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詠春拳這麼出有名,是有道理的

2021-02-13 上觀新聞

由於中國傳統武術家有著非常的深厚的崇古心態,所謂祖師源流基本都是編造出來的,在這點上詠春拳也不例外。

近日,徐浩峰導演的新片《師父》上映,掀起了新一波的功夫片浪潮。從《葉問》到《一代宗師》再到《師父》,近年來華語電影中詠春拳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事實上,詠春拳最早只是一個南派的小拳種,民國時期僅在廣東和福建少數地區秘密傳播;但現在,它已經成為世界上練習人數僅次於太極拳的中國拳種。不少國家的特種部隊和總統保鏢,都在練習詠春拳或與之相關的衍生格鬥術。詠春拳到底有何奇妙之處,惹得一眾大牌導演和演員競相投入其中?

【「反清」與「反少林」】

根據詠春派自己的說法,詠春拳是少林女尼五枚師太所創,後傳與弟子嚴詠春而得名。根據清代中後期出現的反清小說《萬年青》以及反清組織天地會文獻的記載,少林寺因叛徒馬寧兒帶路被清廷攻破,高手傷亡慘重,僅有少數殺出重圍得以倖免,五枚師太是極少數得以倖免的少林弟子。殘存的少林英雄秘密潛伏在兩廣一帶,組織洪門天地會反清組織,繼續抗擊清廷。

(電影《葉問》系列掀起了新一波華語功夫片浪潮)

由於清廷高手中有少林叛徒,五枚師太決心創立一門武學,克制少林武功,以圖剷除漢奸報仇雪恨。因此詠春拳的很多設計是專門針對少林武功而來,比如詠春的馬步以窄步內夾的日字鉗羊馬為主,以克制少林的寬步四平馬;詠春以短橋手貼身近戰為主,以克制至剛至強大開大合的少林拳法。

嚴詠春得到五枚師太真傳後,嫁入廣東當地豪門梁家,由此詠春拳便成為梁家家傳武功。

——以上內容為詠春派古老相傳的門派掌故,但是其實都是假的。

無論是天地會文獻還是小說《萬年青》,從歷史上來看都查無實據。清代尊崇佛家,不僅未曾火燒少林,而且歷代皇帝還對這座禪宗祖庭禮待有加,不僅撥款修繕寺廟而且多次賞贈少林高僧。至於傳說中的福建南少林寺,更是缺乏考古證據證明其在歷史上的存在。

現在重修的南少林寺附近確實曾經挖出過一些兵器或者法器,但缺乏證明身份的碑文、銘刻和牌匾等證據。至於什麼五枚師太研究破少林武功的秘法,更是完全不可信。實戰中其實根本沒機會進行一招一式的破解拆分,任何武術都能克制天下所有的武術,只要你練得比天下所有人好且實戰經驗更豐富即可。

由於中國傳統武術家有著非常的深厚的崇古心態,所謂祖師源流基本都是編造出來的,在這點上詠春拳也不例外。

那麼真實的詠春拳到底是怎麼來的?誰是其開山鼻祖?

最早有名有姓的詠春拳傳人就是傳說中嚴詠春的丈夫梁博儔,梁年輕時加入商旅行走於雲貴一代,其武功可能來自於商旅同行保鏢,或者雲貴一代的地方武術。至於傳說中的嚴詠春姑娘是否存在,至今缺乏足夠的證據。

梁博儔的侄子梁蘭桂得到了叔叔的真傳,並且因為機緣巧合加入了反清組織,收了兩名反清義士黃華寶和梁二娣為弟子。由於當時的反清義士都對天地會文獻耳熟能詳,五枚師太的傳說很可能是當時黃華寶或梁蘭桂所創造。

(詠春拳傳人之一梁旭輝)

有趣的是,在《師父》片中出現的六點半棍法,並非詠春功夫而是梁二娣帶入詠春派的功夫。梁二娣為紅船船工,擅長用撐船的長杆打鬥,因此創立了六點半棍。這套棍法是詠春派唯一以四平馬為下盤基礎的套路,其他套路下盤都是日字鉗羊馬。黃華寶和梁二娣最終將自己所學的詠春拳傳給了梁贊,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佛山贊先生。梁贊的族叔梁培友曾經參與鹹豐年間的反清起義,其本人也是天地會領袖之一。不過梁贊並未參與反清活動,因此在他手中詠春拳不再如師父和祖師那樣,作為反清義士的秘密武功。他在佛山開設了中醫館贊生堂,開門做生意且廣收門徒。

由於佛山是廣東的武術之鄉,梁贊開門立派自然少不了其他門派武師上門挑釁。傳說梁贊甚至和大名鼎鼎的黃飛鴻交過手,至於勝負成績則各自後人有各自的說法。

【詠春拳緣何這麼成功】

梁贊生平有近20多名弟子,其中陳華順是年紀最大的也是入門比較晚的。陳華順的關門弟子之一就是葉問,也就是《一代宗師》中的主角。現在國內外普遍傳習的詠春拳大部分來自於葉問門下的傳播,因此稱葉問一代宗師並不為過。

在梁贊先生之前,詠春拳是四代單傳,而葉問之後,全球超過500萬人成為詠春拳練習者。能夠在短短幾十年內,從南方小拳種發展成為全球普及的拳術,得益於以下幾點。

首先,葉問在旅居香港之後,開館授徒不再拘泥於師門規矩,大部分弟子均能夠循序漸進接受葉問的傾囊相授。而其中幾名較為優秀的弟子,也均能自立門戶獨當一面。

第二個原因,和李小龍有關。李小龍風靡世界之後,雖然他已經開宗立派建立了截拳道,然而由於其本人早夭,截拳道的訓練體系並不完善,弟子們也出現了理解不一且理論體系自相矛盾的問題。而詠春拳則借著李小龍帶來的功夫熱,自己又有比較完善的訓練體系和循序漸進的功法套路,因此成為很多李小龍粉絲學習武術、踐行武術哲學的必經之路。

除此之外,香港一直是東西方文化的橋梁,海外影響力巨大,這使得詠春拳更容易在西方世界傳播。

除了民間愛好者喜歡詠春之外,很多國家的執法部門和特種部隊也對詠春頗感興趣。由於特種部隊在行動中,往往需要全副武裝且攜帶多種裝備,因此如跆拳道一類大開大合的格鬥術根本無法發揮。詠春拳則可以在近距離的戰鬥中,充分發揮自身纏鬥技術優勢克敵制勝,所以近年來也被西方一些特種部隊納入近身格鬥(Close Quarters Combat 簡稱CQC)訓練教程。

中國武警特種部隊從2008年開始也培訓過經過改良的詠春格鬥術,用於應對城市執勤中可能發生的肢體衝突。就如電影《師父》中天津武林領袖鄭山傲所構想的那樣,功夫必須根據時代的發展,為自己重新定位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詠春拳之所以能夠廣泛傳播的秘密也盡在於此,不僅成功在現代軍事應用上找到了自身定位,而且有著廣泛的傳播效果和群眾基礎。那麼,到底哪裡能夠學到正宗的詠春拳呢?其實我想說的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詠春拳全球上百萬弟子、武館幾千家,葉問之後,誰又敢說自己正宗?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編輯:章迪思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如需獲取更多,請下載上海觀察客戶端或點擊「閱讀原文」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上海觀察網站瀏覽更多

相關焦點

  • 【美學課程】詠春拳體驗
    葉問先後跟隨陳華順、吳仲素、梁璧苦練詠春拳法,深得詠春拳的精髓與奧妙,後離開佛山赴香港定居,在當地設館授徒,跟隨其習武者遍及社會各個階層,其中不乏外國留學生,在社會上和武術界極具威望。葉問手下高徒輩出,最為著名的當屬以詠春拳為武術基礎發展出截拳道的李小龍。
  • 【拳門逸聞】詠春拳史:葉問一分鐘擊敗日本高手 教出李小龍
    解說:然而此時的陳華順並不想收葉問為徒,就故意說了個巨額的拜師費,希望葉問能夠知難而退。  葉正:就是以前的龍銀100個,100個在那個時間是很多很多錢的,現在差不多,現在的,一個龍圓差不多五六百塊港幣的,這麼多錢,這實際上是找錢華留難葉問,不是說真的收的這麼貴的,是希望他知難而退,這麼個意思。
  • 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
    搏擊專家:出拳要成旋轉型。隨著功夫系列電影《葉問》的熱映,將李小龍師傅宗師葉問的詠春拳宣傳的是無所不能。用詠春大師餘昌華的說法,詠春拳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拳種,其他的拳種根本沒法比。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麼?詠春打出的平拳救市最好的拳法了?對於這個問題,國內知名的搏擊專家徐教練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 電影《葉問4》主題曲和劇情簡介 仁義詠春拳館約你一起觀首映
    先與大家分享《葉問4》最新主題曲《詠春《葉問》電影系列剛好十年,也是我們仁義詠春拳十周年!為了慶祝仁義詠春拳館十周年紀念及葉問電影,十年傳奇,終極一戰,仁義詠春拳館舉辦《葉問4》包場觀首映!歡迎你一起加入仁義大家庭踴躍參加首映活動,名額有限,先報先得!我們全力宣揚詠春,傳播仁義!
  • 詠春,葉問與梁挺
    她得知嚴氏父女的命運後,便義無反顧地帶詠春至山上,向她傳授一種以訓練藕手為主的拳法。此拳系五枚師太對少林拳法的革新。為了讓詠春學拳事半功倍,五枚保留了少林拳的剛猛、沉雄、迅疾的風格,訓練中著重借力、步法輕盈、不失穩重,改變了原訓練中繁複、死板的動作,將百餘種招式經過拆解後,形成精銳動作,簡短確當、隨機應變、靈活運用。因五枚教之以秘,詠春學貴以專,不到一年,便功夫上身。五枚讓其回到孤單的老父身邊。
  • 仁義詠春拳館聯合BG街舞車公廟店,開設詠春拳課程班!
    通過《詠春》、《一代宗師》、《葉問》系列等影視作品,相信大家對詠春拳並不陌生,甚至一提到「詠春」二字,腦海中就不自覺的會閃過一句「我是打十個」。
  • 讓詠春傳人告訴你《葉問3》裡的詠春到底值多少斤兩
    一般的棍術強手在前(一般為右手),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夠加強劈打的攻擊力,一般棍術以劈掃打為殺傷。六點半棍因為實在太長,因此強手(一般為右手)在後,這麼做的好處是在前的弱手僅作為控制長棍運動方向的支點,後手控制進退和攻擊,主要以點、刺、挑殺為主。這是傳統武術中長槍的典型用法,所以實際上六點半棍並非棍法而是槍法。
  • 功夫英雄聯盟:從詠春到葉問
    據傳,詠春是個女人的名字,她的娘家姓嚴,是福建人。嚴詠春曾師從於少林女尼五枚大師。五枚開創了一種集內家拳法和近身短打於一身的拳術,有小念頭、尋橋和標指三個拳路,特點是發力含蓄,步穩身靈,敏捷快速,剛中帶柔。搏鬥中講究正面入門,接近對方連續進攻,憑藉手臂肌膚靈敏的感覺,發揮寸勁力量克敵制勝。嚴詠春學成後,傳於後世,故該拳以其名名之。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開武館不僅是教拳,也要收錢,而出身富裕家庭的葉問,不需要收學費維生,加上他受過舊式教育,有教養,沒有好狠鬥勇之氣,反而更像是一個儒雅的鄉紳,他排斥那些學一身功夫,然後橫行霸道、惹是生非之徒。跟隨葉問學拳的巴士廠員工,很快就嘗到了詠春的甜頭,巴士司機或者售票員,每天面對的是社會三教九流之輩,不乏無賴地痞流氓,車上極容易發生磕碰糾紛,或者逃票等事情,而詠春的功夫不需要大開大合,窄橋低馬,適合貼身近搏,無疑很適合巴士這麼狹小的空間,於是一個帶動一個,學詠春成為風氣。
  • 「一代宗師」葉問:逝世前不忘錄像留史,弘揚詠春精髓
    開武館不僅是教拳,也要收錢,而出身富裕家庭的葉問,不需要收學費維生,加上他受過舊式教育,有教養,沒有好狠鬥勇之氣,反而更像是一個儒雅的鄉紳,他排斥那些學一身功夫,然後橫行霸道、惹是生非之徒。跟隨葉問學拳的巴士廠員工,很快就嘗到了詠春的甜頭,巴士司機或者售票員,每天面對的是社會三教九流之輩,不乏無賴地痞流氓,車上極容易發生磕碰糾紛,或者逃票等事情,而詠春的功夫不需要大開大合,窄橋低馬,適合貼身近搏,無疑很適合巴士這麼狹小的空間,於是一個帶動一個,學詠春成為風氣。
  • 《尋問詠春》-香港行!
    地鐵站的出口,抬頭,就看到詠春體育會。開啟了香港尋根的第一站。葉準師父沒有回詠春體育會,眾人的臉上有一點失望。經過聯繫,決定先轉到其他地方採訪,繼續尋根之旅。麥廣權,師承葉問弟子鄒子傳:子承詠春弘揚廣,傳流國粹淡名權。巧妙的把師承關係鑲堪當中。
  • 傳奇詠春文化的探訪之旅
    但這與父親比起來,岑兆偉覺得還是太微不足道了:早年岑能在故鄉天台練武,經年累月之下,地面的紅磚都塌了,練出了一個坑。岑師傅說,「從技巧上而言,它的主要招數有小念頭和標指等,練習時注重黐手、黐腳,若即若離,不黏不斷,這是詠春特有的。」在他看來,學詠春一定要專注,要從基本功著手。如今,很多事情都講究快節奏,「快」似乎成了第一選擇。誠然,武術也有「唯快不破」的定律,但「快又有勁」才是最高境界。要達到快,就不要匆忙上路,而要先慢後快。詠春是一門有智慧的拳種,需要人生的體悟與積累,學詠春是一輩子的事情。
  • 葉問詠春十大功臣
    他開班授徒教授詠春拳,在香港門人眾多,更有外國慕名而來的學子,其弟子已遍布世界各地,不少亦已設館授徒,令詠春得以發揚光大。盧文錦1933年出生於香港的詠春拳武術家,18歲起與李小龍等人一起跟隨舅舅葉問學習詠春拳。
  • 白鶴拳人被誰趕去廣東後,創造了詠春拳?
    這樣一來,詠(永)春拳的發源便逐漸明朗。   從傳播時間來看,詠(永)春拳種種師傳傳說中,五枚師太、至善禪師等多數是清末小說《聖朝鼎盛萬年青》中的小說人物,顏(嚴)永春、蘇三娘等是口傳人物,難以查證。有據可查的有黃華寶、梁贊等人。據有關資料記載,梁贊(1826-1901年),又名梁德榮,廣東鶴山古勞東便坊人,光緒年間,曾在贊生堂內收徒授拳。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一些人認為任何武術都有各自的長處,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練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持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就連甄子丹也是這麼說的。居然把話說的這麼圓滿,實在是枉為習武之人,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拿出練武的剛直精神才行。詠春拳號稱一個打十個,甄子丹也經常耍一耍他的詠春拳,而且是有模有樣的。只有抬高詠春拳,才能捍衛曾經說過的話,「我要一個打十個,我是宇宙無敵」。
  • 詠春宗師講手王——黃淳梁
    黃淳梁在武場遊走時曾聽過有一位叫葉問宗師的武林高手在深水涉教授詠春拳。在一九五三年初的一個年廿八晚上,黃淳梁相約表弟一同往葉問的拳館參觀。由於接近過年,葉問宗師大部份資深學員都各自忙碌。沒有上館練拳。館內只有三數較新學員正在練習初入門的基本訓練。黃淳梁比較心高氣傲,看在眼裡,不明內裡作用,便即興的挑釁,要與該批新學員比試。葉問冷眼旁觀。該批新學員續個與黃淳梁比試,黃用西洋拳法。
  • 專訪:詠春講手王黃淳梁大師
    雙方都亙有中拳。最後兩人被其它人分開。黃的面部被打得滿面是血,而葉因傷在胸部以下,被衣服蓋著,看不出傷勢如何。二人打完之後黃淳梁才正式開始學拳。葉步青成功為師傅挽回面子,亦能看出葉問是多麼的心高氣傲。  一位未來替詠春打出血肉江山的武學天才就這樣踏出成為當代技擊武學宗師的第一步。
  • 【勳奇影視】期待陳勳奇導演詠春美人拳館華萊塢店十月一日隆重開業!!!
    李小龍、成龍、甄子丹、謝霆鋒、梁朝偉、楊紫瓊等明星都拜詠春門下並自發推廣這種拳術。 詠春拳是中國南派拳法之一,創自女流,身法招式裡面,充滿了女性的痕跡。詠春拳屬於閉門拳,自衛拳,所以外在風格看似婉約嫻靜,實質卻是一套十分講求技擊效能,殺技凌厲的武技拳法。
  • 莆田形意詠春會館《秋季詠春、散打搏擊、武術套路、女子防身術、短兵格鬥密訓班》
    形意詠春拳以弘揚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為宗旨,開發出一套獨特的內外兼修時尚功夫教學體系,為學習武術的人們提供「量身定做」健康養生又達到實戰效果的最好平臺。作為莆田荔城區武術協會會長,莆田形意詠春會館館長,黃巖先生自幼隨父習練詠春拳,是著名武術名家郭雲深第五代嫡傳人,攤手五詠春拳第七代嫡傳人。
  • 詠春為什麼這麼出名,是有他的道理的,從葉問之後還有誰敢說自己的詠春正宗呢?推薦師傅
    根據清代中後期出現的反清小說《萬年青》以及反清組織天地會文獻的記載,少林寺因叛徒馬寧兒帶路被清廷攻破,高手傷亡慘重,僅有少數殺出重圍得以倖免,五枚師太是極少數得以倖免的少林弟子。殘存的少林英雄秘密潛伏在兩廣一帶,組織洪門天地會反清組織,繼續抗擊清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