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縣域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縣域衛生與康弘藥業連續三年聯合發起的「金色陽光 普照縣域」系列公益幫扶項目第三站走進雲南省施甸縣,在施甸縣人民醫院組織開展眼科學術交流和公益義診,並為當地提供專項資金援助和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施甸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副理事長、施甸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潤指出,承擔著全縣30多萬百姓健康守護者角色的施甸縣人民醫院,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派駐該院開展健康扶貧工作的王雪、羅俊、趙小利三位專家的帶領下,依託西安交大一附院、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等省級三甲醫院的有利資源,自2019年9月以來,組織多名專家及醫務人員走進鄉鎮衛生院和農戶家中開展慢性病篩查和救治工作,對32種專項救治病種相關人員建立「一人一檔一方案」的管理和診療方案,指導鄉村兩級做好患者追蹤管理,降低因病致貧風險。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吳星偉指出,受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當地眼病患者較多,且涵蓋病種廣泛,包括白內障、眼底病變、眼表疾病、青光眼等。該項目通過組織中心城市三甲醫院醫生下基層開展針對性幫扶,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家的診療服務,減少在外尋醫問藥的奔波勞頓,降低醫療費用負擔,同時可以有效提升當地眼科疾病治療水平。
義診當天下午,吳星偉還與施甸縣人民醫院五官科主任陳回英一道,在康弘藥業的組織下,驅車前往施甸縣擺榔村,為村裡行動不便的眼疾患者進行了上門義診。
陳回英坦陳,當地百姓早診早治的意識較差,特別是周邊鄉村,有不少白內障患者,但凡能夠看到一點光亮都不會到醫院就診,除非完全失明了,才會想到看醫生,這一點最鮮明的體現是醫院接診的患者基本上都屬於中重度白內障患者。「特別像高血壓、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早診早治至關重要。如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對於視功能的損傷是不可逆的。」讓陳回英痛心的是,經常遇到一些三四十歲的年輕糖尿病患者雙目失明的情況,更有甚者引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需要長期用藥,患者自身也飽受疾病折磨。
對此,王潤也強調,對於致盲眼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將有利於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更是防止返貧和產生新的貧困的重要手段。此次公益義診讓當地的眼病患者享受到正規、方便、快捷、精準的眼科臨床服務,切實幫助他們解除疾病困擾。
此次義診活動,為「金色縣域 普照縣域」系列公益幫扶項目施甸站拉開了帷幕,在接下來的半年裡,康弘藥業結合該院眼科發展情況制定出了詳細的幫扶規劃。按照規劃,康弘藥業將邀請全國眼科領域的知名專家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走進科室;更要把科室醫生送出去接受全國優質資源培訓。通過科室交流、義診、病例討論、眼科健康科普教育等系列活動精準提升該院眼科服務能力。
陳回英也提到,醫院針對白內障、胬肉、輕中度眼外傷患者診療已經可以常規開展,然而在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性視網膜病變方面的手術治療還處於一片空白。醫院將藉助康弘藥業此次長效的幫扶,把眼底病的規範化診療技術開展起來,培養和儲備相關的人才,為醫院眼科持續發展賦能。
施甸縣殘聯副理事長李庚維表示,殘疾人群體往往生活不能自理,對於其家庭也造成沉重的負擔。只有更多的社會力量關注他們,更多的愛心資金注入進來,才能有效防止因病返貧、鞏固脫貧攻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