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除武田父子外,戰國還有哪些「父慈子孝」的故事?

2021-01-10 騰訊網

從1467年應仁之亂起至1615年大阪夏之陣結束,紛紛亂世持續150年。期間社會綱常混亂,魑魅魍魎之徒橫行人間。戰國所發生之事,大多是現代價值觀難以接受的。

從今天起,我會開始和大家講一些戰國亂世下發生的不符合當代價值觀的故事。預計會分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臣豐樂」、「民風淳樸」幾期。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關注一下。

第一期就先講講戰國時期「父慈子孝」的故事。類似武田三代與齋藤氏這類廣為人知的父子相殘的歷史,想必大家已經十分清楚,此處就不多加贅述了。主要和大家講講那些不怎麼被人熟知的。

武田信玄

其一、大友宗麟家中紛亂

若是稍微對戰國歷史有所了解,便一定聽過前「九州霸主」大友宗麟之名。

其人與織田信長一樣,也是戰國時期極具創造性的大名。通過與葡萄牙人的貿易,大友宗麟不僅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還引進鐵炮、大筒等先進裝備。憑藉著強大的國力,大友宗麟一度成為雄踞北九州六國的霸主。

然而與大友家的輝煌相反,大友宗麟的上位之路卻是十分殘酷的。1530年,大友宗麟誕生,並被其父大友義鑑當作繼承人培養。然而好景不長,隨著生母去世,性格古怪的大友宗麟也漸漸受到冷落,甚至手下不少家臣都遭到其父與後母的迫害。

大友宗麟

1550年,在後母的唆使下,大友義鑑開始與家臣商討廢黜並殺害大友宗麟之事,但卻遭到重臣的一致反對。2月12日,重臣們害怕遭到大友義鑑的清洗,率先起兵造反,並將大友義鑑砍死。次日大友宗麟在立花道雪的擁護下,迅速起兵將造反的重臣討滅、並繼任了家督之位。之後大友宗麟更是將深受其父寵愛的異母弟鹽市丸及其母親殺害。

除此之外,由於大友宗麟在其父死後的反應迅速,土師武更是在《西國合戰記》中質疑大友家中的家臣叛亂,幕後黑手正是預感到自身危險的大友宗麟。然而此事的真相已經消失於歷史之中。

在殺害其弟之後,大友宗麟又將目標對準了家督之爭中反抗自己的叔父菊池義武。同年八月,大友宗麟擊敗菊池義武,將其趕至相良。三年後,迫於大友宗麟的壓力,菊池義武被相良氏送回大友家,隨後遭到大友宗麟殺害。

戰國武士

就這樣,在其父親、幼弟、繼母、叔父以及家臣的血光中,大友宗麟終於坐穩了家督之位。後世將此段殘忍至極、不忍睹視的歷史稱作「二階崩之變」。

江馬輝盛弒父

江馬氏,或許大家並不是十分了解。但其實在戰國時期,江馬氏在武田與上杉氏之間的爭鬥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兩者一直在上野、北信濃、飛彈三國之內進行激烈爭奪。而江馬氏與姊小路氏則是飛彈地區最為強大的兩家豪族。

因為姊小路在山縣昌景的進攻下投靠武田氏,上杉謙信則希望拉攏高原諏訪城的江馬氏與其對抗。關於臣從於哪一方的問題,江馬輝盛與其父江馬時盛之間產生了極深的矛盾。1571年,上杉謙信出陣越中地區,而武田信玄則忙於駿河攻略。擔憂自家安危的江馬輝盛親自前往越中拜見上杉謙信,正式與其父決裂。

武士畫像

1573年,江馬輝盛與其父之間的矛盾到達了頂點。七月,江馬輝盛聯絡家中重臣將親近武田的父親江馬時盛殺害,並完全掌握了家中實權。父子數十年的情意,到頭來竟不敵權位利益,戰國亂世中的父子悲劇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沼田顯泰弒子

常言道:「虎毒尚不食子」。但父親殺害兒子這般駭人聽聞的事件卻在戰國之中時有發生。

與江馬氏父子相殘的原因相同,沼田家亦是因為父子之間的意見不合而交惡。1560年,上杉謙信關東出陣之前,位於上野地區的各豪族便已經開始站隊。沼田城內的沼田顯泰有意屈服於上杉謙信,而其長子左衛門三郎與家臣則希望投靠實力更為強大的北條氏。

在意見不合的情況下,沼田顯泰廢黜左衛門三郎,改立次子彌七郎為家督。然而沼田顯泰此舉卻並沒有成功阻止家中悲劇的發生。

戰國亂世

在彌七郎繼任家督後,沼田顯泰再次與彌七郎發生對立。並且一怒之下將次子殺害。沼田顯泰弒子的惡行引起了家中重臣極度的不滿。在彌七郎其母長野家的幫助下,沼田家臣成功將顯泰放逐。兒子被殺;父親被家臣放逐而流浪他鄉,又是戰國中一起父子反目導致家破人亡的悲劇。

結語

父子相殘,或許是最令人心寒不已的慘劇之一。然而在戰國亂世之中,這樣的悲劇卻是屢見不鮮、層出不窮。在無數的悲劇之中,並非是因為父子其中一方窮兇極惡、罪大惡極,而往往父子兩人都是無能為力的受害者。將父子逼上你死我亡這般絕境的真正兇手,還是令人無可奈何的戰亂。

相關焦點

  • 父與子:日本戰國時代的父子檔們·武田篇
    武田家的父子情仇武田信虎既然是將武田信玄作為自己的繼承人看待,那麼為什麼武田信玄又要流放自己的父親呢?要知道,日本的家主,可沒有終生就任的習慣,一般年紀到了,就都會隱居,將家主傳給兒子,基本沒有「老太子」的存在。
  • 流浪的戰國大名:甲斐武田家真正的奠基之人武田信虎
    不過,雖然武田信直平定了「油川信惠之亂」,但是此時的甲斐國因為先前武田信昌、武田信繩父子對立一直處於分裂的狀態,例如武田氏一族出身的河內穴山氏,家督穴山信懸因為在武田、今川兩家搖擺而被兒子穴山清五郎刺殺,之後穴山清五郎又被兄弟穴山信風殺死,並且投靠了今川家。
  • 大河劇中日本戰國時代的武田家的軍師山本勘助真的存在嗎?
    尤其是《風林火山》當中,山本勘助被描述成一個曾週遊諸國,酷愛《孫子兵法》的武田軍「軍師」,為武田家的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大河劇《風林火山》山本勘助的故事從江戶時代開始就相當出名,然而,同時代的書信與日記當中,卻沒有「山本勘助」這個人,只有以《甲陽軍鑑》為首的軍記物裡有提到他,因此此人一度被懷疑是軍記物中虛構的人物。
  • 日本戰國著名的「長筱之戰」,武田家族「單挑」織田與德川聯軍
    導語被譽為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的武田信玄,耗盡畢生精力打下的江山,竟在死後不久逐漸丟失。其子武田勝賴掌握實權後,主動出擊,進攻德川家康,後遭到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聯軍的反擊,史書中將此役稱為 「長筱之戰」。此役過後,武田家族的精兵強將幾乎死傷殆盡,從此,曾經輝煌的武田家族,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滅。
  • 武田信玄在日本戰國時代的地位
    從空間上說,他的影響也已從日本蔓延開來。小時候街上流行一款被稱作街霸的格鬥遊戲,日本武士出場時,背景有一面旗幟。上書四個字「風林火山」。當時覺得這幾個字挺有意思,卻又不知道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那便是武田家的軍旗。是「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的縮略,均出自《孫子兵法》的軍爭篇。而現在「風林火山」卻成了日本的標誌符號之一。從中到日,從日到中,想想文化的影響也真有些意思。
  • 幕府風雲——日本的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一詞出自甲斐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其開頭就記著「天下戰國之上」。換言之,生處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之世」的認知了。在那個時代,劇烈的政治軍事鬥爭導致傳統的貴族政治放權及依靠部屬,也間接的導致其政治格局的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為多國大名乃至於「天下人」都成為了可能。
  • 【科普】日本戰國5大名將
    今天的魔王科普來說說日本戰國史上的5大著名武將,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武將和《星期六魔王》裡的形象都有什麼不同的區別。一、織田信長  外號:第六天魔王(自封),尾張大うつけ(尾張大傻瓜)、赤鬼、雨將軍  「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另外兩個為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將日本的戰國亂世徹底打破。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去年12月,從名古屋入境日本,首先想到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的那古野城(現名古屋市)。從這裡他一步步走向全日本,並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日本戰國時期,清州同盟為何能夠改變戰國格局?
    日本戰國中前期,特別是這個時代,前三雄(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就要謝幕,後三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豐臣秀吉)則即將登上歷史舞臺。日本戰國大名—宇喜多直家所以,雙方一致決定。要成立同盟,並且在同盟的基礎上,家康實際上也臣服於織田信長。
  • 戰國無雙真田丸
    2016年7月13日,日本Dengeki PlayStation發布最新消息,宣布光榮公司出品名為《戰國無雙真田丸》的遊戲即將登陸PS4/PS3/PSV。《戰國無雙真田丸》是以被譽為「日本第一兵」的真田幸村為原型,講述他48年傳奇生涯的《戰國無雙》系列最新作。玩家可以在城下町用新系統與NPC交流、追加體驗真田幸村的父親真田昌幸繼續真田家的歷史。
  • 【戰國電影】老片日本戰國戰爭巨片《天與地》,5星推薦
    估計不少戰國迷朋友已經看過,但在此還是溫故一下。 下面是我寫的:做為日本戰國電影,這部和《影武者》是能被大多數外國人看明白的,尤其是《天與地》,影片的結尾也不能說到底誰勝誰敗,先是上杉以優勢兵力衝擊武田,給武田代來巨大的傷害,信繁和山本堪助戰死
  • 日本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10位大名
    戰國時代僅次於幕末年代,而位居第二位。那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又有哪些大名可堪稱日本戰國時代的翹楚呢?第一位、甲斐 武田信玄。武田信玄從甲斐一國到攻佔信濃、圖略遠江三河地區。其在三方原合戰中大敗德川織田聯軍,據說德川家康在此戰役中敗得極為狼狽,曾被驚嚇得大小便失禁。武田信玄因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而被稱為「甲斐之虎」。也有日本「戰國第一名將」、「戰國第一兵法家」之譽。
  • 《戰國BASARA》將推出真人電視劇 林遣都、武田航平及GACKT主演
    CAPCOM 大受歡迎的系列作品《戰國 BASARA(戰國BASARA)》,終於要演出真人電視劇了!日劇名為《戰國 BASARA ~月光 PARTY~(戰國BASARA -MOONLIGHT PARTY-)》,預計從 7 月 12 日開始在日本的 MBS 電視臺每周四深夜 1:25,以及預定從九月開始在 BS-TBS 的深夜時段開始播放。伊達政宗的演員是林 遣都,敵手的真田幸村演員是武田航平,作品為雙主角構成。伊達政宗的心腹右眼片倉小十郎演員是德山秀典。
  • 日本戰國時代,劍術高超的武士,會更有優勢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劍術高超的武士,會更有優勢嗎?日本戰國時代具備了一個特徵,那就是一邊追求有效率的戰爭技術,一邊又講究個人技藝。對於擁有高超技藝的武士,在求職時,總會讓人刮目相看。那麼,這些武藝高強的武士,真的在大名家會有優勢嗎?
  • 日本戰國氏族,靠旗,家紋介紹
    靠旗氏族介紹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主題,日本戰國氏族介紹:尼子氏 Amako戰國時期,大友家經義長、義檻、義鎮三代,完成了向戰國大名轉變的過程。此後與薩摩島津氏、肥前龍造寺氏三分九州,展開連年徵戰。雖然曾一度輝煌,但自從天正六年被島津家大敗於日向後,就開始走向衰落,不得不臣服於秀吉以保家業。大友氏跨越鎌倉時代和日本戰國時代、以九州豐後國(現大分縣)為根據地的日本氏族。曾經支配豐後・筑前・筑後以及北九州的守護職・守護大名。
  • 馬矮刀長槍短,日本戰國時代的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有多大?
    ▲毛抜形太刀提及戰國時代的日本騎兵,很多人自然會想到大名鼎鼎的武田氏。日本戰國時代伴隨著戰爭的不斷升級,各種軍事技術也不斷的出現,並進行戰爭的殘酷試驗。於是專門的騎兵軍團,也在當時日本的東北部開始出現。
  • 舌尖上的日本戰國史
    現在山梨縣,當地還在賣一種黃豆粉麻糬餅,號稱是武田信玄所制,就叫信玄餅。其實武田家當時最有名的,是甲州的麵條:類似於刀削麵的做法,加蔬菜與白味噌調味,方便,又飽肚子。東北大名,獨眼龍伊達政宗家,有所謂「仙臺味噌」,據說放久了也不壞。據說政宗家的軍糧品種多樣,納豆和豆腐的記載都有,士兵們算是有口福。
  • 日本戰國史詩巨片—天與地
  • 顏值與才能雙一流,日本戰國歷史上的孔明周瑜
    「戰國時代」在中國歷史上和日本歷史上都有這麼一段歷史,只是時間上相差很遠。我們歷史上的戰國時代是秦朝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特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以秦、魏、趙、韓、齊、燕、楚,七個大國爭雄天下到秦國滅其他六國統一華夏這段歷史。