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惠藏·蘇慧龍——山的所在就是人的所在,水的去處就是人的去處

2021-01-18 藝惠藏

蘇慧龍,字子逸,松風閣主人,1970年出生於廣州,自幼從學於中國著名書畫家吳榮漢先生,吳師獨具慧眼,師承百年巨匠潘天壽的得意門生張立辰先生,潘天壽先生深入淺出地闡明了中國畫的哲學精神與筆墨意境,形成了影響深遠的理論體系。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幸得如此,才得窺見氣韻生動、筆墨精妙之門。師門前輩陸維釗、陸抑非、吳茀之、吳昌碩、任伯年皆是百年巨匠,蘇先生潛心學習,未敢懈怠,心追手摹,作品寄情傳神,深得乃師精髓。

儒家: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這句話朱熹的解釋是,

知者達於事理而周流不滯,有似於水,故樂水。

仁者安於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

知者因為明達事理、思維敏捷、知識淵博而通透無滯,與水的特質相似,故樂水而好動。仁者因為穩重敦厚、豁達明理而沒有憂慮。跟山的特質相似,故樂山而好靜。

這就是佛家與儒道兩家的不同。儒家強調的是品德,是修養,道家強調的是對人世羈絆的解脫,是在「我」基礎之上的超越。 而禪宗則是真正要做到「 物我兩忘」。

「 我」 已隱入山水之中,「我」與山水完全融為一體, 難分彼此,諸念俱息, 萬事隨緣, 有的只是至靜、 至虛、 至淡、 至粹。 從而達到了物我相忘、 主客合一、 心無塵垢的空明境界。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

日子,在歲月的年輪中漸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躍動的、抑或沉思的靈魂,在繁華與喧囂中,被刻上深深淺淺、或濃或淡的印痕

相關焦點

  • 「藝惠藏」蘇慧龍作品《赤壁圖》《蘭亭雅集圖》《聽琴圖》賞析
    而奇峭的懸崖與大片平靜的江面又造成了典型的虛實對比,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賦文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何如,凌萬頃之茫然」的意境與氛圍。蘇慧龍作品,蘭亭雅集圖,180X50CM,此畫描繪的是晉朝王羲之等人在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之會的故事。修禊是古代的風俗。蘭亭修禊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與謝安等人,在浙江蘭亭修禊的故事。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蘭亭序
    蘭亭這個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樹林和竹叢;又有清澈激蕩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輝映環繞,我們把水引來作為飄傳酒杯的環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但喝著酒作著詩,也足夠來暢快表達幽深內藏的感情了。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習習,抬頭縱觀廣闊的天空,俯看觀察大地上繁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 「藝惠藏」著名畫家楊寶樹雜談:「山不在高,有深則幽」
    【寶樹雜談】:「山不在高,有深則幽」說出了山的深秀貴在層次。「幽」說的是「幽邃」、「幽境」、「清幽」,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要有縱深感,而要表現出縱深感,山勢走向、層次處理、構圖、表現手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三遠」法之中,深遠最適合表現幽邃。「落到畫面上,會出現山重水複,『使人望之莫窮其際,不知其為幾千萬重』的藝術效果。
  • 「藝惠藏」黃廷海山水畫《江山永固水長流》走進人民大會堂
    #藝惠藏「藝惠藏」範曾和範揚叔侄一個比八大,一個比石濤,誰才是大師「藝惠藏」殷江林用詩歌及書法致敬一線的白衣天使和抗疫戰士「藝惠藏」範揚的畫入古出今具有時代特徵,書法落紙菸雲一字見心「藝惠藏」周尊聖其天山紅作品盡顯蒼茫之美、高古之美、陽剛之美
  • 《羅生門》:去處不是去處,歸途也不是歸途
    一、羅生門既不是去處也不是歸途被主人遣散的家將正巧在向羅生門走來,又剛好遇到淅淅瀝瀝的雨從遠處下來,正想著自己該去往何處時,家將已經站在羅生門前了,看著周圍和他一樣無家可歸的人,有死的,有活的。而死了的重重疊疊在門前,活著的——卻只有一個而已,而這個活著的也終將和家將產生了聯繫;但此時的他正在做著一番激烈的爭鬥——做強盜還是被餓死。
  • 佛教之中,人死後去了哪裡?其實有兩個去處,真知道 的人並不多
    佛像那麼,人從哪裡來呢?佛教認為人是由投胎而來,也就是說只要你沒有跳出輪迴,只要你還沒有覺悟成佛,那就還是胎生之物,換句話說,如果你覺悟成佛,不再受輪迴之困,那你也就不用「來」了,也沒有「來」了。那麼,人最終將往何處去呢?這個問題得從兩方面來講,因為從佛教的角度看,人分為兩種:一是修行覺悟之人,二是不修行或還沒有覺悟的人。不同的人最終的去處也會有所不同。
  • 「藝惠藏」古代國寶級名畫作品賞析,幅幅都價值連城
    遠處山隱霧靄,水光縹緲。人物勾畫用筆細勁,纖而不弱,力而有韻,近景山石均用短披麻皴,渾厚瀟灑,遠山淡墨染成,深具秀潤空靈、剛柔相濟之美。松樹虯枝交柯,松葉用宋人常用的「金錢松針法」,堅挺細密。這幀山水扇面也是一幅茶事圖。唐寅有不少茶畫流傳於世,其中《事茗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 「藝惠藏」殿堂畫家黃廷海獨創山水畫荷花,被譽為「江南荷王」
    黃廷海祖籍江蘇寶應,乃水網迂曲之地,自古就是荷花之鄉,加之黃廷海又自幼生活在人傑地靈的古都金陵,江南的荷塘風物,六朝的煙水靈氣,給他以薰染和陶鑄,在他幼小的心靈裡注入了濃濃的愛蓮情愫,形成了強烈的荷花情結!他愛荷、詠荷,數十年如一日地出沒於玄武湖畔、莫愁水濱、白鷺洲頭以及鄉野荷塘……對蓮凝思,對荷寫生。
  • 「藝惠藏」書法大家周慧珺掄起巨筆寫字為何很多人評價是「醜書」
    所以很多人說周慧珺的書法深得米芾書法的精髓。也有些人認為周慧珺這種行為是在刷字,而且刷出來的字也就是醜書!在我看來,周慧珺的這種類似於書法表演的刷大字似乎有些不妥,但是也不能說她的書法是醜書,因為周慧珺的書法畢竟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底,不是醜書那種伎倆可以相比的。對於周慧珺現在的書法,我覺得她可能是想在書法中加入一些新的東西,使之更加豐富!
  • 「藝惠藏」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的山水畫雄偉壯闊多神秀氣象萬千
    出入其間山滋水潤,雲煙供養,得以澄懷觀道。畫面色調古豔純淨,結構精巧謹嚴,呈現出一派清新明麗氣象,既給人愉悅身心的審美感受,又十分耐人品味。歷年來,像李可染、傅抱石、關山月、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劉海粟等畫作進入最高殿堂的畫家,他們的作品價格早已是普通人不可及。當代國家級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藝術造詣高深,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將會成為名震畫壇的一代宗師!
  • 廣州海鷗島:藏在鬧市中的隱秘小島,周末郊遊新去處!
    在廣州市番禺區,有這樣一座小島,藏在鬧市之中,卻漸漸的成為了很多人周末郊遊的新去處。這就是海鷗島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02島上風光海心、沙北、沙南、江鷗四個自然村,是海鷗島的四大組成部分海鷗橋海鷗島與外界隔了條河,但並不是一座孤島,而與外界緊緊相連的就是海鷗橋了
  • 關於人死後的難題!人死後靈魂的去處!人死後會下陰間,那麼,陰間是什麼樣子?
    現在我們要從聖經看,人死後去哪了?二 、人死後靈魂的去處聖經中的啟示總是一貫的,創世紀四四章中,雅各對他的兒女說到,「...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的下陰間去了。」這是第一次啟示出人死後所到之處。「陰間」是專為死去的人預備的「拘留所」,也就是保存死人靈與魂的地方,並且要在那裡等候覆活。等候榮耀的神再度顯現。主耶穌來到地上,是在兩千年前,祂為我們贖罪、成為賜生命的靈,為了進到我們裡面,作我們的生命,叫我們得著重生。有一天祂還要再來。所有死了的人還要等候將來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或者基督臺前的審判。
  • 「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辛勤耕耘,入古而能出今,小花鳥大境界
    #藝惠藏「藝惠藏」國禮畫家胡夢道境畫第一人「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藝惠藏」李亞庚子新作筆墨精微承古顯今,盡顯高古之美「藝惠藏」殿堂畫家黃廷海新南派山水畫《中華山川多雄奇》
  •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
    運筆準確自如,線條流動蒼勁,從容流暢,又富於變化,給人以力透紙背的感覺。自古以來就有書畫同源的說法,中國畫講究書法用筆,「以書入畫」是古代畫家一直在實踐和追求的。「骨法用筆」指的就是書法用筆。歷代名家如蘇東坡、倪瓚、徐渭、黃賓虹等都是以書入畫的高手。李亞勤奮刻苦鑽研,深得霍春陽的繪畫精髓又吸取歷代名家之長,形成自己獨特的畫風。
  • 一旦日本沉沒,1.26億人咋辦?菅義偉早想好了,2國是絕佳去處
    實際上菅義偉早為日本國民想好了去處,據稱這2國是絕佳去處,一旦沉沒開始,日本將火速向巴西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國家進行轉移。圖為日本首相菅義偉日本科幻電影《日本沉沒》除了作為一部電影之外,也想日本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有一天日本沉沒在海洋之中,那1.26億人將如何安置?
  • 「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立足傳統推陳,作品盡顯大家風範
    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就是一種以生命為本體、以人為最高真實的精神。著名畫家傅抱石也曾經說過:「一切藝術的真正要素乃在於生命,且豐富其生命。有了生命,時間和空間都不能限制它。」 中國藝術家視天地自然為一個大的生命世界,所有的藝術創作都是與這個生生不息的自然世界相關的,與自身生命氣息可以相與吞吐的,表現出人對浩渺宇宙的認識、感覺和生命體驗。
  • 《深夜食堂:東京故事》心和胃又有了去處
    昨晚上有一刻很幸福,晚上12點的時候,藏在被窩裡,縮著腦袋,看了《深夜食堂》。同時也是一個愛美食的人,如果美食和故事在一起,難道還有什麼理由不愛嗎?!每個走進深夜食堂裡的人,都有一個故事。每個走進深夜食堂而點的餐,也一樣有一個故事。每看完一集,聽完一個故事,為裡面的幾個瞬間所感觸,似乎久遠的記憶深海中,有一塊破碎的記憶,屬於現在,那個瞬間我也曾經歷過,而我又做了什麼選擇?
  • 王源:音樂,就是幸福的所在(下)
    你說,這首歌就是用音樂,用歌聲,把60,70,80,90,00的每一個時代串聯在一起,你很感謝你是在做音樂工作。我也很感謝,在你的音樂中,我找到了「幸福的所在」。你的音色,漸漸褪去了少年時代的青澀,呈現出恰到好處的磁性與顆粒感,同時又完美地保留了薄荷音最精華的部分:清亮與澄澈。
  • 「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獨創陳家山水,自古大家,無有不創新者
    出入其間山滋水潤,雲煙供養,得以澄懷觀道。畫面色調古豔純淨,結構精巧謹嚴,呈現出一派清新明麗氣象,既給人愉悅身心的審美感受,又十分耐人品味。歷年來,像李可染、傅抱石、關山月、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劉海粟等畫作進入最高殿堂的畫家,他們的作品價格早已是普通人不可及。當代國家級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藝術造詣高深,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將會成為名震畫壇的一代宗師!
  • 「藝惠藏」範曾筆墨氣韻生動,重若凝雲,薄若蟬衣,盡顯大家風範
    #藝惠藏「藝惠藏」天山神韻 牛馬精神——絲路大寫意畫家張錄成的水墨畫「藝惠藏」張錄成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千古絲路 筆墨江山「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山水畫《氣壯山河》走進最高殿堂「藝惠藏」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的山水畫雄偉壯闊多神秀氣象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