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樹,江蘇省直美協理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導師(主講教師),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書畫高研班導師、特聘教授,江蘇省希望詩書畫院副院長,江蘇省雙創聯合會書畫專委會理事兼副秘書長,希望工程江西慈善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永濟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老河口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等職。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內外展覽並獲獎。出版個人畫集有《寶樹山水畫》,《楊寶樹山水畫集》等。在國家、省、市報刊、雜誌、書畫作品集發表作品近千餘幅,數十次獲全國大展賽金獎。
【寶樹雜談】:「山不在高,有深則幽」說出了山的深秀貴在層次。「幽」說的是「幽邃」、「幽境」、「清幽」,而要達到這一境界,就要有縱深感,而要表現出縱深感,山勢走向、層次處理、構圖、表現手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遠」法之中,深遠最適合表現幽邃。「落到畫面上,會出現山重水複,『使人望之莫窮其際,不知其為幾千萬重』的藝術效果。所謂「入山惟恐不深」,就像風景區之路,大多小徑多於主道,一是可以分散遊客,二是可以隔出多個區域,讓人有景可尋、可賞,通過曲徑通幽達到幽靜而深遠之意。這幅作品,我用的是「深遠」法,從山前窺視山後,稱之為深遠。我把著重點放在前山的勾勒描繪上,用筆方面,多用點,濃墨點、淡墨點、大混點、小混點……有聚有散、有密有疏、沒有定相,所謂「積點而成,層層才能深厚」。
為了表現山體的厚度,我用大面積的潑墨在山體背處;為了表現山的廣度,我讓山體連綿不絕延出畫面;為了表現山的縱深度,我做了前後多層山脈描繪,使得畫面層層深厚。深遠的顏色旨在濃重、隱晦,除了大面積的潑墨外,我用亮墨點在山巒峰頂、山石間隙、山體陰面,再用零星絳紅點綴,前山用少許設色,只在中峰用青綠,遠山用淺絳輕染,在近峰山頂落一涼亭,為了起到點睛作用,用硃砂染之。讓觀者聯想,若停留此處,定有舉之可見,求之卻遙之感。山水作品不但要做到「幽邃」,還要做到「通」, 所謂通就是「通暢」、「通透」、「通氣」之意,不然會讓人有窒息之嫌。《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所以,我做了很多的留白處理,留白即為山水畫中的「虛」,由實入虛,虛實相生,虛實相應,虛實結合,從而突出「幽邃」、「幽通」之意境。
我想問你一句話,「你為什麼要學畫畫?」愛好?為了生活?還是兩者兼而有之?但我想,絕對不是不得已而為之。
古人云「淡泊名利」,在我看來看淡並非不看,看得太淡了,就會阻止自己進步,畫畫不管是愛好也好,為了生活也罷,當然不能只為追名逐利,技藝上的進步才是終生需孜孜不斷追求的目標。
當今社會,沒有人可以完完全全視金錢如糞土,只有名利技藝雙豐收,畫畫不再只是以此為「生」,而可以以此為「樂」,方能達到自己理想的「寧靜致遠」的境界。
常聽朋友嘮叨,身邊的誰這兩年混得越來越好,誰的作品水平這段時間有質的飛躍,然後就會喟嘆一聲,唉,相當年,還不如我呢?我那個時候怎麼怎麼樣……朋友,你怎麼不去分析一下,這些誰這幾年裡所做的努力,難道就只是因為那個摸不著看不到的所謂「運氣」?沒有人的成功是偶然的,機會也不會永遠只給那些有準備、有勇氣、有信心改變自己的人,而機會往往也是稍縱即逝的,你的那些誰在和名師學習的時候、在出門開闊眼界的時候、在擴張人脈的時候、在尋找機會並且抓緊的時候、在不經意間給自己的頭上增加一個耀眼光環的時候,你卻在原地固步自封、坐井觀天、停滯不前,然後悔不當初,垂足頓首,而最最珍貴的時間和機會卻一去不復返。#藝惠藏#
「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
「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辛勤耕耘,筆墨精微氣韻生動,承古顯今
「藝惠藏」畫家常瀟青綠山水畫,秀妍閒逸、清麗純淨、靜謐雅靜
「藝惠藏」楊寶樹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導師談山水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