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王朝總有一個代名詞,就是它們的國號。上至春秋戰國,下至滿族人的清朝。每一個國號都代表了那一個時代的記憶。西漢王朝更是奠定了我漢家子弟的名字。那麼作為歷史認同感最強的王朝——大明王朝,它的國號又是怎麼來的呢?各位看官一看便知。
大家都知道,作為明朝奠基人的朱元璋起初只是一個小沙彌,一個放牛娃。只因元末統治者殘暴不堪,百姓民不聊生,他才投身於轟轟烈烈的起義事業當中。與此同時,起義軍中的「布袋和尚」彭瑩玉正在淮西傳播一個宗教,叫做明教。明教,原稱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創立的。大唐時期傳入中國,傳播範圍雖然不能與當時的佛教、道教相比,可是這個宗教也是安然無恙地存活到了元朝末年。正如佛教有釋迦摩尼、道教有張天師一樣,明教也有一個類似於救世主可信仰,他叫做明王。
明教的教義是二宗三際,二宗就是現行統治世界的明暗二宗。明是光明的意思,代表者善與理;暗是黑暗的意思,代表著惡和欲望。最初的時間,還沒有天地,明暗相互對立,這個時間段叫做初際。後來暗的力量大於明的力量,世界陷於黑暗之中。這時明王出世,將暗趕走,這個階段就是中際。明暗又各歸本位,這個階段就是後際。以上三種時間段,便是明教中的三際。
明教的教義非常的明了,這就使得它在受壓迫和剝削的底層人民中間受到極大的歡迎。古時候的人們信封鬼神,對於這一類救世主就非常的崇拜。所以明教就利用這一點在廣大人民中遊說,準備武裝起義。朱元璋並不是第一個利用農民心理的。在至元四年(1338年)的時候,「布袋和尚」彭瑩玉和他的徒弟周子旺在袁州率領五千餘人起事,雖然遭到失敗,可是之後各地起義不斷。他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在彭瑩玉之後,還有一個人非常重要,就是韓山童。韓山童效仿陳勝吳廣起義,在黃河河道中預先埋下一個一隻眼的石人,上面刻有「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石人被挖出之後,人心惶惶,韓山童就覺得時機已經成熟,準備起兵造反,劉福通等人亦推舉他為明王。可是天不遂人願,起事洩露,韓山童被殺,兒子韓林兒逃脫。部將劉福通擁立韓林兒為小明王,建立龍鳳政權,這時,全國農民起義已經達到最高潮。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在郭子興軍中時,實際上受劉福通節制,所以他也算明王的部將。在朱元璋實力強盛之後,曾派人迎小明王韓林兒到自己這來,可是途中小明王不慎落水死掉了。也有學者認為,小明王實際上是被朱元璋「做」掉的,可是事實我們也不好查證,也就此作罷。
從上述兩件事可以看出,朱元璋深受明教的影響,他也知道,如果自己憑藉明教的名義登上帝位,就不會是名不正,言不順。「國號大明,承林兒之號也」。
朱元璋登上帝位就意味著朱元璋就是明王降世,社會上出現的其他明王也就不具有合法性了。另外,中國的漢字總是擁有文化底蘊的,「明」字拆開就是日、月,日月同照,保佑大明,是十分吉利的字。
在朱元璋登基之後,一切邪教都被禁止了,其中包括元末鬥爭起了重要作用的明教。雖說,確實有很多皇帝為了防止秘密教會危害自己的統治,下旨禁止邪教。可放在朱元璋身上總有點欲蓋彌彰的意思。明教對於元末時期的窮苦人民是具有很大意義的,可是歸根到底它是一個個人崇拜主義的產物。放在現代終究是行不通的,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古代封建王朝會依靠這些來保證地位的正統性了。
下回的亮點:朱元璋成功登上帝位的秘訣,最強中央集權制,朱元璋為什麼殺功臣。敬請期待。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看官您不妨點個讚,加個收藏,關注小喵,給您帶來生活中不曾相似了解的趣味歷史。
正說朱元璋:一個小和尚的成王之路(上)
正說朱元璋:一個小和尚的成王路之鄱陽湖大戰
《美人心計》中的陰暗面,欺兄溺弟,瘋狂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