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京劇十大名票劉錚
《霸王別姬》劉錚主演
「天津是我的福地。」這是劉錚在電話裡接受採訪時說的第一句話,那語氣裡充滿了感激和自豪。的確,天津作為促進京劇藝術繁榮發展的一片熱土,對於青年京劇演員劉錚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2002年,這位年僅25歲,邁進京劇大門剛剛兩年的翩翩少年,即以一出《西廂記》技壓群芳,摘得第六屆「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的桂冠,榮獲中國京劇「十大名票」稱號,從而更加堅定了他在京劇藝術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信念,使京劇舞臺上又多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傳承人,一位既善梅、張兩派青衣,又能表演花旦和崑曲的全才型男旦演員。
對於「和平杯」京劇票友邀請賽,劉錚有著特殊的感情。他說,「和平杯」京劇票友賽的含金量很高,影響力很大,對於弘揚京劇這門傳統的民族藝術的貢獻非凡。第一次參賽就獲得了大獎,這是我的幸運。而這份幸運就來自天津,來自和平區,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給予我支持、幫助和鼓勵的「和平杯」票友大賽的組織者、專家評委,以及天津眾多熱情的戲迷朋友們。
劉錚的成功一方面來自梨園世家的良好基因,他的父母都是京劇演員,母親還是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的弟子,姑姑劉長瑜是家喻戶曉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從小得到家庭的藝術薰陶,使他對京劇藝術有著超出常人的領悟和靈感。而他成功的另一方面則是與他個人的勤奮刻苦分不開的。從2000年參加京劇票友活動以來,無論是參加各種票友比賽,還是進入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深造,以及正式「下海」進入國家京劇院,劉錚幾乎每天都在非常刻苦地學習和練功。尤其是在藝術學院期間,除了向母親學習張派戲以外,孫毓敏院長還特意為他請了梅蘭芳先生的弟子李玉芙老師教他梅派戲,北方崑曲劇院的張毓文老師教他崑曲,還有其他老師教他刀馬旦的靠把戲等等,總之就是缺什麼補什麼,精益求精。因此,在短短兩年的學習時間裡,劉錚在藝術上得到了長足的提高,不僅唱念做打日趨成熟,還學會了10出戲,為他日後登臺演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赴日義演
現在劉錚經常上演的劇目有梅派戲《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天女散花》、《廉錦楓》、《紅線盜盒》、《起解•會審》;張派戲《三娘教子》、《望江亭》、《狀元媒》、《西廂記》、《審頭刺湯》、《劉蘭芝》、《楚宮恨》,以及花旦戲《賣水》、《遊龍戲鳳》和崑曲《思凡》、《遊園驚夢》等。
在獲得「和平杯」大獎以後的幾年中,劉錚曾多次到天津演出,他那端莊俊秀的扮相,悠揚婉轉的唱腔和婀娜舒展的表演,集梅、張兩派之大成,徵服了津城懂戲愛戲的戲迷們,得到許多「粉絲」的追捧。
在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劉錚遺憾地告訴筆者,由於要隨劇團參加「京劇藝術進校園」的系列演出,他估計很可能參加不了10月份在天津舉辦的第十屆「和平杯」的慶典演出了,對此他深表遺憾和歉疚。他請我轉達對「和平杯」組委會和天津廣大戲迷的誠摯問侯,並預祝本屆「和平杯」取得圓滿成功,今後越辦越好!
我們在此也衷心祝願,劉錚這顆冉冉升起的京劇新星,在傳統國粹藝術廣闊而璀璨的天空裡,越升越高,越來越亮!
謝謝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