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賽評Sobad:大陸和臺灣應在星際2上多交流

2021-02-07 網易

以下內容由電競直播網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Sobad

電競直播網的節目《星際之夜:名家訪談》節目中,對臺灣的賽評、解說 Sobad 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訪談。採訪中 Sobad 向我們介紹了關於臺灣電子競技的現狀和情況,並認為應該和大陸之間增加在電子競技上的合作與互動交流,並期待更多類似海峽杯一樣的賽事出現。

同時,Sobad 還給一些新手解說們給出了一些建議,指點他們如何提升解說水平。

第一部分 談星際

小白菜:首先請Sobad和大家打聲招呼吧。

Sobad:大家好,我是 Sobad Rush,來自臺灣的賽評,解說。

據了解,Sobad玩星際也非常厲害,那麼請問Sobad在WCG最好的成績是什麼呢?

WCG2000 - 2002臺灣冠軍,不過有點久遠了,競爭的環境也不一樣,現在的星際2職業化已經很成熟了,如果以當時我的練習方式在現在的這個職業化大環境下是不可能奪冠的,也因為那時候競爭不太激烈,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成績。(題外話)你們上星期剛採訪完色總,他在我的心中,實力是遠遠大過我的。(笑)

Sobad 這個ID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叫"好壞哥"呢?

這是好早前的事情了,因為剛開始玩遊戲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弱,那我就想說我很弱,然後就起了個Sobad,表示自己很弱這樣子,後來就一直沿用到現在。最先是展元叫我"好壞哥",後來大家慢慢的都叫我"好壞哥"。

網上傳說 Sobad 的遊戲啟蒙老師是自己的爸爸,這是真的嗎?

從小我爸爸就很喜歡打電動,他也會帶我到電動間(大陸稱遊戲廳)打電動。7,8歲的時候我自己就喜歡找各種電動來玩。

那麼 Sobad 是怎麼喜歡上星際的呢?

以前我經常去網咖,但當時網咖還不能上網,只能網咖內互聯,大家就什麼遊戲都玩。98年的時候星際剛出,周圍幾個朋友都覺得很有趣,整個網咖都在玩這個遊戲,自然而然就開始玩星際了。

Sobad 打了那麼多年星際最難忘和最遺憾的事是什麼呢?

星際陪了我大半青春,有蠻多難忘的事情,包括出國比賽,做星際的賽評等,最難忘的應該是第一次當賽評,當時很緊張,播完之後鬆了口氣,之後有在網上看到一些評價還不錯的時候,就有一種很開心的感覺。

關於遊戲和學業如何取捨?

其實很難兼顧兩邊,我在專心讀書的時候不打遊戲,當時準備聯考,一個禮拜讀六天書,只有周末一天玩遊戲。考完聯考之後的一個月都在打遊戲。

家裡人反對 Sobad 走這條電競的路嗎?

一開始肯定反對了,家裡人看你整天在打電動也不知道你在幹嘛,他們會覺得你怎麼一直在打電動不讀書,後來慢慢打出了一些成績,拿到了一些冠軍和獎金回家,家裡人才知道你在幹嘛了,也知道我有點小成就。

如果 Sobad 以後有了孩子,選擇和你一樣的道路,你會反對嗎?

不會,喜歡就好好打,只要我覺得小孩子有天分就可以去嘗試。但是要一定的時間限制,指的是要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然後你去努力試試看一段時間,但如果你到了這一段時間後你發現自己沒辦法達到你的目標的話,那麼就要考慮其他方面的道路了。

我們知道 TeSL (臺灣最專業的電競賽事)的四個項目是跑跑卡丁車、特種部隊、星際2和英雄聯盟。Sobad 覺得星際2在臺灣的電競發展中佔據著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星際2進入到之前的 TeSL 的話是能讓大家看到一個比較國際化的項目,因為卡丁車和特種部隊的國際賽事很少,星際2讓稍微懂點電競的人更了解電子競技是一個國際化的東西,這算是一個裡程碑。現階段 TeSL 又添加了一個 LOL,現在臺灣電競應是一個很不錯的發展趨勢,每個項目都在往上進步,每個項目也都有各自的支持觀眾群。

前段時間舉辦的很成功的微星杯海峽兩岸明星賽還會繼續下去嗎?

嗯,要看後面的情況。因為是一個短暫的杯賽,當然希望杯賽可以接下去。之後我也有跟 TeSL 以及小色,Joy 那邊聊過是否有一個長期互動性的賽事。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機會讓大陸的星際和臺灣的星際有更多的發展,因為本身海峽兩岸語言是相同的,雙方應該共同成長,平均實力來講的話大陸還是比臺灣高一些的,現階段我們的目標應該還是擊敗韓國人。

TeSL 有考慮過邀請大陸的選手嗎?

有考慮過,但大陸選手最大的問題應該是籤證。臺灣去大陸比較容易,但大陸來臺灣太難了。之前很多賽事在邀請大陸選手上真的很困難,籤證真的不好過。可能以後還是會多一點線上賽。

不過主播還是比較喜歡線下賽,這樣就可以去加油了。

嗯,對的,線上賽和線下賽的氣氛完全不一樣。去年 WCS 在上海,我和 BBC,2龍解說,現場的氛圍真的挺好,跟線上賽的氛圍不一樣。


Sobed(左)和 TeSL 的解說們

第二部分 談賽評

Sobad 是因為一個什麼樣的機緣轉型到賽評的呢?

因為我之前在 TeSL 當星際2企劃,當時星際2在找賽評。因為當時臺灣沒有太多的 RTS 類賽評,只能從線上實況組開始找,我自己也在做實況賽評,所以才有這個機會。當時的想法是試試看,如果不錯的話繼續做下去。

和 Sobad 合作的賽評很多,比如九妹、長毛、展元以及 Miss,那麼 Sobad 更喜歡和哪一位搭檔?

我比較喜歡和展元搭,這樣比較輕鬆。展元和九妹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風格,跟展元搭是電視上的轉播多,觀眾群可能是些沒玩過遊戲的,所以我會講的比較簡單,儘量讓大家都聽看的懂,我知道自己的定位就是賽評,而展元就可以帶整個遊戲的氣氛和節奏(筆者註:展元是電視主播非專業賽評)。跟九妹搭的話比較像大陸這邊的轉播方式,雙賽評,我們會把客群放在懂遊戲的這一塊,因為我和九妹私底下就是很好的朋友,會有默契,所以我們在搭配起來上也是很輕鬆的。

Sobad 也有和 Miss 合作過,據說當時看到 Miss 臉就紅了?

初次見面,我只要看到漂亮的女孩子就會臉紅,熟悉了的話就還好。

我們平時看你的個人直播第一視角都是比較輕鬆的,解說 TeSL 則是比較嚴肅,你是更偏向哪種風格的解說呢?

播自己個人直播的話會沒有壓力,來看的觀眾我都把他們當成朋友,因為是網上個人直播,語言上可以稍微激動一下,這些都可以帶到下氣氛,大家也會覺得比較輕鬆。播比賽和轉播的話,因為是講解別人的賽事,要顧慮下到觀眾的心情,會比較嚴肅些,講解的時候要多經過一些思考,不能想到什麼講什麼。

賽事企劃,職業選手,賽評,Sobad 更喜歡哪個角色?

這三個都是不一樣的感覺。當企劃會有一種成就感,整個賽事從準備到進行上電視這麼一個過程結束後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會覺得很像自己的孩子,把他慢慢帶大。當賽評,就是把你看到的東西分享出去,讓觀眾能夠跟著理解,當然也會有點成就感,但沒企劃那麼大。如果要抉擇的話(糾結了很久),比較喜歡當賽評。

隨著年齡的增長,Sobad 會退出臺前轉到幕後嗎?

我現在是幕前幕後都有做,其實年齡影響比較多的還是選手這塊,但應該不會影響到我繼續做賽評。

Sobad 對一些新人解說,賽評有什麼建議或者經驗?

我建議從實況開始,無論是自己的第一視角還是其他的比賽,先從自己的實況臺培養一些固定觀眾,再從這些觀眾裡面得到一些回饋意見,這是初階,讓你克服緊張。如果是在臺灣你要進入專業賽評的話,通常要面對一個困難,和你搭配的人並不一定是那麼了解遊戲,所以你當賽評很重要一點要為自己的搭檔以及觀看的觀眾去著想,調整講比賽的方式和內容。不能只想自己要講的話,必須要配合好搭檔,讓他和你有話可接,讓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比賽。


第三部分 談生活

Sobad 除了電競之外,平常生活做的比較多的是什麼?

讀英文,花了蠻多時間在讀英文。電競是個國際化的東西,深深覺得英文是必須的。Joy 的英文就比較好。

Sobad 來過大陸哪些地方?

我去過桂林和上海。桂林風景真的很漂亮,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只不過有點可惜,因為下雨沒有看印象劉三姐。還有去過上海,因為工作的關係。今年暑假有打算計劃去大陸再玩一趟。

Sobad 覺得臺灣哪裡值得遊客去玩的?

如果喜歡逛街的話就一定要來臺北。喜歡吃東西的話推薦來高雄。

最後個問題,Sobad 有沒有女朋友?

現在還沒哦。(笑)

真的非常謝謝 Sobad 做客今天的《名家風採》。讓我們下期再見。

好的,謝謝。

本文來源:查爾星港 作者:超昂草莓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黃介正語中評:臺灣怕沒有交流 不是大陸
    他認為:「1992年時,大陸一直不願意各表,但對我們來講,沒有各表就沒有一中,兩岸關係就是在這樣朦朧和模糊間運行。」 黃介正認為,明年1月16日到5月20日的126天中,是大陸觀察臺灣新「總統」的關鍵時刻。
  • 丁仁方:大陸與南臺灣交流策略微調芻議
    香港中評社8月17日發表臺灣成功大學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兩岸統合研究中心主任丁仁方的評論文章,針對大陸與臺灣南部交流提出建議,本著馬英九所提出的兩岸交流應「正視現實、累積互信、求同存異、續創雙贏」的十六字箴言,真心盼望中國大陸與南臺灣的交流能夠落實到位,真正有助於南臺灣的發展。
  • 戰旗美如畫 大陸網友出徵FB和臺灣網民交流
    從20日晚到昨天中午,挪威和瑞典這兩國的駐華大使館,突然紛紛在微博上表態:我們支持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 臺商:當臺灣窮了怎開口跟大陸談條件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於2日至6日受邀前往陝西,出席「戊戌年清明節軒轅黃帝祭祀典禮」,也會順道了解當地西鹹新區、高新區,這裡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內設金融貿易能源區,本次交流團成員20人,以臺灣中小企業成員為主,黃良華也是成員之一,出發前,在桃園機場接受中評社訪問。 說起兩岸交流,黃良華以臺商立場,說明內心的擔憂。
  • 臺灣青年來大陸「充電」成兩岸交流新趨勢
    湖南中醫藥大學供圖 攝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和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利用假期來大陸「充電」。這一現象成為兩岸交流的新趨勢。7月6日至11日,包括黃冠豪在內的百名臺灣大學生在湖南參加了2019百名臺灣大學生湖湘文化研學營。此次活動由中國教育部、全國臺聯主辦,湖南省委統戰部、湖南中醫藥大學等承辦。
  • 臺灣學者:三指標看大陸疫情後會否「制裁臺灣」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向香港中評社分析研判,大陸應該還不至於在經濟上制裁臺灣。但可以從疫情後,大陸觀光客會不會來,大小三通是否恢復,以及ECFA會不會繼續這幾個指標可以觀察。至於臺灣如果不要靠大陸,經濟發展是否可以維持?
  • 臺灣年輕人已習慣在大陸的生活,稱「臺灣真的很落後」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期間,在杭州創業的臺青陳勝浩對中評社說,每一屆兩岸青年發展論壇他都有參加,通過這個論壇,他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國家政策方向,也可以知道哪一塊創業內容可能比較符合今年或者明年的形勢,比如在本屆論壇上講的文創、直播、動漫等,「做這些內容的臺青之前也都是在臺灣發展的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 2
    16件作品在兩岸「互看」中獲獎,其中大陸作者毛羽以《臺灣!臺灣!》和臺灣作者孫葦萍以《轎夫老曹的寶島之旅》分獲「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看大陸」的首獎。大陸20多家主要媒體的領導專程赴臺見證這一盛事,同時也記錄下大陸媒體人看臺灣的點滴感受。
  • 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老闆 :島內不應落入"反中"氛圍
    圖源:中評社 海外網8月21日電 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結業,「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氛圍。
  • 一起看看大陸和臺灣的不同翻譯風格
    ,臺灣各自翻譯今天看看大陸和臺灣的不同翻譯風格(考大家翻譯的時候到了)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大陸:肖申克的救贖臺灣:刺激1995Star Trek Into Darkness大陸: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臺灣:星際爭霸戰:暗黑無界
  • 臺媒體人:臺灣已錯過大陸民眾「臺灣什麼都好」時間點
    (40%)與願意讓子女來大陸念書的(38%)比例創8年來新高,而不滿臺灣當局領導人處理兩岸關係的由去年的48%漲到今年的56%。但至少盲目「反中」,輕視、歧視、仇視大陸的情緒開始有了消長。這不是偶然,這是趨勢。  唐湘龍還舉例說,「太陽花學運」以來,他一直在觀摩島內政治生態,雖然臺灣政治上「反中」的氣氛空前濃烈,和兩岸交流的實績背道而馳。但政治不能反映民意,相反,政治很難探測民意的方向,時間久了,政治的激情往往是一個趨勢的落後指標。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那個時候的兩岸關係,不但經貿交流進展順利、兩岸籤署了20多項協議,兩岸人文交流也非常熱絡。
  • 港媒快評:美國促兩岸對話? 球在臺灣一方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認為,坎貝爾的話反映美國新政府未來可能採取的政策。臺灣政大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湯紹成認為,坎貝爾勾勒出的拜登政府未來的兩岸政策,將與川普一股腦與大陸脫鉤、打「臺灣牌」的政策迥異。  兩岸近年對立加劇,大陸「武統」聲漲。兩岸對話遲不恢復,臺海局勢無法穩定,發展下去未必是美國所能掌控、所願看到。
  • 臺幹:大陸視臺灣是一家人照顧特別多
    (觀察者網訊)據香港中評社3月8日報導,來自臺灣嘉義市,在大陸發展邁入第8年,目前在手機維修平臺任職幹部的白昀平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從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大陸政府對臺灣的孩子包容心會更強一些,因為在他們眼裡是一家人,很多政策包括對港澳臺人士的保護,也會比本地人更多一點。
  • 臺灣《旺報》:窮臺不如持續惠臺,大陸不應終止ECFA
    毫無疑問,統一臺灣是大陸的「陽謀」,對臺灣而言,不需要研究大陸對臺政策的「目的」,只需要研究「手段」。隨著兩岸關係惡化,「終止ECFA」、「文統無望,只能武統」已成為大陸熱議的話題,也在臺灣輿論場引起反彈。其實大陸過去談「惠臺」,如今考慮「窮臺」,過去強調「和統」,如今倡議「武統」,都屬於手段範疇,臺灣無需把手段當成目標。
  • 民間文化交流的感觸:臺灣紀行
    2016年11月13日到22日,應臺灣「眾志」計劃的邀請,新工人藝術團在臺灣開展了9天的文化交流活動。
  • 兩岸逆轉 臺灣女嫁大陸男越來越多 臺灣男要加油了..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據有關部門統計,2007年,共有14300多名臺灣男性娶大陸妻子,到2016年只剩7800餘人,10年來減少將近一半。與此相對的是,10年前,僅有370多名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子,2016年則增加到820多人。報導稱,從這幾年來臺灣女藝人或知名女士嫁給大陸男性就可窺出端倪,如大S、劉若英、陳妍希、吳辰君等。
  • 臺灣節目對平潭的誤解很深,兩岸應加強交流對話
    平潭的第一桶方便麵,女生的第一雙絲襪和衛生棉,全都是來自臺灣過去的平潭是一個非常窮的漁村,早年得靠魚貨和臺灣以物易物,例如平潭的第一桶方便麵,女生的第一雙絲襪和衛生棉,全都是來自臺灣所謂的對臺小額貿易商品城,70%都是大陸業者在賣臺灣貨,臺灣人能不能賺到錢是很值得懷疑的。大陸為了讓商品賣得貴 可能會製造假的MIT標籤 所有商品貼上MADE IN TAIWAN的標籤,就會賣的比較貴,如果中國的地溝油打上MIT,或者商品修補整理後,將會對臺灣造成很大的傷害。中國大陸的商品重新加工包裝,就可以變成MIT,有可能將來MIT是假的MIT。
  • 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老闆 :島內不應落入"反中"氛圍
    來源:海外網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結業,「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