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惠藏」蘇慧龍作品《赤壁圖》《蘭亭雅集圖》《聽琴圖》賞析

2021-01-18 藝惠藏

新品,東坡泛舟赤壁圖,180X50CM,《赤壁圖》畫風以淡淡的筆觸,清麗雅致的色調,描摹出空濛、遠大、自然的景致。畫面中,緩行一葉扁舟處於中景位置,只見東坡先生與好友在舟中飲茶聊天。靜謐遼闊,一派平和的氣氛。在景物的布置上,配置遠山近壁,山壁懸崖呈斜向延伸,山崖上雜木叢生,古柏蒼勁,託出了赤壁的險峻形勢。而奇峭的懸崖與大片平靜的江面又造成了典型的虛實對比,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賦文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何如,凌萬頃之茫然」的意境與氛圍。

蘇慧龍作品,蘭亭雅集圖,180X50CM,此畫描繪的是晉朝王羲之等人在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之會的故事。修禊是古代的風俗。蘭亭修禊是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與謝安等人,在浙江蘭亭修禊的故事。王羲之等人臨曲水而洗滌,每人都作了詩文,王羲之作了序,記述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時歡樂的心情。

蘇慧龍新品,聽琴圖,165X60CM。這幅《聽琴圖》的人物與配景都很簡潔。凌霄花纏繞於青松之上,依了陸遊的詩意:「庭中青松四無鄰,凌霄百尺依松身。」旁有數竿小竹,左右搖曳,似有微風拂過,既有凌霄,再看畫中人的裝束,可能是初夏六月季節,未有酷暑,只有暖陽。

松下一人黃冠緇衣,端坐拂琴,身邊高几,香爐有嫋嫋青煙,似與琴音交繞,飄搖在松竹之間。彈琴人前面坐著的兩位身著朝服,有小童聽侍一旁的藍衣人雖抄手正坐一副恭敬的模樣,但抬起的眼神早隨著琴聲飛到縹緲處;三人相對的空處,擺有一塊奇石,上置銅鼎,內植花卉,與三位主要人物組成一個十分完整的四角空間,像是另一位尊貴的客人。其餘再無他物,卻讓人很強烈地感受到畫中一種典雅富麗的氛圍,雖是拂琴雅事,又不是一般文人所能相比。

蘇慧龍

字子逸,松風堂主人。自幼從學於中國著名書畫家吳榮漢先生,吳師獨具慧眼,師承百年巨匠潘天壽的得意門生張立辰先生,潘天壽先生深入淺出地闡明了中國畫的哲學精神與筆墨意境,形成了影響深遠的理論體系。

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幸得如此,才得窺見氣韻生動、典雅古樸,筆墨精妙之門,入古而能出今。師門前輩陸維釗、陸抑非、吳茀之、吳昌碩、任伯年皆是百年巨匠,潛心學習,心追手摹,未敢懈怠。傳統山水追從著名畫家謝可雄先生,老實深入傳統,宋元明清及近代系統學習。#藝惠藏#

「藝惠藏」著名畫家王大為老師駿馬圖作品欣賞,真是太美了

「藝惠藏」朱神光覺性油畫藝術家,國內最優秀的油畫家之一

「藝惠藏」梁健戲曲人物畫設色古雅,造型鮮活自然,形神兼備

殿堂畫家韓書閣山水畫高古典雅,大氣磅礴,恬靜怡然,清新可人

藝惠藏名人字畫

藝惠藏藝術中心專注名人字畫,逾100位一線大家,

帶您直接從作者手中取畫,讓您的字畫藏品放心傳世!

相關焦點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蘭亭序
    作品端莊舒朗,涵蘊豐富,功底深厚,技藝超群。行書以二王為宗。其小字清秀飄逸,大字剛勁有力。先生可謂是一個人書俱老,楷、行、草皆善的實力派老年書法家。蘭亭序原文魏晉·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 「藝惠藏」古代國寶級名畫作品賞析,幅幅都價值連城
    圖繪環湖高山低丘,連綿起伏,山壑之中,松蔭之下,一文人倚石半臥,悠然自得,小童烹茶於側,持扇煽火同時又回首與主人作問答之狀。遠處山隱霧靄,水光縹緲。人物勾畫用筆細勁,纖而不弱,力而有韻,近景山石均用短披麻皴,渾厚瀟灑,遠山淡墨染成,深具秀潤空靈、剛柔相濟之美。松樹虯枝交柯,松葉用宋人常用的「金錢松針法」,堅挺細密。這幀山水扇面也是一幅茶事圖。
  •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句
    「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藝惠藏」馬德華融匯古今風格清新典麗,古雅華逸人稱金陵馬青花「藝惠藏」範揚的畫入古出今具有時代特徵,書法落紙菸雲一字見心「藝惠藏」朱非書法作品賞析:白居易詩《魏王堤》可謂人書俱老
  • 「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立足傳統推陳,作品盡顯大家風範
    #藝惠藏書畫院國畫書法智能小程序藝惠藏名人字畫藝惠藏藝術中心專注名人字畫,逾100位一線大家,帶您直接從作者手中取畫,讓您的字畫藏品放心傳世!「藝惠藏」丁嘉耕書法師古能化,陳中出新,典雅秀勁,擒縱有度「藝惠藏」範曾筆墨氣韻生動,重若凝雲,薄若蟬衣,盡顯大家風範
  • 「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
    「藝惠藏」李亞庚子新作筆墨精微承古顯今,盡顯高古之美「藝惠藏」李亞筆墨入古而能出今,作品盡顯高古之美「藝惠藏」黃廷海山水畫《江山永固水長流》走進人民大會堂「藝惠藏」範曾和範揚叔侄一個比八大,一個比石濤,誰才是大師
  • 「藝惠藏」書法大家周慧珺掄起巨筆寫字為何很多人評價是「醜書」
    1965年 由書刻會選送作品參加「中國現代書法展覽」。「藝惠藏」畫家常瀟青綠山水畫,秀妍閒逸、清麗純淨、靜謐雅靜「藝惠藏」朱非書法賞析——練習書法,入帖容易,出帖難「藝惠藏」常瀟入古而能出今,青綠山水畫蒼茫雄渾,意境高遠
  • 「藝惠藏」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的山水畫雄偉壯闊多神秀氣象萬千
    在畫壇,每一位畫家都以將作品懸掛進國家級的殿堂而為榮。陳清泉創作的兩幅大型山水《紫氣壯山河》《唐人詩意圖》能同時登上天安門城樓,其意義是非凡的。掛進殿堂的名家作品,不僅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耀,更是國家、社會、專家對作者畫藝水平的最高認可!絕大多數畫家此生能夠有一幅作品,進入國家級殿堂已實屬不易,能夠長時間懸掛的更是少之又少,同時有多幅作品入選的定是國寶級大家!
  • 「藝惠藏」黃廷海山水畫《江山永固水長流》走進人民大會堂
    #藝惠藏「藝惠藏」範曾和範揚叔侄一個比八大,一個比石濤,誰才是大師「藝惠藏」殷江林用詩歌及書法致敬一線的白衣天使和抗疫戰士「藝惠藏」範揚的畫入古出今具有時代特徵,書法落紙菸雲一字見心「藝惠藏」周尊聖其天山紅作品盡顯蒼茫之美、高古之美、陽剛之美
  • 「藝惠藏」殿堂畫家黃廷海獨創山水畫荷花,被譽為「江南荷王」
    「藝惠藏」殿堂畫家黃廷海新南派山水畫《中華山川多雄奇》「藝惠藏」徐朝江小楷書法入古而能出今,古樸秀逸,法度嚴謹「藝惠藏」高來標書法作品筆法穩健法度嚴謹,落紙菸雲,變古為今「藝惠藏」範曾和範揚叔侄一個比八大,一個比石濤,誰才是大師
  • 「藝惠藏」範曾筆墨氣韻生動,重若凝雲,薄若蟬衣,盡顯大家風範
    #藝惠藏「藝惠藏」天山神韻 牛馬精神——絲路大寫意畫家張錄成的水墨畫「藝惠藏」張錄成著名絲路大寫意畫家——千古絲路 筆墨江山「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山水畫《氣壯山河》走進最高殿堂「藝惠藏」殿堂畫家陳清泉的作品的山水畫雄偉壯闊多神秀氣象萬千
  • 「藝惠藏」著名畫家楊寶樹雜談:「山不在高,有深則幽」
    #藝惠藏#「藝惠藏」劉劍剛——山水中沉醉於物象唯美之境界盡顯蒼茫之美「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辛勤耕耘,筆墨精微氣韻生動,承古顯今「藝惠藏」畫家常瀟青綠山水畫,秀妍閒逸、清麗純淨、靜謐雅靜「藝惠藏」楊寶樹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導師談山水創作
  • 《聽琴圖》賞析
    【名稱】聽琴圖【類別】中國古畫【年代】宋【作者】趙佶【類別】絹本,設色。【尺寸】縱:147.2釐米 橫:51..釐米【現狀】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內容:畫中主人公,在一棵纏繞著凌霄花的松樹下居中坐在石墩上,黃冠緇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著頭,雙手置琴上,輕輕地撥弄著琴弦。
  • 「藝惠藏」李亞師出名門辛勤耕耘,入古而能出今,小花鳥大境界
    #藝惠藏「藝惠藏」國禮畫家胡夢道境畫第一人「藝惠藏」李亞花鳥畫作品入古而能出今,清雋典麗,盡顯清雅古韻「藝惠藏」李亞庚子新作筆墨精微承古顯今,盡顯高古之美「藝惠藏」殿堂畫家黃廷海新南派山水畫《中華山川多雄奇》
  • 「藝惠藏」紅牆畫家陳清泉獨創陳家山水,自古大家,無有不創新者
    #紅牆畫家陳清泉山水畫41歲時創作的巨作《氣壯山河》就進入了人民大會堂 47歲創作的兩幅巨作《紫氣壯山河》《唐人詩意圖》同時登上天安門城樓 38歲就為國家商務部創作《長城萬裡圖》 江山有待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在畫壇,每一位畫家都以將作品懸掛進國家級的殿堂而為榮。
  • 赤壁磯頭千古浪——早期《赤壁圖》與水圖
    從文獻記載和存世作品來看,大多數《赤壁圖》所表現的內容都與蘇軾(1037—1101)的兩篇《赤壁賦》相關,但蘇軾關於赤壁的文學創作其實還包括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不那麼著名的《李委吹笛並引》和幾封信札。事實上,很多《赤壁圖》也並不專門針對某一篇作品,而只是泛泛地描繪蘇軾的赤壁之遊,因此我們在這裡將這一繪畫題材稱之為《赤壁圖》而非《赤壁賦圖》。
  • 花押,不僅僅是古人的個性籤名——宋《聽琴圖》賞析(五)
    ▲宋徽宗《聽琴圖》中的花押《聽琴圖》的左下角鈐有宋徽宗的「御書」朱文印,而在印章下面是看似「天水」連筆的押字,這就是冠絕古今的「天下一人」花押,又被稱為「絕押」。▲宋  馬遠 《踏歌圖》(節選),描繪農民在田埂踏歌而行的情景。作為平民社會的體現,入宋之後,小市民、農民的生活受到畫家的頻頻關注。
  • 早期《赤壁圖》的視覺表達
    事實上,很多《赤壁圖》也並不只針對某一篇作品,而只是泛泛的描繪蘇軾的赤壁之遊,因此我們在這裡將這一繪畫題材稱之為《赤壁圖》而非《赤壁賦圖》。北宋 喬仲常 後赤壁賦圖之一、二 美國堪薩斯納爾遜—阿特金斯美術館藏在以文學作品為創作題材的繪畫作品中,有一類是用來對文字內容加以圖解的,如大英博物館所藏的顧愷之《女史箴圖》等。
  • 藝惠藏·蘇慧龍——山的所在就是人的所在,水的去處就是人的去處
    蘇慧龍,字子逸,松風閣主人,1970年出生於廣州,自幼從學於中國著名書畫家吳榮漢先生,吳師獨具慧眼,師承百年巨匠潘天壽的得意門生張立辰先生,潘天壽先生深入淺出地闡明了中國畫的哲學精神與筆墨意境,形成了影響深遠的理論體系。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幸得如此,才得窺見氣韻生動、筆墨精妙之門。
  • 美術丨跨越時空的《赤壁圖》
    此卷《赤壁圖》是武元直唯一流傳於今的作品,今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打開《赤壁圖》,可見江中水流翻湧奔騰,岸邊危巖峭壁陡立。有一小舟,載著對飲的蘇子與二客對飲,穿行其間,順流而下。煙波浩蕩的江面之上,似乎還可見當年赤壁鏖戰的「舳艫千裡,旌旗蔽空」。然而江水濤濤東去,又好像不存一物,當年的一切都早已煙消雲散了,只餘東坡先生與好友共適「造物者之無盡藏」,「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 故宮600年大展將落幕,傳世名畫「間諜圖」,帶你看懂它!
    你一定還記得,系列大展原計劃有個#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其中就包括《韓熙載夜宴圖》這樣的明星展品。現在估計會因疫情影響延期舉行,明後年皆有可能。根據現有消息,小域發現,這個展覽真的太值得期待了!故宮用90+件展品,展現了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分為「廟堂儀範」、「林下風雅」、「閨閣紅粉」、「風俗百態」、「夜宴」五個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