化理解。面對「明星」嘉賓,崔永元也十分善於用幽默打開大咖們的話匣子。以陳虻為代表的央視新聞評論部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新時代媒體人,感受到了這種需求、這種渴望,於是《實話實說》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製片人時間談起《實話實說》的誕生時說:「選擇主持人訪談這一節目形式,最根本的衝動就是要實現尊重人的主張,而尊重人的基本標誌就是讓人說話。」
  • 這張《耶穌受難像》,你見過嗎?
    齊馬步埃《耶穌受難像》的特點首先是色彩鮮豔,畫家不注重寫實,他給十字架塗上發亮的顏色,沒有模仿木頭的色澤。《耶穌受難像》以藍色和紅色為主色。頂端的長方框為朱紅色,局部用桔黃色增加亮度,或用胭脂紅使其變暗。約翰的大氅、瑪利亞的長袍和第一塊面紗也是朱紅色。從基督的傷口中流出朱紅色的鮮血,在十字架藍色的橫臂上留下鮮明的痕跡。最後,十字架中心,部分的朱紅底色上飾有金色的圖案。
  • 崔永元評價趙本山:這個人特別棒 百年不遇的人
    從去年9月份偶然中發出的一條微博開始,對轉基因毫無了解的崔永元,突然捲入了「挺轉」與「反轉」的漩渦中,昨日,崔永元做客吉林大學,化身成功人生講壇的主講人,就大家關心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富有「崔氏特色」的巧妙回答。
  • 崔永元:我不害怕!我的使命就是讓謊言曝光!
    範冰冰因偷稅漏稅被罰8.84億後,崔永元的戰鬥仍將繼續。崔永元直言:(大轟炸)就是大欺詐。範冰冰偷稅事件後,崔永元又曝料「一對演員夫婦7.5億合同」並表示「7.5億合同」和倒下的快鹿集團(快鹿金融詐騙)關係緊密……崔永元在採訪中詳細披露了7.5億元中「9738萬」涉及了《大清相國》、《中南保鏢》兩部電影和楊子旗下「火娛樂」域名。
  • 範冰冰崔永元什麼恩怨?手機2怎麼影射崔永元?崔永元出軌了嗎
    手機2怎麼影射崔永元其實早在《手機》上映時,就有質疑是影射崔永元的。因為男主角嚴守一主持的節目叫《有一說一》,與當年還是央視主持人崔永元主持的節目《實話實說》模式完全相同。《手機》電影中的主角是葛優,當時葛優扮演的角色名叫「嚴守一」是電影中的電視節目《有一說一》的主持人,經典臺詞就是「有一說一,我是嚴守一」嚴守一在電影中也是精神抑鬱,又有出軌等情節的描述。
  • 致崔永元,娛樂圈的口子,撕的好
    對於崔永元,之前的印象一直是正直、果敢、敢做敢當、心腸直,但是也沒有太大的改觀,直到這次事件的發生,其實他也是一匹狼,或許是只受傷的狼,畢竟過去的他和他的家人被深深地傷害過。崔永元知乎上就「如何評價崔永元」這個話題,誕生了很多高贊回答,其中一位優秀回答者這樣說:「崔永元這個人很奇怪
  • 奪命三郎崔永元犀利炮轟網絡「流氓集團」
    奪命三郎崔永元犀利炮轟網絡「流氓集團」從央視辭職已經一年多的崔永元講述了離開央視的始末和原因,一年多來,他與方舟子就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死磕,在微博上不斷無人進行論戰,徹底顛覆了之前的形象,崔永元說 他們就是網絡的流氓集團,必須有人站出來和他們幹,那個人就是我,我可以辭了職和你們幹。
  • 打假英雄崔永元又發聲,翟天臨、範冰冰紛紛中槍!
    這還不算完,娛樂圈「打假英雄」崔永元也開始發生,雖然說沒有直接提到翟天臨的事兒,但是卻爆出了同樣有論文抄襲的名人,這更加劇了廣大網友對翟天臨學術不端的關注。本以為,翟天臨可以憑藉一封道歉信,悄悄退出群眾視野,奈何實力不允許啊!在崔永元發出質疑論文抄襲的聲音後也並沒有結束。
  • 基督徒丨受難周·受難日靈修:默想「十架七言」
    受難周進入第六天,就是紀念耶穌基督走向各各他,被釘十字架的受難日。耶穌在這一天成為被殺的羔羊,犧牲在十字架上,以他的血為世人除罪。中國有句古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般人在離世之時,都會有重要的話語留給後人。作為神子的耶穌,他在受難之日,更是為我們留下重要的聖言,值得我們用心默想。在受難日,讓我們一同思想主耶穌的「十架七言」。
  • 【講章】兩種受苦
    15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16若為作基督徒受苦,卻不要羞恥,倒要因這名歸榮耀給 神。我們都會受苦,但受苦的原因不同,彼得提到兩種受苦:為義受苦與為罪受苦,我們來看《兩種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