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為什麼這麼出名,是有他的道理的,從葉問之後還有誰敢說自己的詠春正宗呢?推薦師傅

2021-02-19 功夫者

【「反清」與「反少林」】

根據詠春派自己的說法,詠春拳是少林女尼五枚師太所創,後傳與弟子嚴詠春而得名。根據清代中後期出現的反清小說《萬年青》以及反清組織天地會文獻的記載,少林寺因叛徒馬寧兒帶路被清廷攻破,高手傷亡慘重,僅有少數殺出重圍得以倖免,五枚師太是極少數得以倖免的少林弟子。殘存的少林英雄秘密潛伏在兩廣一帶,組織洪門天地會反清組織,繼續抗擊清廷。

(電影《葉問》系列掀起了新一波華語功夫片浪潮)

由於清廷高手中有少林叛徒,五枚師太決心創立一門武學,克制少林武功,以圖剷除漢奸報仇雪恨。因此詠春拳的很多設計是專門針對少林武功而來,比如詠春的馬步以窄步內夾的日字鉗羊馬為主,以克制少林的寬步四平馬;詠春以短橋手貼身近戰為主,以克制至剛至強大開大合的少林拳法。

嚴詠春得到五枚師太真傳後,嫁入廣東當地豪門梁家,由此詠春拳便成為梁家家傳武功。

那麼真實的詠春拳到底是怎麼來的?誰是其開山鼻祖?

最早有名有姓的詠春拳傳人就是傳說中嚴詠春的丈夫梁博儔,梁年輕時加入商旅行走於雲貴一代,其武功可能來自於商旅同行保鏢,或者雲貴一代的地方武術。至於傳說中的嚴詠春姑娘是否存在,至今缺乏足夠的證據。

梁博儔的侄子梁蘭桂得到了叔叔的真傳,並且因為機緣巧合加入了反清組織,收了兩名反清義士黃華寶和梁二娣為弟子。由於當時的反清義士都對天地會文獻耳熟能詳,五枚師太的傳說很可能是當時黃華寶或梁蘭桂所創造。

(詠春拳傳人之一梁旭輝)

有趣的是,在《師父》片中出現的六點半棍法,並非詠春功夫而是梁二娣帶入詠春派的功夫。梁二娣為紅船船工,擅長用撐船的長杆打鬥,因此創立了六點半棍。這套棍法是詠春派唯一以四平馬為下盤基礎的套路,其他套路下盤都是日字鉗羊馬。黃華寶和梁二娣最終將自己所學的詠春拳傳給了梁贊,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佛山贊先生。梁贊的族叔梁培友曾經參與鹹豐年間的反清起義,其本人也是天地會領袖之一。不過梁贊並未參與反清活動,因此在他手中詠春拳不再如師父和祖師那樣,作為反清義士的秘密武功。他在佛山開設了中醫館贊生堂,開門做生意且廣收門徒。

由於佛山是廣東的武術之鄉,梁贊開門立派自然少不了其他門派武師上門挑釁。傳說梁贊甚至和大名鼎鼎的黃飛鴻交過手,至於勝負成績則各自後人有各自的說法。

【詠春拳緣何這麼成功】

梁贊生平有近20多名弟子,其中陳華順是年紀最大的也是入門比較晚的。陳華順的關門弟子之一就是葉問,也就是《一代宗師》中的主角。現在國內外普遍傳習的詠春拳大部分來自於葉問門下的傳播,因此稱葉問一代宗師並不為過。

在梁贊先生之前,詠春拳是四代單傳,而葉問之後,全球超過500萬人成為詠春拳練習者。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內,從南方小拳種發展成為全球普及的拳術,得益於以下幾點。

首先,葉問在旅居香港之後,開館授徒不再拘泥於師門規矩,大部分弟子均能夠循序漸進接受葉問的傾囊相授。而其中幾名較為優秀的弟子,也均能自立門戶獨當一面。

第二個原因,和李小龍有關。李小龍風靡世界之後,雖然他已經開宗立派建立了截拳道,然而由於其本人早夭,截拳道的訓練體系並不完善,弟子們也出現了理解不一且理論體系自相矛盾的問題。而詠春拳則借著李小龍帶來的功夫熱,自己又有比較完善的訓練體系和循序漸進的功法套路,因此成為很多李小龍粉絲學習武術、踐行武術哲學的必經之路。

除此之外,香港一直是東西方文化的橋梁,海外影響力巨大,這使得詠春拳更容易在西方世界傳播。

除了民間愛好者喜歡詠春之外,很多國家的執法部門和特種部隊也對詠春頗感興趣。由於特種部隊在行動中,往往需要全副武裝且攜帶多種裝備,因此如跆拳道一類大開大合的格鬥術根本無法發揮。詠春拳則可以在近距離的戰鬥中,充分發揮自身纏鬥技術優勢克敵制勝,所以近年來也被西方一些特種部隊納入近身格鬥(Close Quarters Combat 簡稱CQC)訓練教程。

中國武警特種部隊從2008年開始也培訓過經過改良的詠春格鬥術,用於應對城市執勤中可能發生的肢體衝突。就如電影《師父》中天津武林領袖鄭山傲所構想的那樣,功夫必須根據時代的發展,為自己重新定位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詠春拳之所以能夠廣泛傳播的秘密也盡在於此,不僅成功在現代軍事應用上找到了自身定位,而且有著廣泛的傳播效果和群眾基礎。那麼,到底哪裡能夠學到正宗的詠春拳呢?其實我想說的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詠春拳全球上百萬弟子、武館幾千家,葉問之後,誰又敢說自己正宗?

今天功夫者要推薦一位好師傅

孔慶國

這位師傅是功夫者平臺籤約老師

推薦給各位

喜歡詠春的掃描二維碼加他

推薦他的免費課程

點閱讀原文進入課程

相關焦點

  • 張天志:詠春正宗!
    他是一代武術宗師,為詠春拳的發揚光大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世界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師傅。可是有人說葉問的詠春不是正宗,他的才是,這個人就是張天志(電影戲說,切勿當真)。而葉問是陳華順的徒弟,而張天志和葉問都是「佛山贊先生」的徒孫,張天志的師傅是梁壁。所以,如果從根上說,梁壁的詠春可能更正宗些,但是強者為王,葉問的詠春厲害是出了名的,故葉問的名氣比張天志大得多。葉問的師傅是陳華順,而陳華順的師傅也是梁贊,所以這張天志和葉問的關係就出來了,都是同門兄弟了。
  • 《葉問》4中為什麼葉問不讓自己的兒子學詠春?
    作為《葉問》系列電影的終章,《葉問》4的票房還是不錯的,雖然《葉問》的口碑和評分在不斷地下滑,但是也無法阻止人們去熟悉這位功夫大師。在電影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就是,為什麼葉問不讓自己的兒子葉正學習詠春呢?其實這應該有好幾個原因。
  • 葉問的詠春真的不正宗嗎?張天志的目的是什麼?
    引語:「我見識過葉問的功夫,他的詠春,不是正宗。」《葉問3》中,同為詠春門派的張天志以葉問的詠春不正宗的理由公開挑戰葉問,引起了後面的劇情衝突。但是,作為觀眾的我們不禁要問:葉問的詠春正宗嗎?張天志以「詠春正宗」自居,他的詠春正宗嗎?
  • 【文史】詠春拳這麼出有名,是有道理的
    黃華寶和梁二娣最終將自己所學的詠春拳傳給了梁贊,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佛山贊先生。梁贊的族叔梁培友曾經參與鹹豐年間的反清起義,其本人也是天地會領袖之一。不過梁贊並未參與反清活動,因此在他手中詠春拳不再如師父和祖師那樣,作為反清義士的秘密武功。他在佛山開設了中醫館贊生堂,開門做生意且廣收門徒。由於佛山是廣東的武術之鄉,梁贊開門立派自然少不了其他門派武師上門挑釁。
  • 「不以成敗論英雄」--詠春,張天志.
    張天志在比武惜敗葉問後,走出內心陰影,正視過往,重拾詠春功夫打擊毒販、匡扶正義的燃情傳奇。釜山電影節展映後,影片攬獲了在場各地觀眾的好評,被贊「武打戲編排有心、設計豐富、每一場都各具看點,整場看下來酣暢淋漓、非常過癮。」,直言「打戲遇上了袁和平『八爺』,精彩首當其衝自然不用多說!」。
  • 這一次的木樁,打給心愛的人——葉問3
    書接上回,1959年,已在香港立足開館的葉問,將大兒子葉準送回廣東佛山,自己與太太張永成還有小兒子葉正在香港平靜地生活。地下拳場的老闆費蘭奇派出手下馬鯨笙去霸佔小學的地皮,正是葉正就讀的小學。葉問順利解決了學校的問題與此同時,攢夠開武館的錢的張天志,自稱 「詠春正宗」,通過記者和報紙報導,向葉問公開宣戰,要為自己的武館爭取名譽。葉問的妻子張永成已經病危,葉問肩負起照顧妻兒的責任,沒有赴約。病重的張永成不忍心葉問在自己離去後,連最痴迷的武學也放棄。她對葉問說:我好久沒有聽到你打木人樁的聲音了。葉問便開始打給妻子看。
  • 功夫英雄聯盟:從詠春到葉問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實在難以將他和清秀陰柔的旦角聯繫在一起。元彪的同學元華在片中扮演黃華寶,唇上一撇小鬍子配上修長的身材,頗有點紳士風度。劇中梁贊原在老家佛山跟黃華寶學藝,後來因誤入殺人現場,被誣為兇手。黃華寶勸他暫避一時,並向他推薦了自己的師弟梁二娣。梁二娣乖僻保守,開始時並不接受梁贊,後來被他磊落的為人所感,將自己的絕技「詠春拳」和「六點半棍」傾囊傳授。
  • 葉問詠春十大功臣
    他開班授徒教授詠春拳,在香港門人眾多,更有外國慕名而來的學子,其弟子已遍布世界各地,不少亦已設館授徒,令詠春得以發揚光大。盧文錦1933年出生於香港的詠春拳武術家,18歲起與李小龍等人一起跟隨舅舅葉問學習詠春拳。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在2010年之前,不練武術、不學詠春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誰是葉問,但是隨著電影《葉問》和《一代宗師》的問世,葉問和詠春迅速火遍世界,電影中的葉問無人不識,而現實中的葉問,他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開始全面侵華,1938年,佛山淪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命運開始向他露出了猙獰的一面,葉家的桑園被日軍徵用,不要說是練功夫、做少爺,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在2010年之前,不練武術、不學詠春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誰是葉問,但是隨著電影《葉問》和《一代宗師》的問世,葉問和詠春迅速火遍世界,電影中的葉問無人不識,而現實中的葉問,他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02.日佔期間,拒絕教授日本憲兵技藝都講究傳承,葉問自己功夫學到家了,理應收徒傳藝,但是在佛山那段時期,葉問沒有開館授拳,他是收過7個佛山弟子,然而拒絕他們稱他為師父,只讓他們叫他「問叔」,他教他們武術,只是讓他們防身健體。
  • 《葉問3》獨家解析丨詠春派系張天志的迷惘人生
    張天志是屬於梁贊分支的詠春派系,偏身詠春的傳人。為人陰沉不多話,對自己的窮困生活感到自卑。一天,因為兒子在學校裡跟同學打架,讓他認識到詠春宗師葉問。張天志跟葉問在詠春上的鑽研分享,被葉問欣賞鼓勵,叫他不要放棄武術。
  • 讓詠春傳人告訴你《葉問3》裡的詠春到底值多少斤兩
    關於詠春的電影,近年來已取代「黃飛鴻系列」和「霍元甲系列」,成為功夫片的主流題材。尤其在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之後,葉問更加成為了詠春拳術的代表。由於電影的反覆刻畫,如雨點般的連環衝拳和用木人樁來練習,成為詠春的標誌。▲電影《一代宗師》海報電影《一代宗師》和前兩季的《葉問》系列作品,都濃墨重彩地對這兩種詠春標誌功法進行了闡釋。
  • 不得不看系列之《葉問3》,武學宗師也有鐵血柔情的一面
    到隔天因為學校被封了,葉問就領著自己的弟子保衛小學,剛好晚上又遇到馬鯨笙手下過來防火,兩夥人直接打了起來。這時拉車的張天志恰巧經過,並幫忙解救了校長。但是過后街坊鄰居都來感謝葉問,張天志只能默默的離開。隔天田師傅知道後,那暴脾氣可忍不了,直接帶著葉問過來質問馬鯨笙,兩人直接鬧翻。隨後馬鯨笙叫在他那邊打地下拳賽的張天志打斷田師傅的一隻手。
  • 《葉問》之後,中國再無武俠,詠春將成絕唱
    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個武俠夢,仗劍行俠的豪邁、快意恩仇的風採,浪跡天涯的灑脫,俠客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是超然的,這就是為什麼《葉問》系列電影如此受國內觀眾的追捧。當今影視圈中,能稱得上俠客的,也唯有葉問。但是,隨著《葉問4:完結篇》的上映,中國大屏幕上再無武俠,再無詠春。
  • 假如詠春有段位 李小龍後誰更厲害?甄子丹樊少皇林正英榜上有名
    絕對不會像如今這樣,在全世界都有非常可觀的捧哏。 而且,截拳道本身是否就是一種李小龍針對詠春缺點的改進呢?我們不敢確認。 李小龍詠春時刻1——寸拳。 武術指導為他們設計了很多長鏡頭的打鬥,有一個鏡頭甚至有30多招,樊少皇說拍完一次都像跑完馬拉松一樣累。
  • 從楊紫瓊《詠春》到甄子丹《葉問》,探究詠春拳的流傳
    01起於嚴詠春,推薦1994年電影《詠春》詠春拳的起源,據後來詠春拳的名家葉問所說,是起源清朝康熙年間,當時有位叫嚴詠春的15歲少女被當地土豪逼婚,結果一位聲稱一位聲稱來自河南嵩山少林寺的"五枚師太"傳授嚴詠春武藝,最終嚴詠春擊敗土豪並將習得的武術傳給丈夫─梁博儔
  • 福利到 | 張天志被葉問打敗後發生了什麼?一起去《葉問外傳:張天志》找答案!
    葉問的故事頻頻被搬上大銀幕,而究竟是葉問的詠春正宗,還是張天志的詠春更正宗呢?我們不為此下定論,單就二位武者傳承的詠春精神來說,應無高低之分。
  • 【拳門逸聞】詠春拳史:葉問一分鐘擊敗日本高手 教出李小龍
    陳華順,當年是佛山一個找錢攤的小販,力大無比,每天手拿上百斤散錢給人找換,以謀生計,人稱找錢華。他是贊先生最得意的門生,也是一代詠春拳宗師葉問的師父。  「找錢華」看準了葉問是衣缽相傳之人  解說:然而此時的陳華順並不想收葉問為徒,就故意說了個巨額的拜師費,希望葉問能夠知難而退。  葉正:就是以前的龍銀100個,100個在那個時間是很多很多錢的,現在差不多,現在的,一個龍圓差不多五六百塊港幣的,這麼多錢,這實際上是找錢華留難葉問,不是說真的收的這麼貴的,是希望他知難而退,這麼個意思。
  • 《葉問外傳:張天志》詠春歸來,賀歲強打!
    張天志」定檔12.21聖誕檔期張晉柳巖楊紫瓊氣場立現功夫較量一觸即發電影《葉問外傳:張天志》作為「葉問」系列電影的最新作品,此次將圍繞詠春的另一傳人——張天志展開。電影講述了張天志在比武惜敗葉問後,如何走出內心陰影,正視過往,重拾詠春功夫打擊毒販、匡扶正義的燃情傳奇。
  • 吳京學弟主演,葉準參演,號稱比甄子丹《葉問》更正宗的詠春電影
    近些年來,隨著甄子丹《葉問》系列電影的大賣,一時之間跟風之作蜂擁而上,其中有一部居然敢打著「比甄子丹的詠春更正宗」的旗號出來「招搖撞騙」,它就是由邱禮濤指導、杜宇航主演的《葉問前傳》。但其實《葉問前傳》敢這麼吹噓,某種程度上還真確有其理:首先,《葉問前傳》特地邀請到了葉問的長子葉準參演該片,這可是葉老先生首次在銀幕上參與演出,並且居然還在第1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斬獲了最佳男配角,成為了史上年齡最高(87歲)的最佳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