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諾蘭終於在真實世界中著陸了,《敦刻爾克》改編自二戰歷史中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諾蘭這次要呈現的,是一場屬於四十萬人的,「生存即勝利」的戰役。《敦刻爾克》電影的時空處理,從配樂中就可以豹窺一斑。漢斯·季默在製作電影原聲時,也將時空這一概念作為了核心:急促的秒表聲響貫穿始終,引入戰鬥機的轟鳴與螺旋槳的節奏,以陸、海、空的順序,頻率逐漸加快。爭分奪秒的緊迫感,呼之欲出。
海陸空三線並行,極簡的「諾蘭式」電影結構
在電影中,諾蘭一開始就將自己的時空邏輯展示給了觀眾:在敦刻爾克,陸地上撤退的士兵,前往救援的英國船隻,以及提供火力掩護的皇家空軍,海陸空的三支群像並行,在影片最後三線歸一;只不過,在這邊電影中三者的時間跨度不同,陸地上是一個周,海上是一天,空中是一小時。
不同於傳統戰爭題材電影,《敦刻爾克》呈現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群像,同類型片中107分鐘的簡短片長,分散在海陸空三線中。每個人對於一件事的時間感知都是不同的,諾蘭以這樣極簡的方式,以窺全貌。這一次,《敦刻爾克》重新詮釋了分秒必爭的含義。
無疑,這是一部精緻的電影,細節滿滿。 你可以感受諾蘭對藝術的極致追求,其實,除了在故事線上的巧思,蘊含的時尚感也耐人琢磨,令人著迷的軍裝,帥了你一臉的小鮮肉,以及諸多低調中彰顯氣質的物件,你都可以把它當做一部時尚大片來看。
4位90後鮮肉的賞心悅目
菲恩·懷特海德
首先我們從海報的這個小夥子說起菲恩-懷特海德,1997年出生於英國倫敦,是四枚小鮮肉中最小的,但卻是片中戲份最多的一位。菲恩出生在藝術世家,爸爸是一位爵士作曲家。13歲時,菲恩就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並在英國國家青年劇院就讀。為了拍攝《敦刻爾克》,他在海軍訓練營裡待了兩周。
哈裡·斯泰爾斯
作為英國組合「單向樂隊」的一員,哈裡·斯泰爾斯在參演《敦刻爾克》之前就已經具有超高的人氣 ,而《敦刻爾克》是他的首部電影作品。2010年,16歲的哈裡參加選秀節目《英國偶像》,雖然沒有走得很遠,但獲得了評審的青睞, 2012年8月,樂隊在倫敦奧運會閉幕式上演唱了代表作《What Makes You Beautiful》。除了唱歌有名之外,他還是「男神收割機」泰勒·斯威夫特的前男友。
傑克·勞登
傑克·勞登出生於1990年,是四枚小鮮肉中最年長的。片中他飾演的飛行員柯林斯是飛行員的代表。其實,傑克早期活躍於英國的戲劇舞臺上。2012年,他演了舞臺劇《火戰車》,次年,他參演了根據戲劇家易卜生名作改編的舞臺劇《群鬼》,一舉拿下2014年的勞倫斯·奧立佛獎最佳男配角。去年,他在BBC迷你劇《戰爭與和平》中飾演重要角色尼古拉·羅 斯託夫,一名衝勁十足的年輕騎兵軍官,將他的演義事業再次推向高峰。2016年底,有英國媒體評選出「英國紅人」100名榜單,傑克位列第98位。
湯姆·格林·卡尼
湯姆·格林·卡尼出生於1995年,英國人。在現實生活中他有一頭火焰般的橘紅色頭髮,在四人中顯 得格外突出。卡尼的父親和哥哥都是業餘演員,他常常跟著他們去排練,耳濡目染之下愛上表演。《 敦刻爾克》是卡尼的第一部電影。
型男不止於鮮肉,還有兩位型男也值得關注:
阿紐林·巴納德
劇中那個法國士兵的扮演者
湯姆·哈迪
最後那位被德軍俘虜的戰鬥機飛行員
《敦刻爾克》中帥氣的海軍制服
問及許多男性最喜愛的服裝,答案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二戰軍裝!軍裝,對於男人來說,就像是毒藥,從那精緻的簡章和軍綠色的布料裡散發出的獨特味道令人無法自拔,一再上癮。二戰後軍裝一直為男裝潮流貢獻重要的流行元素,甚至部分服裝基本就是原樣復刻。
首先,舒適及耐用一直是軍裝永恆的追求,因為在戰場上,一點點舒適性可能帶來的影響都是以人的生命進行計算的,因此對服裝便利性和功能性的追求往往不遺餘力。
基於同樣的原因,男裝上最新的科技往往都是應用於軍裝上的。皮帶、腕錶、拉鏈都是在戰爭中發明,防磨與防水透氣這些功能性面料也都是首先在軍裝中得到了應用。因此,這些衣服即使不打仗,也比平常衣服更好穿一些。
作為強調秩序,鼓舞士氣的軍裝,在設計時就強調修飾穿著人的身材,使之顯得更加孔武有力。因此,軍裝穿起來使得男人更帥,這個道理毋庸置疑。一些衣服如果不是特地告訴你,你可能都不知道它們曾經是軍裝。《敦刻爾克》中出現的,就是經典而時髦的款式,讓我們來細數。
翻毛皮夾克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空軍飛行員穿的皮夾克。二戰時期,飛行員制服相對不算十分統一,所以電影中兩位飛行員衣服穿的不太一樣。我們說的,是一直在天上那位穿的那件,湯姆·哈迪一定穿翻毛皮夾克最好看的男人之一。
二戰時的飛機突出特點是沒密封性,所以電影中飛著飛著把座艙蓋打開了都是當時的真實情況。因此無論什麼季節,保暖都是飛行服的首要任務。電影中出現的這件,就是當時很流行的真皮反毛絨夾克。
Eastman Leathers復刻的RAF 1940年款飛行夾克
上面這件是英國著名軍裝復刻廠商按照英國皇家空軍1940年款,原樣復刻的綿羊皮反毛絨飛行夾克,和電影中出現的應該說一模一樣。這種衣服在二戰期間英美空軍中十分流行,樣式大同小異,都是用連毛的羊皮反絨製作,並在領口、袖口、腰帶等位置用皮帶或拉鏈緊固防風。
Acne Studio翻毛皮大衣
因為確實十分防風保暖,所以這件衣服一直在機車族中具備優良的口碑,Acne這件衣服實際上就是我們說的這種飛行夾克的時裝版,你可以在各種秋冬街拍中找到這件翻毛皮大衣,十分好穿有型易搭配。
高領毛衣
電影中的海軍將軍穿著一件白色高領毛衣你一定注意到了,這便是標準的軍裝Style。當時這種衣服在海空軍中均有穿著,而且越是高階軍官服裝選擇自由度越大,然而高領毛衣也絕對是你的衣櫥裡必不可少的造型單品。
來自Eastman Leathers的英國皇家空軍款高領毛衣,已經和電影中的十分像了。按照復刻信息,這件衣服是100%純羊毛製成,並且顏色是未經漂白的象牙白色。你可以穿著它像老帥哥一樣賣萌了。
海軍大衣
海軍老帥哥也是氣質秒殺一眾,那麼再請他向我們演示一次海軍大衣是如何硬派地俘獲了無數粉絲。
20世紀初,身著自己國家海軍制服的英皇和德皇。這一傳統影響了海軍軍官制服,似乎無論什麼時候他們的制服都是一塵不染的。而且,他們還堅持與船同沉至死不上岸的信條,所以制服顏色不是藍色就是白色,完全不考慮上岸隱蔽問題。
雙排扣海軍大衣
不同於高階軍官,最終流行起來的是另一種更加大眾的款式,英文名叫做Pea Coat,中文可能就叫海軍大衣吧。這是中下級海軍軍官士兵的制服,也是用藏藍色毛呢製成。
在時尚街拍中,我們隨時能見到這種藏藍色的大翻領大衣,只不過你之前不知道這是軍裝而已。為了堅持他們的海軍傳統,這種衣服一般扣子都會印上海軍的鐵錨標誌。
Pea Coat的紐扣特寫
這種海軍大衣時裝品牌每隔幾年會作為當季流行推出,軍裝復古品牌常年會做,一般價格在200-250美元左右。
狩獵夾克
接下來就該說說陸軍的衣服了。相比海空軍,二戰英國陸軍軍裝反倒保留下來的比例比較低,這部分是由英國戰後流行趨勢以MOD為主導致的。
陸軍的時髦你必須懂
陸軍軍裝的設計元素和理念在男裝中得到了保留,並在後來大放異彩。這種狩獵夾克,就可以看作是軍裝設計在民用服裝中的體現。
Safari Jacket
這種衣服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但一直被視作是軍裝的變種。開始是為了在非洲打獵時使用的,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了具備一定防風防雨能力的都市多用途服裝。
這種衣服嚴格來講已經超出了復古服飾的範疇,屬於時裝範圍,去亞馬遜上隨便搜了搜,各種牌子都會有類似的,推薦Polo Ralph Lauren家。
風衣
風衣在《敦刻爾克》裡並沒有出現,想起它,主要是因為電影中陸軍士兵穿著的大衣。
二戰時期英國陸軍配發的這種長款防寒大衣並沒有在戰後流傳下來,這部分是因為英國戰後的流行文化是MOD導致的。但是他們老前輩們在一戰期間發明的風衣,卻已經在男裝和女裝領域火了一百多年了。
經典的風衣造型
風衣在英文中就叫做Trench Coat,最早是一戰期間英軍為了在戰壕中駐守的軍人發明的功能性戰鬥服裝,主要目的是為了防雨。十分奇妙的是,風衣這麼多年來竟然沒有發生過太大變化,當年為了作戰而確定的細節還保留著。
具體來講,風衣式樣借鑑了拿破崙時代風衣的大翻領樣子,經典的卡其色借鑑了駐印英軍軍裝的顏色,而卡其(Khaki)這個單詞就是波斯語中塵土的意思。
風衣細節
細節方面同樣如此:領口的鉤子和袖口的帶子是為了防毒氣的;右胸正面多的一片是為了抵住槍託增強耐磨的;而風衣腰帶上的幾個金屬環,當年是設計用來掛指揮劍甚至是手榴彈的。
這些細節可能你不能在每一件風衣上見到,也可能不少淘寶廠家不知道這些細節的用途目的。不過越是高端廠商越是堅持著這些細節,你去看Burberry和Aquascutum的風衣,這些細節基本都保留著,而且一定十分正確。
歐米茄CK2129腕錶 1940年產
——湯姆·哈迪於電影《敦刻爾克》中佩戴的腕錶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初期,CK2129腕錶是英國皇家空軍 (RAF) 最常佩戴的歐米茄腕錶。在執行任務期間,該腕錶獨特的旋轉表圈可以設置特定的時間間隔,這一功能對戰中的飛行員或領航員而言至關重要。例如,在空襲中這些時間間隔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此外,將錶冠調至第二檔,便可鎖定腕錶的旋轉表圈,即使受到意外撞擊,計時也不會受到影響。
雖然電影裡面僅僅出現了兩次手錶的特寫鏡頭,腕錶配備奶油色錶盤,錶盤上的阿拉伯數字小時刻度及梨形指針形成鮮明對比,令腕錶清晰易讀。
現在,你是不是要重新看一遍《敦刻爾克》,來感受片中時尚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