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國號「明」到底暗藏了朱元璋怎樣的野心和終極信仰

2021-01-08 文創一砥

中華上下五千年,朝代更替是一個又一個。那麼每個朝代的國號怎麼來的?一般來自於開國皇帝之前的封號或者是發跡的地方,比如隋朝,隋文帝楊堅在北周做隋國公的時候,那個是「隨」字,老楊覺得這個「隨」字裡面有個走之道,不吉利,就給刪了,改成隋朝的隋字。唐高祖李淵,之前被封為唐國公,後來自己單幹後定國號為「唐」。宋朝呢,是宋太祖趙匡胤發跡的地方叫宋州,他呢比較懷舊,就定國號為「宋」。

到了朱元璋創業成功後,起個什麼名字呢。

老朱一貧下中農,草根一枚,翻遍祖宗18代也沒有發達過,更不用說有什麼封號了。

那麼大明朝的國號「明」怎麼來的?

先說說金庸先生。他在《倚天屠龍記》書中提到,主人公張無忌曾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重任交給朱元璋。金庸先生說,明朝來源於明教,是因為包括朱元璋在內的當時紅巾軍領袖都是明教的信徒,所以才拿明教信仰當國號。

事實果真是這樣的麼?明教和明朝的有一定的關係麼?

據《倚天屠龍記》載,明教源自波斯,創始人叫摩尼。公元216年,大致就是中國東漢末年的節點,摩尼誕生在波斯帝國境內的巴比倫,就是今天的伊拉克敘利亞一帶。24歲的一天,摩尼突然宣布自己得到了神的指示,說自己是佛祖釋迦牟尼和基督教耶穌的共同繼承人,而且是唯一的,其他的都是冒牌貨。

於是摩尼打算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遊歷四方,宣傳教育,廣收教徒。先在老家巴比倫進行推廣,後來坐船又跑到印度兜了一圈,但是效果不太理想。當時波斯帝國的國教是拜火教,印度是佛教,廣大百姓對摩尼的忽悠是一點也不感冒,還叫他神經病。

那摩尼呢並沒有灰心,於是他決定改變套路。他想方設法見到了波斯國王的親弟弟,三下五除二,就被摩尼給洗腦了,成了摩尼的骨灰級粉絲。緊接著又搞定了國王,被授予在國內準予傳教的合法權利,有了頂層的支持,摩尼教迅速在波斯境內傳播。

眼看著前途一片光明,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支持摩尼的老國王去世了,新國王登基,以前被壓一頭的拜火教趁機告發摩尼,說摩尼準備聚集教徒發動政變。新國王一聽馬上就把摩尼投進監獄,後被釘在十字架上。

摩尼教的領導雖然去了,但是教徒不降反升,呈幾何式增長,傳播更廣了。這是因為摩尼教更接近地氣,倡導善惡兩元論,認為世界要麼善良光明,要麼醜惡黑暗。只要你信仰光明就能戰勝黑惡,最後走向極樂世界。

走出波斯,走向世界。摩尼教的目標就是先搞定中亞,然後進入新疆,再向東到達長安,最終傳播整個中國。

在中亞站穩腳跟後,摩尼教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了中國,當時正是唐朝時期,當時中國推崇佛教。於是摩尼教為了發展,把佛教的條例加進了教義,又改了個很接地氣的名字,叫明教。

按理說該是明教發展宏圖的時候了,可是到了唐武宗上位,這位皇帝看著佛教很不爽,就下令全國滅佛,寺廟拆的拆,砸的砸,因為明教採取了佛教的教義,什麼吃素禁慾等等,看起來和佛教很像,這不就收到了牽連,被唐武宗拉近了黑名單。

朝廷的禁令不能不聽,又不能公開活動,從那以後,明教就轉入地下,紮根基層,搞來搞去成了個大雜燴,但是有一點,明教抓住了老百姓的心。

他們告訴老百姓現在的艱苦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加入明教就能迎來幸福的光明,老百姓一聽這好啊,加入明教就能有肉吃,於是大批貧困百姓就投奔了明教。說好說,但是怎麼才能有肉吃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造反嘍。所以大批的教徒頻頻發起起義,打倒官府,因此呢明教越來越成為了那些年中國農民的精神支柱。

也就從唐朝開始,明教就成了專注造反的神奇團夥,那裡有壓迫,那裡民不聊生,那裡就有大批的明教徒。這不來到了元朝末年,新一輪的天災人禍,各地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這其中就包括朱元璋的。所以朱元璋和明教那是有理不清的關係。

那朱元璋信仰的就是明教麼?也不是,有人說朱元璋當過和尚,應該信佛教,但也不是,稱王后妻妾成群,也沒有齋戒,顯然不是。

他老朱信仰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權利。

那麼這和大明朝國號有什麼關係呢,起個國號就這麼簡單麼,當然不是,這個大明,其實符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的原理。

這要從周朝開始算起,周朝是火,秦始皇統一六國就是克火的水,劉邦滅秦建立漢朝,是克水的,這樣一環一環推演下來,到了元朝,國號大元,大元取自易經之中,取金,那麼明朝取代元朝,朱元璋自然要壓過元朝一頭,自然是火克金。火能發光,發熱,是光明的象徵,而這個大明就象徵著光明,OK,就是它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是個徹頭徹尾的傳統帝國,和各種宗教沒有太大關係,皇權才是老朱唯一的信仰,待到山川尊洪武,日月照大明萬裡山河盡入囊中,朱元璋,還會有什麼權利可以追求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文創一砥 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主要朝代的國號來源:明朝的國號的確來源于波斯明教
    你可能對這些朝代的建立者比較了解,但是未必清楚這個朝代的國號或者名稱是怎麼來的。本文就以時間脈絡為主線,對主要朝代的國號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中國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夏」在古代有「大」的意思,是周族人對自己祖先建立的王朝的稱呼。但是夏朝人稱呼自己叫什麼,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之後,中國將陝北、寧夏一帶地區叫做「夏」。十六國時期,匈奴人赫連勃勃在這裡建立了「大夏」,史稱「胡夏」。
  • 明朝的明來自明教麼,朱元璋為何在靠其奪得天下後對教眾趕盡殺絕
    再比如劇中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國功臣常遇春皆出自明教,前者更是直接取國號為「明」,那這裡的「明」是否跟明教有關呢了,而坐擁天下之後的朱元璋為何又對明教趕盡殺絕?很多人會覺得金庸老爺子在劇中關於明教的這些描述都是虛構的,實際上並非如此,明教確實曾被稱為「魔教」,同時也是朱元璋所率領的起義軍,並在開國之後全面禁止「明教」發展,這些都是歷史上真實的事情。
  • 如果朱棣登基後改了國號,明朝這樣算二世而亡嗎?
    朱元璋開創大明王朝,國號就是大明,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朱棣作為大明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使用大明國號不存在法理障礙,繼承皇位雖不是名正言順,卻也有理有據。如果朱棣篡位改了國號,那麼大明的國號就不復存在,新的國號將出現,也可以說明朝滅亡了。
  • 《新倚天》已結局,金庸筆下的朱老四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多少淵源?
    既然明教是歷史上的真實存在,而在小說中朱元璋又是明教教徒,他所建立的王朝又被稱為「明」,這中間是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否朱元璋在史實中也曾加入過明教?據史料記載:1351年,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劉福通在潁州起兵,並推韓山童為「明王」,聲稱能推翻元朝的統治,拯救萬民於水火。在這些鼓吹下,韓山童聚集了很多信徒,起義很快迅速蔓延開來,各地都開始湧現義軍。
  • 金庸小說中,朱元璋出身明教,歷史上明朝真的與「明教」有關嗎?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將「明」定為國號,據說有一個原因便來源於「朱明」的含義。眾所周知,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有歷史原型的,在《倚天屠龍記》中出現的明教同樣如此。在小說中,六大門派將明教稱為魔教,對之頗為忌憚,還曾經圍攻光明頂。但是明教明明是以抗元為己任的,為何成為了魔教呢?
  • 明朝朱棣奪權登基後遷都,為何史學家還是稱其為明朝,而不是北明
    在我國歷史上,國家的權力交接出現問題時,一般都會改變國號,比如趙匡胤逼迫後周皇帝退位之後,改國號為「宋」,建立宋朝。還有後來宋朝由于靖康之亂而遷都,於是史學家為了區分而稱北宋和南宋。明朝時朱棣是奪了他侄子朱允炆的帝位,而後又遷都北京,這也是由於權力交接出了問題。
  • 哪些皇帝年號和國號取自於《易經》?楊廣、李世民、朱元璋都上榜
    哪些皇帝的年號國號取自於《易經》?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它通過總結事物規律,從而精確地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易經》包括《連山》《歸藏》《周易》這三本易書。但《連山》、《歸藏》已失傳,所以人們通常把《周易》當作《易經》。
  • 中國曆朝國號的來歷
    劉邦稱帝後就以漢為國號。自後一千多年劉姓得國者都以漢為國號。漢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千古豪言。 新朝:(繼承自西漢)意思為「改舊更新」,王莽曾被封為新都侯。王莽是第一位民主選舉出來的皇帝,他具有現代化的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公有制。
  • 歷史上朱元璋和明教之間到底有沒有關係,明朝的名字是從哪來的?
    對歷史感興趣的同學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開朝皇帝,不僅攘外安內,還為明王朝300年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當中,也有朱元璋的登場,只不過將其描寫成了一個和明教有著密切聯繫的人物之一,有些人也注意到了,並且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到底有沒有明教?朱元璋和明教是什麼關係?
  • 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等,明朝到底有幾位是英明的君主?
    你說他是明君,他確有明君之範,在位初期他平反了于謙冤獄,恢復了曾經廢掉他太子之位的明代宗朱祁鈺的皇帝身份,而後又重用李賢、彭時、商輅等賢臣,一時間是政治清明,明朝國力繼續蒸蒸日上。但是,你說他是昏君,他也確有昏君之相,朱見深即位不久,即沉迷於美色之中,不理朝政,寵信萬貴妃,重用汪直、梁芳、錢能、覃勤、韋興等奸宦,放任他們在朝擅權,在外大斂民財,致使明朝國力衰退。
  • 朱元璋出身明教建立「大明」?並非史實 | 短史記
    文 | 楊津濤朱元璋出身明教的說法,因《倚天屠龍記》而廣為人知。金庸在書裡寫道:「其後朱元璋雖起異心,迭施奸謀而登帝位,但助他打下江山的都是明教中人,是以國號不得不稱一個『明』字。」「朱元璋登基之後,反下令嚴禁明教,將教中曾立大功的兄弟盡加殺戮。」那麼,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常遇春等人,真的是明教徒嗎?
  • 唐山石匠窪街,揭密明朝后妃遴選,到底掩藏了朱元璋怎樣的心思?
    今天的文章裡,不說朱元璋在徵戰天下和朝政方面的建樹,僅僅朱元璋後代子孫娶妻的規定,就可以看得出,這位出身草根,長相清奇的皇帝,腦迴路絕對夠長,腦子那是非常夠用,他的謀士也不見得能有他的功力。若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馬力全開,那天下無人能夠匹敵!在唐山開平窪裡鎮的石匠窪街,流傳著這麼一件明朝皇帝選妃的歷史。
  • 亞洲唯一在國號前加「大」字的國家,但面積卻還沒浙江大
    我國歷史上共有三個王朝在國號前加「大」字,第一個是元朝,忽必烈從《易經》中取「大哉乾元」,定國號為大元。後繼的明朝、清朝也都繼承了這一用法,在國號前加「大」字。
  • 此字有毒,幾位英雄豪傑以此字為國號,卻無一能成為大一統王朝
    在中國,凡是都講究名正言順,做事情呢也喜歡圖個吉利,起名字如此,給國家取名字更是如此,所以歷代帝王或者英雄豪傑對於自己建立的政權的國號非常重視,取得好就能流芳百世,取得不好會短命而夭(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都是封建迷信了),取得好的不少,不如周、漢、唐、明、清,都是國祚超過上百年的大一統王朝。
  • 明朝十五問(1)——朱元璋的發家史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堡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政治腐敗、各種黨爭與內憂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盡,明朝滅亡。
  • 明朝北方防線漫長,明初朱元璋是如何鞏固其穩定?
    半生的戎馬生涯,朱元璋建立起龐大的明朝帝國,但是元朝殘餘勢力北元任然「頑固」,手握重兵,對中原地區任然虎視眈眈。如果明朝與北元「硬鋼」的話,元朝殘餘勢力肯定不是明朝對手,明朝也希望北元能夠當一回「真男人」,但北元也不是白痴,正面硬鋼這種以卵擊石的自殺式行為是不會做的,不定期的騷擾明朝北方邊境卻成為了常態化。
  • 大明王朝的國號不是隨便取的,竟然是與這個宗教有關
    歷史上的王朝總有一個代名詞,就是它們的國號。上至春秋戰國,下至滿族人的清朝。每一個國號都代表了那一個時代的記憶。西漢王朝更是奠定了我漢家子弟的名字。那麼作為歷史認同感最強的王朝——大明王朝,它的國號又是怎麼來的呢?各位看官一看便知。
  • 康熙帝每次給朱元璋掃墓,為何都要行三跪九叩大禮?
    康熙給朱元璋掃墓,為何行三跪九叩大禮?用心良苦。康熙帝評價朱元璋「治隆唐宋」,是由衷讚美,還是另有所圖?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闖王在西安稱帝,國號「大順」,改元「永昌」。三月十九日,大順軍攻克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
  • 朱元璋的大明到底是不是來自《倚天》的明教?
    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和他的明教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朱元璋、陳友諒這兩個元末農民起義軍的大BOSS起初全部在明教打醬油。只是在後面才利用見不得人的手段分別獲得了明教東路軍和西路軍的兵權。從此之後,天下霸業之爭,變成了明教的一次內鬥。
  • 朱元璋的屢興大獄到底是為了誰?
    明太祖朱元璋像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按理說明朝是歷史認同感較強的一個朝代,但即便如此,朱元璋身上也是有幾個大汙點不能夠抹去的。汙點之一就是濫殺功臣。清史學家趙翼曾言:「獨至明祖,籍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取天下之人而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蓋雄猜好殺,本其天性。」朱元璋的好殺濫殺被切切實實的表現出來,而且確實在洪武年間,發生了許多事件,使得眾多功臣被殺,連家族也不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