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樂、薛嶽、劉錚、曲佑良,他們的歌聲讓我們驚豔卻被時代遺忘

2020-09-05 阿燦的心情故事

華語流行音樂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湧現過不計其數特點鮮明,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並取得過一定成績,在歌壇上留下屬於自己鮮明足跡的歌手。他們或功成名就,被推上神壇,受萬眾景仰,時至今日依然光芒四射,魅力不減 ,讓歌迷刻骨銘心、津津樂道。也有一些人因為各種原因,在歌壇經歷短暫的榮光之後,偃旗息鼓,選擇歸隱江湖,不問世事,並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歌壇,銷聲匿跡,杳無音信。

他們雖然不在江湖,江湖依舊有他們的傳說,這些歌手雖然遠離公眾的焦點多年,但是他們動人的歌聲,他們出色的音樂才華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依然讓很多領略過他們風採的歌迷念念不忘。

接下來,請跟隨著我的筆觸,去重溫這些歌手的絢麗風華,感受他們對於音樂的熱愛和感悟以及獨樹一幟、敏捷的才思,讓這些曾經在歌壇驚鴻一瞥,如今卻漸漸模糊的身影撥雲見日,重新走入我們的視野,再一次驚豔我們的感官,讓他們的歌聲撫慰我們的心靈。

並希望以此為契機,吸引其他原本對他們陌生的歌迷關注的目光,激起去了解和探知的欲望,從而被更多人的熟悉和喜愛,並被他們的魅力所折服。這類型的歌手眾多,限於篇幅,不能一一列舉,僅僅表述幾位個人比較了解的歌手,若有疏漏或內容主觀偏差,還請理解和海涵。

1.林良樂

相信很多歌迷都聽過《溫柔的慈悲》這首歌,來自於已逝歌手阿桑所演唱的版本,歌曲細膩真摯,優美動聽,將普通人對感情的執著和不舍娓娓道來,觸動聽眾心弦,引發無限共鳴。是一段發自肺腑的愛情宣言,也是撫慰人心的療傷情歌,契合聽眾心扉,引人入勝,歷經歲月沉澱,魅力依然不減,依然被廣泛傳唱,依然是無數人抒發情感的媒介之一。

其實《溫柔的慈悲》原唱並非阿桑,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出道,一位嗓音、外形、氣質都極具特點的臺灣女歌手林良樂。

林良樂應該稱得上臺灣歌壇中性風的始祖,比相對來說更為歌迷熟知的,同樣走中性路線的潘美辰資歷更深,對潘美辰在進入歌壇發展確立個人風格的起到了一定的啟迪和指引作用。穿著中性化服裝,留著短髮,戴著墨鏡,氣質冷酷、不苟言笑,是林良樂鮮明的標籤,在八十年代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受到較大的關注,也收穫一批忠實的擁扈。

同樣令歌迷印象深刻的屬於林良樂的標籤的還有她獨特的嗓音。略顯渾厚的嗓音透露一些果敢、堅毅和灑脫,又不失柔情,情真意切,用心聆唱,而不是刻意注重技巧的矯揉造作,可以突破一切心防,直到內心深處,讓聽者動容,激發無限感觸。這樣的歌聲或許才是歌壇難能可貴,歌迷尋尋覓覓而又可遇不可求的。

除了《溫柔的慈悲》,林良樂的《冷井情深》、《會哭的人不一定流淚》等歌曲同樣膾炙人口,也是很多歌迷心中永遠的珍藏,難以抹滅的經典,一次次撫慰內心,一次次給他們生活的力量,並咀嚼出對人生和情感的感悟和思考。

《冷井情深》這首歌曲是我很喜歡的歌曲,突破大部分商業歌曲格局狹小、內容淺薄,將視角對準唱出了社會底層的辛酸、不易以及對未來的追求和冀望。歌曲思想性已經突破流行歌曲的範疇,有血有肉、脈絡分明,觸動人心,引發無限共鳴。

與《溫柔的慈悲》翻唱者阿桑命運相似,儘管對音樂充滿熱愛,有未竟的夢想,對生命滿懷眷戀,但是人生無情、天妒紅顏,林良樂不幸被病魔所困,於2016年逝世,到天堂追求未竟的音樂夢想,讓歌迷不勝唏噓,至今依然對其的靚聲靚影難以忘懷。

2.薛嶽

臺灣樂壇黃金時期,繁榮昌盛,音樂類型多樣,搖滾樂也是其中一個影響力比較大的,不可或缺的類型,豐富了臺灣流行音樂的風格和形態,人才濟濟,經典歌曲眾多。而薛嶽堪稱八十年代臺灣搖滾樂的旗幟性人物,成就和影響力足以載入臺灣樂壇的史冊,對臺灣搖滾樂的推動和對後來者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思路的確立和指引貢獻卓著。

現在年輕一代的歌迷對於薛嶽,應該是相當陌生的,但是在很多七零、八零後領略他的風採的歌迷中卻是難以抹滅的情懷,一生的摯愛,啟蒙了他們對搖滾樂的喜愛,並從他的歌曲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如果還有明天》是薛嶽最具代表性、最具知名度的歌曲,也是他心情和人生感悟的凝聚。表達出了當時已經身患絕症,自知時日無多,對生命的不舍、不服命運的抵抗留戀和搖滾夢想未竟的遺憾。這首歌也是薛嶽發自內心的生命輓歌,除了旋律優美、歌詞真摯之外這些音樂層面上的優點,深切打動聽眾之外,更能讓聽眾感知一種積極的人文精神和毫無掩飾、發文肺腑的思想情緒。

《如果還有明天》「如果還有明天,如果還有明天,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如果還有明天,要如何說再見…」《如果還有明天》的歌詞打動過很多人,甚至讓他們淚流滿面,經過後來《信樂團》的翻唱重新賦予了生命力,更加撼動人心,也比薛嶽的版本多了不一樣的風格,增加了新的內涵,多了一些灑脫,也多了一些面對命運的堅強和不屈,將薛嶽這首傳世名曲賦予了絢麗的色彩,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愛。

除了《如果還有明天》,《機場》、《灼熱的生命》、《搖滾舞臺》等歌曲同樣風靡一時,是臺灣搖滾樂以至華語流行音樂不可多得的好歌 ,不是流於表面的口水歌,而是融入歌手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感情色彩濃鬱,兼具流行性和思想性,被不斷傳唱的同時,還能夠引起歌迷的共鳴。

薛嶽在音樂尤其是搖滾樂上造詣極深,天賦異稟,對其充滿熱愛,有無限的夢想和追求。只可惜人生變幻無常,在他事業處於高峰,志得意滿,對未來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卻被確診患上了癌症,在與病魔抗爭了一段時間之後,最終無力回天,撒手人寰。與林良樂一樣,夢想未竟,英年早逝,歌迷無限緬懷思念之餘,也不禁對命運的無情和殘酷感慨萬分。

薛嶽被譽為臺灣搖滾樂第一人,但是如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顯然與同樣致力於搖滾樂的探索和推廣,成就斐然,卻英年早逝壯志未酬,至今依然有巨大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黃家駒無法相提並論。顯然這對於他的才華和對臺灣搖滾樂的貢獻是無法成正比的,希望現在歌迷可以多多關注薛嶽,關注一些如今默默無聞的優秀歌手,從他們的音樂中可以獲得很多驚喜和感動,也能從中窺見華語樂壇百花齊放、繁榮昌盛的絢麗風華。

3.劉錚

提起臺灣歌手劉錚,很多歌迷尤其是年輕一代歌迷會對這個名字感到很陌生,甚至是一頭霧水,其實歌迷會有這種反應也不足為奇。劉錚在樂壇發展時間僅有短短幾年,從1990年的第一張專輯《到底我要等到什麼時候》到1994年的封刀之作《南下列車》,劉錚發表了三張專輯便因為各種原因,淡出歌壇,遠離歌迷的視野。在臺灣流行音樂黃金時期發展迅猛,人才更迭頻繁的大背景下,劉錚自然光芒逐漸黯淡,很快便隱藏在歲月的角落裡,等待喜愛他的歌迷去重溫他的風採,使他在歌壇留下的足跡,取得的成就,撥雲見日,再露崢嶸。

劉錚是一位極具個人特色,風格特立獨行,不為商業、世俗低頭的民謠歌手。他的音樂人文色彩濃鬱,對於社會現象的剖析和批判,以及對於底層人物生活和情感狀態的展現,寫實而尖銳,都讓歌迷感同身受,大受觸動。

劉錚最經典,備受外界好評,讓人津津樂道,一推出便引起巨大反響,堪稱華語流行音樂人文標杆,超越流行歌曲範疇的是《老兵賣冰》。

歌曲描述老兵為了生計四處奔波,起早貪黑的賣冰養家餬口的場景,反映了大陸老兵背井離鄉,孤獨無依的晚年悽慘生活,並展現他們雖然飽經風霜,對生活依然充滿樂觀以及在異地他鄉找不到歸屬感,對故鄉、對親人無時無刻都充滿著思念的心境,同時也對臺灣當局政府對於老兵相關優撫和生活保障政策缺失表達強烈的不滿和控訴,並企圖通過歌曲喚醒社會大眾對這些生活困苦的老兵的同情和關注。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詞,都在聽眾內心激起波瀾,喚起無限的憐憫和感慨。

歌曲《老兵賣冰》的包含的思念性與獨特的創作視角以及批判力度,為臺灣樂壇少見,堪稱商業氛圍濃鬱的臺灣流行音樂的一股清流,高山仰止般的存在,與以音樂充滿批判性,為人所稱頌的羅大佑的音樂相比也不遑多讓。

除了《老兵賣冰》還唱著《到底我要等到什麼時候》、《老張牛肉麵》、《南下列車》等內容深刻、發人深省的都市精品民謠的劉錚歌聲渾厚略帶粗糙的質感,嗓音並不完美,卻在用感情、用生命的力量去詮釋每一首歌,使得他所演繹的歌曲脈絡分明、情感飽滿透露著一股不羈和滄桑和生命的厚重。這也成了他的符號與他看似桀驁不馴,都市憤怒文藝青年的形象一起在被他魅力徵服的歌迷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久久難以泯滅。

4。曲佑良

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湧現出很多外形、氣質孤傲冷峻、看似桀驁不馴、瀟灑不羈,實則耿直真誠,聲音滄桑獨特,顆粒感十足,有感染力的歌手。大家耳熟能詳的齊秦、王傑、趙傳,上述的林良樂、劉錚、薛嶽,接來要介紹的曲佑良也屬此類範疇。

曲佑良在歌壇起起伏伏,幾進幾退,對歌唱事業的發展保持著佛系,若即若離的態度,這與他性格與成長經歷有一定的關係。兒時家庭的變故和所遭遇的困苦,讓他對親情有種莫名的珍惜和嚮往,使他在歌唱事業與家庭之間更傾向於把精力放在對家庭和親情的照顧和維繫上。另外也正因為看透世間冷暖,對人生有透徹的領悟,讓他的歌聲透露著一種悽涼滄桑的孤獨 ,這是他的標籤,也是他獲得歌迷喜愛和追捧的原因之一,他在歌壇成績雖稱不上耀眼,但也給留下深刻的足跡,收穫一批忠實的擁扈。

曲佑良出生於中國臺北,普通家庭成長,並未刻意的培養和雕琢,卻對音樂有種與生俱來的喜愛和天賦。嗓音有明顯特質的他在慧眼識珠、求賢若渴的臺灣著名音樂人陳復明的發掘下出道,並在陳復明的傾力打造下,逐步綻放光芒。

而被人稱為曲子的曲佑良在歌壇發展的真正轉折點是陳復明把他推薦給來臺急於尋找自己電影主題曲演唱人的香港導演麥當雄。曲佑良沙啞、渾厚、滄桑、韻味十足的歌聲讓麥當雄驚為天人眼前一亮,認為他的嗓音特點與自己電影的風格和內涵完美契合,演唱自己作品主題曲將起到錦上添花以至畫龍點睛的效果。

《英雄好漢》的主題曲《英雄》、《省港旗兵》的主題曲《捨不得分開》打動了無數人的心,讓歌迷回味無窮。曲佑良也因此聲名鵲起,成為華語樂壇獨樹一幟的存在,至今依然是很多歌迷難以抹滅的情懷。曲佑良之所以俘獲歌迷的心,之所以獨樹一幟,因為他唱的不只是歌,而是聲情並茂,用心訴說著風雲變幻夾雜著哀愁和喜悅,真實的人生。

還有很多曾經星光璀璨,,卻因為各種原因銷聲匿跡的歌手,但他們和上述歌手卻是特色鮮明,才華橫溢,給歌迷帶來許多美好回憶和感動,他們都為華語樂壇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感恩他們,也請時下年輕人把對當紅明星的注意力轉移一些給這些老歌手,細細品味體會他們的曾經的燦爛輝煌的光輝歲月,你會收穫無限的驚喜和與現在流量明星賦予我們的截然不同的精神財富 。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林良樂、薛嶽、劉錚、曲佑良,他們歌聲讓我們驚豔今卻被時代遺忘
    他們雖然不在江湖,江湖依舊有他們的傳說,這些歌手雖然遠離公眾的焦點多年,但是他們動人的歌聲,他們出色的音樂才華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依然讓很多領略過他們風採的歌迷念念不忘。接下來,請跟隨著我的筆觸,去重溫這些歌手的絢麗風華,感受他們對於音樂的熱愛和感悟以及獨樹一幟、敏捷的才思,讓這些曾經在歌壇驚鴻一瞥,如今卻漸漸模糊的身影撥雲見日,重新走入我們的視野,再一次驚豔我們的感官,讓他們的歌聲撫慰我們的心靈。
  • 紀念林良樂:風中流浪記
    而作為80年代華人女歌手中鶴立雞群的兩位,蘇芮和林良樂在那個時間段能夠打動人心,除了歌曲本身的水準,我認為跟她們中性化的獨特嗓音魅力有非常大的關係,她們遠遠偏離了華人女歌手傳統的軌道。在那個年代,我們是那麼追求個性,渴望從靈魂內直接迸射出來的聲音,似乎他們就是我們某一刻的代言人。哪怕他們從來沒有在電視上露面,但我們信任自己的直覺。
  • 埋在記憶裡的歌聲No81 會哭的人不一定流淚,因為她是林良樂(內含福利,聽歌留言拿相思林金島飯店現金卷)
    從今天起「埋在記憶裡的歌聲」專欄給大家送福利,送出南昌相思林金島飯店100元現金卷共6張,具體參與方式請看文末。現在我們來說說這首歌以及唱這首歌的林良樂。事實上,林良樂是臺灣最早男性化的女歌手,當年以穿著皮衣、帶著墨鏡的中性前衛裝扮,顛覆了當時一般女歌手形象。而她的外型雖然粗獷,卻以深重多情的歌聲,唱紅了《冷井情深》、《會哭的人不一定流淚》以及《溫柔的慈悲》這些好歌。其中《冷井情深》是她的第一張專輯。一出現便獲得滿堂彩。
  • 1992 林良樂《溫柔的慈悲》:昨夜,她走了……
    我們想大概是不情願才唱歌,後來唱歌就變成了她的說話。現在,天堂,又多了一位善良而快樂的歌者。林良樂走的原因是肝腎衰竭,享年才53歲,所以各位,千萬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沒有什麼,是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林良樂1986年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是華語樂壇比較早走中性路線的女歌手,她的大墨鏡、酷酷的表情、磁性的聲線,都讓當年不少少男少女為之迷醉,有很多人直到今天還以為林良樂就是一位男歌手。發行這張唱片的公司叫鄉城唱片,在滾石與飛碟二虎相爭的時候,它仍能佔據一席之地,其中有這位林良樂不少的功勞。據說林良樂每次錄音之前都要狂喝啤酒,豪放真的是骨子裡的。
  • 緬懷系列:林良樂
    >我們不會枯燥地提供網絡文章及知識,我們要的就是讓文章更貼近生活,貼近需求。林良樂-會哭的人不一定流淚林良樂(阿桑版由於版權問題這裡無法播放)讓我們再來感受這首經典的《溫柔的慈悲》。    另一首《冷井情深》是林良樂1986年發行的,當時這首歌在臺灣音樂評選的臺灣百佳專輯(1975-1992)中排名131,在臺灣本土並沒有引起巨大的轟動,但在中國大陸卻引發了熱賣狂潮,從1987到1988年,銷量達數百萬。
  • 會哭的人不一定流淚-中性化歌手代表人物 林良樂
    下面這四位歌手,他們除了都較中性化,還都是單身……這是成功的代價?你或許欣賞其中的一位,對於你而言-喜歡他/她的歌聲-這個理由已經足夠充分。李宇春-最耀眼的中性化女歌手,儘管唱功被不少人吐槽,但灑脫、直率的性格特別討人喜歡。
  • 劉錚,一個平凡的歌手
    「劉錚」這個名字就好像是一個暗號。那個年代過來的歌迷,若同時提到這個名字,就好像接上了頭。那時聽歌的資源沒有現在這麼多,每個人就好像在荒蕪中苦苦尋覓屬於自己的一份感動,如果你恰好能撞見劉錚的聲音,那一定會讓你印象深刻。某天,在短波電臺裡傳來他暗啞的歌聲,讓我使勁地張開了耳朵,這個聲音和我經常聽的那些不太一樣。那時還談不上很感動,但是印象很深刻。
  • 埋在記憶裡的歌聲No103 等到再次想到你的時候,那把摔破的吉他再也回不到原來的音色了
    不能否認她給我們當年的青春期帶來的純淨和就此衍生的美麗,多美的聲音!第一次聽楊林的時間,已經想不起來了。最大的印象就是:好性感的聲音!當時試聽的應該是楊林的精選集,沙啞的聲音,往往在中高音盤旋,聽著聽著甚至會設想出嗓子翻動的情狀, 歌裡歌外,有些小資的閨秀情調,因了深情常常陷於憂鬱情緒不能自拔。
  • Selfie-自拍分享|劉錚
    :Selfie,攝影進入了大眾影像時代今天的時代是一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給攝影,給所有藝術都帶來非常大的轉變。我們將面對每天成千上萬數以億計的圖片的產生,這一殘酷的現實。我們不需要再進行創作,而是要對這些圖像進行判斷和編輯。所以(攝影?)藝術家,下一步他的價值很可能就是在對這些圖片的判斷上。——劉錚
  • 1055懷念 溫柔的慈悲——歌手林良樂病逝,享年53歲
    歌手林良樂17日晚間逝世,享年53歲。她1984年出道,以一身中性打扮走紅樂壇,長發加上墨鏡的招牌造型,歌聲輕柔嘹亮。林良樂的弟弟在臉書PO文,提到她晚間21:00因肝腎衰竭,病逝臺北市仁愛醫院安寧病房,「二姐臨走時很安詳,再不為病痛所苦了,也沒有特別的哀傷,因為她知道要去陪伴最疼愛她的母親了。」她生前演唱多首經典歌曲,進錄音室必定要喝啤酒的習慣,據消息人士指出,曾有人找她復出歌壇,但是她表示已經退出演藝圈不想再復出。
  • 劉錚-「男旦的邊緣化是京劇的一種悲哀」
    於是,我們採訪了當今中國國家京劇院的著名男性旦角演員——劉錚。對於當今男旦被邊緣化的現狀,劉錚顯得也很是無奈,他說旦角其實是沒有性別區分的,那只是約定成俗的叫法,而對於被邊緣化的原因,劉錚也幾度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他只說男旦的邊緣化是京劇的一種悲哀,只有把答案一切交給時間。
  • 致敬,薛嶽
    大家都沒有忘記他,想在這個充滿著陌生旋律的時代,再次聚首,唱唱他的歌,並且辦個小展覽,讓年輕人認識一下這位傳說中的臺灣搖滾先驅。還有,當年那場演唱會的籌辦和演出過程都由導演鍾幼君紀錄了下來,事隔三十年,終於要以《最後的91天》為名,初次公開放映這部極其珍貴的紀錄片。
  • 致敬,薛嶽!
    薛嶽當年的朋友,也都進入「後中年」的熟齡了。大家都沒有忘記他,想在這個充滿著陌生旋律的時代,再次聚首,唱唱他的歌,並且辦個小展覽,讓年輕人認識一下這位傳說中的臺灣搖滾先驅。還有,當年那場演唱會的籌辦和演出過程都由導演鍾幼君紀錄了下來,事隔三十年,終於要以《最後的91天》為名,初次公開放映這部極其珍貴的紀錄片。
  • 【藝術專訪】劉錚:藝術創造的探索者
    正如二十多年的藝術探索歷程, 無論是《國人》、《驚夢》、《三界》還是《自拍selfie》他的觀念攝影在不斷的展露與中國歷史、文化、公眾的對話中,其間的探索、實踐已經超越了攝影觀念性的界限而成為一種社會存在。劉錚通過攝影的藝術語言與方式所形成的中國當代攝影表現形式,呈現出了當代中國人與社會的深層意識,並將自己的形式語言融入到藝術表現過程中。
  • 粟裕使詐騙薛嶽,痛殲其部3萬人,薛嶽卻反說:敵人被我們打敗了
    「百戰名將」的最高評價,毫不誇張地說,薛嶽在中國近代的抗戰史中絕對是位響噹噹的鐵漢子,日本人因此畏懼地叫他「老虎仔」。儘管粟裕與薛嶽都是戰場上的狠角色,可高手決鬥往往都是在亮劍的一剎那間定勝負,粟裕與薛嶽更是如此。尤其在解放戰爭中的魯南戰役中,粟裕採取「反常規操作」的使詐手段騙得薛嶽團團轉,一舉痛殲薛嶽其部整編26師和全副美械部隊的第一快速縱隊共計3萬人。
  • 會哭的人不一定流淚——林良樂
    這樣的時空,你會發現你,真的好想好想好想……哭!!想哭,想哭的時候,一定會流淚嗎?其實在乾燥的眼眸深處,往往隱藏著一顆最潮溼的心。她在唱每一個想哭而不一定有淚的人,於是,你有一種過癮,一種解脫,一種宣洩後的自由! 提及林良樂,非但現在的人,即使資深的喜好音樂的,恐怕也會有不知道的。
  • 微突發 著名臺灣歌手林良樂病逝,願一路走好
    昨晚,臺灣著名歌手林良樂因肝腎衰竭在臺北仁愛醫院病逝,林良樂的弟弟在Facebook上po文說,姐姐走的很安詳,不再為病痛所苦。
  • 致敬薛嶽 如果還有明天
    ,儘管他是國語歌壇上首批的搖滾嘗試者,儘管五月天陳珊妮高明駿都曾翻唱過他的歌,然而今天我們可能記住了甜蜜蜜的鄧麗君,一條魚似的雨生,大地上的家駒,卻把這個用生命燃燒歌唱生涯的歌手忘了,因為在如今的歌壇,他早已被淹沒時代的轉換中。
  • 劉錚 : 身體用來覺醒 說服別人把私密照發給我
    一個三線城市異裝癖男孩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女孩肆無忌憚用裸體挑戰觀者的視覺神經,媽媽坦然拍下了自己變形的身體……正在藝門畫廊展出的《自拍 Selfie》,是藝術家劉錚發起的「人體自拍」,他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號召陌生人自拍自己的裸體,傳遞給他,在雙方都同意的前提下,由他把這些照片發送到公開的社交網絡中,例如微信、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