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1080P…….3.69G……
北美影院似乎還沒下畫,這麼快就流出高清資源了?
當然,筆者,作為一名小學曾拿過三好學生的優秀青年,是不能被資源所動搖的!
我諾神的電影當然一定必須要到電影院去看才可以,一定要三刷支持才行,對不對?怎麼可以想要資源呢?
說到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真的很不簡單,是一個可以將商業與藝術這看似衝突的兩者融合於他的電影之中,既能做到有觀賞性,票房還不差。如果說要評選一位投資人最喜愛的導演,那麼肯定就
等一下,尼克裡昂?
再回頭仔細看了下介紹頁面。
這海報,好像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款式。
這片名,有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
看了假電影的不是不是我,是120個身先士卒的豆瓣網友。
而且他們紛紛做出了如下的評價。
還有3位網友秉承著「反正我已經浪費時間看了這部電影那就再繼續浪費時間寫個影評吧」的強迫症精神寫了3篇影評。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也清楚了,《敦刻爾克》沒出資源,出資源的是《敦刻爾克大行動》。
原來美帝也有山寨電影哦。
而且這山寨的產業還異常之大。
大到英語中有個專屬詞彙叫做「mockbuster」,就是指這種以低成本製作,採用與大片類似的片名及主題,專門利用大片的聲勢投機賺取商業收益的普通影片。
通常,此類影片會以電視電影的形式在主流大片上映的同時或提前公開發布。
120位豆瓣網友表示:
而且還有專門製作山寨電影公司,也就是這部《敦刻爾克行動》的出品公司,叫做The Asylum。
他們不僅山寨了《敦刻爾克》,還山寨了其他大片,在該公司的IMDB頁面上可以看到他們一共發行了近200部類似的山寨電影。
例如《異形:匯合》與《異形:契約》
Alien Convergence vs Alien: Covenant
例如《速度與狂暴》與《速度與激情》
The Fast and the Fierce vs The Fate of the Furious
例如《無敵索爾》與《雷神》
Almighty Thor vs Thor
這家公司並沒有掌握海報上應該有很多個人頭才能算是漫威電影的精髓。
例如《環大西洋》與《環太平洋》
Atlantic Rim vs Pacific Rim
環哪個洋不重要!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例如《我是結局》與《我是傳奇》
I Am Omega vs I Am Legend
不由得讓人想起了被《汽車人總動員》支配的恐懼。
其實這家 The Asylum 並不是一開始就朝著山寨去的,人家也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年的原創B級片,但就是沒啥起色,公司還是由原威秀影業,即製作了《大偵探福爾摩斯》、《黑客帝國》、《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公司的高管成立的。
促使他們洗心革面改頭換面的事情是,2005年他們和史匹柏一樣看上了《世界大戰》這個題材,史匹柏和阿湯哥拍了一部《世界之戰》,他們拍了一部《H·G·Wells的世界大戰》,美國DVD出租行業龍頭百視達因此注意到這家公司,並買了他們十萬份拷貝。
大賺了一筆之後,他們發現了這個商機,從此便在山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更可怕的是從未做過一單虧本買賣。
話又說回來,儘管山寨歸山寨,該公司還是有一點底線的,說來你可能不信,那就是頭銜可以像,但故事要原創。
例如他們於2012年製作的《霍比特人時代》雖然模仿了《霍比特人:意外之旅》,但這個「霍比特人」卻不是託爾金筆下的矮人族,而是根據真實的人類亞種、2003年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弗洛瑞斯人而拍攝的,這一人種在科學界被統稱為「霍比特人」。最後《霍比特人:意外之旅》的製片人將他們告上法庭,卻還是被判定為「在法律和傳統保護下的正當使用」。
相比之下,是不是比國內某些完全原樣照搬的綜藝要好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