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常用的三個成語的來歷你知道麼,來自三位奸臣,是他們留下的

2020-12-22 野史雜聞

歷朝歷代都一直出現奸臣,他們在朝廷上不斷地蠱惑皇帝,還有的權力大的更是呼風喚雨,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壓榨著普通的老百姓,他們就是嚴重阻礙天下太平的反賊。

使得百姓們苦不堪言,讓皇帝也變得昏庸殘暴,導致下面很多的人都因不滿發動起義,爆發戰爭,這些奸臣都沒有什麼好的評價,即使做了好事也會有很少的人記起,他們的過大於功,一直接受著譴責。

但古代中有這麼三個奸臣給我們留下了三個成語,很常見也很常用,經常可以聽到。

李紳—司空見慣

《憫農》就是李紳所寫,這首詩如今一直可以聽到,看他寫的詩可能就會覺得他是一個非常體諒農民的清官,清正廉潔。其實在歷史上並不是這樣的,他從小就失去了父親,二十多歲考上進士,之後慢慢成為了宰相,手上有著很高的權力。

李紳雖寫下了這首詩,但他卻是很多人討厭的樣子,827年劉禹錫成為了蘇州刺史,李紳已經是司空了,就邀請劉禹錫一聚一聚,還邀請了歌妓來唱歌伴舞,場面非常的奢華,劉禹錫在諷刺李紳時提到了司空見慣。

現在是來說經常見到的事物的,在之前是充滿了諷刺,諷刺奢侈浪費。而且李紳平時也非常讓人厭惡,李紳還很普通的時候就尊稱李元將為叔,慢慢的他的權力變大之後,李元將要找他還得稱他為爺,人品非常的低劣。

李林甫—口蜜腹劍

他跟李紳都是唐朝時期的官員,李林甫的起點比李紳要高,是皇宮貴族,一直不斷地攀升,憑藉著在皇帝面前拍馬屁和猜測皇帝的小心思,足足在丞相的位置上坐了19年,時間非常的長。

根據《資治通鑑》了解到,李林甫非常嫉妒那些才能比自己高的人,這些人深受皇帝欣賞,危及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在表面上非常的客氣,像是一個好人一樣,其實私底下在謀劃著殺害你的事了。

皇帝當年全國招納人才,李林甫就故意將那些有才能之人淘汰掉,也正是因為表面和和氣氣,背面陰險狡詐的反差,很多人都說他是口蜜腹劍。他多少還是有些能力的,在用人方面很差,在死後得到了不好的對待。

趙高—指鹿為馬

這個成語大家應該很熟悉,而這個奸臣要比李紳和李林甫厲害多了,名叫趙高,是秦始皇身邊的紅人,秦始皇駕崩後就是他發布的遺詔,改變此後的歷史走向。趙高擁護了胡亥,所以他在胡亥時期依舊是紅人。

靠著這個頂替李斯成為了丞相,將李斯害死了,他的野心要大很多,他想填了胡亥,為了排除那些跟自己有過節的人,他就讓人帶來一頭鹿獻給胡亥,趙高的這一做法讓人摸不著頭腦,胡亥都分不清這是鹿還是馬。

有的人說這是鹿,但有的人想說其實是馬,又怕趙高的勢力,就全都保持沉默了,就開始都說是馬,結果這些人就被殺害了,隨後就將混淆視聽的這種行為稱之為指鹿為馬。

歷史上還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資治通鑑》,了解更多的歷史和歷史上的趣事,可以讓自己懂得更多地道理,也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個很好的選擇,點擊下方連結即可。

相關焦點

  • 這三個成語相關的人物是誰嗎?他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
    在我國歷史上有著無數的治世能臣,他們作為華夏民族的脊梁和車輪,推動著中華民族不斷前進。但是同時也有著許多奸臣賊子在拖歷史的後腿,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置國家百姓於不顧,而筆者今天要分享的三個成語故事都是和歷史上的三個奸臣相關。
  • 在中國古代,四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現在大家都知道
    在中國古代,記載貪官汙吏,奸臣的野史,遠比歌頌偉人,英雄,忠臣的正史多。這些奸臣強暴出了伎倆和特點。他們的故事不僅成為典故,而且隨著歷史的變遷成為成語。今天提到的這四位,在古代奸臣中脫穎而出,成為「典範」。第一個是秦始皇身邊的太監趙高。嬴政死後,勾結丞相李斯篡改遺詔,將皇位傳給了秦二世胡亥。
  • 歷史上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成語」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多數為四字成語,僅僅四個字就能明確的表達出一種意思,一種情感,一個故事,可以說這種文學是非常獨特的。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誇讚別人,也可以諷刺別人,對於那些熟知成語的人來說,運用起來會更加自如。
  • 中國古代臭名遠揚的3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有句話叫做「英雄造時勢」,古代歷史的變革,雖然有著大局所趨的走向,然而各個單獨的人物個體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一個王朝來說,有好的影響,自然就有壞的影響,歷史上就有三個臭名遠揚的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 這3大奸臣,各自留下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如今我們還在用
    自古以來,奸臣就是一個口碑很差的群體,他們身居高位,卻利慾薰心,讒言諂上,助紂為虐,擅權專恣,賣官鬻爵,魚肉百姓,禍國殃民等,不少盛世,強大的國度都被他們禍害著走向了衰落和滅亡,所以百姓對他們是恨之入骨。同時,奸臣也是國家穩定和走向強盛的破壞者。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中國古代三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不少聞名天下的忠臣,例如明代的海瑞、宋代的嶽飛,然而有忠臣,自然也有奸臣。例如宋代的秦檜,清代的和珅,由於這些奸臣無惡不作、專門欺壓百姓,民間老百姓還專門給某些奸臣,創造了符合他們惡行的成語,藉此諷刺這些奸臣。
  • 三個來自奸臣的成語,東窗事發是由秦檜創造,一個比一個有內涵
    此時君王已經失去了對天下百姓的關愛,但是卻又喜歡臣子誇讚其政績,而奸臣正是利用這一點,迎合帝王的心思,但是諫臣卻做不到這一點,自然失去了帝王的寵幸。這些巧妙利用帝王心思,而在外狐假虎威之人,歷朝歷代數不勝數。他們禍亂朝政,甚至賣國求榮,而其中這些奸臣的事跡更是令人後人深思,由他們的故事所衍生出來的成語,也被後人沿用至今。
  • 中國古代的這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我國古代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奸臣,他們有的擅權專恣,在朝中作威作福;有的利慾薰心,在民間壓榨百姓。總之,他們的存在不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阻礙了歷史的發展,因此,後世對於他們的評價往往都是十分惡劣。歷史上,有這樣三個奸臣,他們分別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會經常使用。
  •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個奸臣,他留下了一個成語,如今家喻戶曉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湧現了無數名留青史的忠臣,他們的事跡至今仍然被人們傳頌。同樣的,在古代歷史上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奸臣,他們的事跡也是「廣為傳頌」。只不過,忠臣留下來的是美名,而這些奸臣們留下來的就是惡名。比如說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個奸臣,他留下了一個成語「指鹿為馬」,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 古代歷史上的四大奸臣,每個人留下了一個成語,而今家喻戶曉
    從古至今,在朝堂之上有忠臣,當然也就有奸臣。可是能讓人深深記住的,要麼是忠心耿耿的忠臣要麼是大奸大惡的奸臣。而奸臣在世人眼裡就是擾亂朝綱的存在,他們站在正義的對立面,利用手中的權力殘害忠良,欺壓百姓,使其哀怨不斷。
  •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奸臣,每個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是漢語中的璀璨明珠,寥寥幾個字,便能夠道盡百轉千回的情感。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肝膽相照的故事,令人欽佩;有情有義的故事,讓人感動;生死難解的情緣,令人唏噓……這些成語分別與一位歷史奸臣有關。從這些典故之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其人如何!
  • 除了壽比南山,有個成語也是祝壽常用語,卻鮮為人知
    除了壽比南山,有個成語也是祝壽常用語,卻鮮為人知福壽文化的源起,與中國五千多年文明史同步。最常見的祝福、祝壽用語中,莫過於「福如東海常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這句添光、添彩、添吉祥的話。(一)今天,「源易緣」提到到的這個詞,歷來是祝壽的常用語,卻鮮有人知,略顯生僻……這個成語名叫「海屋添壽」。「壽」並不讀作「shou」,而讀作籌(chóu」),籌碼之意。在昨天分享的一篇文章中,黃來鎰教授也曾談到了這個詞。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還有一部分人,為了一己之私,他們逢迎獻媚,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甚至弒君殺臣,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些人則被統稱為:奸臣。奸臣,亦作「僭臣」,出自《管子·七臣七主》:「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奸臣。」縱觀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會存在著那麼幾個奸邪小人,他們欺君罔上,危害王朝,是社會的蛀蟲。
  • 中國歷史上三位最大的奸臣
    奸臣一詞出自《管子·七臣七主》:「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奸臣。」是指不忠之臣,弄權使詐之臣,通俗講就是欺上瞞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過國家社稷的不忠的朝臣,這樣的官吏在中國歷史上不少,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位最大的奸臣。
  • 看圖猜成語:6張圖片6個成語典故,詳解三長兩短來歷
    其實如果要給這個成語配圖片,作者覺得最好是畫一個手,五根手指,三長兩短。其實這個成語的最早來歷與棺材有關係。因為棺材的形狀是三長兩短。為何呢?棺材是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的。棺蓋與棺底分別稱為天與地,左右稱為日月,這四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叫做彩頭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但是,棺蓋最後才蓋上去。所以是三塊長木板,兩塊短木板。聽了這來歷,突然覺得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 三位不應該寫進《宋史》奸臣傳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在後世有很多爭議,比如,北宋王安石變法派的幾個骨幹蔡確、呂惠卿、章惇、曾布等,包括蔡京,曾經也是變法派,現在也有研究,說他被列為奸臣是在替宋徽宗背鍋,南宋時期的奸臣爭議略少,但也有個別未必符合奸臣條件。
  • 三個字的成語?兩個字的成語?開眼了!
    說到成語,大家腦子裡面首先蹦出來的可能是這樣的——大家比較容易脫口而出的應該就是四個字的成語了吧?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還有可能是唐僧。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但卻沒有人規定過成語一定是四個字的。生活中很多詞語你會脫口而出,簡單的用幾個字就能形象地表達出意思,你以為它們是大家口口相傳的俗語,其實它們是正兒八經的成語。 醜八怪出處:源於「揚州八怪」。
  • 有個很常用的成語叫「沆瀣一氣」,沆瀣是什麼東西?
    沆瀣一氣是個很常用的貶義成語,意思是說那些臭氣相投的人勾搭在一起,和一丘之貉、狼狽為奸相近。但這個成語也有點特殊,因為一個四字成語裡竟然有兩個生僻字。如果要問沆瀣是什麼意思,可能知道的人真不多。「沆瀣」兩個字都是三點水,很明顯和水有關。
  • 我的世界:mc傳說系列的禁忌史,你知道Entity303的真正來歷麼?
    說起《我的世界》,應該沒有人不知道Herobrine的來歷吧!Notch的弟弟?幽靈代碼?來自一段PS的貼圖惡作劇?詭異的4chan社區?雖然有著諸多疑問,但尚且有跡可循。 那麼我來問你個問題:你知道Entity 303的真正來歷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