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來自奸臣的成語,東窗事發是由秦檜創造,一個比一個有內涵

2020-12-22 東南史官

前言王朝前期政治清明,君主更是善用賢才,奸佞小人自然是無用武之地。但是隨著後期君主過於安居樂業,罔顧天下黎民百姓,致使奸佞小人橫行,國家生靈塗炭。此時君王已經失去了對天下百姓的關愛,但是卻又喜歡臣子誇讚其政績,而奸臣正是利用這一點,迎合帝王的心思,但是諫臣卻做不到這一點,自然失去了帝王的寵幸。

這些巧妙利用帝王心思,而在外狐假虎威之人,歷朝歷代數不勝數。他們禍亂朝政,甚至賣國求榮,而其中這些奸臣的事跡更是令人後人深思,由他們的故事所衍生出來的成語,也被後人沿用至今。

無可厚非

對於西漢來說,王莽乃是外戚、權臣,更是竊國者。但是從王莽建立新朝之後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來說,王莽是任何一個朝代的先行者,其中改革的措施更是觸犯到地主階級的利益,被當時的士紳權貴所不容,最終遺憾而終。

王莽生於貴族之家,因為家族之中有皇后王政君的撐腰,在當時的貴族子弟之中,可謂是顯赫一時。王莽生於這種環境,又從小以謙恭好學、簡樸嚴謹而聞名,再加上有家族為他的政治鋪路,王莽年紀輕輕便成為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既然是生活在政治之家之中,王莽自然是懂得如何籠絡人心。王莽在朝中利用自己的家族勢力為自己造勢,關懷百姓、撫慰功臣,甚至為了證明自己而自掏腰包救濟災民。這種虛假的營銷形象一直到漢元帝和漢平帝去世之後,王莽開始展露出自己的野心。

而在新朝建立之後,面對國家的積弱,王莽想要從根本上觸犯到地主階級的利益,扶持新的勢力,然而卻引來了地主階級的瘋狂反撲。王莽並沒有想要利用安撫政策來平息眾怒,反而是派兵徵討。當時的國家剛剛成立,一切都處於休養生息的階段,派兵徵討就算是成功也是損己,這個時候自然是有臣子進行阻撓。

王莽本來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怎又允許其他人阻撓,自然是當下罷免了那人的官職。不過在王莽冷靜之後,又以「英亦未可厚非」將其釋放,於是「無可厚非」由此誕生。

口腹蜜劍

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頗有貞觀之治的盛世,然而後期唐玄宗好大喜功,且逐漸寵信楊玉環,將朝政交於小人手中,整日在梨園尋歡作樂,國家頹勢已然可見,而當時被唐玄宗所寵幸的宰相正是李林甫。

唐玄宗乃是附庸風雅之人,之前有李白賦詩助興,之後便有李林甫精通音律,其中最為出名的《霓裳羽衣曲》便是李林甫的手筆。不單單如此,李林甫在職期間,更是摸透了唐玄宗喜好阿諛奉承的心思,趁機取巧,鞏固權勢,大肆排除異己。

李林甫的野心一再膨脹,甚至放任安祿山等人禍害國家。在唐玄宗看來,李林甫乃是溫潤如玉的謙謙公子,滿口的仁義道德,張口閉口都是天下蒼生,殊不知李林甫做得都是表面功夫,其實內地裡心狠手辣,世人皆稱「口有蜜,腹有劍」,於是「口腹蜜劍」成語應運而生。

東窗事發

秦檜是25歲踏上仕途,在位期間一直與嶽飛持相反意見,甚至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在金軍節節敗退之際,利用陰謀手段害死嶽飛。但是當金兵攻下宋朝之時,一向主張和平解決的秦檜,卻站在了反對割地的一方。雖說後來秦檜被金兵擄至北方,然而,秦檜卻利用自身的優勢得到了金兵的信任,得以重新返回。秦檜被拜相19年,卻一直致力殘害忠良,禍亂朝廷。

而據歷史文獻記載,當初秦檜與夫人曾經在東邊的窗戶之下密謀謀害嶽飛。豈料在嶽飛去世多年之後,秦檜在湖邊遊船,在夢中有人告知,因為他禍國殃民,即將降臨災難。而在這之後秦檜便病逝,為了超度靈魂,秦檜的妻子特地請來道士,而後道士傳給秦檜的妻子一句話「東窗事發矣」,由此成語東窗事發也應運而生。

結論

奸詐小人只能有一時的猖狂,他所犯下的罪行,終有一日會報應在自己身上,人間的正義遲早會來到,而他們的罪行,終究會一直牢牢地釘固在史書之上,永遠難以解脫。如此一來,忠臣也得以安息。

相關焦點

  • 歷史上三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人都知道
    「成語」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多數為四字成語,僅僅四個字就能明確的表達出一種意思,一種情感,一個故事,可以說這種文學是非常獨特的。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誇讚別人,也可以諷刺別人,對於那些熟知成語的人來說,運用起來會更加自如。
  • 古代歷史上的四大奸臣,每個人留下了一個成語,而今家喻戶曉
    而在眾多的奸臣當中總有那麼幾個人比較突出,讓人們把他們的事跡編寫成了各種成語,讓後人以此為戒。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因這四大奸臣所發生的故事而流傳下來的成語是哪四個。,最後導致朝廷無人可用,也就是這個時期,唐朝開始由興旺轉為衰敗。
  • 古代三大奸臣,個個都遺臭萬年,一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美麗富饒的華夏大地上,曾先後湧現出大大小小百餘個統治王朝。無論是哪一個王朝,都存在著忠臣義士和姦邪小人。後人根據這三個奸臣的所作所為,總結出了三個成語,如今人盡皆知01指鹿為馬第一個成語便是指鹿為馬。
  • 中國歷史上的五大奸臣,每個人都留下一個著名的「成語典故」!
    成語故事是漢語中的璀璨明珠,寥寥幾個字,便能夠道盡百轉千回的情感。每一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故事。肝膽相照的故事,令人欽佩;有情有義的故事,讓人感動;生死難解的情緣,令人唏噓……這些成語分別與一位歷史奸臣有關。從這些典故之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其人如何!
  • 中國古代三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不少聞名天下的忠臣,例如明代的海瑞、宋代的嶽飛,然而有忠臣,自然也有奸臣。例如宋代的秦檜,清代的和珅,由於這些奸臣無惡不作、專門欺壓百姓,民間老百姓還專門給某些奸臣,創造了符合他們惡行的成語,藉此諷刺這些奸臣。
  • 在中國古代,四大奸臣一人留下一個成語,現在大家都知道
    在中國古代,記載貪官汙吏,奸臣的野史,遠比歌頌偉人,英雄,忠臣的正史多。這些奸臣強暴出了伎倆和特點。他們的故事不僅成為典故,而且隨著歷史的變遷成為成語。今天提到的這四位,在古代奸臣中脫穎而出,成為「典範」。第一個是秦始皇身邊的太監趙高。嬴政死後,勾結丞相李斯篡改遺詔,將皇位傳給了秦二世胡亥。
  • 宋體字是秦檜創造的嗎?
    近年來,時不時地冒出「秦檜創造宋體字」的怪論,有人還煞有介事地杜撰了這樣一個故事:秦檜任太學學正期間,他看到全國各地刻印的書籍因字體不一而不便閱讀,就深入研究了宋徽宗瘦金體書法,並把瘦金體和歷代楷書大家的書法融合,獨創新字體呈獻給皇帝。宋徽宗看後龍顏大悅,下令全國依照秦檜字體刻印書籍。
  • 現在常用的三個成語的來歷你知道麼,來自三位奸臣,是他們留下的
    使得百姓們苦不堪言,讓皇帝也變得昏庸殘暴,導致下面很多的人都因不滿發動起義,爆發戰爭,這些奸臣都沒有什麼好的評價,即使做了好事也會有很少的人記起,他們的過大於功,一直接受著譴責。但古代中有這麼三個奸臣給我們留下了三個成語,很常見也很常用,經常可以聽到。
  • 嶽飛墓前跪著五個人,除了秦檜還有誰?網友:一個比一個壞!
    說起古代的奸臣,人們第一個都會想到秦檜,用一項「莫須有」的罪名將一代名將嶽飛迫害致死,還製造了一系列的嶽飛冤獄,使主戰派逐漸輸給了主和派。公元1141年,金國本來被嶽飛帶領的軍隊打壓連連敗退,但是宋高宗趙構與宰相秦檜擔心仗打輸了,想和金國議和,於是為了打壓手握重兵抗戰派的嶽飛,將嶽飛調離了軍隊,讓他去了臨安的樞密院任職。
  •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個奸臣,他留下了一個成語,如今家喻戶曉
    同樣的,在古代歷史上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奸臣,他們的事跡也是「廣為傳頌」。只不過,忠臣留下來的是美名,而這些奸臣們留下來的就是惡名。比如說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個奸臣,他留下了一個成語「指鹿為馬」,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 歹竹出好筍,大奸臣秦檜的曾孫秦鉅竟是為國捐軀的抗金英雄!
    南宋抗金名將頗多,但有一人比較特殊,他的曾祖父是遺臭萬年的大奸臣秦檜,他卻是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他就是抗金名將——秦鉅。秦鉅,字子野,奸臣秦檜養子秦熄的後代。據史書記載,秦檜的妻子王氏無法生育,王氏的兄長貪慕富貴,主動將兒子過繼給秦檜,改名秦熄。秦熄完全繼承了秦檜的陰險狡詐,而且為人驕橫跋扈,無惡不作,他的長子秦壎更是倚仗祖父秦檜的權勢高中探花,可以說這祖孫三代沒一個好東西。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歹竹出好筍,秦壎的兒子秦鉅並沒有步祖上後塵,反而十分深明大義,對自己祖上的所作所為痛心疾首,並且立志於洗刷祖上的恥辱。
  • 一生至少貢獻3個成語的李林甫真的只是個奸臣嗎?
    在一般人眼裡,或者說在一般的文學作品裡,李林甫是個奸臣,《新唐書》也直接把他列入《奸臣傳》,那他只是個簡單的「奸臣」嗎?如果他僅只是一個奸臣,那麼,他為什麼能在大唐宰相位上一呆就是19年呢?唐玄宗眼瞎了嗎?
  • 秦檜、司馬懿等大奸臣,為何如今卻受追捧?專家:不能讓英雄蒙塵
    奸臣,是做出了違背禮節,違背道德,違背底線之事的人的統稱,在歷史中,總有那麼些不顧廉恥,不顧道德的人,去為了一己私利而做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他們的做法被指責了千年,遺臭了萬年,而如今卻有很多人為他們洗白,為他們的「苦衷」苦苦地辯解,那麼是不是有所謂的「苦衷」就可以得到原諒呢?
  • 大奸臣秦檜作的兩句詩,至今廣泛流傳,竟然成了老師們的口頭禪
    說起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奸臣之輩,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南宋時期的宰相秦檜。長期以來秦檜被世人視為賣國賊或漢奸,當年他以屈膝求和、迫害抗金英雄嶽飛的惡行成為千古罪人,被永遠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出於對秦檜的痛恨,後來人們又在嶽飛墓前建了秦檜的跪像,讓其永遠的跪地懺悔。
  • 大奸臣害死忠良,人們發明一種食物咒罵他,如今成人人垂涎的美食
    大家都了解,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奸臣,被後人所痛斥。只不過是一位奸臣,吞沒在歷史的車輪下,不久就被後代所忘掉。殊不知一些奸臣、中華民族千古罪人則是遺臭萬年。為警醒後代,大家營造雕像,以供後人痛斥,為了文化教育大伙兒要做忠實於國家的人。
  • 這3大奸臣,各自留下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如今我們還在用
    自古以來,奸臣就是一個口碑很差的群體,他們身居高位,卻利慾薰心,讒言諂上,助紂為虐,擅權專恣,賣官鬻爵,魚肉百姓,禍國殃民等,不少盛世,強大的國度都被他們禍害著走向了衰落和滅亡,所以百姓對他們是恨之入骨。同時,奸臣也是國家穩定和走向強盛的破壞者。
  • 三位不應該寫進《宋史》奸臣傳的奸臣,其中有一位只做了半年宋臣
    在《宋史·奸臣傳》的記載裡面,一共記載有二十二名奸臣,分別是:蔡確、吳處厚、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京、蔡卞、蔡攸、蔡翛 、蔡崈、趙良嗣、張覺、郭藥師、黃潛善、汪伯彥、秦檜、万俟卨、韓侂胄、丁大全、賈似道。這二十二個人中間有不少是否是奸臣?
  • 中國古代的這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我國古代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奸臣,他們有的擅權專恣,在朝中作威作福;有的利慾薰心,在民間壓榨百姓。總之,他們的存在不利於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阻礙了歷史的發展,因此,後世對於他們的評價往往都是十分惡劣。歷史上,有這樣三個奸臣,他們分別為後世留下了一個著名的成語,時至今日,人們仍然會經常使用。
  • 南宋最不像奸臣的奸臣,為嶽飛平反,主張北伐,卻被後人視為奸臣
    中國歷史上恐怕沒有一個朝代的奸臣超過宋朝的,宋朝是一個盛產奸臣的朝代。《宋史》作《奸臣傳》,多達四卷,另有《叛臣傳》上中下三卷,《佞幸傳》一卷。從宋徽宗趙佶君臨天下到南宋末年這一百多年間,宋朝的奸臣像雨後春筍一樣,層出不窮。
  • 陷害嶽飛的,除了秦檜,還有万俟卨,你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嗎?
    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自古忠良多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