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快評:韓郭朱經濟論戰 講大陸立場不一樣

2021-02-19 星島環球網

中評社快評/韓國瑜、郭臺銘、朱立倫昨天出席「馬英九基金會」主辦的「突破困境,迎接挑戰」重振臺灣競爭力論壇,難得同臺論戰,期間都談到大陸,出發點、立場很不一樣。以下是韓郭朱三人發言或面對記者時涉及兩岸的談話要點。 

韓國瑜說,「統獨」講這麼多年,臺灣就兩種人,一種是臺灣人過得快樂得不得了,就根本不管中國大陸;第二種是臺灣過得好,希望大陸也過得好。臺灣未來的方向,必須沒有圍牆,通通拆掉,全部都要通,要「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徵服宇宙」,不要再有藩籬。 

郭臺銘說,這次美中貿易的劇變,將帶給我們人類文明的另一次突破和挑戰,影響不但是空前而且巨大的,這會是臺灣的挑戰,也會是一個最重要的機會,所以我們要發揮臺灣的優勢,創造三贏,讓「臺灣獲利、美國達標、中國轉型成功」;未來科技發展及架構面向沒有G20隻有G2,就是美國/中國大陸競爭,各自訂出來規格標準,未來的世界將是One world、Two systems。 

朱立倫發言時意有所指,稱拚經濟不能單看科技,不是拚富民經濟,而是拚全民經濟。朱立倫也認為文化經濟可以發展,「我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臺灣保留中華文化傳統,還有多元文化傳統,臺灣每樣都充滿機會,都可創造商機,都要珍惜。」面對媒體時,朱立倫稱,「一國兩制在臺灣沒有市場,包括民眾及自己在內都是反對的。」 

郭臺銘一生搞經濟,在大陸有龐大事業,與華府有很好關係,他在兩岸關係上的立場,行動說明一切。韓國瑜一句「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徵服宇宙」,特別是「胸懷大陸」4字,充分說明其態度。而朱立倫高調反對「一國兩制」的表態,在大陸聽來很刺耳,會讓人減損對其處理兩岸關係的信心。 

韓國瑜、郭臺銘、朱立倫都有志「大位」,都可能被納入國民黨黨內初選民調名單,昨天同臺論戰,儼然「總統」參選人發表政見宣言,格外受到重視。處理好兩岸關係是解決臺灣各種問題的關鍵,未來世界沒有G20,只有G2,有志「大位」者務必清楚這一點,更重視大陸。

相關焦點

  • 快評:宋楚瑜要去APEC 大陸作何反應?
    中評社快評/APEC領袖峰會將於11月20日在秘魯首都利馬登場,昨天傳出蔡英文已邀請宋楚瑜擔任特使,前往出席。
  • 中蘇大論戰:「左」與「極左」的較量
    討論涉及大論戰的實質、內容、後果,特別是我黨當時發表的評蘇共中央公開信等重要文章中提出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經過討論,與會者在大多數問題上取得了共識,但在某些問題上還存在不同意見和看法。有的同志說,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一個根本問題是如何認識和運用價值規律,中蘇當時在這個問題上都沒有也不可能突破傳統的框架。實際上,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中蘇當時都處在探索的過程中,但是雙方都自認為掌握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並要求其他黨也遵循這些規律,這不能不引起衝突。(3)從大論戰的背景來看,大論戰是在中國內外政策「左」傾,最後發展到極左的背景下發生的。
  • 論戰寶典!——AR《Fuxk Type Beat》爭議評析
    現代網絡環境中,論戰的場景早就變得畸形啦,「評論區」也不是理性評論的地方了。玩梗、高級黑的殺傷力和「說服力」已遠遠超過老老實實講道理了。大眾從來只是相信直覺,誰看上去有理,它就支持誰。畢竟實際正義在當代論戰中不重要。】by the way,觀點戰,其性質就是戰爭。《華杉講透孫子兵法》這本書裡的論述特別有趣和有啟發意義,並且在我看來,運用到當代日常語境,戰爭其實可以延伸理解為行動。這部分內容以後必定會更新噠~歡迎關注
  • 香港《文匯報》連續轉發G20央視快評:《引領世界經濟航船駛向更加廣闊的大海》《共同做大國際貿易蛋糕》
    央視網消息:12月2日、3日,香港《文匯報》轉發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1日、2日刊播的《央視快評:引領世界經濟航船駛向更加廣闊的大海》《央視快評:共同做大國際貿易蛋糕》。快評指出,面對世界經濟該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習主席在講話中給出了清晰而堅定的「中國答案」:無論前途是晴是雨,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快評認為,當今世界,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未消退,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尚未完成,貧富差距和社會矛盾壓力等各類風險加快積聚。我們要善於從歷史規律中總結得失,才能透過現實的迷霧瞭望未來的世界。
  • 真正的聰明人不講對錯,只講立場
    這個複雜度跟你媳婦問你先救誰一樣複雜。可是你想過沒有?你媳婦問你先救她還是你媽的問題,表象是在問問題,實則是一個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婆媳難題。有時候困擾你的主要原因不在於問題本身,而在於立場。那麼你知道諸葛恪是怎麼回答的嗎?諸葛恪對曰:「臣父為優。」權問其故,對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
  • 中評快評:從香港看臺灣 踩了紅線就沒有商量
    中評社快評:香港四名反對派議員昨天遭DQ,同一陣營的反對派議員集體總辭。
  • 香港《文匯報》連續轉發央視快評
    央視網消息:2019年1月18日、20日和23日,香港《文匯報》分別轉發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17日、19日和22日刊播的《央視快評:譜寫新時代政法事業發展新篇章》《央視快評:共同努力把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件大事辦好
  • 雷頤耿雲志談"科玄論戰" 吳稚暉如何從保守派到改革派
    原標題:雷頤耿雲志談「科玄論戰」   9月11日,九州出版社在京舉行《吳稚暉全集》的出版座談和讀者交流會,中國社科院研究近代史的著名學者雷頤和耿雲志、九州出版社總編輯張海濤等參與討論。   九州出版社總編張海濤在交流會上說,吳稚暉一生經過了兩次重大的思想轉變:第一次轉變是吳稚暉由保守的保皇派思想逐漸轉變成維新派,又由溫和的維新派轉變成改革派;吳稚暉的第二次思想轉變是在1923年中國思想史上著名的「科學與玄學」大論戰時期,當時吳稚暉堅持認為科學是萬能的,可以解決人生觀問題。
  • 黃介正語中評:臺灣怕沒有交流 不是大陸
    黃介正認為,明年1月16日到5月20日的126天中,是大陸觀察臺灣新「總統」的關鍵時刻。  談到馬習會, 黃介正笑說:「我只比自由時報早了7小時知道,11月3日中午吃飯接到通知,原本安排11月4日消息曝光,他以學者身分來幫助馬習會對外說明,沒有參與談判。」黃介正1996年曾與夏立言一起參加李登輝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任務。
  • 臺灣賽評Sobad:大陸和臺灣應在星際2上多交流
    採訪中 Sobad 向我們介紹了關於臺灣電子競技的現狀和情況,並認為應該和大陸之間增加在電子競技上的合作與互動交流,並期待更多類似海峽杯一樣的賽事出現。同時,Sobad 還給一些新手解說們給出了一些建議,指點他們如何提升解說水平。
  • 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社會史論戰,思想文化領域裡的百家爭鳴
    對於這一帶有立場關係的決議,他們的觀點必定會受到挑戰甚至會受到反駁。從而引發一場關於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因此推動了一場關於中國社會歷史發展過程的論戰。主要觀點作為原先在共產黨主要領導人的陳獨秀,在大革命失敗後,認為資產階級已經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封建勢力的殘餘也幾乎也幾乎已不存在。
  •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與臺灣論戰 "殺"出個炎亞綸
    2005年,炎亞綸以臺灣偶像組合「飛輪海」成員出道,在兩岸都有較高人氣,近年來活躍在《演員請就位》、《天賜的聲音》等大陸綜藝節目中。今天(9日)中午12時33分,炎亞綸在其臉書以英文指責譚德塞「誤導」世界,還指責稱「你竟然有勇氣在一次國際組織會議上發表你自己個人的屎一樣的言論」,「你為什麼不乾脆閉嘴、閉上你的臭嘴,做好自己的工作!」
  • 「五四」思想論戰:瀰漫在紙上的火藥味
    一代現代思想前驅者在論戰中寫下的檄文極富於啟蒙的意義,今天重讀,我們一樣有醍醐灌頂之感。「五四」一代決定降生的時候,現代思想觀念從西方進入中國,已經有了二十年或更長的歷史了。在推介西方思想方面,翻譯家嚴復等人功不可沒。
  • 大陸知名臺商李瑞河獲評「傑出中華茶人」
    大陸知名臺商李瑞河獲評「傑出中華茶人」 2020-11-06 16:04:01 在評出的100位「傑出中華茶人」中,大陸知名臺商、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李瑞河赫然入列。天福集團董事局主席李瑞河獲評「傑出中華茶人(終身成就)」榮譽稱號。 天福集團 供圖  此次「傑出中華茶人」推選活動由中華茶人聯誼會、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共同主辦。
  • 《曹劌論戰》背後隱藏的故事:肉食者並不鄙
    並且,就左丘明所講的《曹劌論戰》這則故事而言,不同的閱讀者就會有不同的解讀,甚至會有與左氏所理解、所要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反的解讀。如果,你想看到不一樣《曹劌論戰》,就請跟隨本文,從另外一扇窗打開它。【目次】1.《曹劌論戰》原文;2.《曹劌論戰》譯文;3.
  • 《少年三國志零》巔峰論戰怎麼搭配陣容 巔峰論戰陣容搭配攻略與你...
    《少年三國志零》巔峰論戰怎麼搭配陣容 巔峰論戰陣容搭配攻略與你分享時間:2020-12-16 18:1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少年三國志零》巔峰論戰怎麼搭配陣容 巔峰論戰陣容搭配攻略與你分享 少年三國志零巔峰論戰怎麼搭配陣容?
  • 老照片揭珍貴歷史:胡適題詩望與章士釗停論戰(圖)
    原標題:老照片揭珍貴歷史:胡適題詩望與章士釗停論戰(圖)資料照片   北京傳是拍賣公司在日前的秋季拍賣中,推出近現代人物影像專場,拍賣較為少見的人物照片。一張張泛黃的舊照片,揭示出許多珍貴的歷史信息,成為以往時代的旁證。   這次拍賣中最吸引人的拍品,是一張胡適與章士釗的合影,以69萬元的價格落槌。章士釗是近代著名學者和社會活動家,自幼接受舊式教育。
  • 「科玄論戰」,作為知識界的一場論戰,最終以科學派佔上風為結局
    「科玄論戰」的結果和意義「科玄論戰」,作為知識界的一場大規模論戰,最終以科學派佔上風為結局。這使得科學教育觀念一時之間更加深入人心,「科學雖然受到一度的反對,但現在已深深地走入中國所有的青年的腦海中」。玄學派的失敗,一方面反映了他們追隨者隊伍的規模。
  • 中評社:美國打「臺灣牌」?大陸的反制是認真的
    大陸在臺海進行的、針對性非常強的演練還未結束。臺灣軍方21日晚上稱,大陸兩架次的運8反潛機(如圖)21日進入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這是17日以來第4度繞臺巡航。大陸近期一連串的軍事反制都是衝著美臺勾連、「臺獨」猖獗而來的。
  • 《曹劌論戰》背後隱藏的隱藏的故事:肉食者並不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