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之前,請各位以正確且尊重的態度對待劇中的人物。
因作者本人主觀思想及庵野秀明本人陳述,本系列將不涉及宗教問題。
附2000年早稻田大學人物研究會對導演庵野秀明的採訪片段
人研:您剛才說您對心理學感興趣,所以才會在EVA中引用基爾克果的《致死的病》嗎?
庵野:我沒看過那個。
人研:沒看過!?
庵野:只是引用了一下。
人研:我還以為是導演喜歡才引用的呢。
庵野:那種東西看了一會兒就看不下去了,實在看不懂。當然在瀏覽的時候也揣測過一些東西。如果把那種語言全部記住的話,自己肯定會像個聖人一樣(笑)。
人研:以基督教為基礎也不是因為喜歡?
庵野:完全不喜歡啊。基督教什麼的完全不懂。只是讓動畫有個氛圍而已(笑)。
《新世紀福音戰士》(下文簡稱《EVA》),一部劃時代的大作,因其中複雜的人物關係與哲學思想而被一代又一代同好討論了二十多年。劇中有相當多庵野秀明show time的部分,故不能正常分析番劇的想法來看《EVA》。說起劇中影響力最大的人物,那必然是碇真嗣,綾波麗,明日香三位適格者。
被EVA選中的孩子總是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情緒錯亂和具有心理疾病的表徵。
迷茫,懦弱,逃避....在碇真嗣身上你可以看到一個少年在這個年紀最無能的性格。從被父親喚去駕駛初號機時,他的命運已然與EVA分離不開。NERV的上級Seele因為發現了父親碇源渡的「成神計劃」,也早早注意到這位「神之子」。為得到父親的認可而駕駛EVA,卻在無論怎樣努力下都得不到父親的一個點頭。碇真嗣在這樣高壓的環境下變得愈加自閉,心智的不成熟使他想要逃避現狀,離開NERV的想法一次又一次的閃過腦海,一次又一次的出走,最後卻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回心轉意。
在之後的歷程中,他的生活似乎有了起色,與朋友的關係變得親近,與隊友的合作變得默契.這些仿佛在預示著碇真嗣將回歸正常的生活,可庵野秀明卻不這麼想。坐在初號機裡眼睜睜看傀儡系統控制初號機手撕載著好友鈴原東治被第十三使徒侵蝕的三號機,自己卻無能為力;事後為好友的死而震聲發言,卻被當作是小孩子鬧氣。碇真嗣的心之壁在這樣的反覆橫跳中被摧殘得越來越堅固,他的未來變得越來越不可預知...
在乎的人一個一個的消失,逃避是碇真嗣在全劇中做出唯一自主的選擇,碇真嗣行動層面的逃避是其潛意識中對未來的無助與未知的恐懼。表現出的拒絕成長,正是他對於外界的抵抗。可他真的沒有成長嗎?離開當今社會正常的思維定式,碇真嗣完全不是一個積極陽光向上的角色,更多的是與價值觀背道而馳的軟弱無能。這與《EVA》所宣揚的精神相符,拒絕幸福的假象,回歸殘酷的現實,並在歷練中認識自己。雖說這個精神在現在看來十分老套,但我們重新審視《EVA》TV版上映時的時代背景,宮崎勤事件的發生,使當時日本的動畫產業收到重創,「動畫愛好者」與「變態殺人魔」畫上了等號。大量動畫工作者轉戰漫畫或遊戲產業,使動畫製作人才急劇流失,為數不多的也在創作時畏手畏腳。當然,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很多動畫從業者下決心改變動畫汙名化的現狀,於是《EVA》出現了。《EVA》中的背景設定,也照應了當時存在的另一個極端「奧姆真理教」所造成的社會影響。回到碇真嗣上,如同當時迷茫的日本青年,碇真嗣一次次試圖尋找到自己渴望的東西,但卻又一次次以失望告終。在失敗的過程中,碇真嗣逐漸封閉自己,與其說拒絕成長,不如說他一直處在超越本我的想像與現實的矛盾中。
自我的矛盾,心理防禦愈加深厚,他開始用「精神勝利法」麻痺自己。他最終認為自己因為駕駛了EVA才有了價值,陷入自我否定的循環。在大家的幫助和自我的審視中,打破心之壁,完成心靈補完,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不復存在,完成人類補完計劃。一切仿佛是那麼的夢幻,結尾也如同他的想像一般「夢幻」。(tv版)
在我看來碇真嗣是一個十分有魅力的人。在特殊的成長環境下,他有著同齡人少有的沉穩,或者說謹慎。他把自己的價值建立在他人的認同上,因此比其他人更珍惜朋友的存在,卻怕交流中傷害他人而不願說話。他在長久的發展與朋友面前選擇為了朋友而與上級鬥爭。而在當下有一部分人仍選擇一邊放棄朋友一邊用為了未來利益的說法自我安慰。他可以將自己的全部託付給信任的人,甚至因為內心安全感的極度缺失而聽信於其他人虛情假意的話語,他實在是「單純」的可愛。在現在想想駕駛EVA是一件非常有意思非常酷的事情,可我們終究無法想像為了全人類而戰鬥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氣,更難想像是在一個家庭缺失的情況下。被EVA選中的孩子總帶著些悲觀色彩,但在我看來碇真嗣身上有種英雄的氣概,不僅是劇中代表了人類與神對話,更在於審視自己的態度。自我與自由的討論是整部作品最不明顯但又是最重要的問題。在tv版的最後,碇真嗣悟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我們看完整部的過程,也是在思考自己究竟有沒有去為了生活作出違背意願的妥協,為了過下去而過下去的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不如再來一遍,把自己帶入到碇真嗣中,或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經濟泡沫的背景下,《EVA》傳達出堅持自我,熱愛生活的信號,希望人們能與碇真嗣一樣完成自我的認同與人與人之間的補完。一千個觀眾眼中中有一千個《EVA》,相對於解讀它,不如看完後反思自己,學會客觀的評價。在人心浮躁的時代下,與內心的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希望每個人都能堅守自己的生活志趣,擁抱心中自我,展望美好未來。
參考資料與圖片來源
封面、第一張插圖:pid=40118645 畫師:saberiii
插圖:eva tv版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9857
宮崎勤事件:https://baike.baidu.com/item/宮崎勤事件/3715968?fr=aladdin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https://baike.baidu.com/item/弗洛伊德人格理論/7065887?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