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班族那麼努力工作,最終變成有錢人了嗎?

2021-02-13 這才是日本

資料來源:標準日本語(biao-ri),日本通(ribentong-517japan),整理編輯:荔枝。

穿著筆挺的西裝打著領帶,拎著一個板正的黑色公文包,面無表情地行色匆匆,這大概就是日本上班族的普遍狀態。日本很少有混日子的上班族,他們嚴謹、自覺、有責任心,每個人都將自己一整天所有的能量投入到工作中去。

日劇中也常有對上班族的演繹,每天元氣滿滿沒事兒還來一個日劇跑日劇喊,然後大家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出來一個美好的明天。每每看到這種情節,都會忍不住地想:他們哪兒來這麼多活力與熱情呢?

日本上班族對工作付出的時間與精力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每個人都抱著必死的決心為公司效力,一天的工作完不成就會自覺加班,即使在休息的時間裡,也會研究很多關於提高工作效率或是提升自己的方法。

那些任勞任怨、沒有主見,對上司惟命是從,拼命工作從不喊累的上班族被稱為「社畜」。

「社畜」來源於日語中的「會社」和「畜生」。指的是那些放棄了自己的意志和良心,心甘情願成為公司奴隸的上班族。是對那些逆來順受,毫無怨言的職員們的諷刺。

上司:「喂!桌上太亂了!趕緊給我打掃乾淨!」

社畜:「好!」

上司:「看著就覺得噁心。」

社畜:「對不起!」

上司:「弄完了就趕緊把這些文件該丟的丟,該整理的整理進抽屜裡!」

社畜:「馬上!」

這些社畜只要被上司罵,就會馬上道歉,上司說什麼就是什麼,從來不會有自己的主張。

有些社畜甚至就跟被洗腦了一樣,完全淪為公司的奴隸,滿腦子都是公司,甚至不在乎自己。

同事:「我明天想帶薪休假。」

上司:「準了。」

社畜:「啥玩意兒?帶薪休假?!你這傢伙有空當然要好好幹活啊!」

有人把社畜和囚犯做了一個對比,真是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淚。

工作日加班,周末加班,節假日還加班,這就已經足夠恐怖了,然而更恐怖的是,「社畜」們毫無怨言,全盤接受……

真的不怕過勞死嗎……

推特上有些網友就分享了一些關於他們見過的社畜。

前輩跟我說:「為了那些一直照顧我們的顧客,就算沒有工資也要在假期加班,這是人之常情吧?」、「沒工資就不算工作,那是小孩的想法。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這是你自己選擇的工作,如果覺得不爽的話你可以辭職。」我一臉懵逼……

以前跟在一家黑心企業工作過的同事們聊了一些社畜末期的事。「我買了PS4,但是連把它從箱子裡拿出來的力氣都沒有了。」、「我買了可以烤麵包的電飯鍋,但是連飯都不想做了。」,最後獲得勝利的是:「我租了一間房,整整一個月,一次都沒回去過。結果被電力公司的人懷疑是不是死了。」

之前每周有3天以上住在公司裡的社畜朋友,跳槽到了一家幾乎每天都能準時下班的公司。後來有一次喝酒的時候跟我說:「這樣下去我會變成廢柴的啊(空洞的眼神)……」,他是認真的,社畜真恐怖……

啊,準…準時下班,今年第一次準時下班,啊,好,好強的人權,啊,人權,好棒,我感覺到了人權人權人權人權人權人權人權,好棒,人權,情不自禁了,情,人權啊。

在我國,如果有這樣的工作態度,大多都會走向成功然後成為一碗眾人分著喝的雞湯,但是日本的這些上班族中,大多數人似乎並沒有因此而變成土豪,很多人仍然安分守己的做一個忙碌的上班族。

中國有很多人為了房、車而努力存錢,但是日本人並不追求房子,也不看重車的好壞,所以日本很多有錢人也會開很普通的車子。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喜歡錢,相反,日本人對錢是非常看重的,不然,他們也不會如此辛苦地去奮鬥。

有一個日本人寫了一本書叫做《為什麼日本人努力工作卻仍然無法成為有錢人》,書中有很多他自己的見解,其中,他寫到了日本人目前正盲目的追求金錢,而原因十分複雜:

日本人がお金に対して盲目的になってしまった原因は1945年にあります。戦爭に負け、すべてを失った日本人は、がむしゃらに働き、経済大國としての地位を確立しました。生活は豊かになりましたが、その劇的な復興の代償として、人々が幸せに生きるための「道具」でしかなかったお金が、生きる「目的」にすり変わってしまいました。一生懸命働いて、とにかくお金さえ手にすれば幸せになれると信じやすくなってしまったのです。

日本人對錢變得盲目的原因是在1945年。戰敗之後,失去了所有的日本人不顧一切地工作,確立了經濟大國的地位。雖然生活變得富裕,但作為戲劇化復興的代價,人們為了幸福的生活,將本來只作為「道具」的金錢變成了生活的「目的」。拼命地工作,並相信「只要有錢就能幸福」。

還有很多日本人,他們並不關注自己的經濟狀況,只是像木偶一樣,習慣每天給自己上發條,並且主動逃離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幸福時間。有一個關於各國家幸福感的調查,而日本人的幸福感是比較低的。

所以與其說日本人努力工作仍沒有變成有錢人,不如說是他們因為太過投入工作而忽略了自己的實際感受,或者說他們不知道該做什麼,所以只能將工作作為精神寄託,最終變成了拼命掙錢的機器,不知道自己的盡頭在哪裡。而這也可以說是因為沒有目標導致的結果。

《半澤直樹》中,堺雅人大叔的好朋友在被銀行降職之後,患上了精神疾病,這大概是因為他已經將自己的全部都奉獻給工作,再加上自己扛起家庭的壓力,所以這樣的挫折對他造成了很大的打擊。而現實中也有很多上班族,遭到公司裁員之後就一蹶不振,甚至過上流浪漢的生活。

日本人似乎從小開始就沒有接受過「一定要做一個非常優秀的人」這樣的教育。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日本節目,主持人去採訪一個打漁人家的小孩子,問他:你以後想做什麼呀?小孩子回答:我想像爸爸一樣做一個打漁的人。在我國,幾歲的小孩子的夢想大多都是科學家、太空人這類吧?

長大之後的日本人有很強的群體意識,不喜歡出風頭,不喜歡與其他人不同,而強烈的「排外」情緒,就會讓這些喜歡隨波逐流的人去排斥與孤立那些與眾不同的人。因此,大家似乎都將真實的自己藏了起來。

對於缺乏自我的日本人來說,工作似乎是黑暗中的一個燈塔,他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的將工作視為自己的全部,無條件的為工作奉獻,最後,很多人變成了只知道努力工作與掙錢、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法的人。

儘管他們沒有因為迷茫而得過且過,但是這種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奮鬥」,也只能算作一條工作努力的鹹魚吧。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TVB配音腔),當然了,如果能既開心又有錢就更好了,所以大家都要為了理想而努力,在迷茫的時候靜下來好好問問自己的內心,不要將就,更不要得過且過。


-推薦我們另一個不錯的公號-

最真實的美國經歷,道盡美國好與壞,

最真切的美國感悟,說盡美國是與非。

我們是一群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

正在用親歷親記,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美國。

相關焦點

  • 嫁給有錢人真的那麼好嗎?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才是真的好
    想必嫁個有錢人,是很多女孩子的夢想。從此就可以過上好的生活,想要什麼都有。也可以少奮鬥大半輩子,但是嫁給有錢人真的是那麼好嗎,其實不是的。小萍是小編很好的同學。一個很要強的女孩子 ,一心想嫁給有錢人。她覺得很委屈,可是沒有辦法,選擇了,就要負責到底,曾經愛打扮的漂亮小女孩,如今變成滄桑的婦女,臉上的皺紋變多,可見歲月的打擊多大,受到的委屈又不知像誰訴說,心裡的滋味又有多少個人理解。
  • 幽美塔羅牌佔卜:2020年下半年你會變成有錢人嗎?
    文/塔羅師 幽美引言:2020年下半年你會變成有錢人嗎?做一個有錢的人是很多人的願望,但因為家庭背景、後天努力、工作機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使很多人不能夠如願。思考一分鐘選好答案了嗎?解牌結果:塔羅牌佔卜答案A:教皇逆位從牌意看,教皇逆位表示你不是很重視金錢,而且是比較容易滿的人。
  • 如果你想變成有錢人,首先你得換個「有錢人的腦袋」
    同樣的情況,如果我們設定我們一輩子只能賺到買一間小房子的錢,我們就不會相信自己有能力賺到大錢,當我們面臨賺大錢的機會時,我們可能會選擇放棄機會,那麼,最終的結果我們就真的只能住上小房子。如果我們設定自己要賣命工作才能賺到錢的,那我們就不會去想出用輕輕鬆鬆的方法賺錢……我們的財富藍圖,包含了我們對金錢的想法、感覺和行動,所以,每個人的財富藍圖會決定一個人的財務生活,甚至影響一個人的人生。
  • 晃周報| 不交往有錢人,難道叫我交往上班族嗎?
    ② 並沒有被驅逐出境,本人身份是可以自由進出日本居住,也在東京設立了公司,為了愛前往日本,語言不好能力不足,只能在制約之下生活。,難道交往上班族嗎?2013年吳亞馨復出,在某品牌活動中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到經過這場教訓之後擇偶觀有沒有發生變化,吳亞馨回答:難不成要我只能跟上班族交往嗎?
  • 怎麼才能變成有錢人
    怎麼才能變成有錢人,哪我要先問你,你要了解錢嗎?為什麼富人掙錢又多又輕鬆,而窮人越努力壓力越重。我聽說了一個故事,一開始人是平等的什麼都一樣,上帝分給每個人的財富都一樣,一部分人靠著對人性的摸索跟金錢的認知,他們拿到資金後會變相的投資或者囤積資產,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財富越累越多,另一部分人是最喜歡錢的分因為對金錢的認知較少,加上生活環境循環性的影響,使得他們重重複復老輩們的步伐沒能突破觀念,緊衣縮食拿到錢後往往都存起來,反而卻成了窮人呢!
  • 為什麼你越努力越沒錢?有錢人根本不用努力!真相讓人難過
    我不太喜歡「努力」這個詞,因為在我看來,它太虛了,到底什麼是努力?付出更多的時間去工作嗎?花更多時間去思考?令人不愉快的現實是越辛苦工作的人,似乎越沒錢花。我選擇「越努力的人反而是最沒錢花的?有錢的人不是最努力的」做題目,其實正是要說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越辛苦努力的人越沒錢花,一個是有錢人不是最努力的,甚至不用努力。為什麼這麼說,分兩個部分一一道來。
  • 被迫在家工作的日本上班族心聲:在家好憂鬱,我想回辦公室上班
    為阻止首都圈第三波疫情持續擴散,日本首相菅義偉近日針對首都圈一都三縣(東京都、埼玉縣、千葉縣及神奈川縣)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並研議在13日宣布擴大至關西地區的大阪、京都、兵庫。加速惡化的疫情除對日本醫療、經濟帶來龐大的壓力外,長期在家工作的單身上班族也開始出現憂鬱、暴飲暴食的健康問題。
  • 即便被追殺也要準時上班,日本動漫裡的上班族究竟有多悲慘?
    要知道在向來注重加班文化、企業制度的日本,上班族可一點不比我們輕鬆,他們一板一眼地貫徹公司打卡制度,擠地鐵、加班也都是日常操作,有的甚至還將996工作制發展到了變態的地步,於是獲得了悲催的稱號——社畜。
  • 真的變成有錢人了嗎?
    坦白講,有這種想法並不稀奇,畢竟人都是有思維的,看到有錢人的生活之後,我們肯定也是想要成為這種人的。只不過。很多時候在幻想過後,我們也應該回到正常的生活,而不是每天在這種想法裡出不來。那麼,那些成天想著一夜暴富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呢?普通人想一夜暴富,是否現實呢?
  • 為什麼日本的自殺率那麼高?上班族含淚看完!
    日本厚生勞動省3月16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自殺人數的確定值,去年日本全國共有2萬1321人自殺,較上年減少576人,連續8年下降。比如幾乎壟斷日本所有廣告、日本人家喻戶曉的廣告巨頭電通,東大畢業的美女高橋茉莉入職僅9個月,就因不堪長期過勞工作,最終2015年12月25日選擇了自殺。
  • 做個有錢人就那麼難?知道真相的你眼淚掉下來!
    ,為的就是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做個讓別人羨慕的「人上人」,但是越努力越發現,有錢人總是會越來越富有,而自己拼命付出的辛苦,到頭來也許都換不回富人的一頓晚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大部分都是例如有錢人和窮人的思維方式不同、格局不一樣,還有什麼富人眼界更高、人脈更廣、受到的教育更好等等,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忽悠人的,是那些成功學賣弄噱頭的點而已。那麼,有錢人越來越富有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 日本有錢人最喜歡的日本房產前五大區域
    東京是日本的經濟的中心,也是日本人口最多的城市。每一年都有很多外來的人口流入東京,給這個城市增加一番活力,東京的23區這個我想大家都有應該是知道的,那麼對於日本有錢人都喜歡住在東京23區的那些地方,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最溫柔的日本男人」最終還是信守諾言,變成天空看著美嘉
    據日媒報導日本男星三浦春馬在自家衣櫃「上吊」,今年剛過30歲。三浦春馬出生於1990年4月5日,是日本知名男演員,2007年,因同日本女星新垣結衣一同主演電影《戀空》而獲得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獎。還曾出演《最後的灰姑娘》、《你教會了我什麼最重要》等知名電視劇。
  • 塔羅牌佔卜:十年後你會成為有錢人嗎?
    例如,你雖然很有錢,但對方平時忙於工作,你們之間缺乏情感上的交流,所以有時候你會感覺很孤獨,同時也會很沒有安全感。 我給你的建議是,無論家裡錢多錢少,都應該有一份工作,保持經濟上的獨立。另外,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要胡思亂想,其他人的嘀咕討論都只是嫉妒,沒必要太在意。
  • 如此努力的陳可,最終還是變成了咪蒙
    她問,「你能理解那種永遠不知足,永遠想要做得更好的心情嗎?」無論你是否看重名牌包,是否想在一線城市買房,你或許不是陳可,沒那麼「想要」也沒那麼好的機遇,或者,你的運氣從出生開始就比她好太多,但生活在大城市的女孩們在陳可身上總能找到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共鳴。她們在東京,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也在紐約。
  • 媽媽勸女兒:記住,嫁個有錢人,比自己努力半輩子更重要
    彤彤記得從28歲開始,父母就在她的耳邊開始嘮叨,將來一定要嫁個有錢人。等到了30歲,父母就從嘮叨變成了身體力行的實施,隔三差五就找各種各樣的男士跟彤彤相親。當然這些男人普遍都是年齡大、二婚或者有孩子,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手裡有積蓄,手裡有存款。
  • 日本的有錢人買的都是本土豪車嗎?答案讓人意外,一起看看
    雖然到現在為止對日本的印象不是很好,但不得不承認日本的工業技術和經濟水平確實比我們發達,特別是汽車製造方面,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等品牌來自日本,日本的車從家用車到高級品牌都有,他們的汽車技術如此發達,日本的有錢人喜歡什麼樣的車?
  • 嫁給有錢人,就能幸福?
    但如果你把一個男人是否有足夠的錢,是否能夠讓你過上富太太的生活,當成是否嫁給對方的唯一條件,那麼毫無疑問,你不僅無法獲得幸福,而且還有可能失去獲取幸福的能力。1.嫁給金錢的人,就一定幸福嗎?的確,王曉曉不幸福,或者說她根本不懂得什麼叫做幸福,這種幸福也許也是很多人所嚮往的,但毫無疑問,當一個人不需要付出任何的努力,其所有的欲望和安全感就都可以得到了滿足的時候,那麼這樣的一個人必然很容易失去生活的目標,如此必然也無法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
  • 為什麼那麼努力還是窮,我們到時是真努力還是在掙扎?
    一百年來對有錢人的慈善行為,社會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上個世紀初,人們會譴責有錢人用於慈善的不義之財,但如今已經少有人追究捐獻的錢是如何賺來的。《贏家全拿》這本書點醒了我們。在許多華麗包裝下的真實故事背後,並不如我們想的美好,是哪些原因造成贏家全拿而弱者卻無力反抗的局面。社會上充斥著這些不切實際的迷失與虛偽的口號,唯有看破這些,才有辦法找到實事求是的辦法。
  • HI上班族,你不是不努力,只是不知道自己努力的價值
    那麼,小泉純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或者說,我們這些上班族,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